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師與廈門小學生的建築手繪課之約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為廈門小朋友開講建築手繪課。供圖

中新網廈門7月24日電 (記者 楊伏山)「各位小朋友好,我是來自臺灣的阿貴叔叔,今天我給大家上一堂建築手繪入門課,請大家伸出2根手指,我們先理解什麼叫做近大遠小。」24日,來自海峽彼岸的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開啟他與廈門小朋友的「建築手繪」公益教學之約。

由華僑大學建築學院「集美大社莊活化實踐團」組織的「建築與文化」公益研學活動,當天在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故裡、僑鄉的典型代表之地——集美大社舉行,來自廈門市各小學的30餘名小學生及其家長來到這裡,通過實地參訪歷史建築,參加建築手繪課堂、體驗大社民俗活動等方式,感受集美學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與僑鄉特點。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指導小朋友畫圖。供圖

華僑大學建築學院黃媖露老師告訴記者,今年四月,臺中市建築師公會首次來廈進行廈門鄉村建築參訪活動,該機構理事、臺灣建築師劉文杰聽說華大舉辦這一公益研學活動,熱心向她引薦另一位臺灣資深建築師曹登貴,願為公益研學活動助一臂之力。

兩位熱心公益事業的臺灣建築師,當天如約而至,自費來到集美大社,為小朋友們獻上一堂精彩的建築手繪課程。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今年四月出版新書《城市速寫》。供圖

曹登貴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他在臺灣授課,室內設計師進修課程的學員遍及各個年齡層,既有年輕學生,也有成年人和銀髮族。他說,每個人天生就有拿筆畫畫的欲望,為廈門小學生上一堂建築手繪入門課,對於兩岸交流蠻有意義的,就欣然赴約。

曹登貴身兼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等多所大學的兼任講師(設計手繪)和臺灣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工作營講師(設計速寫)。今年四月,曹登貴剛剛在臺灣出版一本以《城市速寫》為名的新書。

兩位熱心的臺灣建造師,跨海前來廈門助力公益研學活動。 楊伏山 攝

在他看來,透過畫圖,人們可以有一種不同的觀點來欣賞這個世界。畫圖是一個很輕鬆,但同時包含觀察與紀錄的活動,我們欣賞城市風貌、欣賞人物活動,觀察他們、並且一筆一畫的記錄下來,這個過程很快樂,同時會讓我們更欣賞與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

他對記者說,這是他在教學上的核心理念。

曹登貴說,對小朋友學員而言,他們更容易感受到畫圖的魅力,有更多的天真與單純,因而在學習任何事物的時候,常常比成年人還快。

「他們像是一個空的杯子,只要他們有興趣,他們就很願意把杯子裝填,同時孩子們喜怒哀樂很直接,畫畫的過程中表達他們的情感也跟著很直接,這是我很喜歡也欣賞孩子們創作的一面。」他說。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與廈門小朋友合影。供圖

曹登貴向記者表示,建築是人類文明的載體,他希望透過分享建築師這個行業做的內容,以及分享一部分建築師工作的片段,讓小朋友認識這個行業以後有趣的地方。在未來繼續念書的時候如果看到藝術史談到建築物時,他們會更有興趣去認識。

談及今天的建築手繪教學,曹登貴說,他以誘發小朋友學習畫圖和感受畫圖的快樂為主,指導的內容是讓小朋友在一個傳統建築立面中,學習方塊,圓形,重複的線條、並行線的圖形感知以及觀察能力等;同時也帶給小朋友很多建築師職業的認識,以及設計過程中常常需要動手畫圖的趣味。「小朋友反應非常熱烈,學習也很認真專注,今天是很成功的教學經驗。」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為廈門小朋友授課。 楊伏山 攝

曹登貴說,透過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技巧分享,一方面能夠讓所有的小朋友學習與認識畫圖,能夠讓孩子們在過程中感受到創作的樂趣,「這是我覺得最開心的事情。」

兩位熱心的臺灣建築師均表示,公益之心兩岸皆有,願所有人能秉持陳嘉庚先生熱心教育的精神,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本次公益研學活動,是華僑大學建築學院「集美大社村莊活化實踐團」系列活動之一,藉此平臺,該學院師生運用專業知識,以集美大社及周邊老建築為媒介,通過建築調研與修繕設計等,發掘和傳播僑鄉歷史文化、記錄僑情僑史,開展僑鄉建築相關志願者培訓等活動。截至7月24日,已先後開展了「嘉庚建築與文化」「僑鄉建築與文化」「閩南傳統建築與文化」「閩南古建築測繪入門」「尋找8大僑樓」等一系列公益研學活動。(完)

相關焦點

  • 招募 | 聽首席建築師講兒童建築通史,看《一住一萬年》手繪原畫展
    10月25日下午,讀庫將在廈門三五鋤瑞景中心舉辦:兒童建築通史講座+《一住一萬年》手繪原稿畫展。《一住一萬年》的兩位作者馮果川、張莉,將和大家分享有關建築的故事。讓現場的大小觀眾近距離領略藝術之美、建築之美。
  • 老建築師A.Rague用手繪告訴你古典建築有多美
    來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建築師、畫家及雕塑家A.Rague耗費十餘載,遊歷歐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精心挑選並編纂了一套古典建築與雕塑手繪稿合集。作品數量多達幾千張,上萬幅精美插圖,收錄了從公元10世紀以前至20世紀初的不同風格國家和地區的建築及雕塑作品。介紹了埃及、印度、希臘以及歐洲大陸其他國家不同時期的建築雕塑風格。從宏大的城堡、知名的雕塑,到窗飾、門柱等細節的內部裝飾內容豐富,分類詳細。
  • 他畫了11張建築鋼筆畫,帶你走進建築手繪
    供稿 / 作者:劉榮蔚 本文已獲得授權 十一張建築鋼筆畫 帶你走進建築手繪 無論國內外,各個流派風格的建築師在方案初期還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手繪來表達概念
  • 當手繪遇到現代建築
    鋼筆手繪對照實景照片。對於喜歡畫畫的人來說,真可謂是實打實的乾貨。在時代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建築師,設計師,還是畫家,藝術家,手繪建築已經是一樣家常便飯。不過設計草圖和手繪除了工具差不多外,其他的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 建築鋼筆-馬克筆手繪訓練
    • 團隊力量:任課教師均來自全國知名建築高校(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還有北京著名設計院(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等)骨幹建築師參與授課。助教均為高分錄取的在讀研究生。
  • 建築師與我的祖國|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在上海的建築實踐
    當時比較知名的由中國建築師自創的事務所有基泰工程司、華蓋建築事務所等。本文將以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在上海的建築實踐為視角,初探那個時代的建築形式以及中國建築師的發展命運。01. 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回國若干年後,回頭遙望上個世紀20、30年代,風雲際會。
  • 臺灣建築師姚仁喜:用建築寫故事的人
    沒有彎彎翹起的燕尾屋脊,沒有縱橫交錯的木樑鬥拱,眼前的寺院有著四四方方的灰色混凝土線條,是一座小巧而雅致的典型現代建築。農禪寺又稱水月道場,亦作景觀道場。其名源自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水中月,空中花」的設計理念。而將這簡單到近乎虛渺的六個字幻化成物的正是臺灣著名建築師姚仁喜。
  • 【鹿消息】小學生手繪Q版五馬老街導遊圖
    廈門、臺灣、杭州……可愛的手繪地圖越來越多地成為富有時尚感的「紙上導遊」。溫州的官方版本還沒等到,但一名小學生手繪了一張溫州舊城Q版導遊地圖。暑假裡,憑著和爸爸走街串巷吃小吃的親身體驗,溫州市籀園小學六(7)班的男生徐諾以溫州的美食和文化為主軸,親手勾繪出了手繪地圖《舊城漫遊》,很萌很時尚。Q版手繪地圖什麼樣?
  •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建築手繪藍圖
    哈嘍,我的夥伴們,小編是一枚繪畫愛好者,喜歡可以關注@榮話,和小編一起來分享繪畫這些有趣的小知識和賞心悅目的作品吧~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位非常難得的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建築手繪藍圖 圖紙吧~他可是美國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
  • 臺灣著名建築師、第三建築工作室創始人謝英俊教授來西安培華學院...
    臺灣著名建築師>   為加強培華學子對於建築學的理解,進一步提升對對於房屋建築的認識,西安培華學院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於9月11日下午兩點在圖書館報告廳組織開展「臺灣著名建築師、第三建築工作室創始人謝英俊教授學術報告」。
  • 知名建築師溫子先:避免「千城一面」,建築得有文脈,會說話
    知名建築師溫子先:避免「千城一面」,建築得有文脈,會說話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2017-12-13 17:11 來源
  • 建築公開課 | 亞洲建築師系列 -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
    #童築未來#書城公開課 重磅來襲!!亞洲建築師系列 第九期-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他們追求「超平」的建築他們偏愛白色,擅長用不同材料製造朦朧感他們認為自己的建築「小」而「普通」他們從「公園」中汲取創作靈感「童築未來」兒童建築教育團隊負責人馮果川築博設計集團執行首席建築師築博設計建築工作室負責人作為一名擁有諸多設計作品的建築師,馮果川對兒童建築教育具有獨特見解,並積極投身實踐,成功舉辦多次兒童建築教育活動
  • 【遊俠導讀】臺灣臺中市計劃建造一個鋼結構超高層建築,名為「臺灣...
    北京時間12月8日消息,臺灣臺中市計劃建造一個鋼結構超高層建築,名為「臺灣塔」,高度達到1000英尺(約合304米),頂部將修建一座花園。落後成,這座空中花園將成為地球上最富有超現實色彩的建築。
  • 日月潭涵碧樓建築師比照兩岸建築大不同
    有「藝文之都」美譽的臺中,產出很多「臺灣之光」,比如珍珠奶茶和汽車旅館。其建築設計也堪稱全臺指標。不只是像臺灣歌劇院、臺灣美術館等公共建築,一些酒店和住宅都是品質之選,不少大陸建築商和開發商赴臺交流時,都指定前往參訪、借鑑。
  • 思想Steven Holl:做建築
    每天早起作畫的習慣和對手繪的堅持如何「激活了大腦」?他的「抽象之旅」來自哪裡,又將通往何處……以上問題都將在本文中一一揭示。 這種方法的基礎便是繪圖——而且幾乎全部是手繪。阿爾貝託·佩雷斯·戈麥斯認為,「負載價值的表達工具是構建和實現建築的基礎。」[1]霍爾選擇手繪正是如此,他最經常用水彩在標準的5×7英寸(約12.7×17.8釐米)的筆記本上手繪。這讓人聯想起勒·柯布西耶,他的作品眾所周知,且他也有每天早起作畫的習慣。霍爾同樣也是用繪畫作為每一天的開始。
  • 臺灣為什麼難出建築設計大師?| 臺灣建築設計現狀
    臺灣的建築師制度在臺灣,建築師是很嚴肅的職業稱呼,只有通過了高等專技考試 (等級相當於公務員高等考試) ,註冊後加入公會,才能稱建築師。而沒有通過考試的,只能自稱建築設計師。許許多在臺灣比較有影響力的設計師多半是室內設計師兼做建築設計的工作,不能稱上「建築師」,能稱上大師的更是寥寥無幾。在建築師組成上,現在有青黃不接的趨勢,中生代建築師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但不算有力。這跟臺灣地區本身模糊糾結的政治、文化定位有關。
  • 武漢人民手繪愛心文化衫 送給廈門的醫療隊員
    ■蘊含武漢與廈門人民深情厚誼的文化衫。 3月20日下午,137件文化衫送到了武漢同濟光谷院區廈門支援湖北醫療一隊隊員手中。這些充滿童趣和愛心的手繪圖案均出自於當地學生、社區志願者和愛心群眾之手。 「這是小朋友的彩繪,寫著『武漢加油』『最美逆行』等鼓舞人心的話語和籤名,送給你們留作紀念,也代表著武漢與廈門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同袍計劃」文化衫活動發起人、武漢志願者徐敬陽說,有感於全國各地醫務人員的支援和堅守,他們請武漢市民、小學生在文化衫上繪畫,贈送給醫療隊員們作為紀念。
  • 2016海峽建築新人獎競賽結果揭曉
    本屆新人獎由福建省土木建築學會(大陸)、福建金門馬祖地區建築師公會(臺灣)、福建省勘察設計協會主辦,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指導委員會支持,福建省土木建築學會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組織,廈門理工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承辦,臺灣逢甲大學建築學院協辦。
  • 臺灣六甲老屋明信片 彩繪地方傳統建築之美
    華夏經緯網7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南市六甲區公所發行老屋風華明信片,內含5幅六甲區著名的老屋,以手繪的方式配合詩文呈現,包括林鳳營火車站、毛昭川醫師故居、陳家古厝居廣居、蘇俊雄大法官故居、南六企業黃清山董事長老宅,希望能呈現地方特色,吸引民眾來探訪六甲之美,也贈給旅外鄉親一解思鄉之情
  • 奇幻旅程 建築妹眼中臺灣正確的打開方式
    我不是文藝的詩人,也不是敬業的攝影師,我只是帶著一點小矯情,又有點自戀的初入職場半熟建築師,這是我觸碰過的,由建築拼貼的臺灣印象,這是建築妹眼中,臺灣正確的打開方式!DAY2:臺中:1、東海大學這裡不僅孕育優秀的建築師,也成就優秀建築師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