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叛逆期是在孩子15、6歲到初中的時候才開始的,但是其實,在孩子2歲的時候,也是孩子叛逆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溺愛孩子,跟不要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學會這3招,將來娃更聽話。如果你錯過了這個關鍵期,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將來孩子長大很有可能會變成讓人發愁的「小霸王」。
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變強,開始用摔東西、大哭來表達自己,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不管是培養良好的性格還是想更好的管教孩子,這個時期都是非常關鍵的。
蒙特梭利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在她發現的三十幾個兒童敏感期中,從孩子兩歲開始,就會經歷多個心理上的敏感期。
有時候孩子會對自己東西的擺放非常的有執念,或者是對自己的私人玩具開始有了很強的佔有欲,開始不願意跟別人分享,這都是孩子到了敏感期的表現。
所以在孩子2歲的時候,正是比較容易塑造性格的時期,這個時候家長給孩子做好引導,立好規矩,會對孩子之後的成長很有好處。
抓住具體的事情立規矩
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父母最常做的事情可能是吼罵孩子,甚至會對孩子動手教訓,其實這種行為在孩子眼裡是不明確的,孩子並不知道你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
所以家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的指出孩子到底錯在哪裡,最好是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慢慢的告訴孩子你的意思,這樣更容易孩子的理解。
設立規矩後家長要以身作則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個老師,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很強,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所以家長在立好規矩之後,一定要從自己開始做起。
比如家長不讓孩子吃飯的時候看電視,那自己也要安靜的吃飯,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玩手機、看電視,在這種統一的規矩下,有了父母做榜樣,孩子自然會守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