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最怕這幾個危險時刻!但抓住黃金期!

2020-12-16 騰訊網

不知道您是否也注意到:身邊患高血壓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也有數據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已達27.9%!而原發性高血壓一旦患上,就需要終身服藥,隨著病情的發展,還可能誘發心梗、腦梗、腎臟疾病……危及生命。

但高血壓在初露端倪時,有一個「黃金時期」,積極調整則有望避免高血壓的發生,甚至可以讓血壓恢復正常!

1、抓住「黃金時期」,高血壓「命運」可逆轉

眾所周知,理想的血壓值是120/80mmHg,如果非同日三次測量,都顯示高壓超過140mmHg或(和)低壓超過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病。

而血壓在正常與高血壓病之間,則屬於高血壓前期。有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前期患病人數高達4.35億,相當於每2個成人中就有1人處於高血壓前期。美國有分析認為,高血壓前期患者,5年之內有60%的人會發展為高血壓病。

但其實,高血壓前期也是逆轉高血壓「命運」的「黃金時期」!

此時患者血壓會波動性升高,身體機能也開始紊亂,可出現陣發性的頭暈、耳鳴、頭痛、失眠、手腳麻木、煩躁、心悸等症狀。但尚未對心、腦、腎臟等重要臟器產生嚴重損害,積極幹預,比如:控制體重、減少食鹽攝入、戒菸限酒、積極運動等,就可能讓血壓恢復正常,避免高血壓病及併發症的發生。

2、不同年齡段患者高血壓特徵各不同

可惜的是,1.5億國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血壓高出標準值,沒能積極幹預,最終還是導致了高血壓病的發生,而且越來越多的中青年患上高血壓。

由於血壓中的高壓(收縮壓)是心臟收縮產生的,低壓(舒張壓)是血管收縮產生的,而不同年齡段的人,心臟和血管收縮能力不同,所以病情也會有所差異。

1,青年患者:高壓正常、低壓升高

青年高血壓患者往往心臟功能較好、血管彈性正常,所以高壓一般不高。

但往往存在壓力大、飲食不規律、運動少、肥胖等原因,容易導致體內激素紊亂,腎素分泌增多,使得交感神經興奮、外周小動脈收縮。這樣一來,更多的血液就會湧入大動脈,導致大動脈回彈時血管阻力增大,從而造成低壓偏高。

如果病情不加控制,很容易導致小動脈缺血,尤其是腎小動脈,久而久之可引起腎功能異常,甚至發展為。而腎臟受損又會進一步升高血壓,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青年高血壓患者越早治療越好。

2,中年患者:高壓、低壓都升高

較青年人而言,中年人受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更多,血管彈性也有所下降,所以容易存在高壓和低壓都升高的情況。

低壓升高傷腎,高壓升高則會對血管、心臟造成損傷,可加重動脈粥樣硬化,並反過來升高血壓;同時還會直接加大心臟負荷,導致左心室肥厚,心臟收縮與舒張功能明顯受損,甚至誘發心衰。

3,老年患者:高壓升高、低壓降低

隨著機體衰老或其他慢性疾病纏身,老年人心臟泵血能力下降,需要加大力度才足以推動血液流動,同時血管彈性明顯衰退,就容易出現高壓升高、低壓降低、壓差增大的情況。

通常來說,這種高血壓最危險。一方面,脈壓差大會對臟器造成更大的衝擊,也更容易破壞血管內膜,進一步加重動脈硬化,甚至誘發梗塞;另一方面,舒張壓較低就容易造成心臟供血不足。所以,這類高血壓患者更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

3、所有高血壓患者都要警惕7個「危險時刻」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高血壓,血管都長期承受著較大的壓力,脆性增加。如果某種原因導致血壓驟升,很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誘發危機。所以,高血壓患者要特別警惕下面這些「危險時刻」:

1,早上起床後

人體血壓是時刻波動的,大多數人的血壓都呈「勺型」,晚上低、白天高,尤其早晨醒來後會出現「血壓晨峰」。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卻很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針對這種情況,把握正確的用藥時間很重要,有助於避免早晨血壓過高。

2,飽餐後

高血壓患者多伴有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等血液循環受阻的情況,飽餐後,大量血液流向胃腸道幫助食物消化吸收,心肌供血量相對減少,容易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且飽餐後胃壁擴張,可能影響肺部呼吸造成缺氧,從而進一步影響心臟功能。

另外,如果大量攝入高脂肪飲食,還易升高血脂,進一步增加血液粘稠度,特別是高血脂患者,更易增加卒中等發生風險。建議高血壓患者飲食要低鹽低油,每餐只吃七分飽。

3,用力排便時

用力排便時腹壓增加,會使血壓驟升,不僅容易增加腦出血風險,還容易導致動脈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增加心梗或缺血性腦卒中風險。

有便秘困擾的高血壓患者,平時應適當多喝水、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如果有必要,可使用開塞露等藥物,幫助排便。

4,突然受到冷熱刺激時

寒冷刺激(如:氣溫驟降、洗冷水澡等)會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腦出血風險;

而高溫刺激(如:洗熱水澡)則會導致全身表皮血管擴張,血液大量湧入外周血管,造成心腦血流量減少,增加心梗、腦梗風險。

所以,建議高血壓患者洗澡時,水溫控制在40℃左右,時間10~15分鐘。另外,春季天氣乍暖還寒,還要注意適時保暖。

5,彎腰搬重物時

高血壓患者還要儘量避免彎腰搬重物。因為彎腰時頭部位置低於心臟,本就會有大量血液流向腦部,搬重物則會進一步升高腦部血壓,容易導致腦血管破裂。

6,情緒波動大時

情緒波動過大,會導致交感神經異常興奮,也會刺激機體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收縮血管,導致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從而升高血壓,增加腦卒中風險。

所以高血壓患者要儘量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大喜大悲、焦慮壓力等,不看情節緊張恐怖的場景或影視作品。

7,突然停藥時

很多人擔心藥物副作用,一看到血壓正常就想停藥,然而擅自突然停藥很可能導致血壓波動較大,反而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風險。

其實,隨著醫藥學的進步,市場上很多降壓藥的副作用已經控制得很小了,只要遵醫囑用藥,一般不用擔心副作用。如果確實需要調整用藥,也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日常控制血壓收好這份指南

將血壓控制在合適的範圍,是高血壓患者避免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基礎。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飲食篇:增鉀減鈉

鈉元素是維持人體滲透壓的重要物質,但攝入過多也會造成血壓升高。生活中應減少鈉元素的攝入,比如:每天烹飪用鹽不超過5g;烹飪芹菜、茼蒿等高鈉食物時少放鹽;警惕包裝食物(如:火腿腸、方便麵等)中的「隱形鹽」等。

但增加鉀元素的攝入有助於排鈉,從而幫助降低血壓。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每天應攝入3600mg鉀元素,平時可適當多吃瓜果類蔬菜、綠葉蔬菜、香蕉、橙子、小米、山藥、芋頭等食物。

2,運動篇

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的運動,但強度不宜過大,以散步、瑜伽、太極拳等相對柔和的運動為宜。

【輔助控壓操】

手掌緊貼臉頰兩側,上下搓臉。每次36下即可。

三個手指的指腹貼近眉骨上方,向兩側滑至太陽穴,來回揉搓,每次36下。

手指代替梳子,從額頭前方至後腦勺,以梳頭的形式從前往後,每次也是36下。

三個為一組,每日早晚各一次,可以緩解高血壓引起的不適。

3,用藥篇

針對控制高血壓的藥物,無論是更換藥物種類,還是加減藥量,都應該遵醫囑進行。此外,日常用藥應儘量避開含有以下3種成分的藥,否則可能升高血壓。

麻黃鹼、偽黃麻鹼

麻黃鹼和偽黃麻鹼,主要用於收縮鼻黏膜血管、緩解鼻塞。但它在收縮鼻黏膜血管的同時,也可以收縮其他血管,可能使血壓在短時間內快速升高,甚至出現心跳加快等不良反應,從而加重高血壓病情。

一般使用麻黃鹼滴鼻劑,相對更安全。

布洛芬

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熱鎮痛藥,但它會減弱除鈣離子拮抗劑外的所有降壓藥效果,也可能抑制腎臟中的酶,導致鈉排洩減少,血容量增加,從而升高血壓。

丙卡特羅、福莫特羅

部分人感冒後,可能會出現喘息性支氣管炎。此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吸入或服用丙卡特羅、福莫特羅等支氣管擴張劑,以防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此外,高血壓患者還要積極控制體重、遠離菸酒、避免熬夜、定期監測血壓,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相關焦點

  • 高血壓隨時會危及性命,提醒:這幾個「危險時刻」得避開
    高血壓的出現會給患者的生活以及身體帶來影響,特別是在一些特殊時段會危及性命,因此很多人在提到高血壓時都會害怕,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講,在日常除了服用藥物,調理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還要注意一些危及時間段,在這些時間段要更加注意才能防止高血壓帶來傷害。
  • 高血壓有「三怕」,最好避開!提醒:四個危險時刻,為了健康看看
    高血壓有「三怕」,最好避開!怕冷在夏季冷飲和空調受到大家的喜歡,對於高血壓患者,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過度追求良性食物對於血管造成很大傷害。在低溫刺激下,血管會出現強烈收縮症狀,一旦血管開始收縮,血壓就會直接飆升。
  • 警惕高血壓的7個危險時刻!別把高血壓不當病看,可能會送命
    雖說高血壓不是大毛病但是你如果不把高血壓當病有這麼7個時刻不注意可能就危及生命了!十年高血壓病史拒絕服藥治療!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是什麼?在不少人意識裡,高血壓是中老年疾病,跟年輕人搭不上邊。但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我國18-24歲、25-34歲、35-44歲的青年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4. 0%、6. 1%、15. 0%,高血壓在年輕人群中越來越高發。
  • 夏養心,心有「四怕」一定要戒掉,養心抓住黃金期,記住一句口訣
    夏養心,心有「四怕」,一定要戒掉一怕:怕「勞累」現在人生活壓力大,每天都在緊張的工作,有時候,會「超負荷」的加班工作,此時,會導致人「身心疲憊」,危害健康!勞累、長期熬夜等,都會傷害心臟,而長期熬夜、休息不足是現代很多人的「通病」。
  • 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這幾個危險時刻請注意,助您遠離健康危害
    「小雪一過便是冬」,這幾天氣溫驟降,每年冬季11月至來年3月氣候寒冷,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研究表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變化特徵,冬季是高發季節,秋冬季節的發病率佔全年的80%,氣溫每低1℃,心臟病發病率就會增加2%。冬季心血管病的危險時刻有哪些?如何平安過冬呢?
  • 孩子長個大高個不難,抓住長高"黃金期",孩子也能突破基因限制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因為只要能夠抓住幾個長高的&34;,孩子突破基因限制長出大高個,也並非不可能。父母個子矮不要怕,抓住幾個增高&34;,突破基因限制不在話下這樣的成績,哪怕是最受關注的青春期,也是不能比的。但這個長高黃金期卻也很容易被錯過,因為4~6歲的孩子容易挑食,導致營養攝入不均,從而影響到身體發育。所以這個階段,父母應該留意觀察孩子的飲食偏好,平時多做孩子愛吃的菜,並注意營養搭配,這樣才能利用好這個黃金期,讓孩子長得更高。
  • 想要讓孩子長得更高,就得抓住年、月、日這三個黃金期
    孩子的長高都有時機,家長能抓住時機,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就能在孩子的長高問題上事半功倍。一般來說,孩子長高,一生中關鍵的只有那幾年,一年之中最關鍵的又只有幾個月,再具體到每一天,最關鍵的又只有幾個時間段。
  • 高血壓患者最怕腦出血,如何防如何治?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宋賀主任...
    高血壓是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80%以上的腦血管病人與高血壓有關。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宋賀主任醫師提醒,高血壓最可怕的併發症就是腦出血,危及人的生命,高血壓患者要特別警惕腦出血的發生。為什麼高血壓患者會發生腦出血?
  • 孩子一生難逆轉,抓住這3個發育黃金期,你的孩子不成材都難
    事實上,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理察就認為,孩子七歲以前,大腦有三個黃金髮育期,如果家長能夠緊緊抓住這三大黃金期,就能讓孩子的大腦實現質的飛躍,從而為他今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家長不要錯過1. 0~6個月新生兒時期是寶寶一生之中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段,在這段時間內,大腦的增重甚至是可以按日來計的。
  • 0-6歲是孩子「閱讀黃金期」,抓住時機,培養孩子獨立閱讀能力
    貝貝媽媽抓住了孩子的「閱讀黃金期」,使得貝貝從小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0-6歲階段是孩子的「閱讀黃金期」,在這6年中,堅持閱讀可以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快速發展,為孩子上學後的深層次閱讀做好準備。從親子閱讀過渡到孩子獨立閱讀,通常要花費幾年時間,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需求,調整閱讀的內容,使孩子一直對閱讀保持熱情。家長要怎麼做才能逐漸讓孩子獨立閱讀?
  • 抓住大腦發育黃金期,越玩越聰明——適合新生小寶寶的幾個遊戲
    大腦越玩越聰明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新生嬰兒的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一歲時約為成人的60%。三歲時就能達到成人的80%。看看這生長速度,是不是非常驚人?在這段時間,大腦不僅發育快,而且可塑性很強。
  • 這兩個寶寶身高增長黃金期,寶媽一定要抓住,不然娃少長10公分
    因為她身高還不到1米5,從小到大都比同齡人矮,被同齡人嘲笑「小矮人」,她嘴上雖不說,但我知道,這一直是她內心的一根刺。生活中,像我閨蜜這樣希望找一個高一點的對象,改善後代身高的並不在少數。但相信不少朋友都見過這樣的例子:父母身高普普通通,孩子卻是個大高個。
  • 抓住寶寶「1000」天黃金期,寶寶成長至關重要
    導讀:抓住寶寶「1000」天黃金期,寶寶成長至關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抓住寶寶「1000」天黃金期,寶寶成長至關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抓住娃成長的「黃金期」立規矩,父母別老想著「做朋友」
    我國著名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提到:3-6歲孩子性格、習慣以及能力發展的黃金期,父母可以抓住這一關鍵期,加強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和能力!所以說3歲後,家長就可以試著給孩子立下規矩,可以陪伴孩子的一生。
  • 7個危險時刻可拯救女性的自衛技巧
    我們常說女生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如何避免危險,防止受到不必要的傷害。俄羅斯公認的武術大師Viktor Lyalko寫過一本手冊,詳細的介紹了一系列幫助女生自我防禦的方法。V哥選擇了最有效的建議和最容易學習的幾個技術,它們適用於不同的情況。今天,就讓V哥帶你學習7個危險時刻可拯救你的自衛技巧吧。
  • 年輕人發現了高血壓怎麼辦?除了這3點,還要注意這點危險因素!
    年輕人發現了高血壓怎麼辦?除了這3點,還要注意這點危險因素!據統計,現階段中國患高血壓人群已高達3億!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它是一種慢性疾病,指人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大於140/90,長期的高血壓會誘發其他的併發症,比如人的心臟跳動的影響,人的腎臟和大腦的影響,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腦溢血、血管破裂,它會對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脅。而且如今的高血壓患者越來越趨於年輕化了,更要引起注意了!高血壓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是遺傳因素與不健康生活習慣共同作用的結果。
  • 高血壓患者,需警惕這6大危險信號!它們是大病前兆!
    高血壓患者,需警惕這6大危險信號!它們是大病前兆!高血壓是現代中老年朋友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主要是不科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很多人認為,高血壓,吃點降壓藥就行了,在生活習慣上對於穩定血壓並不是非常的注意。
  • 您是否想讓自家孩子多長高几釐米,記住抓緊這幾個生長黃金期
    2.這張表格上面的數字,是在寶寶排便以後空腹的情況下的體重,並且寶寶身上的衣服也要輕薄,不佔分量。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骨骼未閉合之前幹預孩子的身高,抓住這幾個成長黃金期1.年齡黃金期:打基礎的0-3歲,穩定生長的3-7歲,迅猛發育的8-14歲。2.季節黃金期:春季。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各不相同。其中,5-6月份是長得最快的,國外都把5月稱為「奧秘的5月」。春季孩子的身高增長值能夠達到冬季的兩倍多,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春季多多關注孩子的身高,讓孩子在春天的時候迅速的長高。
  • 為什麼高血壓患者出現低血壓更危險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關注每日自己的血壓是否處於「高壓」狀態已成為常態,一心只想把血壓降低,認為血壓越低越好。當出現血壓過低狀態時,有種「喜悅」,認為「降壓管理得好」!這是個誤解。高血壓對人體產生危害,同樣,低血壓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因為血壓的驟然降低比持續高血壓水平狀態更危險。特別是一些老年高血壓患者,突然發生低血壓可能會是危險的先兆,會造成一些重要臟器如心、腎、腦的血液低灌注,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因此,高血壓患者關注降壓的同時,也要重視對發生低血壓的預防與發現。
  • 我國中風平均發病年齡66歲,最危險因素是高血壓和吸菸
    昨天,國家神經系統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聯合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卒中學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共同撰寫的《中國卒中報告2019(英文版)》發布,這也是我國首部英文版腦血管病年鑑。報告顯示,我國帶病生存的腦卒中患者已高達13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