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說,一個我是直面生死的勇士,一個我是所謂的「渣男」

2020-12-12 無敵通史

魯迅先生,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真正的勇士。面對反動派的真槍實彈,他用一支筆無情的將反動派全都消滅。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敢於面對死亡的勇士」,卻也有一段堪稱「渣男」的感情經歷!

魯迅先生有過兩段婚姻,一個是家裡給他包辦的婚姻,一段是身為新青年追求自由的愛戀。

父母之命的妻子

魯迅先生的第一段婚姻,是那個年代每個人都越不過去的時代束縛。他和妻子朱安,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個年頭裡從來沒有見過面。

最為離譜的是,魯迅的母親也只是聽信了媒婆的一面之詞,就將這門親事敲定了下來。隨後她寫信給遠在日本的魯迅先生,讓他趕快回來完成婚姻大事。

然而魯迅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迅哥兒,而是接受了西方先進民主科學的新青年。他面對母親的包辦婚姻,首先就是表露出來對朱安的極度討厭。

魯迅先生給他的母親回信,說朱安發育有問題。她不僅思想傳統無比,更重要的事她居然一個字都不認識。這對於魯迅來說,簡直是不敢想像。

然而面對魯迅的逃避,他的母親則認為魯迅已經二十八歲,這樣的妻子才能夠好好地照顧他一輩子。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母親在信中欺騙他回國。

後來的事大家應該可以想像,魯迅被趕鴨子上架成了親。然而在成親當晚,魯迅只是一個人大哭了一場。並且沒有動過朱安一根手指頭,這一點好像是比大情聖徐志摩強多了。

在婚後的日子裡面,魯迅只有一味地逃避。面對朱安,他就如同對待一件母親送給自己的東西,放在那裡好好保管著。但是這只是,好好的保管著。

而朱安身為一個傳統女人,面對丈夫的冷暴力也只有默默的付出與忍受。在她的世界觀裡面,只要等待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即便是魯迅先生後來與家中鬧矛盾搬家,她也不離不棄的跟在身邊。

然而事情,卻並沒有如同她所想像的那樣發展。

魯迅先生需要的不是一個只會做事的妻子,而是需要一個能夠共同進退的思想上的革命伴侶。面對傳統的朱安,他終於跨出了另外一步。

許廣平,一個與所有傳統女人都不同的女人。從小學習先進知識,思想做派上也如同一個真正的新青年。這在魯迅先生眼中,就是他的理想型。

面對小自己18歲的許廣平,魯迅先生沒有顧慮。最終他們勇敢的在一起,接受了來自所有人鄙夷的目光。

許廣平稱呼魯迅為「小白象」,而魯迅則親切的回答「乖姑」。許廣平面對周圍人的不祝福,寫下「合法也罷!不合法也罷!這都與我們不相干,於你們無關係,總之,風子是我的愛!

而魯迅也回應到:你應該是一場夢,我應該是一陣風。相遇不如相愛,相思不如相守!

而朱安面對兩人的郎情妾意,只有一個人在角落裡默默的哭泣。因為她這十多年的付出,在魯迅眼裡的確是一文不值的。

很難說這樣的感情世界裡,究竟誰對誰錯。或許朱安、魯迅、許廣平,都是因為時代的原因,最終才會糾纏在一起。

而魯迅先生在迎娶許廣平後,本來打算與朱安離婚。然而這個時候朱安的娘家已經衰敗,如果朱安再離婚的話,魯迅先生只能想到朱安或許會直接去死。

面對這樣的結果,魯迅先生也只有狠下心來做一個「渣男」。他承認朱安的妻子地位,但是卻從來沒有給予朱安妻子應該有的關懷。

或許就像那句話,魯迅先生的兩個女人:一個呼吸都是錯的,另一個撒謊都是顯得可愛。而魯迅先生一個是敢與直面生死的勇士,另一面是所謂的「渣男」!

相關焦點

  • 魯迅先生讓你醍醐灌頂的一句話,你有沒在書桌刻過一個早字
    相信中國很多代人在讀書年代有當過「篆刻」大師的經歷,而且不約謀合刻同一個漢字,模仿的是同一個對象——魯迅先生,人生中第一次篆刻,削筆刀當刻刀,刻一個「早」字,學魯迅先生勤勉自己,「時時早,事事早」。這是我記事以來,第一個由課本延伸到現實的行為模仿,而且獨有一個由課本帶來的行為藝術。這段讀書年代刮過的「魯迅熱」。成為很多人彌足珍貴的回憶。
  • 魯迅先生,曾經說的這些話,真是以筆為刃,字字珠璣
    魯迅先生的這一生偉大而又艱難,當他看到麻木不仁的國人受到列強的欺辱,他憤怒;當他看見膽小如鼠的官員只是一味地不作為,他憎惡;當他看到被壓榨剝削的平民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愛國情懷"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自題小像》這句詩的大意是:我把我的心意寄託給人民,然而人民卻難以察覺。我願意將我的鮮血都獻給我的祖國,奉獻我的一生。
  • 魯迅先生是否真的拒絕了諾貝爾獎?魯迅: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中學讀到這篇文章時,尚不能體會到魯迅先生下筆背後的深意,卻記住了那句:"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魯迅的文風一直都是犀利的,不過也難怪,不嘲諷點怎麼罵醒沉睡的國人。他這種行為可以說是給自己樹敵良多,畢竟當時大半個文壇都跟他有矛盾,尤其是跟胡適的"世紀之戰"。
  • 你心目中的魯迅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
    但,一說起魯迅,想必絕大多數小夥伴們都不陌生。無論是《吶喊》、《狂人日記》、《阿Q正傳》、《野草》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又或是《故鄉》、《孔乙己》。我想在我們的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課本上總是少不了魯迅先生的作品。一提起語文課本,多數小夥伴們都會咬牙切齒,他們討厭魯迅先生的哪些難懂隱晦的作品正如討厭文言文一般,時常還被逼迫整篇背誦,寫讀後感。
  • 程小瑩:魯迅先生在我的青春
    魯迅先生在我的青春——謹以此文紀念魯迅先生去世80周年文/程小瑩在文學的高點看上海,可以看到一個很堅實的背影;曾經在舊上海彷徨和吶喊,是一面旗幟……  許多年,總是要尋覓魯迅的蹤跡,像歇歇就要回到一所學堂,回到一個家,想起先生帶我去見識人生的那個遙遠的黃昏……這就是我心目中青春的魯迅。 青春是我讀書的光陰。青春是我長見識的辰光。青春有我的魯迅先生。青春期的日子裡,總也繞不開魯迅。我有個親戚也在大陸新村,是27號。
  • 被稱為是「民族魂」的魯迅先生,私底下居然是一個傲嬌的人?
    要說現實中傲嬌的人,怎能不提一下魯迅先生呢。正所謂「橫眉冷對千夫指」,魯迅給大部分人留下的印象,想必是筆鋒銳利、不留情面,更和不少名人大家打過筆仗,也有人忿忿地將其稱作「刀筆吏」。不過,魯迅也有著些崇敬之人,其中一位就是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
  • 魯迅造了一個「猹」,先生筆下的「猹」是什麼動物,現狀如何?
    小學課本中有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叫《少年閏土》,該文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月亮地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 走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幫你了解魯迅
    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是身邊人對魯迅先生的評價。這樣一個受人尊敬的偉大作家,在侄女周曄的眼中,又是怎樣的人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來感受一下吧!第2自然段:寫「我」不認真讀書,伯父婉轉地批評了「我」。第二部分:(2-3自然段):寫伯父跟「我」談《水滸傳》,啟發和教育「我」認真讀書。第三部分:(第4-13自然段):寫魯迅先生在笑談「鑿壁」中抨擊黑暗的舊社會。
  • 魯迅先生有一位偉大的母親
    生命是一個過程 也是一種目的知道魯迅先生的大名,是幾十年前的啟蒙時期。那時,他的大名如雷灌耳。有時,真想問問,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還知道曾經有過魯迅?9月25日,在魯迅先生誕生138周年之際,有幸到紹興魯家老宅子去拜謁了魯迅先生曾經生活學習過的地方。睹物思情,勾起了無限聯想……有誰還記得他的生日?
  • 戀愛先生為何說程皓就是一個渣男 哪些細節可以看出
    ­  只是,程皓既然喜歡上羅玥【靳東江疏影為何被封道系情侶 是什麼梗有何含義】,就不該對顧遙百般呵護,背她回酒店,陪她找房子,甚至把自己房子讓給顧遙住,還冠冕堂皇地說,他是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向顧遙贖罪,也為離羅玥更近,培養雙方的感情。好吧,我相信他說的是真的,大家相信嗎?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不記得了
    魯迅先生很感激藤野先生對他的教誨,「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認為藤野先生對於他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 你居然還不了解魯迅先生的語錄?這有10個高考作文的絕佳例句!
    但現在魯迅先生的作品在逐漸地被移出教材……你還記得小學課本上的少年閏土嗎?初中課本上的三味書屋是否還讓你覺得枯燥呢?魯迅先生還有很多作品,然而以後我們恐怕只有在圖書館的書架上才能看到它們了。魯迅的作品被移出中小學語文教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魯迅先生的作品把社會反映得太深刻,所諷刺的現象都讓人不寒而慄。他所領會到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都是很深刻的,筆就是他的武器,寫出來的作品更是一針見血!
  • 魯迅的7條遺言,發人深省!「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別人拖欠了他的版稅,他就打官司討債,在魯迅的日記裡面,他常常記載著自己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收入多少錢,支出多少錢。魯迅也說:錢是最要緊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賣掉。但是雖然知道錢的重要性,他也不願意在葬禮收一點錢,都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就是一個文人、一個思想家的底線與尊嚴。
  • 致敬先烈: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真正的猛士 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致敬先烈: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真正的猛士 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前來問我道,"先生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我說"沒有"。
  • 部編六年級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設計一等獎
    師:看來你們個個都是小勇士啊!那你們知道這是誰說的嗎?生:魯迅先生。師: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能夠認識他是我們的榮幸。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魯迅,認識魯迅,了解魯迅。我們將通過這篇課文認識魯迅(出示PPT《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請大聲地說出課題。
  • 六年級下冊第17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讓你了解魯迅先生
    1.談話導入:提起魯迅先生,我國甚至世界上有許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和稱頌,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尋找答案。(板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文題中的「我」是作者周曄,是魯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曄在魯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時寫的回憶錄。
  • 不朽的魯迅先生
    後來,通過他對中國社會的深沉觀察,同時革命者的鮮血也擦亮了他的眼睛,使他從一個進化論者進到階級論者,從一個民主主義者成長為共產主義者。 時至今日,卻有人否定作為革命家的魯迅,把他包裝成所謂的「自由主義者」。對於這種論調,我們不妨引用瞿秋白是怎樣評價魯迅的,就十分清楚了。
  •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我永生難忘,藤野疑惑:魯迅是誰?記不得了
    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寫道:「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在日本求學時,魯迅還是個迷茫小青年,他空有救國救民的理想,卻始終報國無門。然而,他在東京的弘文學院補習了2年日文,並來到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之後,卻遇到了一個「貴人」,恩師藤野先生給了他莫大的幫助與啟發。
  • 六年級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筆記,感受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
    魯迅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兒。魯迅逝世時,她才十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回憶伯父的文章,寫於魯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2、寫作背景:作為魯迅的侄女,周曄從小親身感受到 魯迅的關愛和愛護,親眼看到了魯迅關心勞苦大眾,熱愛勞動人民,勇敢地與反動勢力做鬥爭。這些事情都深深感動著周曄,她長大後更是經常懷念魯迅。
  • 「理工男「魯迅先生
    語文課本上似乎有一個標準答案: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老師也會跟學生說起,文學並非魯迅一開始的夢想,他在日本留學期間開始「棄醫從文」。然而,魯迅先生的多識、多才、多藝遠不止如此。他是文學家魯迅,又是設計師魯迅、美術家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