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活動現場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優秀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也是一部部優秀的閱讀書籍。在正在舉行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小小建築師」系列建築文化公益活動帶領上海青少年一起「閱讀」優秀建築,了解建築文化,感悟建築之美。
河流上鱗次櫛比的各座橋梁不僅記錄著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文脈,還成為一道道獨特的城市風景。蘇州河上橋長什麼樣?第一場公益活動活動由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華建集團歷史建築保護設計院承辦,建築師向孩子們科普了不同樣式的橋梁,普及了橋梁建造的知識。
從上海的商務大樓到博物館再到居民小區,均可見綠色建築的身影。你認識綠色建築嗎?第二場公益活動由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上海市建築學會城市設計與規劃專委會承辦,主題為「上海地標建築的綠色之旅」, 通過一些典型的綠色地標建築向中小學生介紹了上海的城市坐標原點、高度、跨度及厚度。
黃浦江畔也有很多花園,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季節綻放。黃浦江畔有哪些植物?第三場公益活動由華建集團建築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承辦,講述了黃浦江上的中國第一艘軍艦「惠吉號」開創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故事,並分享黃浦江邊豐富多彩的植物。
一條條河道從兩岸居民唯恐避之不及的「醜小鴨」,如何蛻變成「最美」河道的?第四場公益活動由華建集團上海建築科創中心、華建集團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承辦,規劃師介紹了上海的母親河、河道的作用以及河道會出現的問題,鼓勵小朋友們多參與到水環境保護的工作中去;並向小朋友們講述了水閘的故事,從上海1840年前的古代、近現代、改革開放後以及現代這四個年代描繪了水閘發展的歷史。
九曲十八彎的蘇州河橫穿上海,通往長三角腹地……在第五場公益活動由華建集團規劃建築設計院承辦,建築師分享了蘇州河兩岸的歷史記憶與建築的故事,在「我的河灣我做主」環節,邀請小朋友描繪了蘇州河的未來以及上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