曾國藩留給後代4句話,百年未出一個敗家子,值得父母學習

2021-01-10 網易

2020-09-21 05:47:40 來源: 梅姐綜藝大咖秀

舉報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一位叱吒風雲的政界人物,作為晚清四大名臣的曾國藩,他的一生有太多傳奇。有這樣一句話:做官須看曾國藩,經商當學胡雪巖。

  曾國藩終生倡導寒素、勤勉、篤學的家風,這些家風使得其後人在200多年後出了240多位傑出人物,在各個領域全部都有貢獻。

  

  其實除了這些日常言傳身教的良好家風,曾國藩留下來的一封遺書解開了他一生為人處世的奧秘和智慧。一個老人,一個久居官場高位的老人,在離開人世間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莫過於自己的兒女。

  曾國藩的這封遺書,大致五六百字。而總結起來,就是四句話,這四句話既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對自己兒女最後的「忠告」。

  一:慎獨則心安

  「慎獨」指的是在閒居獨處無人監督之時,更須謹慎從事,自覺遵守各種道德準則。有句話叫「群處守嘴,獨處守心」。

  

  「慎獨」就是面對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對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覺。曾國藩認為只有做到了慎獨,才能無愧於自己的心,才能達到個人的平靜和安寧。

  二:主敬則身體強健

  敬,即敬肅,不怠慢的意思,所以這句話是說要勤奮、恭敬地對待每一件事才能夠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主敬就是修煉強大內心的開始,是一種精神狀態。人要自強、自信、自立,對待生活、對待工作莊敬嚴肅,持這種態度的人,必定會事業有成,生活充實;反之則精神萎靡、缺乏自信、處處傍人,必定是事業無成、生活空虛,即便是身體也不會好。

  三:求仁則人悅

  這句話的意思是講究仁愛就能使人心悅誠服。這也是曾國藩一生都奉行的為人準則。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不能仁愛,就會失去人心;反之,你能夠仁愛,則會得人心,讓人心悅誠服。

  

  四:習勞則神欽

  這句話意思是如果你能夠勤勞,自食其力,那麼神也會對你感到欽佩。曾國藩希望自己的後代一定要做到自食其力,不可一味地依靠別人。世人的性情,都是好逸惡勞的。無論貴賤智愚老少,大多貪圖安逸,逃避勞苦,古今都是如此。只有依靠自己的雙手才能獲得美好未來。

  

  遺囑的最後,曾國藩說道:「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道理很簡單,但是能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

  有人說,在他死後一百年,他的後代中從未出過一個敗家子。

  但是曾國藩的智慧遠不止於此,社會上曾流傳著一句「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想要進行深入學習的,推薦你讀讀《曾國藩全書》,這一本書包含了曾國藩一生的智慧。

  書中的世界,或許正是處在浮躁社會的我們,所心嚮往之的那寧靜一角。即使你無法像曾國藩一樣有一番作為,但你的品性、你的人生必定會因吸收了《曾國藩全書》的思想精粹後,有所改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曾國藩240個子孫,無一敗家子,就憑這5句話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曾國藩:一個家庭能否興旺發達,全看這3點,不然一敗塗地
    一個家庭是否能興旺發達不僅要看父母的能力,還要看這家的孩子是否成器。因為父母再厲害再有能力,也會有老的一天,如果自己的孩子只懂得吃喝玩樂沒有一點上進心,那麼即便家財萬貫也會被揮霍一空。家也就慢慢敗落了。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就格外重視對自己後代的教導。他的家教非常的成功,子孫八代沒有一個敗家子。而且在各行各業還人才輩出。打破了「富不過三代」這句魔咒。
  • 我國近代最成功的3大家族,一個8代沒有敗家子,一個隱藏極深
    曾氏家族,曾國藩是晚清重臣,大受朝廷依仗,可以說,他在一生之中,為朝廷做了很多事,可以說是功勳卓著。曾國藩族可謂是中國近二百年以來最成功的家族,沒有其一。非說要有,可能就是民國時期的宋氏家族可以挑戰其地位一二,但論延續性,則不如曾國藩家族。據說他的後世八代都沒出一個敗家子。
  • 曾國藩3條家訓,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
    曾國藩家訓有多強?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俗語常說「富不過三代」,但在我國,除了衍聖公孔家和天師府張家這兩個幾千年傳承世家,晚清名臣之首曾國藩的家族也算得上一個傳奇。自曾國藩開始,200多年來曾氏傳承10代,其後裔在學術、科技、文化領域有耀眼成就的多達200餘人,家族中更是無一敗家子,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
  • 曾國藩:我歷盡人生滄桑總結出這四句箴言!做到一生無憂!
    然而,曾國藩打破了這個咒語。不僅他走上來巔峰,整個曾氏家族都延續了輝煌,百年不敗。這個中國近百年來著名的侯門望族,竟然沒有出現過「官二代」、「富二代」這樣的「敗家子」!究其根源,在於曾國藩治家有方,家風家教嚴謹。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4句話,或許你也可以
    引讀:都說「人無完人」,但偏偏曾國藩是個例外。他能文能武,智慧過人,而最為重要的是,他有著超與常人的眼界和思維,把問題看透的同時還能逆向思考,讓一般人望塵莫及。此外他還認為,想要成就大事,能力並非唯一,而要經過多方面的綜合才能成形。那麼怎樣才能綜合發展呢?今天我們就用曾國藩說過的4句話來了解一下。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
    百年家族的秘密:六朝何事?比較奇怪的是,不僅曾國藩很熱,曾家的某某後代今天如何如何也成了社會上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就導致了在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治國、平天下的今天,熱點順其自然地轉移到「修身、齊家」的問題上去了,市面上說曾國藩組建湘軍、辦洋務這些事情的書,遠不如《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訓》或類似主題熱銷,一如作者所著的《百年家族的秘密》,這種熱潮讓芸芸眾生做起了「成為一家之曾國藩」的美夢,仿佛認真研讀一番再把這些教條用在下一代身上就又開啟了一個長盛家族
  • 曾國藩:一個家庭想要興旺發達,這三點很重要
    兒子輩曾紀澤從事外交;曾紀鴻是大數學家;孫子輩曾廣鈞靠自己實力考中進士,終老翰林;曾孫、玄孫輩中大都出國留學,曾氏後代子孫大多學業有成,在某一領域成為大家。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那麼,曾國藩用什麼方法教育子孫,實現了曾氏「長盛不衰,代有人才」的呢?
  • 曾國藩後人,200多年出了240多位傑出人物,個個脫穎而出
    曾國藩是晚清政壇的風雲人物,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貝",教我們如何應對人生中的各種境遇。曾國藩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為晚清重臣,付出了無數的艱辛和努力。曾國藩功成名就後,曾國芳把自己的經歷全部記錄下來,寫成了一本書。
  •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完人」曾國藩一生的智惠
    這套《家書》集結了曾國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後,寫給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諸弟、妻子及兒輩的家信。《家書》所涉內容極為廣泛,大到進德修業、經邦緯國之道,小到家庭生計、人際瑣事,可謂事無巨細。看罷,多有裨益。
  • 「歷史名人家庭教育」曾國藩:孩子富養而不驕,關鍵在三個字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一高,今天我們繼續聊曾國藩的家庭教育。大家都知道,曾國藩作為一代名臣,官位做得非常高,加上清朝官員的俸祿不低,所以曾國藩的當時的經濟狀況是非常好的。但是這位先生卻非常簡樸,而且他不但自己生活簡樸,還要求自己的家人也簡樸生活。
  • 家長陪出好孩子?家風才更重要,3條曾氏家訓200精英子弟
    這個言論當時有爭議,但筆者卻以為這位校長的切入角度挺好,對於推動家庭教育也是一個很好的引領。家庭教育是一個人的根,優秀是一個家族的傳承。不過,「陪」這個字背後其實還有更深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究,那就是一個家庭乃至家族的家風。
  • 傳承好家風 | 家風,修身處世的底氣——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長盛不衰,代有人才」,其240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靠的就是其獨創的家教理論和自成一派的曾氏家風。他的家書流傳至今,裡面記載的一言一行仍能賦予我們行走在人世間的正氣和底氣。大多數人一輩子平庸,只因懶惰。曾國藩並非天資聰慧,他參加了七次考試才中秀才。對於學習,他曾深有體會地說:「予思朱子言『為學譬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
  • 曹德旺:我一生成功的秘訣,就在曾國藩這22字對聯裡,少有人做到
    一天,一個老闆請他吃飯,問他有沒有讀過一本書。曹德旺問什麼書,對方說《曾國藩》,曹德旺很乾脆地說沒有。對方又說,那我回去給你寄一本。幾天後,曹德旺收到了,雖然那段時間很忙,但曹德旺還是看了。剛開始看沒看出什麼,等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曹德旺明白了,對方是在批評他,說他鋒芒太露,容易招禍。
  • 寒門難出貴子,更多出敗家子,或者寒門孩子繼續沉淪
    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在封建社會中的社會階級的狀態。即使後來隋煬帝開創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科舉制,以及所謂炒作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不過稍有改觀而已。在那種階級固化下,想要跨越階級多難啊?前段時間網上流行一段話,一個富二代說一個寒門學子想用十年寒窗就想超過他們家幾代人的奮鬥?在當時,關於這個話題還引起熱議。那麼,寒門到底能不能再出貴子?
  • 曾國藩:人品不好的人,一張口就是這3句話,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熟悉中國歷史文化的人,都知道有「兩個半」聖人,其中那「半個」就是晚清名臣曾國藩。曾國藩是一位奇人,科考七進七出,十年七遷,官升十級。善於用人識人,據統計,當時清朝的大部分官員都是由曾國藩提拔任用,包括李鴻章、左宗棠等。曾國藩在官場中人緣是出了名的好,很多人都願意與他相交,他為人忠厚,真誠待人,最重要的懂得說話之道。曾國藩常說:「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禍從口出,一張口就說這3句話,容易得罪人。
  • 兒女是否有出息,與分數無關,曾國藩6字箴言,點醒無數糊塗父母
    「成績要從娃娃抓起」,這是無數父母的心聲,為了這一目標,很多家長從孩子幼兒園起,就張羅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爭取讓孩子踏上人生之帆。但曾國藩認為,兒女未來是否有出息,其實與成績無關。而我們在日常處事的過程中,如果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那一定會看這個人是否孝順,如果一個人連感恩都做不到,那又如何能真心實意地相處呢?
  • 兒女是否有出息,與分數無關,曾國藩6字箴言,點醒無數糊塗父母
    「成績要從娃娃抓起」,這是無數父母的心聲,為了這一目標,很多家長從孩子幼兒園起,就張羅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爭取讓孩子踏上人生之帆。 但曾國藩認為,兒女未來是否有出息,其實與成績無關。
  • 孩子是否成大器,與成績無關,曾國藩一語點醒無數糊塗父母
    晚清重臣曾國藩有著「千古第一完人」之稱, 他的修身齊家之道被無數成功人士奉為真理,將其視為人生楷模。曾國藩的過人之處不僅如此,他在教人育子方面也頗有心得,後代子孫非富即貴。曾國藩雖是朝廷官員,但卻同意兒子不參加科考選擇近代科學數算等知識的學習,這一份膽識和遠見,放到今天都是難得。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5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有!
    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曾評價曾國藩:品讀《曾國藩》讓我看到了最複雜的人性。曾國藩從耕種之家到晚清名臣,後來稱曾國藩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和孔子、王陽明並稱「兩個半聖人」,由此可見,曾國藩的成就是不可否認的。曾國藩不單單只是為清王朝做出貢獻,他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同樣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