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中山路街道當好「主廚」 調配老街裡的「五味」民生盛宴

2020-12-20 半島網官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一婷 通訊員 於勝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中山路街道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與安全感,一直是中山路街道努力追求的方向與目標。繼上期本報《三色花綻放,幸福自然來》報導了中山紅、經濟藍、生態綠後,本期聚焦幾個有滋有味的畫面,看中山路街道如何當好「主廚」,調配老街裡的「五味」民生盛宴,為居民創造更加美好、安心的街區。

「辣味」——

高壓態勢挨個「安檢」

在味覺體系中,恐怕沒有能比辣更霸道的。辣味有韌性、有力度,就像安全保障,需要高壓態勢,常抓不懈,才能有長久的和諧、安全穩定。

進入冬季,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易發、多發。為保障轄區生產生活安全,結合轄區流動人口大,各類小旅館、小飯店較多的特點,12月4日上午,由中山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郝龍帶隊,聯合觀海路派出所、中山路市場監督管理所、中山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等部門,對平原路及周邊區域在營小旅館和小飯店進行了安全生產檢查。

檢查組重點對各小旅館營業資質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私自改建及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等進行詳細了解;在飯店餐館,檢查燃氣安全管理制度、燃氣合格標誌、用氣安全與使用環境等落實,對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督促其限時整改;檢查督導各九小場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認真做好人員信息核驗、登記掃碼、體溫檢測、內部消毒通風等工作,嚴防冬季疫情反彈。

街道通過不定期開展聯合「安檢」行動,為預防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奠定了基礎。此外,今年街道以安全生產整治三年行動為依託將執法檢查、日常巡查、政府公開電話舉報、領導帶隊檢查等發現的安全生產隱患全部錄入網格化系統;完善重大隱患分級分類掛牌督辦程序,凡掛牌督辦的重大隱患一律上傳網格化平臺;加強基層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力量。

「鹹味」——

新入職社工技能「充電」

加點鹽提鮮是我們調味中最常見的說法。鹹味增添滿足了我們很多味蕾樂趣。在街道工作中新鮮分子的加入,新的思想火花碰撞,對提升工作鮮活性有著重要作用。

近日,中山路街道迎來了一批「新夥伴」的加入。街道為此組織開展2020年新入職社區工作者崗前培訓,旨在打造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素質過硬、為民奉獻、作風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幫助新入職社工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區工作環境,熟悉業務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塑造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

期間,各個社區「一把手」以及科室負責人專門準備了「味正料足」的豐富「食材」,「傳幫帶」親自指導講授工作要點,讓新社工能夠充分吸收精華。社工們認真聽講,仔細記錄,培訓現場學習氛圍濃厚。新社工表示,「本次培訓乾貨滿滿,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讓人受益匪淺,接下來要將今日所學在工作中好好實踐,發揮專業力量,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街道的發展貢獻力量。」

「苦味」——

樓院衛生「大掃除」大變樣

苦味入口發澀,細細咂摸,卻藏著驚喜與回味。在衛生整治清理的過程中夾雜著艱難苦澀,卻也在環境煥然一新的成果下,顯得一切都值得。

為進一步提高轄區環境衛生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為居民提供乾淨、衛生、舒適的居住環境,11月27日,中山路街道組織各社區對北京路55號、廣西路60號、湖北路14號及壽康路2號等10餘個樓院開展集中清理。活動現場,廣大黨員幹部、居民群眾約90人共同參與到「大掃除」中來,共計清理衛生死角28處,清理垃圾(含建築垃圾)約16噸,廢棄床墊、沙發等物品1車次,清除小廣告30餘處,並對清理後區域進行全面消殺,有效防控秋冬疫情。

近日,泰安路社區著力解決樓院衛生「老大難」,組織物業、志願者隊湖北路14號「大掃除」。同時,從基礎設施完善入手,為轄區15個垃圾分類桶點安裝標準化桶架,配備了垃圾分類指導員,倡導居民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社區環境整潔度。

接下來,中山路街道將繼續結合青島市「人人動手 潔淨家園」、市南區「講文明講衛生、美環境樹新風」等活動,開展樓院衛生「大掃除」,提升居民群眾生活環境的「顏值」。

「酸味」——

「垃圾分類」成中山風尚

酸味有一種微妙而豐富的刺激,酸甜交替才不膩。垃圾分類工作便是如此,宣傳普及與硬核執法相輔相成,互相作用。

混放是垃圾,分開是資源。12月4日,中山路街道在老舍公園裡舉辦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營造垃圾分類良好氛圍。活動中,街道城發辦工作人員向往來居民介紹科學的垃圾分類辦法,讓居民更加了解垃圾如何正確分類,讓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12月7日下午。中山路街道、中山路社區會同中山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對河南路路段開展了「垃圾分類」專題「突擊」檢查。期間,針對居民提出的「餐飲業垃圾倒入生活垃圾桶」「佔道經營影響出行」「商戶不配合垃圾分類」等情況,檢查組按照《青島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責任書》的要求,逐一檢查各個門店落實情況,由執法部門「現場辦公」進行依法處理。

中山路街道將進一步加強工作力度,在鞏固現有工作基礎上,持續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加大分類檢查執法力度,切實提升居民、商戶的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把垃圾分類工作做細做實,把這件惠及民生的好事辦好,讓垃圾分類成為中山文明風尚。

「甜味」——

「銀齡學堂」為健康助力

甜是最甘美的味道,始於舌尖,蔓延到心裡。在街道裡,甜是付出,也是收穫。

為更好地滿足社區老年人健康需求,讓老年人獲得正確健康知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提高晚年生活質量,今年入冬後,中山路社區推出「我健康,我快樂」冬季養生知識講座。

講座中中醫主治醫生任志珍通過多角度的方式為居民們講解了健康的養生知識。結合老年人特點,從合理飲食、藥物養生、飲食養生等多個方面闡述了冬季老年人養生注意事項,並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冬季養生食譜。冬季養生保健的關鍵是保持樂觀的心態,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以及戒菸戒酒。活動不僅普及了養生保健知識,而且增強了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在保障居民身體健康方面,中山路街道還為管區失業、流動已婚育齡婦女進行免費生殖健康查體和孕情監測服務,做好各項符合政策的補貼應發盡發,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與滿意度。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青島:回眸老街裡的歷史興衰
    回顧這裡的歷史,人們往往扼腕嘆息,但在金山看來,「老街裡衰落並非一朝一夕」,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日本佔據了中山路商鋪,壓制中國城的發展,大鮑島的商戶們只能「固守」自己的家業,艱難生存。1922年收回青島,這裡的商戶才長舒了一口氣,發展穩步回升,到1931年沈鴻烈出任青島市長後,大力發展中山路和華人區,銀行金融的遍地開花,使得這裡遍地溢金流銀。而從道路條件的改善上,也能看出殖民者的故意「忽視」。
  • 「老街裡」碰撞「新文明」!「逛街裡 醉青島」時尚打卡季啟幕
    7月16日,「逛街裡 醉青島」時尚打卡季暨「中山紅」志願服務驛站啟動儀式在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街道老舍公園啟動。活動由市南區委宣傳部、市南區商務局、市南區文化和旅遊局、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中山路街道聯合推出,旨在進一步煥發轄區旅遊行業資源活力,展示轄區人文歷史資源豐富優勢,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助力西部老城區復興發展,打造「最時尚」「最青島」的文化旅遊街區。
  • 青島城市記憶:百年回味,青島中山路壹號
    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會有一條叫做「中山路」的街道而每一條「中山路」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青島中山路這條百年老街>沉澱了豐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對於老一輩青島人來說「上街裡」代表著曾經的時尚和永恆的懷念而「中山路壹號」歷經歲月洗禮至今仍靜靜佇立在那裡等待人們去發現和欣賞
  • 【家鄉的變化】百年老街中山路
    作者:寶寶知道 天使來過樂園圖片上的這條街就是青島的百年老街中山路。上世紀九十年代,這裡是青島最繁華的地方。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跟著大人們一起來這裡。因為那個時候,這裡是青島的商業中心。來的時候大人們都會給我買上兩件漂亮的衣服,買上一包可口的零食。
  • 中山路:百年老街融入時尚
    ,引入多元業態、優化消費環境,重塑中山路百年老街繁榮,使其成為青島裡院與國際商貿文化交融體驗的目的地。 現狀 步行街改造明春啟動 青島早報記者在今年11月中旬專訪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局長張濤時了解到,中山路商業步行街的「畫卷」經過數年來的厚積薄發已徐徐展開。
  • 獨家:青島老街之二十六 另類地標大茅房
    【青島新聞網獨家報導】    裡院樓,筒子房,臨街鋪,小商攤,四方路片區的街道小巷裡,百餘年來最缺少變化的是建築,變化最大的是商業繁華與衰落。因為毗鄰中山路,這裡是老青島最早的商業街區之一,當中山路「老街裡」支撐起青島商業百年繁華的時候,四方路也是這繁華的一部分。當年節假日裡,中山路上人群摩肩接踵,四方路上也是熙熙攘攘。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當中山路老街裡的商業大潮逐漸消退時,四方路的喧嚷也開始變得平靜。
  • 打造老街裡「國際範」!青島中山路步行街設計方案預計年底完成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在11月10日舉辦的市南區企業家大會上,市南區委書記趙燕透露了一則讓青島人倍感振奮的消息——將把中山路打造成全國首條直通大海的國際化商業步行街。趙燕稱,中山路曾是青島的「十裡洋場」,是幾代青島人念念不忘的街裡,更是市南區獨具的文化底蘊、歷史根脈。當前,中山路保護更新工作已經發展成為全市發展戰略,進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那目前該工作進展情況如何呢?11月11日,記者從市南區獲悉,待明年濟南路拓寬工程結束,通車調流後,將對中山路進行施工。
  • 青島日報聚焦|中山路,從百年老街到「新天地」
    建成活力、時尚、方便、溫馨的「最青島」歷史街區中山路,從百年老街到「新天地」隨著中山路膠州路人行天橋拆除、濟南路拓寬工程啟動,中山路區域保護改造再次成為青島市民關注的焦點。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局長張濤告訴記者,西部老城區復興發展要想取得成功,必須置於全市發展大局中謀劃、與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整體推進,堅持時尚引領、文化回歸、經濟繁榮、民生改善,吸引年輕人在此集聚。
  • 中西文化碰撞出青島老街裡特有的氣質
    半島記者 張文豔探訪老街裡,這裡的老居民大都上了年紀,年輕人也以打工者為主。「老街區的現狀和它承載的歷史已經不相稱了」,這也是金山著手策劃《大鮑島》的原因。回望鼎盛時期,老街裡熱鬧非凡,上街裡不但為購物,更是大人獎勵孩童的有效方式。
  • 舊時中山路:逛街裡看電影最時髦 美女聚集地
    1934年的中山路    中山路,一座城市的繁華春夢,曾經獨家歸屬一條街道和她締造的長達百年商圈。    這條街最早被人為地分割成兩段:南段叫斐迭裡街,北段叫山東街。規劃這座城市的德國人認為,只有歐人區才配擁有德文街名,就像他們只願意將亨利親王街(今廣西路)打造成青島最佳商業街一樣。那時,亨利親王街上的醫藥商店、吉利百貨公司閃光耀目,斐迭裡街上的青島俱樂部、亨寶商業大廈可圈可點,很讓營造歐版商業街的德國人稱心如意。    可是天枰很快出現傾斜。
  • 曾是青島中心城區的老街,如今失去了往日繁華,卻多了歷史安逸感
    很多遊客去青島旅遊,都是奔著嶗山風景區,海濱等地方,其實要說起青島市的經典名片,那就非中山路歷史街區莫屬了。中山路其實一直以來都是青島市著名的商業街區,這裡不但有著大量的歐式建築群,也有著不一般的街道文化,在這裡有著一些歷史名人的住宅,也有著天主教堂等。
  • 「逛街裡 醉青島」時尚打卡季暨「中山紅」志願服務驛站啟動儀式開幕
    中國山東網7月17日訊 7月16日上午,「逛街裡 醉青島」時尚打卡季暨「中山紅」志願服務驛站啟動儀式在中山路街道老舍公園盛大啟幕。此次活動由市南區委宣傳部、市南區商務局、市南區文化和旅遊局、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中山路街道聯合推出,旨在進一步煥發轄區旅遊行業資源活力,展示轄區人文歷史資源豐富優勢,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助力西部老城區復興發展,打造「最時尚」「最青島」的文化旅遊街區。
  • 「三色花」綻放,幸福自然來——解讀中山路街道「幸福密碼」了解...
    情滿街裡,幸福中山。2020年,對於中山路街道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此外,街道以「燃燒激情、建功青島」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廣泛宣傳、動員,激勵幹部奮發實幹、擔當作為。深入開展「三述」活動,引導黨員幹部在思想上理清「為什麼幹、幹什麼、怎麼幹」,提升黨員幹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的能力。
  • 打造老街裡「國際範」 中山路步行街設計方案預計12月底完成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在11月10日舉辦的市南區企業家大會上,市南區委書記趙燕透露了一則讓青島人精神振奮的消息——將把中山路打造成全國首條直通大海的國際化商業步行街。趙燕表示,中山路曾是青島的「十裡洋場」,是幾代青島人念念不忘的街裡,更是市南區獨具的文化底蘊、歷史根脈。
  • 這些老街才是「老青島」韻味的守護者
    回眸老街裡的歷史興衰或許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條道路,嘈雜擁擠,卻生機勃勃。圖/青島新聞網博山路是一條南北向的街道,起於李村路穿過即墨路、膠州路、高密路、海泊路、四方路,和平度路相接於三岔路口,止於與德縣路和濰縣路相交的岔路口。當年博山路上的建築一半為民居,一半為店鋪,現在亦是如此。
  • 市南區街道辦介紹:中山路街道辦事處
    2004年5月4日,中山路街道辦事處與觀海路街道辦事處合署辦公,名稱為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中山路街道辦事處,辦公地址為青島市市南區湖北路2號。    中山路街道駐有山東省進出口商檢局、山東省外運公司、青島市人大常委會、青島市政協、青島日報社、青島市群眾藝術館等省、市機關及企事業單位。  中山路街道商貿經濟較為發達。區內道路兩側房屋大部分為商業網點,既有百盛商廈、華聯商廈、國貨公司、青島婦女兒童商店等大型商業企業;又有春和樓、宏仁堂、盛錫福、亨得利、春和樓等「老字號」坐落在轄區。
  • 青島自由行遊記之一中山路、劈柴院、德國建築街
    青島是我嚮往的城市,2020年9月終於有機會成行。動車到達青島北站,已經七點多了,打車到預定的賓館,青島的計程車分車型確定價位,迎賓車價格貴50%,所以大家打車前問好價格。我預定的賓館在中山路附近,晚上可以到中山路逛逛。
  • 時尚青島 | 青島美得不像話,像畫!
    漫步在島城的老街老巷裡打卡青島最美老街老街裡其實藏著不少故事黃縣路可以說是青島非常典型的一條老街了大學路是青島最早的街道
  • 中山路街道:救援隊變身,街區樓院硬核消毒
    半島記者 王一婷 通訊員 於勝最近,一支身穿橙色防護服的隊伍在中山路街道留下了亮麗身影。每天下午兩點,他們會準時出現,拿著水霧一體消毒機到轄區主要景區、道路街口、居民樓院進行「硬核」專業的疫情防控消殺工作。他們就是近幾年服務於島城沿海區域的青島紅十字金山海上救援隊。如今,已經成為中山路街道「中山紅」志願服務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三十年前的青島,那些難忘的老城記憶!
    本組老照片的作者為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島城資深紀實攝影家王挺老師,在已經發布的二十餘篇、數百張老照片裡,生動的再現了三十年前青島城市風貌及民生百態的淳樸歲月,是一段珍貴的城市記憶,也不失為一段了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島城市狀況、民俗風情的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