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3-6歲是孩子成長關鍵期,家長做好這幾點,將來更出色

2020-12-17 楠姐和你聊育兒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打怪升級一樣,家長們必須要有耐心才能有收穫。特別是孩子到了一定階段,他們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家長能夠正確引導,父母以後會少操心,孩子未來更出色;相反,家長引導不好的話,家長可能要操一輩子心了……

李玫瑾教授就做過相關的結論,她把人生分為多個階段,而孩子3-6歲是成長的關鍵期,此時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會跟隨他們一輩子。

為什麼是3-6歲呢?

根據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大腦發育,在3歲的時候就發育到成人的60%,6-9歲的時候完成了80%。從這個研究中我們能看出,3-6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家長需要在這段時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好習慣會伴隨孩子一輩子,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就能夠看出他們未來是什麼樣的人,所以,一個好習慣養成不容易,但是壞習慣戒掉會更難,相信有所體會的家長都知道。

家長做好這幾點,將來更出色

1、正確對待孩子的「自私」

孩子到了3-6歲時性格會變得很「自私」,而且有很強的佔有欲,比如自己的零食、玩具不會跟別人分享,就連家長也不可以,有的時候還會搶別人的東西,認為都是自己的。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已經慢慢形成了「自我」意識,他們會通過佔有來證明自己。

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這種情況,家長們也不用批評打罵孩子,更別給孩子打上「自私」的標籤。家長們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當他們不想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你不要去強迫他們,這需要一個過程,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學會分享,這樣他們才會更好的從成長。

2、學會給孩子立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3-6歲是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並跟孩子一起遵守,讓他們從小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所謂的立規矩並不是為了管住孩子,而是帶領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規則,這樣有利於孩子未來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生活。

家長立好規矩之後要嚴格執行,千萬別捨不得孩子吃苦,現在很多的家長都犯同一個錯誤,你以為的愛孩子,就是害孩子的表現,當孩子不守規矩時,如果你不會管教,那麼跟沒有規矩一樣。

孩子不守規則,家長要學會懲罰孩子,當然,懲罰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規則是不可以隨便打破的,只有讓孩子體會到了規則意識,他們才能去遵守。

3、教會孩子情緒控制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階段特別容易發脾氣,家長們也會時常抱怨孩子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哭鬧。家長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很多新手家長不知道如何應對,只能跟孩子發脾氣「以暴制暴」;還有的家長心軟,只會一味寵溺孩子,最終導致孩子越來越霸道。

我們要知道孩子亂發脾氣是有原因的,他們可能害怕、不開心,或者為了吸引父母注意,逃避責任等等。孩子年紀比較小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只能用哭鬧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我在這裡為大家為想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家長朋友推薦一套適用於0-6歲孩子的《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全書共有十冊,內含中英雙語。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團結友愛、與異性友好相處,養成合理飲食習慣、遵守規則等良好的品格,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高情商與健全人格。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孩子養成好習慣可以決定好未來,家長要抓住孩子3-6歲的黃金期,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讓孩子受益終生。

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在《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中說:

人類左腦掌控的是語言和邏輯思維,在用語言表達情緒的時候,就調用了左腦。當邏輯思維起作用時,孩子就更能集中注意力,恢復平靜。

另外,我們在給孩子讀這套書時,可以結合孩子的親身經歷和有過的情緒,跟孩子談談,討論討論。

比如可以跟孩子說「你最近有沒有遇到害怕的事啊?你當時怎麼做的呢?以後再害怕的時,你還可以做些什麼?」等等,這樣談,非常有助於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點擊下方連結,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這6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那樣:「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因為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段時間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的性格,而性格一旦形成後,將會很難發生改變,所以家長在這期間一定要嚴格要求孩子,將他們培養成才,若發現孩子有這6方面的問題,一定要使勁管,只有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更出色。
  • 3~6歲是孩子的成長關鍵期,採取"使勁管"的方法,讓孩子更出色
    孩子第一個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就是三到六歲,這也是被稱為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叛逆期。在這個時期家長一定要好好的引導孩子的個性發展,要在以下這四個方面是&34;才能夠培養出一名性格好的孩子。孩子如果沒有被教養好,外人總是會認為是家長的錯。當然這也是應該的,因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本來就是家長應該擔責的。如果孩子在外面的表現不好,外面的人自然就會認為是因為家裡人的管教不行。所以家長要善於抓住孩子的每一個黃金關鍵期,好好從這下面四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個性。
  • 李玫瑾:在孩子6歲之前,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優秀
    0~6歲是孩子的人生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孩子會經歷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同樣也會經歷他人生當中的唯一一次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所以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將影響到孩子將來的性格、習慣、乃至是成就。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歸屬於學齡前兒童,處於接受幼兒啟蒙階段。剛步入幼兒園內,孩子會結識到很多同齡的朋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有的性格會表現得很好,有的確卻表現得令人擔憂,如膽小、愛說謊、不懂得尊重人等,無論是先天形成或者後天影響,負面的性格特點,都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 孩子3個「成長敏感期」,家長抓住了,孩子將來更出色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敏感期。敏感力產生時,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制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消失。蒙臺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5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當孩子到了3歲時,自我意識已經逐漸逐漸清晰,就會變得更加過分,家長說什麼也不聽,這主要是因為孩子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所以才會反抗父母。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3-6歲時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不盡興管教,那麼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3歲的時候你管他,他可能會哭鬧一場,等到15歲再想管他,他能跳樓、能服藥自殺,因此3-6歲是管教孩子的最佳時期,尤其是這5個方面一定要「使勁管」。
  • 2-7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3方面要嚴格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所以有些家長還以為是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欺負或者影響,甚至還想著給孩子換一所幼兒園。教育學家李玫瑾教授則表示,孩子在兩歲以後,他們就會迎來第一個叛逆階段,所以在這期間,孩子脾氣或者性格,就會變得和以往不一樣。
  • 李玫瑾:在孩子12歲之前,這3方面「狠心管」,孩子將來更優秀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演講中表示12歲之前是依戀期,這是家庭教育孩子的關鍵期,12歲之前你不管,長大以後想管也管不了了。3方面「狠心管」,孩子將來會更優秀,也更容易有出息,家長此時要狠下心管教孩子啊!一、克制任性所謂克制任性,就是在孩子六歲之前說不!李玫瑾教授強調如果孩子在3、4歲時候用哭鬧要挾你,但是你拒絕了他,他頂多是滿地打滾而已。但如果你一直順從,到了14歲青春期你拒絕他,那麼他可能離家出走、可能跳樓威脅你。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孩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幾乎都會有這3個特徵,若你家孩子有其中一個,也要好好培養。
  •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學會這3招,將來娃更聽話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叛逆期是在孩子15、6歲到初中的時候才開始的,但是其實,在孩子2歲的時候,也是孩子叛逆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溺愛孩子,跟不要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學會這3招,將來娃更聽話。如果你錯過了這個關鍵期,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將來孩子長大很有可能會變成讓人發愁的「小霸王」。
  • 6-12歲是腦力開發的關鍵期,這3方面做好後,孩子將來更出色
    每個孩子其實都是擁有巨大的潛力,要是能夠使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打開大門,那麼孩子的潛力就會如滔滔洪水般湧上來,使孩子擁有超越常人的專注力,記憶力,創造力,這些都是一個高才智者的基礎。為什麼說6-12歲是腦力開發的關鍵期?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之前在這4點「狠心管」,將來孩子一定感激你
    我們不教孩子欺負別人,但打不打得過是能力問題,打不打是態度問題。在孩子6歲左右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說:孩子6歲之前在這4點「狠心管」,將來孩子一定感激你。如果家長能在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給予正確的引導到,很多的未成年慘案都不會發生。
  •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更出色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更出色當孩子做錯事被父母訓斥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悶不吭聲,默默聽著家長說話;有的孩子卻很不服氣,頂嘴反駁。關於這個話題,李玫瑾教授給家長們支了幾招,家長把握好,孩子將受益一生。
  • 6歲前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孩子這3方面「使勁管」,將來更出色
    3-6歲的兒童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他們可塑性強,愛模仿,愛探索,但自控能力較差,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也較弱。這個時期,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而積習難改,會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
  • 李玫瑾:孩子將來脾氣如何,3歲是「分水嶺」,家長的教育是關鍵
    在孩子3-6歲的時候,是孩子的性格培養關鍵期。如果說,家長能夠抓住這個時間段來給孩子塑造一個好的性格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李玫瑾:孩子長大後脾氣如何,3歲是「分水嶺」,家長的教育是關鍵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是專門研究犯罪心理學的。而她對青少年的心理和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也深有了解,在育兒界還是很有威望的。
  • 李玫瑾:孩子3-6歲關鍵期不"管",長大後你"想管也管不住"
    我們的寶寶一出生,他們的成長就是有階段的。每個階段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來說都是重要的分水嶺。其中3-6歲就是我們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內孩子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起來,孩子的認知能力也空前提高。這個階段他們渴望通過挑戰家長的權威來獲得尊嚴和被信任感。
  • 當孩子開始頂嘴,李玫瑾:父母要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出色
    這就是常說的「6歲孩子愛頂牛」,有的孩子6歲以前還是順順噹噹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發生變化,「我知道」「你別管」等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要是大人來幹預,孩子就起急,發脾氣。針對孩子頂嘴的這一方面,李玫瑾教授多次在採訪和電視節目上說過對應辦法,還總結了三句話給了很多父母解決辦法,讓許多父母受益匪淺。
  • 李玫瑾:孩子3-6歲關鍵期你不"管",長大後你"想管也管不住"
    其中3-6歲就是我們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內孩子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起來,孩子的認知能力也空前提高。此時李玫瑾教授說:&34;3-6歲是孩子教育管理及各方面素質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期不對孩子的毛病進行糾正和教育。
  • 李玫瑾:家長懂得「養兒3忌,養女5忌」育兒法,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李玫瑾教授說:「養兒三忌,養女五忌」,家長懂得這幾點,孩子日後少走彎路。養兒三忌:1、不要和孩子說男子漢不可以哭,要堅強自古以來,人們就覺得男性應該頂天立地。所以,家長在女孩成長之前,教會她們正確的「性」觀念,避免孩子將來受到傷害。
  • 李玫瑾:孩子將來能否掙大錢,6歲前就能看出,跟學習成績無關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老」,孩子將來能否掙大錢,從小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根本不用等到孩子長大。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將來能否掙大錢,6歲前就能看出,跟學習成績無關!而周圍人難免會羨慕,畢竟,小時候孩子就這麼出色了,未來肯定會富有的,雖然沒有科學根究,但也有實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