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詠春拳遍播全球,更借網絡助臂,張三李四陳五何六都來發表視頻教學,真偽並演,反令後學者疑惑與卻步。不得不說,詠春拳因拔高張揚,已令世人倒胃。筆者敢斷言——詠春拳公開世間之日,也是其濫法時期之始。今天的詠春拳,麻辣、油炸、滷水……諸味並存,若不正本清源,尋找原汁原味,後學者必成野狐禪,徒將詠春拳害成廢物。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詠春拳(同永春拳)、白眉拳、五枚鐵線拳是廣東最神秘而又最令人崇尚的三大拳種。哪年頭,無論你跟順德、廣卅、佛山的師傅學習,儘管名稱、招式稍有出入,但都屬正宗,沒有人會議論哪位師傅不正宗。
七十年代,因香港李小龍揚名海外,人們很自然追探李所學何拳?李師承何人?由是,詠春拳、葉問得以披露。第一波,洋人以為香港乃詠春拳發源地,紛紛進入香港,尋覓葉問第一代弟子求學。第二波九十年代,國內多省地愛武者(廣東除外)慕名追逐,卻無視傳承究竟,不知廣東根深,只道香港回歸的詠春拳是正宗,標榜葉問為宗師(請問葉問的師傅陳華順、師公梁贊還怎麼稱謂?!)。因此造成葉系門下弟子龍蛇混雜,速學速成,人人即身成師,你爭我湧似的開館及網絡教學。廣東順德、古勞、廣卅等原生態之詠春拳(含永春拳)從來都是嚴謹擇徒,求質不求量,從未見眾多門下弟子為名利鋪天蓋地般開館成風。
如此,副作用就來了:原本,學完了拳樁刀棍(都是基本功內容),也只是小學畢業生而已,尚未進入對搏訓練階段,尚未深造上乘技能,尚未足夠強大,竟然紛紛自稱師傅,廣攬學員。若從弘揚詠春拳之辛勞付出,當應點讚!可是,從不少視頻中,筆者竟然見到「詠春拳的這招式同太極的這招式是一致的」等等將他法強硬扯入詠春拳裡、將「禁手」說成「抹手」、將「蝴蝶掌」當作「破牌手」、把「吞橋」當作「攤手」、「殺掌、鏟掌」不分、丟失了「塞掌」、謬論著「寸勁」、無中生有地整出個「撈手」招式、黐手本是兩人規範手型,卻拿學員開涮又打又摔……豈不亂套了?!
今天,應明確詠春拳(同永春拳)有三大分支:
(1)、梁贊宗師傳下古勞之「偏身詠春拳」,因族人傳承,未受外界汙染,較為正法。
(2)、陳華順大師傳下順德之「永春拳」,因族人傳承,未受外界汙染,較為正法。另外,廣東岑能系、彭南系、「米基黃」系較為正法,香港葉問系至第二代傳人,較為正法。
(3)、香港黃永強之「永春拳」與「廣東南派永春拳」歸一類,未受外界汙染,較為正法。
網絡上自行拍的短、小視頻,只可作參考欣賞。網絡上開辦教學的,請後學者了解其師承、其師德及教學之講解水平,後作選擇。
追探先輩原法者,算作正宗;妄加自已見地者,是為失真。
永春拳,能否「永遠春天」,全靠大眾愛惜及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