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闢新天地,打開脫貧致富的廣闊空間

2020-12-12 館陶廣播電視臺

脫貧攻堅戰突遇疫情阻擊戰,脫貧面臨艱巨挑戰,也催生了新的動能。縣長直播間「帶貨」、農民變「網紅」、電商平臺打通數字供應鏈……貧困地區農產品銷量不斷攀升,扶貧產業復工復產火熱,貧困戶幹勁十足。阿里、蘇寧、拼多多、扶貧832平臺等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的大數據,折射出脫貧新動能,扶貧新氣象。

脫貧攻堅,網際網路大有可為。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我國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不僅釋放了巨大的數字紅利,也為脫貧攻堅開闢了一條快車道。「網際網路+扶貧」模式的有效運用,能為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新理念和新技術,而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網際網路+精準扶貧」也成為貧困地區後發趕超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

「網」架連心橋,增強脫貧攻堅「造血功能」

要徹底脫貧,更重要的是讓農民產生內生動力。顯然,「網際網路+扶貧」有獨特優勢。就貧困地區來說,雖然一些農特產品產量高、品質好,也具有一定規模,但由於銷售渠道單一,商品化程度不高,往往增產難增效。「網際網路+扶貧」,一端連著農戶、一端連著廣大消費者,讓全國人民與貧困農戶實現了「互聯互通」,不僅拓寬了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也有利於扶貧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優質農特產品,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從而提高貧困群眾自我「造血」能力,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促進其早日實現脫貧。

「網」繪同心圓,匯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上購物已成為大眾最易接受和青睞的消費模式。無論是縣長直播間「帶貨」、農民變「網紅」,還是電商平臺打通數字供應鏈,都能很好地使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農產品和服務,有效帶動貧困群眾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服務變勞務,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由此也成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想見,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力量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將匯聚起全國消費巨大合力,形成社會各界參與扶貧的澎湃動力。

「網」聚雲科技,激活脫貧攻堅「一池春水」

依託網絡技術,使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流通在線化、數據化,能提高貧困地區農產品流通和交易的效率,進而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民儘快地脫貧致富。來自阿里的數據顯示,支付寶螞蟻森林用戶2月中旬一天就買走了260萬斤農產品;用過AI天貓精靈的家庭主婦3月初一周時間買走了30噸雞蛋和水果;天貓「三八女王節」通過組織部分網紅主播和約10萬有「帶貨」能力的網絡女淘客,帶動約1000萬女性消費者參與「愛心助農」活動。因此,發揮網際網路作用,最大限度釋放網絡紅利,就能為撬動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加速助力,攻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脫貧攻堅戰突遇疫情阻擊戰,任務更加艱巨。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發揮信息網絡獨特優勢,用好網絡扶貧的新引擎,就能讓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搭上網際網路發展快車,為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注入加速度。

來源:華龍網、網信河北

疫情當前 不信謠 不傳謠

請關注權威黨媒 獲取官方消息

相關焦點

  • 溝域裡,闢出一片新天地
    伊河源頭並沒有龍頭景區,這些年能夠發展起來,得益於另闢蹊徑選準了溝域生態康養的新路子。  放眼河洛大地1.52萬平方公裡的區域版圖,山區和丘陵面積約佔市域總面積的86.2%,長度1公裡以上的山溝有1.6萬條,覆蓋60%鄉鎮和20%貧困人口。如果不找到山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小康夢也就無從談起。
  • 山東聊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金鑰匙」打開脫貧「致富鎖」
    山東省聊城市銅城街道孫道口村黨支部喚醒閒置土地資源,領辦東阿縣老道口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群眾上項目、闖市場、增收入,以「紅色黨建」實現土地生「金」,助力脫貧攻堅。「以前生活過得緊巴巴的,現在好了,有支部辦的合作社帶著我們發展,以自家土地來入股,不僅有土地流轉費,自己在家門口就有了打工賺錢的機會,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好了。」
  • 媒體關注 | 寧夏大學新傳學院學生:懷揣新聞理想邁向廣闊天地
    ,他們走入田間地頭,將筆觸和鏡頭對準基層,記錄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基層群眾的生活變遷和精神面貌。這是他們第一次集體離開課堂,進入廣闊的天地進行採訪實踐,在實戰中體驗新聞工作的甘苦,在源頭活水中觸摸自己的新聞理想。
  • 寧夏大學新傳學院學生:懷揣新聞理想邁向廣闊天地
    8月11日至16日,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班的12名寧夏籍學生隨老師用一周時間到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開展「脫貧攻堅在行動」新聞實踐活動,他們走入田間地頭,將筆觸和鏡頭對準基層,記錄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基層群眾的生活變遷和精神面貌。
  • 草原 「網紅」敲開脫貧致富門
    這豎起的大拇指,不僅僅是因為他擁有30多萬粉絲名聲大,更多的是因他抓住機遇,自主創業,藉助快手直播平臺向全國宣傳、推廣家鄉的美景美食和風土人情,不但自己華麗轉身「逆襲」為「網紅」,還帶領鄉鄰共同開啟了直播帶貨新生活、走上脫貧攻堅緻富快車道,激活了草原鄉村經濟發展新活力,讓牧民群眾的生活更加幸福「太平」。
  • 西藏日報: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
    新上任不久年輕漂亮的茶巴朗村黨支部書記德慶曲珍,她的年齡及職位,在村裡都創下了歷史;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村官旦增,放棄了進入拉薩市黨政機關工作的機會,主動要求來到地處偏遠的桑木村……採訪時,提起村子的情況,他們如數家珍,談到村子未來的發展,他們滔滔不絕,有規劃、有設想、有打算。從他們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村莊未來發展的希望,更看到了西藏當代青年對事業、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 英山縣脫貧戶創業開闢鄉村振興「新天地」
    後來,林茂從外地回鄉,和父親一道學習技術,發展天麻、蒼朮等產業,僅用2年時間就實現脫貧。脫貧後的林茂繼續加大發展力度,帶動同村的何金蓮、胡良英等20個貧困戶,成立合作社,實現脫貧。去年,他又創辦興林中藥材公司,專門從事中藥材種植和營銷,自己年收入達50萬元的同時,還帶動身邊200多個脫貧戶,一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曾經的貧困戶,成了致富帶頭人,得益於政府搭建的鼓勵脫貧戶創業平臺。
  • 打開中國農村脫貧「工具箱」
    「當孩子們5年前還盼望著去一趟省會城市,如今卻夢想著出國看看世界,就很能說明是真正脫貧了。」同樣從北京來的馬來西亞籍媒體人植國明,第一站去了大灣村衛生室。工作人員告訴他,這裡貧困戶的醫藥費可以報銷90%以上,同時任何人感染了新冠肺炎,醫藥費都是全免。
  • 創智天地加入中國新天地 6.7萬方商業發力親子版圖
    規劃初期,創智天地被打造為以辦公為主的園區,經過過去十年的積累,現已成為上海重要的知識高地和創新力之源,也是分享知識、溝通交流、洽談合作的創業天地。   據贏商網了解,從今年開始,創智天地由瑞安房地產旗下獨立項目,劃分到中國新天地旗下,成為瑞安包括上海新天地、虹橋天地、瑞虹天地在內的「天地系列」成員之一。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打開雞籠,楊英義的妻子,先是簡單地給雞餵了點玉米,然後將雞趕上山散養。雖然肢體殘疾,但不影響她做這些工作。和妻子分工不同,楊英義騎上電動三輪車出門了,他要挨家挨戶地去給客戶送預定的雞蛋和土雞。晨曦微露,夫婦倆簡單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電動三輪車的轟鳴聲漸行漸遠,楊英義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蜿蜒崎嶇的水泥路盡頭。
  • 優勢互補 天地廣闊(潮湧大灣區④)
    來源:海外網佛山一角。人民視覺核心閱讀大灣區內地九市製造業發達、營商成本低、市場腹地廣闊、發展各具特色,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大灣區各城市的創新要素充分湧流,發展優勢相得益彰,為不同專長的香港創業者提供了廣闊的發揮天地在大灣區收穫科創果實
  • 「網紅」帶貨!野酸棗變成了致富「金片片」
    現在家裡收入上來了,不止是脫貧了更是致富了,都不知道怎麼感謝!」2020年7月27日,鄧正英與到訪的精準扶貧檢查組的同志高興地攀談起來,言語間掩飾不住的激動和喜悅。2018年,喻麗瓊作為寧鄉市菸草專賣局(分公司)扶貧隊員中的一份子,與寧鄉市竹田村貧困戶鄧正英結為幫扶對子。
  • 汝州市夏店鎮:脫貧「蜜」訣築就致富「甜蜜」路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平黨申 時帥峰)「打開蜂箱的時候動作要輕、穩,不要壓著蜜蜂,不要震動碰撞巢脾和蜂箱。」7月20日,夏日炎炎,上午十點正是收割蜂蜜的好時機。說到養蜂的細節和訣竅,宋蘭的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中華蜜蜂就是我家養的這種蜜蜂,就是大家常說的土蜂、中華蜂。中蜂採蜜期長,抗蟎、抗病能力較強,屬純天然蜂蜜……」有關蜜蜂的一切,在她眼裡,都是生趣盎然,就算被蜜蜂蜇,也是「甜蜜的痛」。
  • 下一個中國致富路?一年收入1600萬,有行動力的年輕人已獲利
    下一個中國致富路?一年收入1600萬,有行動力的年輕人已獲利。相信這些年,農民外出打工,受盡了背井離鄉的苦楚,不過沒辦法,大多只能無奈離鄉打工。原因就是在農村沒法發展,找尋各種出路卻大多是走不通。不過這並非代表農民放棄了想在家鄉致富的夢想,可是不知道路如何走,背後的責任實在是太大,很多時候不敢這麼走。外出賺錢,很多人也因為見識不夠或者文化不夠錯過了我國很多致富機會。不過下面的農村小夥致富路,也許就是我國的下一個致富路。
  • 發展中華鱉稻田生態養殖 闖出致富新天地—記安徽傑與祥水產養殖...
    發展中華鱉稻田生態養殖 闖出致富新天地—記安徽傑與祥水產養殖公司總經理方國俠2018-10-23 19:54但就是這樣一位貌不驚人的漢子,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敢想、敢闖、敢幹的創業精神,在農村這方天地幹出了一番大事業。  創業之初  1992年,方國俠初中畢業,那時日子過得相當艱難。為謀求出路,他經人介紹,和別人一起去省城合肥打工,從事水電安裝工作。
  • 小手工成就脫貧大事業——來料加工激活五溝鎮 廣大群眾致富熱情
    小手工成就脫貧大事業——來料加工激活五溝鎮 廣大群眾致富熱情 2020-10-20 10:31:28   來源:淮北新聞網
  • 朱穗怡:「臺中王」另闢新天地
    島內政壇對胡志強另闢天地多是祝福之聲。這位「臺中王」長袖善舞,從事媒體行業對他而言好比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胡志強進軍媒體,看似突兀,但從其早年的從政經歷來看,其實早有端倪。
  • 阿里巴巴為張北精準致富再尋新路徑
    河北新聞網訊 從精準脫貧到精準致富,國務院辦公廳駐張北扶貧工作組的行動越來越「垂直」。張北縣扶貧工廠深遠服裝廠總經理和劉雲飛敲開了禹桂花的家門,隨即看到整潔的小屋裡採光最好的陽臺已經成為禹桂花作業的小天地,桌上純手工編織的假髮正在成為這個家庭全新的收入來源。「現在我坐的家裡就有活幹,又能掙錢還能給老公孩子做口熱乎飯,啥也不耽誤,別提那個順心了!」禹桂花的感慨代表著絕大部分縣內待業婦女的心聲。
  • 遂平縣槐樹鄉孟瑩:立志脫貧拔「窮根」夏枯草種出致富路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宋瑩瑩 通訊員 曹衝)在遂平縣槐樹鄉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幹部中,有這樣一位駐村第一書記,她以身作則,切實負起駐村第一書記責任,精準幫扶貧困戶,為張吳樓村貧困戶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帶領村裡的貧困戶家家拔掉窮苦根,戶戶走向致富路
  • [脫貧攻堅我們在行動]恩陽三星鄉長生村村民:家門前「淘金」致富
    陳勇告訴記者,自從發展起「庭院經濟」,就在家門口「淘金」致富,比原來在外面打工強多了。  陳勇告訴記者,他和妻子都沒什麼技術,2015年前一直在浙江寧波一家磚廠幹苦力,家裡上有二老下有一小,2014年被評為村裡的精準識別貧困戶。說起在外務工20多年都未摘掉窮帽,陳勇很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