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 作者:劉榮蔚
本文已獲得授權
十一張建築鋼筆畫
帶你走進建築手繪
無論國內外,各個流派風格的建築師在方案初期還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手繪來表達概念,然後再用不同的軟體進行深化。建築師不一定非要像畫家一樣畫出完美的美術作品,重要的是快速準確的描繪中大腦中的設計概念與業主和同事高效溝通。
建築師手繪有別於其他藝術家手繪和繪畫的一點是建築師手繪的寫實性多於寫意性。建築師手繪表達的更多的是建築學專業的東西,如比例、尺度、光影等等。同時練習手繪也有助於「讀懂」你所觀察的建築,是很好的學習過程。
現在的大學教育已經不再像作者求學時強調手繪圖紙,但是就如上述所言手繪對建築師的手頭表達和專業與審美培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習建築鋼筆手繪可以參考老一輩建築師彭一剛和鍾訓正的作品,除了這兩位老前輩以外,同濟大學的孫彤宇老師和天津大學的肖宇澄老師的手繪也是自成一派的精品,值得品鑑。
01.
水岸山居
普利茲克獎獲獎者中國建築師王澍為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設計的專家樓,建築由一條線性遊覽空間將可以欣賞到不同景色的庭院空間組織在一起。王澍在這個項目中繼續了對夯土牆的探索,也採用了很多他獨有的設計語言。
02.
Museum of Islamic Art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華裔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晚年重要作品之一,位於卡達首都多哈。貝聿銘在每個項目都用一貫的方式嫻熟地操作空間和體量的構成,但是卻能根據不同的文化背景營造不同的浪漫。
03.
三裡屯太古裡
(原三裡屯village)
香港太古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首個商業綜合體,由歐華爾顧問有限公司主導,世界知名建築師SHoP、隈研吾(Kengo Kuma)等參與設計。項目因規劃條件的限制打造成為了低密度的商業綜合體,是對這一類型建築的大膽嘗試與挑戰。街巷式的商業空間和親切的尺度給購物者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04.
Spiral 螺旋體大廈
項目位於東京,是日本著名建築師槙文彥(Fumihiko Maki)設計的一座藝術中心。建築立面的造型由一些幾本幾何體螺旋上升組成,暗示了周邊複雜的都市文脈,表皮材料也是日本同期常見的銀灰鋁板。
05.
天津濱海文化中心美術館
作者就職於天津市建築設計院時參與的第一個大型文化類落地項目。津濱海文化中心由五個大型場館和一個文化長廊組成,項目整體設計由gmp主導,匯集了諸如gmp、mvrdv、伯納德·屈米(Bernard Tschumi)、華匯設計等世界知名事務所和本土一線設計院。其中美術館由gmp和天津市建築設計院合作而成,概念是一塊切開的璞玉。
06.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Building 1
雪梨科技大學1號樓
位於雪梨中央火車站附近,是雪梨科技大學的主樓,上世紀風行一時的粗野主義風格(Brutalism)。項目原計劃建造三座塔樓,但是因為聯邦預算的縮減最後只建了一座。
07.
UTS Central
雪梨科技大學中心
毗鄰於雪梨科技大學1號樓,由澳大利亞本土建築師事務所fjmt設計。建築外形扭曲層疊上升,包含了一個圖書館、若干院系辦公室和餐飲空間。其中圖書館採用了先進的Library Retrieval System (LRS)借閱方式,書籍按大小和分類由金屬箱儲存在書庫,並由自動化機械系統交給借閱者手中。
08.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Building 5
雪梨科技大學5號樓
位於雪梨唐人街附近,澳大利亞著名建築師菲利普·考克斯(Philip Cox)將幾個建築融合改造成為圖書館和法律系樓。為了呼應改造前的建築材料,新的建築立面主要由磚構成,街角的磚塔也是這所學校的重要標誌之一。
09.
Dr Chau Chak Wing Building
周澤榮博士大樓
著名建築師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在澳大利亞唯一的作品,也是雪梨科技大學的商學院。華裔澳大利亞商人周澤榮為這座大樓的建設捐贈了兩千萬澳元,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建築。建築整體由幾個表皮像褶皺一樣扭曲的體量構成。蓋裡在這個建築的設計中一反常態地採用了磚作為表皮,來呼應澳大利亞的傳統磚石建築材料。
10.
The Red Centre
新南威爾斯大學建築環境學院
坐落在新南威爾斯大學校園中軸線的重要位置,由澳大利亞著名建築師Romaldo Giurgola和Richard Francis-Jones(fjmt建築師事務所合伙人之一)設計而成。建築呈一個狹長的體量,表皮主要是棕紅色的陶板,並與由玻璃和金屬組成的體塊穿插一起形成了了優雅的對比。
11.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Law School
雪梨大學法學院
建築由澳大利亞本土建築師事務所fjmt設計。區別於雪梨大學的哥德式主樓,法學院採用了可活動式木板和玻璃的雙層表皮,同時也採用了很多可持續綠色建築的設計策略。
| 作者簡介 |
作者:劉榮蔚
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UTS)碩士,澳大利亞建築師協會會員(RA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