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外貿業務激增,國內輪胎企業普遍生產紅火,可是訂單有了,卻一箱難求;導致多家輪胎企業反映出口輪胎「爆倉」,而且,這種狀況,可能一直持續到2021上半年。
最近,多家輪胎企業反映出口輪胎「爆倉」,有訂單沒空箱、生產正常貨發不出去,是目前各大輪胎企業的共同煩惱。
確實,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的外貿經歷了先抑後揚的態勢,上半年外貿生意清淡,下半年卻迅速回暖,達到火熱狀態,超過市場預期。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在2020年達到4350萬標準箱,創歷史新高。
受益於外貿業務激增,國內輪胎企業普遍生產紅火,特別是出口業務經理們更是腰杆硬挺。可是,這運費和空箱的問題一直困惑大家,訂單有了,卻一箱難求;而且,這種狀況,可能一直持續到2021上半年。
20年罕見 出口一箱難求
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沿海主要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0.2%,自6月份同比增速開始轉正以來,增速正在逐月提升。貨櫃吞吐量全球第一的上海港同比增長15.7%,深圳港同比增長21.7%,青島港同比增長10.7%。
貿易活躍,令今年上海港的貨櫃吞吐量屢創新高。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首次實現單月突破400萬標準箱,以420萬標準箱再次刷新月度歷史紀錄。貨櫃船舶的運費也水漲船高,各大船公司的貨櫃運價天天漲、周周漲,最熱門的歐美航線漲幅尤其明顯。
據為託運人提供可用箱源追溯的平臺Container xChange發言人弗雷澤(Florian Fres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40英尺高櫃貨櫃極度緊缺,「我們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幾乎3/4的40英尺高櫃的貨櫃都已出貨,因此,空箱難尋。」此外,與去年相比,20英尺普通乾貨貨櫃(20DC)和40英尺普通乾貨貨櫃(40DC)也極度緊缺。
目前,在中國已經很難購買或者租賃到貨櫃空箱了」。青島港和上海港是中國輪胎出口的主要始發港口,其中青島港要佔到80%左右的比例。Container xChange的數據顯示,目前青島港40英尺普通乾貨貨櫃的可用指數僅為0.17;40英尺高櫃的貨櫃的可用指數為0.23;20英尺普通乾貨貨櫃的可用指數位0.14。而上海港40英尺高櫃貨櫃嚴重短缺,「處於赤字狀態」,這一數值僅為0.07,為今年記錄的最低點。而去年同期的監測顯示,這一數值為0.69。
空箱大量滯留海外 海運價格飛漲
由於貨櫃調配難,船舶等待時間要2-3天。貨櫃一箱難求,外貿企業和貨運代理們急得團團轉,不僅僅是找箱難,運價也在持續上漲。
郭紹海從事航運業三十多年,是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負責人。近幾個月他一直在為找貨櫃發愁,外貿客戶不停要箱子來裝運貨物出口,可是貨櫃卻一箱難求,只能不停和船公司協調要箱子。從去年九、十月份開始一直缺箱,到今年非常嚴重,他只能叫車隊在那邊等著,業務上的精力都是放在找箱子上。
郭紹海直言,往年十月份以後是航運業的淡季,但是2020年完全沒有淡旺季之分。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外貿訂單量大幅增長,遠遠超過市場預期。但是疫情影響國際物流和海外港口效率,大量空箱在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地積壓,貨櫃出去了卻回不來。
市場上大量缺箱導致航運運價飛漲,熱門航線的價格漲幅更是誇張。郭紹海說,2020年5月18日,上海到美國西岸長灘的海運費,當時40英尺箱是1550美元,今年1月7日就是4500美元了。而且,小櫃的價格到美西要漲到4000多美元一個柜子,那美東小櫃可能要漲到6000、7000美元了,而且在過年前可能還沒有艙位。歐洲現在價格也在持續地增加,大櫃可能要漲到9800美元,而且有很多客人10000美元都沒有柜子。
更令人頭大的是,運價還在飛漲中,預計1月份,中東紅海、印度等航線也將開始大漲...
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是貨櫃運輸市場價格變化的「晴雨表」。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1月8日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報1753.85點,再度刷新歷史新高。而2020年5月的平均值僅為837.74點。
當前歐美正經歷第二波疫情的捲土重來,港口缺工、缺車的現象比比皆是。此外,數據顯示,受各種因素影響,船舶準班率更是從6月的85%~90%,降到2020年的56%,船期平均延誤五天,且準點率持續下降中。
目前美國西岸港口候港時間要4~5天,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雖然疫情控制情況較好,但因各項管制依然造成碼頭擁擠,比如奧克蘭候港時間超過10天,英國的費列斯託則因塞港已宣布停收空櫃。
何時好轉 未來預測
一邊是大批海外輪胎客戶著急催貨,一邊是堆滿了倉庫發不出去,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肯定會影響各大輪胎企業的生產經營。那麼當前的問題什麼時候才能好轉?
2020 年 12 月底,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與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曾聯名向商務部服貿司、外貿司發出「關於強烈呼籲對班輪公司亂漲價亂收費行為進行查處 的請示」。2020 年 12 月 29 日,針對運價高企,部分航線缺船、缺箱問題及有關方面對班輪公司的質疑等情況,中國船東協會在上海召開了「集運市場調研會」。
來自馬士基、中遠海運集運、達飛輪船、中外運集運、長榮海運、陽明海運、海豐國際等從事國際貨櫃運輸的班輪公司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班輪公司普遍表示,此次的貨櫃運輸市 場運價暴漲,並非班輪公司所能掌控,疫情特殊時期的供需嚴重失衡,是引發運價上 漲的主要原因,班輪公司已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作了積極的應對。
交通運輸部也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對運價備案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並督促協調各 有關班輪公司,進一步增加運力和空箱供給。
但是,這兩天又傳來因查出物流包裝帶毒,UPS宣布將在全歐洲範圍內停止收貨;隔天,在國內發現通過FedEx進口的貨物攜帶新冠病毒。所以,國際貨運前景非常不妙,最終的解決之道還是要等到疫苗的全球大範圍應用,但是這個似乎看起來2021 年上半年還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