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殘奶」與乳腺癌的是是非非

2020-12-20 健康界

聽人說:不排殘奶,殘餘的乳汁就是造成乳腺癌的主要原因。

很多媽媽們在斷奶的過程中,有很多疑慮,比如:殘餘的乳汁到底去了哪裡?回奶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到底要不要排「殘奶」?不排真的會得乳腺癌嗎?

「殘奶」的由來:

比較有意思的是,醫學的所有版本的教科書和醫學專業書籍,只要涉及到乳腺,母乳,乳腺癌的章節都沒有「殘奶」這個名詞。也就是說「殘奶」這個名詞,沒有任何科學來源。

老百姓所說的「殘奶」,顧名思義就是斷奶後殘留在乳房內的乳汁。這個名詞解釋,是沒有任何專家和學者,或者醫生提出的,而是所謂的美容養生機構誤導老百姓的說法。

殘奶有毒的說法:

據推算,人類的乳汁已經緩慢進化超過了約350萬年,人類的祖先從非洲森林裡走出來,迄今為止,有科學證據的時間為600萬年。從遺留下的史前文物,人類遺留下的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到人類對母乳餵養的崇敬,可以這樣講,每一個新生命都是母乳餵養長大的。「殘奶」這個說法歷史上不存在的。沒有奶粉之前,寶寶吃奶到2,3歲甚至更大年齡。從1905年雀巢開始生產的,用於嬰兒的第一款奶粉,是為了孤兒院的孩子及母親因病無法哺乳孩子。媽媽的乳汁沒有毒,人類才得以繁衍至今。

殘奶會不會變質:

遺留在母親乳房裡的乳汁到底會不會變質,要從乳汁的成份說起。人的初乳裡面含有能殺菌消毒的乳鐵蛋白將近2000毫克,相比牛乳只有150毫克。這些乳鐵蛋白就像新生兒的保護罩,能夠殺滅細菌,避免外界的微生物對寶寶的傷害。成熟乳雖然溶菌酶和乳鐵蛋白是初乳的1/7,但是對於開啟自身免疫系統的寶寶來說,已經足夠了。遺留在乳房裡面的乳汁本來就含有殺菌成分,因此不會變質。

斷奶後乳房內部發生的變化:

從宏觀來看,斷奶開始的時候,乳汁在乳房內積累,腺體會變得膨脹,乳汁量逐漸減少。其部分原因是缺乏吸吮刺激,但更多的原因是由於乳房腫脹,血管受壓,血流下降,上皮細胞被壓扁。在腺泡和導管中剩餘的乳汁被逐漸吸收掉,腺泡塌陷,脂肪和巨噬細胞增多。

從微觀來看,在斷奶的最初,乳房內的細胞出現了自體吞噬和異體吞噬過程。在泌乳素明顯下降後,腺體經歷腺泡上皮凋亡和恢復重塑,得以回到哺乳前的狀態。一旦斷奶超過48小時,腺泡結構被周圍的基底膜結構徹底的瓦解破壞後重塑。

殘奶與乳腺癌的關係:

被診斷乳腺癌的女性常常會有疑惑:「我做了什麼?讓我的身體垮下來的?」

其實您應該放下思想包袱,因為不可能是某一個因素引起你的乳腺癌的發生。醫生們也很難發現具有很強作用的一個原因。除了年齡(75%的乳腺癌被診斷時超過50歲)和性別是乳腺癌中我們無法控制的因素之外,還有以下幾種因素。

(一) 家族史

家族史是僅次於年齡和性別的乳腺癌風險因素。有15%-20%的乳腺癌發生在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的家族。你有越多的一級親屬得乳腺癌,就有越高的乳腺癌患病風險。

(二)激素及生殖因素

一個多世紀以前,卵巢的切除手術成為治療絕經前轉移乳腺癌的有效治療方法。但是,此後很長時間科學家才發現雌激素與卵巢的關係。在20世紀60年代,雌激素受體被發現,緊接著研究發現,雌激素在乳腺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了關鍵性作用。在動物的實驗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乳腺腫瘤的生長。

因此,女性的一生中暴露在雌激素下的時間,程度越大,就有越高風險患乳腺癌。

1、月經史

12歲之前開始月經或50歲之後絕經的女性的患乳腺癌的機率提高。初次來月經早於12歲的女孩比15歲的女孩發生乳腺癌的風險高30%。絕經年齡超過55歲的女性比絕經早的女性,乳腺癌風險高30%-50%。

2、懷孕和哺乳

一項關於10000名女性的研究證實12個月的母乳餵養能夠將乳腺癌風險降低4.3%。這項研究也報導了女性每生育一個孩子乳腺癌風險下降7%。更早的懷孕和哺乳能夠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原因是這些情況會使乳腺細胞進入成熟的最後階段。乳腺細胞完全成熟後可能更不容易受影響發展為癌細胞。

3、口服避孕藥的應用

有研究證實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有顯著增高乳腺癌發生的風險。這種風險會在其停止服用避孕藥的10年後降到正常。也有少數實驗研究證明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會進一步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但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口服避孕藥工藝的改進,激素的含量越來越低,很多關於口服避孕藥和乳腺癌風險的研究並未發現風險有上升。

儘管口服避孕藥與乳腺癌的風險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仍存在爭議,但大部分專家認為目前劑型的口服避孕藥並不增加乳腺癌風險。

4、激素替代治療

WHI(婦女健康行動),一項上千名絕經後女性的臨床試驗,在這個試驗中中途停止了雌激素聯合孕激素的部分實驗。一個可怕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面,1000名接受激素聯合孕激素治療的女性每年增加8例乳腺癌。

5、體重和體育鍛鍊

超重和肥胖會使絕經後的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50%。除了卵巢能產生雌激素外,脂肪組織能將其他激素(比如腎上腺素產生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因此擁有更多的脂肪,意味著增加雌激素,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很多研究提示低水平的身體鍛鍊---久坐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鍛鍊不但可以減少脂肪,還能增加體內的天然免疫功能,後者能幫助我們對抗腫瘤。

6、飲酒

當一個女性每天喝3杯以上的酒,她的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變成1.5倍。當一位女性每天多喝1杯酒,她患乳腺癌的風險比不飲酒的女性增加7%-9%。對於喝紅酒,啤酒和其他烈酒都是一樣的。

7、乳腺癌病史

曾經有乳腺癌的女性,她另一側患乳腺癌的發生風險是正常情況的3-4倍。這種風險在乳腺癌家族史和年齡小於40歲的女性中增加得更為明顯。

8、良性乳腺疾病

美國每年有超過150萬女性接受乳腺癌活檢來評估可疑的病灶。超過75%的結果是良性,大多數就是我們所說的乳腺良性疾病。但是也有一部人的乳腺導管和小葉是有過度增生的以及形態異常的,提示這部分人日後患乳腺癌的風險在增加。

9 增生

增生是病理學名詞,而不是病名。當顯微鏡下看到的乳腺細胞,有的是排列整齊的典型增生,還有一種不僅數量增加還具有某些異常的特徵。對於不典型增生的女性,她的乳腺癌發病風險是正常女性的4-5倍。

10 乳腺小葉原位癌

它是指乳腺小葉中出現異常形態的細胞,這些細胞局限在小葉裡,沒有擴散到組織裡。這種在無意中活檢時被發現的女性今後發生浸潤性乳腺癌比正常女性超過5倍的風險。

11 乳房的密度

當醫生在給你做檢查時,會告訴你,你的乳房密度比較大。當密度大於75%的女性,具有增加將近5倍的風險。而且,同樣年齡的女性,通過乳腺X線更難評估。

以上乳腺癌的11個危險因素是來自全球最權威的梅奧診所的兩位專家,林恩·哈特曼與查爾斯·羅普利的權威總結。預防乳腺癌,就是針對以上因素的措施,比如預防肥胖,多運動,早生育哺乳,少飲酒。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比如年齡,遺傳,良性病,小葉原位癌等。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乳腺癌風險的好措施。


相關焦點

  • 斷奶後不排空殘奶會得乳腺癌嗎
    核心提示:給寶寶斷奶後,需要排空殘奶嗎?聽說要是不排空的話,乳房裡餘留的乳汁(也就是俗話說的「殘奶」)會變質產生毒素,還可能會導致癌變,引起乳腺癌等,這是真的嗎?芝麻醬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很多媽媽既擔心又害怕的「殘奶」。   給寶寶斷奶後,需要排空殘奶嗎?
  • 闢謠:斷奶後不排殘奶會患乳腺炎?並不是,排「殘奶」反而無益
    近期,在部分母嬰店聽到宣傳,斷奶後不排殘奶會引發各種疾病,如乳腺炎、乳腺癌等,引發無數寶媽的恐慌,那麼,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母乳的神奇。乳汁的形成和消退伴隨著孩子的出生,母親的身體會出現奇妙的變化,各種激素的急劇變化,讓乳汁得以從血液完成轉化,成為孩子的口糧。
  • 現在不排殘奶,將來乳腺增生?來看專家怎麼說
    很多媽媽都聽過「排殘奶」這一說法,網上有些文章還說得特別嚴重:殘奶不及時排出堆在乳房中會變質;排殘奶等於排癌;不排殘奶對母親身體危害大;嚇得很多寶媽們斷奶後立刻就找所謂的專業人士幫助排殘奶,錢花得如流水。不過可惜,這些都是交的智商稅。
  • 催乳師說:斷奶後不排殘奶=致癌?
    這些所謂的「殘奶」並不是毒素,而是斷奶後留下來的乳汁。 之所以發黃變粘是因為乳汁中的大部分水分被吸收了,並不是乳汁變質了。02催乳師說:「殘奶不排除會變質,導致乳腺癌」?以前老一輩的人,一輩子生了三四個孩子都沒排過殘奶,也沒聽說都是乳腺癌?怎麼到咱們這一代就會導致乳腺癌? 在舉個例子,你哭完了以後,眼睛裡的殘淚會變質嗎?你嘴裡一直是有口水的,口水變質了嗎?
  • 細數N個關於殘奶的謠言
    讓我隔幾個月再去排一次,催乳師說如果不做,以後可能得乳腺癌!」What?!排殘奶=排癌?其實,很多媽媽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了商家定製的「焦慮營銷」套路。要是真如商家所說,我們正規的醫療機構怎麼沒有像讓產婦做產後42天檢查一樣,讓媽媽在斷奶後也回醫院「排殘奶」呢?其中的奧妙,大家仔細想一想就明白了。「殘奶」到底是什麼?
  • 斷奶後不排殘奶 = 致癌?排殘奶究竟排的是什麼?
    如果你被這些什麼「不排殘奶就會 XX、XXX」的謠言嚇到,接下來等著你的就是辦卡、買套餐,忽悠你的錢。對於「殘奶」根本沒有必要去做排殘奶。相反,乳房接收到擠乳頭的刺激反而會誤以為仍然有泌乳需求而繼續產奶,可能奶量反而多起來了。
  • 殘乳,排or不排?
    說到回乳,一般都認為,乳房不再分泌乳汁,不疼、不漲,就算是成功了,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大部分寶媽斷奶兩三個月後仍能擠出少量乳汁,她們認為這是殘奶。如果不排是不是會導致乳腺增生、乳腺癌?其實,簡單來說,排殘乳就是通過按摩,把殘乳擠出來。但是,回奶後真的有殘乳嗎?其實我們的乳房有強大的吸收功能,回奶後沒有被排出的乳汁會被乳房重新吸收。
  • 有多少媽媽入了斷奶後要排奶的坑?別再被騙了
    有很多新媽媽在斷奶後,會被人告知要及時排殘奶,或者有催乳師「苦口婆心」奉勸你要排殘奶,否則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後果,例如乳腺癌,乳腺炎,乳房不美觀等等問題。例如以下這些網友的親身經歷:@天黑黑:好多催乳師都說要排殘奶
  • 白大褂產康小課堂:斷奶後為什麼要排殘乳?
    其實每個媽媽在給寶寶斷奶後都需要儘早的排盡乳房內的殘汁,這樣就可以避免殘留的乳汁淤積引起的乳腺炎,對於預防乳房脹痛有很好的效果。今天白大褂產康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斷奶後為什麼要排殘乳? 媽媽們排出的殘奶中:白色的、黃色的、發臭的、有炎症的,甚至有顆粒,有血樣等等。所以儘早排盡殘奶是每一個哺乳期結束的媽媽們必須做的一件事情!
  • 斷奶後不排殘奶會致癌?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生產後,斷奶是母乳餵養的媽媽必須經歷的事,網上有很多人說,在斷奶之前一定要排殘奶,如果不排殘奶的話,就很容易引發癌症這是真的嗎?一,什麼是排殘奶在斷奶的幾個月後,或者說一兩年內,輕輕擠壓乳頭都會排出少量黃色粘稠的乳汁,這就是殘奶。
  • 母乳餵養真的可以降低患乳腺癌風險嗎?
    而據相關研究顯示,進行母乳餵養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機率可降低20%,同時堅持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乳腺癌的風險越低,母乳餵養超過6個月的女性出現乳腺癌死亡率更低。但孕期或哺乳期的乳癌,往往被忽略是「漲奶」等正常反應,一旦察覺,腫瘤體積都不小。哪些女性會在哺乳期發生乳腺癌呢?1. 在哺乳期不哺乳的女性。2.
  • 產後排殘奶、疏通乳腺、骨盆修復都不靠譜
    專家表示,美容機構的首要風險是沒有相關資質,其"排殘奶""盆腔閉合"說法有誤,正常女性分娩後一定時間內都能自然恢復身體相關機能。 對於斷奶媽媽來說,"排殘奶"是來這裡的"必修課"。理療師 A 告訴記者,"新手媽媽回奶後一定要把深層的殘奶排空,否則殘奶會堵在乳腺裡面,影響女性身體健康。" 理療師 B 更是舉出客戶案例強調"排殘奶"的重要性。她說:"來我們這裡的客戶,10 個裡面有 9 個都能在斷奶兩個月後排出殘奶。有一些年紀大的客人,斷奶十幾年還能排出發黑髮臭的液體。"
  • 如何科學的排?
    如果有殘奶的情況,那麼媽媽們如何科學的排? 一、關於「殘奶」的概念 在小編看來,「殘奶」這個概念還是非常新鮮的,至少在幾年前是完全沒有聽說過還有斷奶之後的殘奶一說。
  • 斷奶後,究竟要不要擠「殘奶」?
    ……關於「斷奶後,究竟要不要擠殘奶」這個問題,媽媽們分成兩派:有媽媽說,殘奶有毒,可能會在體內變質、化膿,甚至病變,對身體很不好,必須勤擠出來!有媽媽說,不要擠!越擠越多的,漲奶是痛得要死,但就幾天的事,你不擠奶,奶才會慢慢少的。
  • 斷奶後,殘奶會致癌是真的嗎?催奶師你敢說真話嗎
    母乳餵養是一件痛苦並快樂的事情,從分娩結束後的開奶,到現在的開始斷奶,我們經歷堵奶、漲奶、乳頭皸裂等一些列痛苦,終於迎來最後一關,斷奶。最近有個媽媽留言說:有個催乳師告訴我回奶的時候也需要找她,讓她把乳房中的殘奶排乾淨,免得以後的乳腺炎或者癌症。是真的嗎?為什麼要斷奶?寶寶滿周歲後,母乳的產量和營養含量大大降低,遠遠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發育的需求。斷奶不及時,就會引起還營養不良,貧血等健康問題。
  • 憋奶與回奶的不同?你的乳房有這些分泌物嗎?
    憋奶與回奶的區別 ◆憋奶是「傳統」的斷奶方式,使用這種方法回奶全在「憋」字上,和自然回乳不同,老法憋奶會導致乳汁無法正常排出,全部都憋在了乳房中,造成腫脹,很可能會引起發熱、乳腺炎等。在憋奶回奶的過程中寶媽通常會比較痛苦,疼痛不已。
  • 寶寶吃飽後,剩餘的「殘奶」是否要擠出來?醫生:多此一舉
    小文生完寶寶後堅持母乳餵養,由於寶寶尚小而乳汁分泌很充足,每次寶寶吃飽後母乳還會不停地往外滴答,家裡的月嫂讓她把剩餘的「殘奶」擠出來,說是等寶寶下次吮吸時直接就能吃到新鮮的母乳,而不是上次沒喝完的「殘奶」。
  • 斷奶季 | 憋奶與回奶的區別
    老法憋奶,只會使過多的乳汁不能正常排出,全部淤積在乳房裡,導致腫脹,發燒,乳腺炎等等,整個斷奶過程非常痛苦,疼痛難忍。而經絡回奶則是幫助氣血循環吸收,防止因自然斷奶脹痛造成的乳腺疾病隱患存奶,縮短漲奶的時間,減輕乳房下垂及變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