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凡媽媽-育兒點金術(歡迎新手爸媽交流育兒經驗,老手爸媽探討養娃心得)
為什麼我們要單拿出來給孩子「立規矩」來說呢?一個是老話常說「無已規矩,不成方圓」的家教傳統,另一個就是最近有一位寶媽抱怨說:
孩子13月大的時候,去早教中心玩耍,老師收發玩具多次,有個玩具孩子一直沒玩夠,走到老師面前還不鬆手,孩子他媽溫柔的示意放手,但還是老師通過強行掰開孩子的手才回收了玩具,事情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孩子哭了。
課間休息後也不肯回教室,總認為自己沒錯,玩具沒玩夠就不應該還回去,最後還是答應回家給他每一個一模一樣的才肯罷休回到課堂。
寶媽心裡想,一歲了,也該立規矩了,要不然長大了怎麼勸得動!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的建議:孩子1歲左右立規矩確實過於小了,不如放到3歲。
為什麼說1歲立規矩和3歲立規矩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1歲的娃娃認知能力有限,也不懂得建立人際關係,這個時期的孩子沒有能力和父母建立規矩並且遵守規矩,甚至於他們連規矩的概念都不懂。即使是寶爸寶媽站在孩子的角度立下了孩子能夠完成的規矩,但孩子也沒有時間和自制力來堅持下去,久而久之規矩不攻自破。
所以說對於1歲大的孩子,遇到孩子蠻橫不講理的時候,父母老師採用溫順或者獎勵的方式讓孩子放下固執,順利的完成任務即可,不需要強制孩子當場履行什麼規矩。
我國著名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提到:3-6歲孩子性格、習慣以及能力發展的黃金期,父母可以抓住這一關鍵期,加強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和能力!
所以說3歲後,家長就可以試著給孩子立下規矩,可以陪伴孩子的一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給孩子規矩也要掌握技巧方法。
很多溺愛孩子的家長,可能就要說了,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應該是跟孩子做朋友麼嗎?
其實跟孩子保持朋友的關係和給孩子立規矩並不矛盾,前者說的是對待孩子成長的一種態度,而給孩子立規矩是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態度,促進孩子自身朝著全面科學的方向發展。
其次,孩子從3歲往後,給孩子越早立規矩效果越好越輕鬆。因為孩子越小,越單純的像一張白紙,這個時候的孩子不管你跟他說什麼,讓他做什麼,他都很容易接受。
比如說禁止讓孩子去廚房,可以對孩子說「廚房很髒很危險,不可以去廚房!」,孩子就知道了。
很多家長曲解了「跟孩子做朋友」的教育意義,縱容孩子生活上懶散、餐桌上毛躁、學習上磨蹭等的壞習慣,孩子長大後就可能因為這個某項餐桌上的禮儀或者是磨蹭一件小事,喪失學習和工作上的很多機會。
因此為了孩子擁有更好的生活,聰明的家長就要早點狠心給孩子立下規矩!
那麼給孩子立規矩要注意什麼呢?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體現在讓孩子去做一件事情,而立規矩這種需要孩子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行為,就需要父母把給孩子立好的規矩身體力行的踐行。
很多孩子出現壞毛病的關鍵很可能不是孩子自己自身的問題,而是「學壞了」,比如說我們平常要求孩子放學先做作業再玩遊戲,但是很多家長回到家不是準備晚飯,而是窩在沙發裡玩了幾把遊戲,一直到孩子也喊餓了才開始準備晚餐,這讓孩子怎麼學到一個好的習慣!
因此給孩子立規矩之前,父母要想清楚身體力行這個模範帶頭的榜樣作用。
除此之外,給孩子定目標還要具體可行,就是說不要定太遠大的目標,太遙遠了孩子會感到迷茫,或者是還沒開始做就害怕了,影響孩子在做這件事情的效率和效果。
平常生活中,給孩子列好具體的要求,比如說幾點睡覺,幾點起床,玩遊戲多少時間,看電視多長時間等,只有把這些事情通過時間規劃好了,孩子才能明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如果孩子感覺自己做不到,或者是失去了動力,父母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如果堅持多次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父母可以不要吝嗇這個時刻的獎勵。
很多新手爸媽在開始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往往受到很多阻力,同時也狠不下心去,也是正常的現象,需要慢慢的轉變。其次對於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情,還可以藉助專業的工具。
比如說我在養二寶時讀的這套《小腳鴨 培養好習慣 情緒管理繪本》,就是專門針對給孩子立規矩,培養好習慣的故事繪本,一共10冊。
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沒想到孩子打開後就愛不釋手,原來是裡面絢麗多彩的插圖吸引了孩子,加上簡單易懂的小故事,孩子看得可入迷了。
開始我以為它就跟別的繪本一個命運,看不了兩三天就會被丟棄到角落裡,沒想到孩子看了幾頁後,就喜歡上了。根本原因是足足有10冊書,而且每一冊都有不同的主題和故事,雖然主人公都是小腳鴨,但是遇到的人物都不同,發生的故事也不同。它們分別是:
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10冊故事繪本,通過主人公小腳鴨的形象,給孩子演示了平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好習慣,孩子天生喜歡模仿,在看故事的時候,會不自覺的跟隨書裡的小腳鴨學會如何正確做事,潛移默化的養成自己的好習慣。
除此之外,書裡的插圖生動形象,適合孩子天生對圖畫的興趣,很容易讓孩子沉浸其中。
現在這10冊《小腳鴨 培養好習慣 情緒管理繪本》,正在活動中,感興趣的家長朋友可以點開我的頭像,找到主頁櫥窗裡,認準封面圖,即可參加團購價優惠~
希望大家牢記李玫瑾教授說得:3-6歲是孩子性格習慣發展的黃金期!
孩子的未來是家長的希望,正確的教育可以促使孩子的成長事半功倍。
我是小凡媽媽,希望跟新手爸媽分享&34;,跟老手爸媽交流&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