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2.97%

2021-01-07 搜狐網

  本報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藍燕)一項對全國22個省市的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2.97%,在人際關係、情緒穩定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有焦慮不安、恐懼、神經衰弱和抑鬱情緒等問題的大學生佔學生總數的16%以上。心理不健康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我國人才的素質。這是記者今天從全國第三次精神衛生工作會上了解到的。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關心的問題。我國大陸17歲以下未成年人有3.4億,近十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加等社會因素,導致兒童行為問題、大中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因心理和行為問題導致的惡性事件屢有發生。吸菸、吸毒、酗酒、少女懷孕等現象的發生率也呈上升勢頭。有專家推算,到2020年,中國疾病總負擔中精神疾病的負擔將從今天的1/5上升到1/4左右。

  面對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急劇加速和與之相伴隨的心理問題的明顯增長,我國精神衛生工作隊伍無論在人才和經費投入上都缺乏足夠的準備。

  專家提出,對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要依靠學校現有的工作隊伍和網絡,在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面向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校心理輔導和心理諮詢隊伍建設制度化、規範化,逐步實現所有輔導和諮詢人員培訓後上崗、持證上崗,保證其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這樣就完全有可能使學生精神疾病和心理行為問題得到及時發現和適當處理。

相關焦點

  • 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問題患病率超國際均值
    有關專家提出, 2020年前,全球兒童精神障礙會增長50%,而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更值得重視——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方式改變以及醫學科學進步,兒童青少年軀體疾病發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 我國3000萬兒童青少年受情緒障礙行為問題困擾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專電(記者楊步月)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舉辦的精神衛生健康講座中獲悉,目前,在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專家們呼籲,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關注兒童青少年健康——快樂心情,健康行為」。
  •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現狀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目前至少有5億人存在各種精神心理問題,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0%。國家教委於1989年在全國範圍內對12.6萬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抽查,其結果顯示,大學生患有心理疾病者竟佔20.3%。主要表現為意志品質弱、適應力差、缺乏自信、人際關係失調、自我中心嚴重、心理脆弱等等。
  • 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 低年齡段近視問題突出
    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低年齡段近視問題突出 6歲兒童近視率已達14.5%本報訊(記者代麗麗)小學生近視率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高達81%……今天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2018
  • 調查顯示德國青少年網癮問題加劇
    新華社柏林12月15日電(毛競)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15日發布的2019年度「成癮性調查報告」顯示,德國青少年網癮問題加劇,12歲到17歲年齡段青少年中有30.4%過度依賴網絡媒體。此次調查基於2019年數據,共有7000名12歲到25歲的德國人參與。調查表明,12歲到17歲年齡段德國青少年有30.4%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手機或電腦,並且即使在不使用電子設備時,大腦中也經常考慮社交網絡、網絡電子遊戲等有關內容。在2015年的調查中,同年齡段青少年有上述問題的比例為21.7%。
  • 兒童青少年有哪些突出的心理問題,該怎麼辦?
    如果不及時、有效地對兒童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相應的幹預,極易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而且兒童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往往會持續到成年時期,影響其學業成就、工作和社會交往,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精神、心理和經濟負擔。 然而,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心理健康問題普遍存在。
  • 調查顯示廣東超六成青少年兒童睡不夠8小時
    調查顯示廣東超六成青少年兒童睡不夠8小時 課業壓力和電子產品最影響睡眠  被作業偷走被吼娃嚇跑的睡眠  日前,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白皮書顯示:62.9%的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受調查的廣東學生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人群佔比處於35%~40%之間。
  • 北京二成兒童青少年血脂不正常!兒研所1.4萬人調查
    首都兒科研究所米傑等研究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率為20.3%,高於2014 年調查的7個城市平均水平。本次調查的高膽固醇血症檢出率較2004年已增加近3 倍。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高總膽固醇(TC)血症為主。數據顯示,高總膽固醇(TC)的檢出率分別為5.0%、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3.7%、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為13.3%、高甘油三酯為3.5%、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為4.2%。
  • 我國青少年心理問題嚴峻的背後,家長需要的反思與啟示
    一時間幾乎全社會把視角開始對準了青少年群體的心理問題。不過青少年兒童心理問題在我們國家一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話題。說它熟悉是因為近期越來越多有關青少年心理問題的事件話題頻繁登上熱搜,說它陌生呢是因為我們應對這個問題社會上普遍觀念仍然停留在以往的傳統觀念。
  • 我國半數以上兒童青少年近視 睡眠時間不達標等為危害因素
    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低年齡段近視問題比較突出、高度近視問題不容忽視、危害因素包括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足2小時、睡眠時間不達標等……4月29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召開例行發布會,介紹了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並指出下一步將以增加日間戶外活動、科學使用電子產品、合理安排學業任務等為主要措施,指導學校和家長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近視綜合幹預
  • 調查稱2014年河南男生胸圍發育高峰年齡城市早於鄉村
    2014年,河南省7~22歲學生營養不良的檢出率為10.3%,超重檢出率為11.9%,肥胖的檢出率為6.1%;7、9、12、14、17歲5個年齡組學生貧血的檢出率為10.65%,農村7、9歲學生腸道蛔蟲卵的檢出率為2.45%。
  • 我國兒童權利保護意識調查研究報告(三)
    、兒童擁有哪些權利、兒童的哪項權利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哪項權利尚存在很大的問題、誰最應該為兒童的權利保護承擔責任以及調查對象是否願意學習有關兒童權利的知識等六個方面進行調查,以了解調查對象對兒童權利保護方面的認知和了解。
  • 不合格檢出率為12%!這樣的鞋還敢讓孩子穿嗎?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最新的一次童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抽查的50批次童鞋中,有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12%。這次質量監督抽查涉及了7個品牌官網銷售的50批次童鞋,經檢測,有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12%。
  • 不合格檢出率為12%!這樣的鞋還敢讓孩子穿嗎?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最新的一次童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抽查的50批次童鞋中,有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12%。這次質量監督抽查涉及了7個品牌官網銷售的50批次童鞋,經檢測,有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12%。 檢測項目包括兒童鞋相應產品標準中涉及的物理機械性能以及國家強制性標準《兒童鞋安全技術規範》中規定的所有項目。包括小附件、甲醛、鄰苯二甲酸脂、重金屬等消費者關注度較高的項目。
  • 北京小學一年級視力不良檢出率34%
    這次發布的《北京市2018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公布了北京市青少年的健康狀況。報告顯示北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和肥胖增長幅度減緩,但視力不良低齡化趨勢值得關注。
  • 兒童青少年肥胖危險多多,你的孩子還胖著嗎?
    可是,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面臨很多風險,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大眾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我國青少年的膳食營養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這樣一組數據,青少年體質健康指標已經連續20年出現了下滑,33%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解決青少年的肥胖問題顯得刻不容緩。
  • 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調查顯示青少年睡眠差 日後或有衝動性行為
    研究顯示如果十幾歲的青少年出現睡眠質量差的情況,將有可能是在未來沾染上酗酒、吸食毒品和發生「事後懊悔」的性行為的早期警示。在這篇發表在專業期刊《酗酒:臨床與實驗研究》上的文章裡,科學家們對超過6504名美國青少年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科學家們調查了這些參與對象的睡眠習慣、飲酒和服用毒品的情況。在這6500餘人中,52%是女生,48%是男生。這些數據收集於三段時期,包括1994-1995年,1996年以及2001到2002年。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心理學的教授進行了此次調查。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早幹預
    2020-10-10 09:39:38 來源:央視網原標題:【世界精神衛生日】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早幹預央視網消息: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當中,約3000萬人受到了各種
  • 中國啟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
    參與互動   我國啟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到2022年底所有學校要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屈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宣部、教育部等12個部委日前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各級各類學校要建立心理服務平臺或依託校醫等人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機構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