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扶上馬 豐臺:送一程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2009年剛剛走上村官崗位的張茜,如今已是北京市延慶縣劉斌堡鄉山南村的一員幹將。初到村裡時,這個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還一直覺得村官只不過是一種就業選擇,自己未必能長期留在這裡工作。

    「剛來的時候,張茜並不看好自己將來在農村的工作。可是現在再看她,在村裡幹得真挺不錯的,甚至村民和村幹部都已經離不開她了。」延慶縣大學生村官辦公室主任楊娟說。

    延慶崗位培訓:造就年輕的「老村官」

    張茜至今記得,自己初到山南村時都不知道怎麼開口和村民說話,更別提交流了。每到村委會開會時,她的會議記錄總是一片空白。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怎麼幹。」張茜坦言。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現在的張茜儼然一個「老村官」。在村裡,大到政策宣傳,小到檔案整理,甚至連村裡婦女孕檢工作中都少不了她忙碌的身影。

    張茜這一明顯的轉變,得益於縣裡和鄉裡搞的村官培訓。據楊娟介紹,延慶縣已經形成了縣、鄉鎮、村「三級」培訓與崗前、在職、再就業「三類」培訓相結合的培訓體系。在縣裡,大學生村官辦公室每年都會對大學生村官進行集中培訓,請來專家授課。授課內容不僅有針對大學生村官的各種農村政策培訓,還有專門對非農專業大學生村官進行的農業技能培訓。而在各鄉鎮,除了組織各種主題培訓,如創業培訓,還實行村官拜鄉鎮幹部為師、實行以師帶徒式的培訓方式。到了村一級,則實行新老村官互相交流、大學生村官跟著村委班子成員在實際工作中邊幹邊學的實地培訓方式。

    2006屆延慶縣張山營鎮黃柏寺村大學生村官、西南政法大學畢業的賈石全,是個地道的延慶姑娘。雖然在當地長大,熟悉當地情況,但工作起來仍有許多事情要重新學習。她對三年來的培訓深有感觸:「到村裡任職以後,為了能讓我儘快熟悉工作,領導就安排我到鄉裡信訪部門掛職。這時,鄉裡的一位紀檢委員就成了我的『師傅』,不管碰到什麼問題,我都會隨時向師傅求教。」

    第一次和來上訪的農民打交道,賈石全有些不知所措。作為新手的她忙著給上訪人講信訪程序、信訪制度等問題,但來上訪的農民卻一句話聽不進去,反而言辭更加激烈。賈石全第一次覺得書本上學來的那些爛熟於心的法律條文,在活生生的人面前顯得有點生硬。

    「師傅回來後告訴我,碰到這樣的事,不能跟農民急著講道理。他們這時候可能在氣頭上,最需要的是有人聽他們說,跟他們拉拉家常,給他們倒杯水,拉近與他們的關係,才能讓他們信任你。」賈石全說這些十分管用的工作方法,她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那一次,她是真的跟著「師傅」長了見識。

    慢慢地,賈石全也掌握了農村信訪工作的方法,推及到村裡的其他工作,也一樣成為她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從上崗前到上崗後對大學生村官進行三級培訓,能夠幫助他們儘快進入角色,儘快熟悉基層工作。」楊娟說。

    中國農業大學2008年暑期社會實踐專門針對「大學生村官計劃」的追蹤調查顯示,大學生村幹部具有農學知識背景的僅有4%,大學生村官的知識背景遠離農村工作實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樣的現狀在楊娟看來,正是需要通過有的放矢的培訓工作來解決的。

    據了解,北京市有政策規定,大學生村官上崗前培訓不能少於80學時,工作三年內培訓不應少於200學時。而中組部聯合多個部門出臺的《關於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對大學生村官的培訓時間、重點、渠道進行了明確規定。

    記者了解到,在很多地方,這樣的系統培訓還並不是很多。在有些鄉村,培訓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跟著老村幹部學習」的層面。「我也常常帶著大學生村官工作,教他們怎麼處理農村的各種問題,了解村裡的事情。」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新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新鄉縣小冀鎮京華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志華說。

    豐臺區大井村職業規劃:「讓我們找準自己的位置」

    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黎名元是2007年來到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鄉大井村的。和他一起成為大井村村官的,還有外交學院畢業的吳浩。

    比其他村官幸運的是,他們7月到村報到,8月就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一年「廣」,第二年「專」,第三年「通」,這是盧溝橋鄉大井村為兩名村官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大方向。村裡根據每個村官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量身定做一套發展規劃,每年根據這個方向來分配具體的工作。

    因為有了這個規劃和方向,黎名元和吳浩很快便「分道揚鑣」,根據個人所長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現在,他們一個是村委會的有力幫手,一個是村資產辦的得力幹將。

    「第一年,我們工作的『大方向』都是全面了解情況,初步分工。村委會會根據我們各自的特長,逐漸往不同的方向培養。從第二年開始,根據上一年工作情況,我們基本就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崗位。比如領導覺得我更適合行政管理工作,所以我就在村委會負責村裡事情的管理。而吳浩則更適合經濟方向的工作,就成為了村裡的資產辦職員。」黎名元介紹說。

    這樣的規劃讓黎名元、吳浩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工作起來也十分帶勁兒。到了村資產辦以後,吳浩接管田各莊的出租房業務。此前,這些出租房一直處於「小、散、亂」的狀態,用吳浩的話說就是「啥都租」。吳浩認真分析了田各莊的區位優勢,決定依託周圍的郊野公園,建造一個「園林式汽車家園」。如今,200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全部租給了汽車相關行業商家,租金收入比從前增加了40%。

    「如果村裡沒有給我們制定職業規劃,可能我們自己也會思考這三年要怎麼做。但是那樣肯定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標不會這麼明確,自己的潛力也難全部發揮。而現在,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吳浩說。

    黎名元、吳浩的工作很快就上了手,用大井村黨總支副書記楊秀琴的話說,「現在把他們倆放在各自崗位的領導位子上都沒有問題」。黎名元和吳浩確實是幸運的,因為在豐臺區,能夠這樣明確給大學生村官制定職業規劃的只有他們所在的大井村。

    「這樣的職業規劃能讓大學生村官看到自己這三年在村裡能起的作用,給了他們一個明確的工作方向,他們也會比較有積極性。」豐臺區委組織部組織組副組長任乃青經常會到村裡調研,也常有大學生村官跟她交流心得。雖然大學生村官職業規劃在全區還並沒有全面鋪開,但她已經看到了職業規劃所起的積極作用。「讓大學生村官發揮自己應發揮的作用,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沒準兒三年後他們就會留在村裡繼續幹,這對大學生村官和村裡來說都是雙贏的事。」

    

相關焦點

  • 老話說:跌倒爬起來,扶上馬,送一程
    完美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歷史上許多偉人、名人都犯過錯誤,何況我們,包括我們的孩子都是普通人,範一點兒錯誤是正常的,但絕對不是容忍,慣著、忍著、依著。老話說:跌倒爬起來,扶上馬
  • 東京電影節貼三浦春馬《戀空》照悼念,佐藤健送其最後一程
    30歲的日本偶像男星三浦春馬,在上個星期六驚傳在家中上吊自殺身亡,據傳其所屬的事務所已於昨天透露,已為三浦春馬舉行低調喪殯儀式。據媒體報導,三浦春馬的喪禮於前天舉行,在他生前的圈中好友三浦翔平、同門男星佐藤健以及樂隊ONE OK ROCK主音TAKA等都有到場送他最後一程。
  • 主人離世,心愛的馬參加葬禮送主人最後一程,接下來一幕感動哭了
    主人離世,心愛的馬參加葬禮送主人最後一程,接下來一幕感動哭了在我們國內,人們喜歡養狗狗或貓咪作為寵物來飼養,可是在國外,外國人養寵物的品種就更廣泛了,他們和我們國人是不同的,不過,不管養什麼寵物,動物都是通人性的,它們雖然不會講話,但它們是有靈性的
  • 新星星藝術節:扶上馬再送一程
    此次以「痕跡」為主題的群展,既是新星星藝術節第一次攜藝術家和作品在北京亮相,也是一個對前兩屆新星星藝術節的回顧已在上海成功舉辦兩屆的新星星藝術節,於4月28日首次進京亮相,選擇在798藝術區藝酷空間與首都人民分享其獲獎藝術家在得獎之後創作的作品,意在回顧這兩年來走過的「痕跡」,因此本次展覽頗有「送上馬再扶一程
  • 黃阿原接受採訪淚流滿面 要送馬季最後一程
    著名相聲演員馬季於12月20日上午突發心臟病去世,馬季生前的好朋友、搭檔著名娛樂節目製作人、主持人黃阿原在下午2點接受新浪網獨家採訪時稱,他已經發簡訊給姜昆、劉偉以及馬季的兒子馬東,希望能成為馬季治喪委員會的一員,送大哥走好最後一程。     在接受新浪電話採訪的時候,黃阿原說一邊回憶一邊忍不住掉淚。他說自己是馬季先生教的第一個臺灣同胞。
  • 北京延慶高考成績躍居郊區縣第一 俞敏洪竟是首功?
    延慶本科錄取率達到79.28%,超過北京市本科錄取率7.48個百分點,與2012年相比提高了26.34%。上午的表彰大會上,縣委書記李志軍將一面錦旗送到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手中。 俞敏洪延慶學生考得好,為什麼給新東方送錦旗?延慶縣委書記李志軍表示,延慶縣高考成績的飛速提升,與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幫助密不可分。
  • 企業「走出去」,扶上馬送一程——甘肅省商務海關等部門改善營商...
    「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系列報導之三  企業「走出去」,扶上馬送一程   ——我省商務海關等部門改善營商環境促外貿發展紀實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嚴存義
  • 北京三支一扶招錄522人,非北京戶籍可報,來看看崗位有哪些?
    今日北京市三支一扶發布招錄公告招聘522人,包括東城、西城,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門頭溝,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平谷,懷柔,密雲,延慶等地區,其中延慶地區學歷大專起報,其餘各地區為本科可報。
  • 北京豐臺:舉辦「立德樹人 奮進擔當 」 教師節線上慶祝活動
    9月10日上午,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北京市豐臺區委教工委豐臺區教委舉行豐臺區教育系統「立德樹人 奮進擔當」 教師節線上慶祝活動,共同慶祝教師節,交流教育思想,促進共同提高。大家一同觀看了來自中小學生和社會各界代表對教師送上節日祝福的視頻短片。少先隊員為教師代表獻花。少先隊員劉婉怡代表豐臺區全體中小學生獻詞,表達對老師們的崇高敬意和最真摯的祝福。
  • 家長對大一新生的最後一次陪伴:扶上馬送一程
    畢業季,老師一般對學生說:「為師會把你們扶上馬且要送一程的」。這個「扶上馬送一程」是非常貼切地表達了師生情誼。然而,作為父母是一直陪伴在自己孩子十幾年的學習經歷中的。如今看著孩子長大成人,即將升入大學開啟自己人生的新起點,父母當然是高興和自豪的。但是,在父母眼中,無論自己的孩子多大歲數,孩子永遠是孩子,何況是第一次離家,心中總有點放不下、捨不得。
  • UCI公路越野職業一級賽延慶站 比利時人再奪冠
    9月6日,第五屆千森杯國際自盟公路越野職業一級賽延慶站在北京延慶區媯河自行車森林公園落下帷幕,而豐臺站來自比利時的男子、女子精英組冠軍Yorben Van Tichelt和Joyce Vanderbeken在延慶站又再次斬獲冠軍,至此2017第五屆千森杯國際自盟公路越野職業一級賽完美收官
  • 北京小升初平谷區、延慶區、燕山區、房山學區劃分派位學校一覽表
    平谷延慶燕山房山北京小升初平谷、延慶、燕山、房山學區劃分派位對應學校一覽表很多家長都知道,派位入學是北京小升初一個主要的入學途徑之一小編特整理北京各大區學區劃分表,包括海澱、朝陽、西城、東城、豐臺、石景山、通州、大興、順義、懷柔、昌平、平谷、延慶、燕山等大區。建議低年級的家長提前收藏好,方便查看孩子小學所在學區派位對應中學,提前選擇好小升初所走的升學途徑。
  • 北京小升初豐臺、通州、石景山學區劃分派位對應學校一覽表
    小編特整理北京各大區學區劃分表,包括海澱、朝陽、西城、東城、豐臺、石景山、通州、大興、順義、懷柔、昌平、平谷、延慶、燕山等大區。建議低年級的家長提前收藏好,方便查看孩子小學所在學區派位對應中學,提前選擇好小升初所走的升學途徑。
  • 申東靖告別儀式今日舉行 好友戴帽送最後一程
    申東靖告別儀式今日舉行 好友戴帽送最後一程 2012年10月29日 08:2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黎小田葬禮前妻關菊英未送最後一程,有心人代張國榮送花圈謝恩師
    而在12月15日下午黎小田的兒子及媳婦一早就到了靈堂打理一切,而從傍晚開始到晚間,陸陸續續有很多圈內藝人都前來送別黎小田最後一程,畢生的紅顏知己薛家燕就不用說了,不過黎小田的第二任妻子關菊英始終就未有親臨現場送前夫最後一程,只是以獻上花圈表達了自己的哀思。還值得一提到是黎小田生前的得意弟子,即是已經離世的張國榮,也有代表送上花圈致哀,師徒倆如今終在天堂重遇了。
  • 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送機會!豐臺、延慶、海澱一大撥教師崗位招聘中
    通知提出七項措施向上滑動閱覽一是開展專項摸排建立未就業畢業生實名清單,放開線上線下各類登記服務渠道,對登記畢業生逐一聯繫,摸清就業需求。四是提供不斷線服務對未就業畢業生發放政策服務清單,推送針對性崗位信息,常態化開展專項招聘,加密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推進檔案轉遞、組織關係轉接、落戶等「一站式」辦理。
  • 延慶又有5所新建幼兒園即將開園!延慶的小朋友好幸福~
    明天,9月11日,延慶的小朋友們就要正式踏入幼兒園的大門啦!延慶又有5所新建幼兒園即將開園,小朋友入學不再難~延慶一幼會展分園、延慶二幼分園、延慶區博雅世園幼兒園、延慶區博雅萬科幼兒園、泛美幼兒園延!!!
  • 崔雪莉葬禮現場,宋茜一身黑衣,穿過祭奠花圈送好友最後一程
    本來聚會應該是開心的事情,但是卻因為崔雪莉的去世才有了這樣一次聚會,所以最後誰也開心不起來,在崔雪莉的葬禮現場,宋茜一身黑衣,穿過祭奠花束,以這樣的形式,送好友最後一程,在崔雪莉的葬禮現場,有很多祭奠花圈都是粉絲還有還有送的,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粉絲自發送了很多白玫瑰,上面寫了不少祝福的話,希望另外一個世界,有真理的存在,可以讓崔雪莉肆無忌憚的做自己。
  • 北京市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於上個雙休日正式啟動
    本市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於上個雙休日正式啟動,10173名中學生率先拼課「玩」科學。  上周六,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為中學生們開設了「鎖的開啟秘密」課程。怕路上堵車,延慶四中初一學生張幾凡和媽媽清晨5點就出家門去上課。「這課和我們平時上的課非常不一樣,很有意思!」下了課,張幾凡還意猶未盡。
  • 北京閱讀季「書香鄉村·閱讀驛站」走進延慶
    「書香鄉村·閱讀驛站」走進延慶(主辦方供圖)  活動當日,正值重陽節,來自延慶的小朋友們為大家獻上《重陽連誦》。讀者們還走進延慶井莊鎮傳統文化體驗基地,參觀旱船博物館和艾草堂。並陸續開展了十三場線上閱讀分享直播,主題包括「兒童作家蔡亦青分享閱讀和寫作故事」、「疫情之下,全科醫生教你『與病對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