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學會這3招,將來娃更聽話

2020-08-25 睿爸育兒經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叛逆期是在孩子15、6歲到初中的時候才開始的,但是其實,在孩子2歲的時候,也是孩子叛逆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溺愛孩子,跟不要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學會這3招,將來娃更聽話。如果你錯過了這個關鍵期,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將來孩子長大很有可能會變成讓人發愁的「小霸王」


孩子2歲的時候是關鍵期

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變強,開始用摔東西、大哭來表達自己,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不管是培養良好的性格還是想更好的管教孩子,這個時期都是非常關鍵的。


孩子2歲會經歷敏感期

蒙特梭利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在她發現的三十幾個兒童敏感期中,從孩子兩歲開始,就會經歷多個心理上的敏感期。


有時候孩子會對自己東西的擺放非常的有執念,或者是對自己的私人玩具開始有了很強的佔有欲,開始不願意跟別人分享,這都是孩子到了敏感期的表現。

所以在孩子2歲的時候,正是比較容易塑造性格的時期,這個時候家長給孩子做好引導,立好規矩,會對孩子之後的成長很有好處。


那麼家長該怎麼樣給孩子立規矩呢?

  • 抓住具體的事情立規矩

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父母最常做的事情可能是吼罵孩子,甚至會對孩子動手教訓,其實這種行為在孩子眼裡是不明確的,孩子並不知道你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


所以家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的指出孩子到底錯在哪裡,最好是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慢慢的告訴孩子你的意思,這樣更容易孩子的理解。


  • 設立規矩後家長要以身作則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個老師,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很強,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所以家長在立好規矩之後,一定要從自己開始做起。


比如家長不讓孩子吃飯的時候看電視,那自己也要安靜的吃飯,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玩手機、看電視,在這種統一的規矩下,有了父母做榜樣,孩子自然會守規矩。


相關焦點

  •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爸媽巧用這3招,孩子日後好管教
    二歲其實也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不要盲目教育,更不要一味責罵孩子,而是要抓住關鍵期,對孩子積極引導。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時期」:蒙特梭利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是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家,在他發現的三十多個兒童敏感期中,包括2歲的孩子,孩子從2歲開始,所經歷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以後好管教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以後好管教家裡有2歲寶寶的家長,能深刻體會到為什麼「2歲」會跟「可怕」這個詞連在一起!隨時隨地可能爆發的壞脾氣,你要他吃飯他說不,你要他穿衣他說不!「拒絕」成為2歲寶寶每天的主要內容!你若稍有強迫,接下來必然是撒潑打滾、大哭大鬧的情節,時時刻刻在測試著父母的耐心!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巧用這4招,孩子長大少走彎路
    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克制孩子的壞習慣,認為寶寶還小,不需要立規矩。實際上,當寶寶2歲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家長就要給寶寶立規矩了。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對孩子都很溺愛,對孩子是無條件地包容,哪怕孩子犯了錯也不會嚴厲批評,認為這才是真正愛孩子。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突然變得不聽話、叛逆?不管父母說什麼,寶寶總是喜歡說:「不、不、不。」,但換來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家長沒有在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給寶寶立下規矩,導致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做好這4步,娃以後更好管
    李玫瑾說過:「父母必須是要有給小孩子立規矩的意識,有一句話,三歲的孩子都管不好,如果到了六歲以後想管也是很困難了。」有不少寶媽會抱怨,2歲之後寶寶開始變得不聽話、叛逆了,不管父母怎麼說,寶寶就一味地拒絕,「不、不、不」,說是家裡的「小魔王」也不為過。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突然變得不聽話、叛逆?不管父母說什麼,寶寶總是喜歡說:「不、不、不。」根據研究調查發現:2歲是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具備了自我意識,所以孩子才會不聽父母的話,覺得父母的話是不對的,所以才會拒絕父母。
  • 2歲是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爸媽巧用這3招,娃以後好管教
    很多寶媽發現,寶寶在2歲之後就變得叛逆、不聽話起來。不論家長說什麼,怎麼哄,寶寶都是反對的,總是與大人對著幹。在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壞脾氣時,許多家長都是奉行棍棒教育,只要孩子一不聽話就開始罵孩子,說不聽就開始打,這就造成了寶寶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喜歡跟大人對著幹。
  • 別錯過娃的3歲「規矩黃金期」,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有時候父母想給孩子立下一些規矩,讓孩子能夠遵守一些和父母約定的條款,這樣父母帶娃的時候會更省心,也能減少一些因為孩子調皮搗蛋而產生的意外情況的發生。但是有時候父母剛跟孩子溝通好,立下了一些規矩,孩子卻轉頭就無視掉了。
  •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要想把孩子管上路,從小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今天先給大家分析立規矩的關鍵期,再談4種方法,希望家長都能管教好孩子。一、為什麼2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1、 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不滿一周歲的寶寶就已經出現了自我意識的萌芽,能感知自身,聽到家長喊自己名字有反應。
  • 「可怕的兩歲」如何給娃立規矩?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懂事有禮貌
    提到叛逆期,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但是孩子的2歲的時候就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英文中有個詞叫做「Terrible Two」,是專門用來形容2歲的小孩子,譯為「可怕的兩歲」。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著名心理學家蒙特梭利提出,從孩子2歲開始,就會經歷多個心理上的敏感期。自我意識萌芽:這個時期,寶寶開始具有「我」的概念,做事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也會想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事情。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若能做到這4步,娃以後更好管
    &34;,在孩子兩歲時期,就要開始立規矩。蒙特梭利發現的三十幾個兒童敏感期中,從孩子2歲開始,就會經歷多個心理上的敏感期。所以要抓住立規矩的關鍵時期。1.物權敏感期:對自己的玩具充滿佔有欲,認為這個玩具屬於自己,一旦有別人想要拿玩具,孩子就會覺得有人搶奪自己的東西。
  • 多大給娃立規矩合適?2歲最好,再晚別超過6歲,否則管理難
    說起立規矩這件事,寶媽們幾乎是一把辛酸淚,每次試圖給娃立規矩,都會無疾而終,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十分頭疼。如果沒有從小立好規矩,長大之後孩子就會往不可救藥的方向去發展,那麼以後很容易成為一個違法亂紀的人。為啥給孩子立規矩那麼困難呢?立規矩的最晚年齡別超過六歲,三個方法寶媽們可以嘗試,非常有效。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成長關鍵期,家長做好這幾點,將來更出色
    特別是孩子到了一定階段,他們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家長能夠正確引導,父母以後會少操心,孩子未來更出色;相反,家長引導不好的話,家長可能要操一輩子心了……李玫瑾教授就做過相關的結論,她把人生分為多個階段,而孩子3-6歲是成長的關鍵期,此時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會跟隨他們一輩子。
  •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因此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們小時候長嘗夠了苦頭,所以長大後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如果父母們不想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就一定得抓住孩子3—6歲的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們狠心立下規矩,幫助孩子更好地長大。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5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在有孩子之前,一直聽說孩子是上帝送給父母的小天使,聽話又可愛,在孩子2歲之前確實是這樣,可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家長們逐漸開始迷茫,原本可愛的孩子過了2歲便化成可怕的「小惡魔」,各種調皮搗蛋,挑戰父母的權威。
  • 2-7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3方面要嚴格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所謂性格形成關鍵期,主要是指孩子在2~7歲這一階段,會出現各種心理上的敏感期,同時也是他們與外界相接觸的時期。所以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小孩在這期間的性格,就會逐漸發生變化,最後趨於穩定,因此也會有一些反常表現的出現,就像小芳家的孩子一樣。
  • 3-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
    或許這就是最好的答案了吧。」奶奶的寵溺,讓孩子養成了驕縱的壞習慣,孩子壓根不能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苦果也只能親人自己承擔下來。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孩子的性格、情緒和家長都脫不了干係。
  • 3-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
    當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想必也是頭疼無比,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整理總結了3個管理孩子情緒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們。孩子的情緒管理有多重要?咱們來先看看這個案例:前兩天早上出去買菜,在路邊看到一位小朋友在推打奶奶,還一邊嚷嚷著:「我就要吃包子,我不管,就要吃。」奶奶一邊撐傘一邊安慰孩子:「我知道,只是下雨了,咱們先去學校好不好,不然要遲到了。」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聽話?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
    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很多父母會使用打罵教育,但是打罵教育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其實想要讓孩子聽話,給孩子立規矩非常重要。大家都覺得表哥的這頓打應該會讓小侄子安分一些,但是表哥卻跟我們說,事情和我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原來小侄子去超市沒有付錢,直接打開零食吃,這讓表哥覺得十分丟臉,於是控制不住的在超市裡罵了兒子一頓。回家後看著兒子不聽話的樣子,氣不過又把兒子打了一頓。
  • 孩子不聽話愛鬧脾氣?父母不能視而不見,學會3招給孩子立規矩
    結果小張不樂意了,說什麼都不肯,過了一會還直接就哭了起來,「我不給,這就是我的。」小張一邊說著,還直接就坐在了地上。朋友看到了也不好說說什麼,就和老張說沒關係,老張有點不好意思,但是他也拿孩子沒辦法。孩子為什麼不聽話愛鬧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