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倉、甩櫃、缺箱、塞港 11月陶瓷海運費達2016年最高點

2020-12-13 陶城網

這個月較熱的話題莫過於陶瓷海運費「漲」聲一片,微信朋友圈出現頻率最高的詞無非是「爆倉、甩櫃、缺箱、塞港」。

據悉,11月各大船公司爆艙依然持續,並且,船期已經排到12月初,這直接導致海運費仍繼續保持高價運行。多數陶瓷人反映,「9·21新交規」的實施,陶瓷市場經過一段低迷期後,這個月在沉默中爆發,發貨量迎來了超預期的好光景,至此,上漲勢頭明顯的陶瓷海運費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海運費頻頻「跳漲」究竟是為何?對整個陶瓷產業鏈來說,由海運費上漲而導致瓷磚產品成本上升,上升的成本將由誰來承擔?臨近年底,陶瓷海運是否會繼續上漲?

國內陶瓷貨櫃海運費,一天一個價

如果把K線圖拉長,這組數據足以讓人吃驚:

根據佛山市龍天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1月截止到11月29日,從佛山發往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等地的陶瓷海運費,價格最低點出現在今年6月份,最高點出現在今年11月份。以佛山各駁點碼頭為始發點,到達營口港,最低運價是175元/TEU(TEU是英文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的縮寫,是以長度為20英尺的貨櫃為國際計量單位,也稱國際標準箱單位),最高運價1300元/TEU,漲幅超過642%;到達天津港,最低運價252元/TEU,最高運價1500元/TEU,漲幅超過495%;到達上海港,最低運價600元/TEU,最高運價1900元/TEU,漲幅超過216%;到達泉州港,最低運價818元/TEU,最高運價2310元/TEU,漲幅超過182%。

據佛山龍天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駱國輝介紹,陶瓷海運費漲價是沒有界限的,就像機票和股市一樣,價格隨時在波動,漲幅也沒有標準。總體來說,陶瓷海運價格受發貨量的影響較大,貨量充足,艙位緊張,運價就會上漲;相反,貨量少,各大船公司就會降低運價,吸引客戶發貨,可以說,陶瓷海運費基本是一天一個價。駱國輝舉例說,有時候300-500元一個艙位,可能短時間內會跳漲到1000-2000元一個艙位(一個貨櫃一個艙位)。

「假如我們上午按照500元/TEU的收費標準接收了一個貨櫃,下午船公司調高了價格,我們就要虧損了。」駱國輝說,各大船公司為了爭奪客源,此前,從廣州發往山東的海運費甚至出現過一元一個貨櫃。

「11月港口『爆艙』相對比較頻繁,相比之下,前一段時間,船期一出來,最少要4-5天才能接滿貨,現在一天就可以滿艙。」 泉州市閩運興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德車告訴記者。他表示,11月,陶瓷海運運量形勢較好,上半年各大船公司基本都是虧艙運營,現在可以滿艙運營。

佛山紅珠企業銷售總經理姜家坤說,11月,陶瓷海運費上漲的幅度很大,以佛山到臨沂為例,原來一組貨櫃門對門結算價格為2800元,現在一組貨櫃接近7000元,同時,原來一個裝箱可裝30-31噸,現在只能裝25噸,運價高了,裝的貨也少了。

佛山朗科陶瓷經石家莊銷商康戰勝告訴記者,「前兩天通過海運發了一批貨,價格基本沒漲,但一個貨櫃裝貨量少了,以前800×800 (mm)規格的瓷磚可以裝700件左右,現在只能裝500多件,少裝了200件,這樣折算下來,海運成本提高了不少。」

「此輪海運漲價是從10月份開始的,沒漲價之前,從福建晉江發貨到佛山,門對門結算價格,9月份之前為80元/噸,11月15日發貨時,漲到130元/噸,漲幅為62.5%。」上海XX飾材料有限公司採購總監李澤恩說,「往年每到這個時候海運費會有小幅度的上漲,但不會像今年這麼離譜,漲20%還是可以接受的,但超過40-50%就很高了,價格快趕上汽運了。」

運價上漲的「洪荒之力」從何而來?

陶瓷海運運價快速上漲,據部分陶瓷物流公司、貨代公司反映,在一些主要港口,甚至出現了爆倉、缺箱、甩櫃、塞港的現象,那麼,陶瓷海運運價回升的「洪荒之力」從何而來?據陶城報記者了解,受交通運輸部放開「9·21新交規」中對國際標準箱外廓尺寸的處罰,傳統的季節性拉動等因素影響,陶瓷海運運量增加,導致運價出現短期上漲。

「9·21新交規」實施後,國際貨櫃遇到「超高」、「超長」的問題,而全國有幾十萬臺40英尺高箱和53英尺箱無奈地處於「超限、被罰,再超限,再被罰」的惡性循環中,大多數汽車不敢上路,以海運為主的陶瓷廠貨被滯壓倉庫運不出去。佛山市龍天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彭雄表示,新交規實施期間,貨櫃從工廠到出發碼頭,或者從目的港到客戶倉庫,原來一輛貨車可以裝載兩個貨櫃,現在一輛貨車只能裝載一個貨櫃,在發貨量不變的情況下,陶瓷海運在陸路環節運力不夠,導致多數陶瓷廠總的發貨量減少了;其次,因為沒有足夠的貨車,貨到達目的港後不能及時送往客戶倉庫,堆在港口,這些因素都使得整個陶瓷海運運輸循環變慢,總的發貨量減少了。

晉江市遠方陶瓷總經理王永斌也表示,受困於「9·21新交規」的執行,遠方陶瓷的客戶在10月份基本都處於觀望狀態,因為利潤低,客戶都不願意大批量地發貨,都是缺多少貨發多少量。10月,遠方陶瓷出貨量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

然而,就在10月18日晚間,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關於規範治理超限超載專項行動有關執法工作的通知》中,對於部分特殊車輛,專項行動期間按照特定情況處理,其中明確表示:載運標準貨櫃的掛車列車,重點檢查其車貨總質量是否超過限載標準的行為,專項行動期間暫不對外廓尺寸進行檢查。這就是意味著,國際標準箱外廓尺寸將在這次專項行動中免受處罰,這對重進重出的陶瓷產品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彭雄告訴記者,這也是近期陶瓷海運發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他表示,11月,龍天物流發貨量增加到6000個貨櫃,近期發貨量還會繼續上升。

王永斌反映,現在大家已經逐漸接受「9·21新交規」導致運費上漲的現實,客戶也陸續恢復發貨。往年11月份,陶瓷行業慢慢轉為淡季,由於上個月遺留的問題,今年11月仍處於旺季,出貨量比較大,現在遠方陶瓷可以維持產銷平衡。

「此輪陶瓷海運費漲價是『9·21新交規』執行後的連鎖反應,也是市場行為導致的結果。」李德車認為,新交規限載之後,貨多車少,汽運物流漲價,一部分陶瓷商承受不了汽運的漲價壓力,轉而選擇運價更低的海運運輸,使得海運運量增加,海運貨量增多,船隻不變的情況下,本來已經處於低價運營的船公司藉機漲價接貨。

駱國輝表示,海運漲價的另一個因素是:船隻少,艙位不足。由於每年10月份為船公司船租到期的月份,也是銀行回款的月份。有些船公司減少了船隻租賃開支還銀行貸款,船隻減少,艙位減少,在滿艙的情況下,運價自然會提高,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長時間,船公司會在短時間內恢復運力。

運價上漲,陶瓷企業成本怎麼攤?

「此輪陶瓷海運費上漲對終端客戶來說,不算是好消息。對於物流中間商來說,影響不會太大,我們只收取少部分中間服務費。但我們還是希望它能漲,因為很多船公司都在虧損運營,如果價格上漲,船公司有利潤了能維持企業不倒閉,保持國內航運市場的持續穩定。」駱國輝說。

姜家坤認為,現在陶瓷市場如此蕭條,跟運費漲價有很大關係。他表示,現在終端生意冷淡,瓷磚的價格又漲不起來,一些低值的陶瓷產品利潤本身就很低,如果運費再漲,經銷商也不願意大批量的壓貨。從紅珠企業自身來看,11月份出貨量相比上一月,至少減少20%以上,與去年同期相比,發貨量減少50%以上。其中,拋光磚的發貨量下降最為明顯。他表示,現在低價值的陶瓷產品肯定是沒利潤了。目前,紅珠企業正在轉變思路,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開發價值較高、個性化的產品來保證客戶的利潤。

王永斌說,海運費從9月份開始漲價,陶瓷原料上漲非常明顯,常規產品很難生存下去。近兩年,大部分陶瓷廠先以生存為主,利潤次之。但現階段,產品價格很難上漲,工廠只能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同時,積極尋求自救之路,開發一些高附加價值的

新產品

。他表示,當下,客戶對產品非常敏感,企業要是沒有新產品,客戶很快會流失。

「對於這種漲價,我們不太能接受。」李澤恩告訴記者,「我們主要以國內的餐飲連鎖店和商業空間的工程單為主,80%的渠道為走量產品,只有20%的渠道為高利潤產品。但很多的產品價格在年初就已經跟客戶談定了,如果現在再跟客戶提出調高價格,客戶承受的壓力也會很大。」

令李澤恩擔心的是,如果貿然提高價格,客戶再去尋找別的合作商,客戶一旦流失,對自身的衝擊是非常大的。他表示,今年陶瓷市場的需求量在萎縮,物流成本又上漲,直接壓縮了採購商的利潤。「我們想將成本減下來,實際上,根本沒辦法降低成本。現在,物流成本已經佔了瓷磚總成本的20-30%,如果運費再漲,我們的利潤只會越來越低,壓力相應地會越來越大。」

同時,李澤恩指出,調高產品的價格是需要一個過程,儘管業內有報導有一些陶瓷廠在漲價,但80%的陶瓷廠是沒有漲價的,陶瓷廠也在硬撐著。尤其是到了年底衝業績的時候,如果把價格調高,會影響到陶瓷廠的年銷量。他表示,有些廠家利潤高,中間的成本可以自己消化;也有些陶瓷廠想維護與客戶之間長期合作的關係,而選擇壓縮自己的利潤,以量取勝;一些陶瓷廠利潤低,中間成本一上漲,企業承受不了就漲價。「目前,我們只能再去尋求別的渠道,拓寬高利潤產品的渠道,來彌補成本上升的壓力。」

康戰勝吐槽說,原來一個貨櫃裝700件,成本平攤下來還可以接受了,現在只能裝500件,成本太高而難以接受,他表示,「成本高,零售價也會相應提高,成本低就賣得便宜,這些增加的成本最終還是由老百姓來買單。」

「海運費用後還會有一波上漲行情」

近兩年,航運市場整體低迷,國內船公司普遍虧損嚴重,引發惡性競爭。前幾年,航運市場行情好,許多船公司紛紛造大船來替換小船,運力由原來的5000噸-1萬噸,飆升至2-3萬噸,或是5-6萬噸。

但是令各大船公司沒想到的是,當大船投入運營時,在整個航運市場,整體運力增加了,但市場已經很慘澹了,各大船公司為爭奪客源,紛紛以低價吸引客戶,實行「虧艙就降價,滿艙就升價」的定價機制。在駱國輝看來,從2014年下半年到今年,大部分船公司是虧損的,當前海運價格已經漲上去了,只要各大船公司能滿艙運營或者艙位達到80%,價格都不會輕易下降。他判斷,這種運價將會持續到年底,且年後還會有一波上漲的行情。

再者,整個航運市場馬上進入一年一次的「壓年貨」季節。駱國輝解釋說,按照往年慣例,每年到了春節前一個月各大船公司會推出「壓年貨」的政策,意思是,物流公司年前將客戶的貨送到碼頭堆場,春節期間,由船公司將貨運送到目的港,春節後再送至客戶倉庫。這就意味著,到春節前夕,海運的發貨量暫時還不會下跌,與此同時,海運費暴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李德車表示,運價受市場行情波動較大,如果發貨量減少,船公司之間為了搶貨,價格肯定會下降;如果發貨量一直在增加,價格還會一直上漲。

王永斌則認為,海運費在一段時間內會維持穩定的價格,不會再持續上漲。他表示,現在陶瓷廠家的利潤基本被分割得所剩無幾了,海運費再上漲,屆時,陶瓷廠已經沒有利潤可言了。

姜家坤表示,從現階段交通運輸部對「9·21新交規」執行的力度來看,該政策會一直會嚴格執行下去,生意好的客戶,即便運費再高還是要發貨。

「現在是旺季,如果發海運,至少要提前4-5天才可以訂到艙位,淡季的時候,提前2天就可以訂到艙位。」李澤恩表示,陶瓷廠一般會在12月中旬停窯,由於每個工廠會有一定的庫存,發貨量還會持續下去,此輪海運費漲價也會持續到12月中旬。


相關焦點

  • 多家船東警告未來缺艙少櫃嚴峻
    面對貨櫃海運缺箱、爆倉、甩櫃、10000美金的天價暴漲運費...海運市場是否也會出現搖號訂艙呢?我們拭目以待吧!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包括DHL等多個Global貨代公司,在疫情之前,一年可能才發一兩趟完全自己的班列出去,出現目前搖號訂艙只是短暫的外部因素刺激,並不是常態。
  • 海運費漲瘋了!陶瓷出口又按下暫停鍵,有單有貨卻沒櫃
    上半年,陶瓷外貿人愁訂單;下半年,有單有貨卻沒有櫃!2020年,中國陶瓷外貿人「搬個磚」怎麼就這麼難?近期,陶瓷出口外貿圈甚是熱鬧,「有單有貨,沒櫃」、「運費升了七八倍」、「天價海運費」、「裝了櫃都被甩!」、「有櫃就已經很幸福了!」、「大船拖班,要給堆存費」等等消息不絕於耳。
  • 美國洛杉磯和長灘碼頭塞港嚴重,時效延遲,18個亞馬遜倉庫爆倉
    2020年跨境電商有多魔幻?海運塞港、快遞排倉、卡車堵塞,鐵路搖號,空運價格波動,情況也較為糟糕,賣家簡直太為難了。 近期,鹽田至阿爾赫西拉斯的運價已高達10000USD,馬士基發言人表示:「7月至10月間,已將所有能找到的貨櫃全部出租了,但是租賃市場已經『乾涸』,市場上沒有空箱了。」
  • 中國外貿面臨"貨櫃荒":一櫃難求,運價飆漲數倍
    今年「先抑後揚」的中國外貿大幅超出預期,這導致外貿航運領域出現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極端狀況,缺箱、爆艙、甩櫃、塞港、天價運費、搖號訂艙等前所未見的現象頻頻曝出,成為橫亙在外貿企業面前最大的難題。同樣為缺櫃苦惱不已的某日用品外貿公司銷售經理劉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其工廠每天的平均產能已達8條櫃,然而有時一天都沒有一個櫃,「如果連續幾天都沒櫃,我們的庫存壓力就會很大,我們現在正在放慢生產進度。」10月份,劉華的朋友圈曬出一張正在運送的鏽跡斑駁的貨櫃,圖文是「據說82年的柜子現在比82年的拉菲都香,不知道接下來的11月、12月還將面臨什麼」。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今年「先抑後揚」的中國外貿大幅超出預期,這導致外貿航運領域出現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極端狀況,缺箱、爆艙、甩櫃、塞港、天價運費、搖號訂艙等前所未見的現象頻頻曝出,成為橫亙在外貿企業面前最大的難題。10月份,王東華的朋友圈曬出一張正在運送的鏽跡斑駁的貨櫃,圖文是「據說82年的柜子現在比82年的拉菲都香,不知道接下來的11月、12月還將面臨什麼。」中國外貿正在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
  • 海運難:缺箱情況嚴重,將持續到2021年第一季度
    本月,上海港周平均艙位利用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且下半月爆艙情況有所加劇。由於運力緊張狀況持續,即期市場運價高位徘徊。10月,中國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分別為1073.76點、1204.32點,分別較上月平均上漲5.2%、8.4%。
  • 出口輪胎紛紛「爆倉」,到底怎麼回事
    20年罕見 出口一箱難求 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沿海主要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0.2%,自6月份同比增速開始轉正以來,增速正在逐月提升。貨櫃吞吐量全球第一的上海港同比增長15.7%,深圳港同比增長21.7%,青島港同比增長10.7%。
  • 爆倉!甩櫃!空運價格跌到50元,船公司卻在集體「裝病」炒高價?
    就在航空物流傳來好消息的同時,多家船公司發布了漲價通知,海運市場爆倉甩櫃事件不斷,截止目前華南市場甩櫃超12000Teu,華中市場甩櫃超15000Teu。 這個數據打破了此前在3月初疫情開始全球蔓延時創下的246萬TEU的紀錄,成為最新的歷史最高紀錄。 一邊是漲價爆倉甩櫃,一邊是大量閒置的貨櫃船舶,為何如此矛盾?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新冠疫情對全球貿易所產生的負面作用以及一部分貨櫃船舶仍在船廠改裝脫硫設備所致,還有的原因是部分船公司正在集體「裝病」炒高價,抱團停航減少運力。
  • 海運淡季變旺季,但爆倉、甩櫃頻發
    美國海運專線基本是爆倉的,美森快船至少翻了三倍。像我們在疫情前每周固定發3-4個柜子,現在每周幾乎都能達到11-12個櫃。」在電商物流行業深耕多年,主營FBA海運頭程的深圳市千合科技物流公司CEO Jacky說。
  • 一萬美金天價海運費仍然一箱難求!歐洲垂死的貨櫃公司突然爆賺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發布消息,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今年開行已達10180列,再次創造新紀錄,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受市場火熱的持續影響,部分線路預訂艙位是實際線路的6倍!
  • 搜航周報(17):中遠海和長榮裝箱船相撞,爆倉漲價缺櫃甩櫃成常態
    大家周末好,這是搜航周報2019年第17期。本周重點關注:中遠海運和長榮貨櫃船在巴生西港相撞;五一假期加伊斯蘭齋月,爆倉、漲價、缺拖車、缺櫃、甩櫃成常態......▲COSCO ENGLAND五一假期加伊斯蘭齋月,爆倉、漲價、缺拖車、缺櫃、甩櫃成常態五一節要到了,一大波漲價通知已經向你們撲面而來
  • 節前賣家和貨代雙雙崩潰,是爆單還是爆倉?
    昨日,亞馬遜正式宣布,亞馬遜Prime會員日將於美國西部時間10月13日零點全球同步開啟,至美國西部時間10月14日結束。 (圖片來源:賣家聊天截圖) 因為庫存限制和物流擁堵,備貨成為了賣家們十分頭痛的問題,中秋國慶趕上旺季出貨高峰期,貨代和賣家可都不好過,缺箱缺車、塞港延誤、甩櫃爆倉等各種問題全部可能在此爆發
  • 船公司炒高運價,徵收新附加稅,閒置運力暴增、爆倉甩櫃或成常態
    近日受疫情影響,多國航班停航,空運包機仍瀕臨破產,另一方面船公司爆倉、甩櫃、加價,但全球貨櫃閒置運力卻創歷史新高。如此亂象叢生,企業出口要注意些什麼呢?創紀錄的貨櫃船舶閒置根據Alphaliner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全球貨櫃船舶閒置數量達到524艘,閒置總運力達265萬TEU。此數據打破了在3月初疫情開始全球蔓延時創下的246萬TEU的紀錄,成為最新的歷史最高紀錄。
  • e郵寶降價,多國卻爆倉嚴重,貨代拒收該國貨物……
    好事成雙,6月23號首飛的鄭州—歐洲郵政包機從7月1號開始定期一周三班。 即使如此很多賣家還是高興不起來,據了解,現在中歐班列口岸擁堵嚴重,與此同時,美西甩櫃情況也是愈演愈烈,美歐等國更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排倉。
  • 空運降價尾端爆倉、海運甩櫃集體加價,艱難「存活」的跨境賣家就要...
    隨著各國逐步解封、全球貿易緩慢復甦,跨境賣家迎來了又喜又驚的一周,空運價格從一路飛漲過百,直接降至50-60+,但尾端爆倉時效成謎;而秉承高性價比的海運卻是甩櫃事件頻發,更要求加價保櫃。不少賣家對此哀嚎連連:跨境物流究竟是怎麼了?
  • 貿易戰衝擊波:中美航線爆倉、甩櫃明顯增多
    【財新網】(見習記者 賈天瓊)8月8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7月中美貿易統計數據,總體來看,中美貿易額保持平穩,中國向美國出口貿易額相較上月增長5.6%,進口增長4.3%。中美互相加徵關稅影響還未顯現。但在貿易戰陰雲籠罩下,中美航線已經出現加緊出貨的緊迫情緒。
  • 海運大面積甩櫃、加價背後,6月中國貨物還能順利出口嗎?
    近日,據財政部、民航局官網消息指出,對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客艙內裝貨改裝項目發生的費用將給予補助,最高每架補助145萬元。而即便是在國家鼓勵「客改貨」的政策下,不少跨境賣家坦言,出口運力仍十分緊張,且運費價格依舊讓人望而生畏。
  • 漲價缺箱潮或要持續4個月,物流商擴倉25萬平解燃眉之急
    「貨櫃只出不進,缺箱還要持續4個月,賣家現狀就是等完艙位等箱子,等完箱子還得等船來。」 全球二次疫情爆發,打亂了國際物流運力部署,繼美國UPS、FedEx末端掀起全線漲價潮後,近來貨櫃船運費亦是水漲船高,特別是美西航線運價更是較年初漲了近3倍。據多位貨代透露,目前缺箱較為嚴重的船司有CMA、MSK、HMM、HPL、EMC、RCL等。
  • 9月海運價格又漲了,甩櫃率增高30%,貨代企業被爆解散該如何破局?
    易脈物流:近期,歐美海運價格最高上漲近10%,貨物分倉嚴重導致貨物上架放緩,此外,卡派、FBA倉及尾程派送丟件頻頻,因倉儲費用高企,不少賣家已經開始清理庫存動作。 實際上,自7月中旬開始,FEDEX快遞提貨就已經陸續減少,快遞貨難以發出,UPS接單也在大大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