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000萬兒童青少年受情緒障礙行為問題困擾

2021-01-08 搜狐網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專電(記者楊步月)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舉辦的精神衛生健康講座中獲悉,目前,在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專家們呼籲,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關注兒童青少年健康——快樂心情,健康行為」。據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王玉鳳介紹,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檢出率為6%-22%,保守估計,全國約有三五千萬名兒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行為問題,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對北京地區學齡前兒童的抽查顯示,1993年兒童行為問題患病率為10.9%,2003年則增加到18.2%。

  王玉鳳說,所謂兒童行為問題是指在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上都超過了相應年齡所允許的正常範圍的異常行為。其廣義上包括行為和情緒兩個方面,行為問題如說謊、逃學、偷竊、攻擊、不聽管教、離家出走等,情緒障礙如焦慮、恐懼、抑鬱和人際交往困難等。兒童行為問題不僅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育和社會化過程,還可能導致其成年時期發生適應不良、精神疾病和違法犯罪。

  研究發現,與兒童行為問題有關的主要危險因素依次為家庭矛盾衝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會經濟地位底、寄養或全託、兒童出生時(後)疾病、精神病家族史和母孕期疾病。

  北京回龍觀醫院主治醫師孫春雲說,孩子的大腦就像一塊模板,在與外界接觸、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修正這塊模板,所以家庭環境的影響非常重要,尤其是父母的影響會持續孩子的一生,這種影響力主要取決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父母之間的關係以及父母與他人的關係。因此,父母要學會如何與孩子保持融洽的關係。過分保護,會延遲孩子的心理斷奶時間;過早分離,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存在缺陷。孫春雲曾接診過一個男孩,他外表高大但內心十分柔弱。他自訴,父親經商常年不在家,在他成長過程中,沒有男子漢榜樣,大家都嘲笑他像個女孩,自己心理壓力很大。

  孫春雲認為,父母對於孩子,除經濟投資外,更重要的是感情投資。父母應該學會憑藉耐心和技巧,打開孩子的心靈之鎖,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及時幫助孩子化解煩惱,順利度過生理和心理髮育的特殊時期。

  北京回龍觀醫院副主任醫師李娟建議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好四種角色,即人生導師、生活教練、知心朋友和「充電器」。凡事不要大包大攬,要從小培養孩子生活獨立、經濟獨立、情感獨立、精神獨立的意識;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獨立生存能力、處理生活問題的能力等;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不能經常指責孩子,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搞假民主、假尊重;經常肯定、鼓勵、讚美孩子,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自豪感,增強面對困難和挑戰的信心和勇氣。

相關焦點

  • 中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約3000萬人受到情緒障礙困擾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必須採取綜合措施予以幹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加快,兒童青少年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對人際關係的選擇、學習等方面的壓力都成百倍的大於過去。
  • 3000萬青少年有情緒障礙 幫孩子破除心靈的藩籬
    3000萬青少年有情緒障礙  幫孩子破除心靈的藩籬  本報記者 付麗麗  「這孩子以前是話癆,最近卻突然不愛說話了,睡覺也不是太好……」在出門診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讓家長很苦悶,百思不得其解,他們不知道的是,孩子可能已經存在情緒問題了。
  • 中國17歲以下青少年有3000萬存在情緒障礙 兒童有心理疾病須及時治療
    2018年5月25日訊,「六一」兒童節來臨前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做了介紹,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資料圖 團體心理輔導預測 兒童心理障礙還將增長據介紹,心理健康是兒童青少年全面素質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步,成人世界的各種關係過早地影響到兒童青少年。
  • 3000萬青少年被心理障礙困擾!如何保護孩子?美國專家這麼說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青少年抑鬱?該如何應對青少年抑鬱危機?在近日召開的第四屆營養醫學國際高峰論壇暨第五屆中國·湘雅心血管健康管理論壇上,美國著名專家詹姆斯·格林布拉特深入剖析了青少年抑鬱的原因,並從全新的角度闡述了如何更有效地防治青少年抑鬱。
  • 3000萬青少年遭受情緒困擾,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迫在眉睫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表示,「很多成人精神心理問題起始於兒童青少年階段。孩子飽受負面情緒困擾,父母要知其然《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早幹預
    2020-10-10 09:39:38 來源:央視網原標題:【世界精神衛生日】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早幹預央視網消息: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當中,約3000萬人受到了各種
  • 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問題患病率超國際均值
    有關專家提出, 2020年前,全球兒童精神障礙會增長50%,而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更值得重視——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方式改變以及醫學科學進步,兒童青少年軀體疾病發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 面對3000萬存在心理問題的兒童青少年,美國心理學博士這麼說
    其實目前我國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樂觀。據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估計,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我們知道心理問題複雜多樣,作為一名兒童心理工作者,我們該如何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心理諮詢與治療來幫助他們恢復心理健康?
  • 3000萬青少年被心理障礙困擾!如何保護孩子?美國著名專家在湘雅學術論壇上支招
    這件事在網絡上引起極高的關注,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此事件雖只是青少年心理危機的冰山一角,但冰山之下是更為駭人的景象。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曾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 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 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 代表聲音|麥綺慧:儘快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求助響應機制
    順德區人大代表、區婦聯主席麥綺慧今年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建立我區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求助響應機制的建議》。身為區婦聯主席,麥綺慧長期關注婦女兒童需求,她介紹,兒童青少年時期是心理問題頻發的階段,「其對於自身、外界的認知皆不成熟,受外界影響較大,心理情況不穩定,加上現今網絡信息發達,物質誘惑和不良因素增多,孩子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產生負面情緒,如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幫助,會產生孤獨、自卑、對抗社會等不良情緒,嚴重時會衍生各種行為或人格障礙,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種種問題。」
  • 3千萬青少年正在承受心理困擾
    大家好,我是武志紅,今天想聊聊青春期的問題但根據2018年國家衛健委發布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自我意識與父母期望的衝突,性意識的出現,情緒衝動增強....
  • 引子——怵目驚心的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
    二、絕非孤例:青少年情緒障礙是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夢魘2014年上半年,孩子出現明顯的情緒異常和行為失調後,我和妻子就開始請心理諮詢師來調節孩子的情緒,試圖幫助他恢復失衡的心理天平,這取得了一些效果。後來,我們家庭和那位心理諮詢師建立起長期的關係,他成為孩子和我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 父母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抑鬱、焦慮、恐懼、自責等情緒及其引起的軀體症狀都折磨著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和身體。三、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當中,約3000萬人受到了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需採取綜合措施予以幹預。
  • 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2.97%
    本報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藍燕)一項對全國22個省市的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2.97%,在人際關係、情緒穩定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有焦慮不安、恐懼、神經衰弱和抑鬱情緒等問題的大學生佔學生總數的16%以上。心理不健康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我國人才的素質。這是記者今天從全國第三次精神衛生工作會上了解到的。
  • 衛健委:青少年多方壓力遠高於過去 需重視心理問題
    中國網 宗超 攝中國網5月23日訊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劉華清在國家衛健委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成人世界關係過早地影響到兒童青少年,其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對人際關係的選擇、學習等方面壓力都成百倍大於過去。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在京啟動
    活動由北京胡亞美兒童醫學研究院承辦。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與主辦方、承辦方領導和代表共同摁下了啟動手印。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逐漸上升,已成為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 世界兒童日-TFBOYS王源和你一起關注國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世界兒童日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檢出率為6%-22%,保守估計,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兒童是全人類的未來和希望,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我們呼籲社會各方將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到如何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上面
  • 復旦研究發現青少年多動、注意力缺陷等外向障礙的調控機制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競爭壓力和親子關係的變化,青少年精神疾病特別是情緒障礙呈上升趨勢。《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了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其中青少年常見的外向障礙包括多動及注意力缺陷障礙、對立違抗障礙、品行障礙等,內向障礙包括焦慮症、憂鬱症等。
  • 引子:怵目驚心的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青少年心理健康專題)
    二、絕非孤例:青少年情緒障礙是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夢魘2014年上半年,孩子出現明顯的情緒異常和行為失調後,我和妻子就開始請心理諮詢師來調節孩子的情緒,試圖幫助他恢復失衡的心理天平 越來越高發的「青少年情緒障礙」是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可怕夢魘!
  • 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鍾意娟:關注兒童青少年內心「隱秘的角落」
    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健康的生活習慣需要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更不容忽視。兒童時期是養成各種行為習慣的「黃金時期」,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也要從娃娃抓起。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兒童青少年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劇增,相關精神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凸顯。本期我們專門邀請到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兒少心理科主任鍾意娟,聊一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這個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