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突遇疫情阻擊戰,脫貧面臨艱巨挑戰,也催生了新的動能。縣長直播間「帶貨」、農民變「網紅」、電商平臺打通數字供應鏈……貧困地區農產品銷量不斷攀升,扶貧產業復工復產火熱,貧困戶幹勁十足。阿里、蘇寧、拼多多、扶貧832平臺等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的大數據,折射出脫貧新動能,扶貧新氣象。
脫貧攻堅,網際網路大有可為。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我國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不僅釋放了巨大的數字紅利,也為脫貧攻堅開闢了一條快車道。「網際網路+扶貧」模式的有效運用,能為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新理念和新技術,而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網際網路+精準扶貧」也成為貧困地區後發趕超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
「網」架連心橋,增強脫貧攻堅「造血功能」
要徹底脫貧,更重要的是讓農民產生內生動力。顯然,「網際網路+扶貧」有獨特優勢。就貧困地區來說,雖然一些農特產品產量高、品質好,也具有一定規模,但由於銷售渠道單一,商品化程度不高,往往增產難增效。「網際網路+扶貧」,一端連著農戶、一端連著廣大消費者,讓全國人民與貧困農戶實現了「互聯互通」,不僅拓寬了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也有利於扶貧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優質農特產品,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從而提高貧困群眾自我「造血」能力,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促進其早日實現脫貧。
「網」繪同心圓,匯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上購物已成為大眾最易接受和青睞的消費模式。無論是縣長直播間「帶貨」、農民變「網紅」,還是電商平臺打通數字供應鏈,都能很好地使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農產品和服務,有效帶動貧困群眾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服務變勞務,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由此也成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想見,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力量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將匯聚起全國消費巨大合力,形成社會各界參與扶貧的澎湃動力。
「網」聚雲科技,激活脫貧攻堅「一池春水」
依託網絡技術,使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流通在線化、數據化,能提高貧困地區農產品流通和交易的效率,進而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民儘快地脫貧致富。來自阿里的數據顯示,支付寶螞蟻森林用戶2月中旬一天就買走了260萬斤農產品;用過AI天貓精靈的家庭主婦3月初一周時間買走了30噸雞蛋和水果;天貓「三八女王節」通過組織部分網紅主播和約10萬有「帶貨」能力的網絡女淘客,帶動約1000萬女性消費者參與「愛心助農」活動。因此,發揮網際網路作用,最大限度釋放網絡紅利,就能為撬動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加速助力,攻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脫貧攻堅戰突遇疫情阻擊戰,任務更加艱巨。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發揮信息網絡獨特優勢,用好網絡扶貧的新引擎,就能讓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搭上網際網路發展快車,為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注入加速度。
來源:華龍網、網信河北
疫情當前 不信謠 不傳謠
請關注權威黨媒 獲取官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