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之子解讀正宗詠春拳 葉準:我不承認有永春

2020-12-25 搜狐網

  據《廣州日報》報導「詠春,葉問。」攤手起式,雙腿內扣,擺出「二字鉗陽馬」身形步法,自報家門。隨著電影《葉問前傳》的熱映以及詠春三雄鬧得沸沸揚揚的排名之爭,詠春拳名聲大噪,在全國範圍內受到關注。

  作為葉問的故鄉,廣東佛山羅村街道也從去年開始高調打造具有羅村特色的「詠春」文化。與此同時,陳華順的故鄉、順德杏壇鎮東馬寧村申請「中國永春拳之鄉」也已接受國家體育總局驗收。不少功夫愛好者和市民都開始提出疑問「到底詠春和永春,哪個才正宗?」

  觀點PK>>

  葉準:「我不承認有永春」

  日前,葉問長子葉準親臨佛山,在父親的故鄉羅村收下100名弟子,對於國家體育總局對順德杏壇鎮東馬寧村申報「中國永春之鄉」進行驗收一事,葉準直言,「我不會承認永春是詠春,我的父親葉問,我父親的師傅梁璧等宗師,都是詠春拳法,傳統的詠春拳也就只有三個套路,不似永春那麼多。」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佛山武林軒然大波,詠春與永春的宗派之爭又一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東馬寧村:

  「詠春拳由永春拳衍生的」

  順德杏壇東馬寧村申請「中國永春拳之鄉」已接受國家體育總局驗收,該村欲藉助「永春拳故鄉」品牌,大力發展旅遊休閒產業。東馬寧村堅持認為詠春拳是永春拳衍生出來的。「永春起源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全稱是永春派少林拳,後來才衍生出詠春,就像每個人讀書,掌握的知識程度與學歷不一樣,詠春流傳較廣的就3套拳,而永春就有12套,絕對是在詠春之上。」

  傳播程度>>

  九成人學的是詠春

  記者翻閱資料發現,此前僅「詠春起源」民間便流傳著包括:五枚師太、嚴詠春、攤手五等數種說法。但其中孰是孰非,始終難辨真偽,每個練習詠春拳的人信奉的「祖師爺」也不一樣。

  記者就此走訪各派人士,發現大家的普遍共識是,九成習武者練的是詠春拳。永春拳的確套路很多,但除了詠春小念頭、尋橋、標指三種套路與詠春相同之外,永春還有伏虎拳、紅砂手拳、木人樁拳、一路花拳、二路花拳、佛掌、大練拳、三娘拳(鏡拳)、五雷拳等其他9套拳,招式更接近洪拳。

  「詠春與永春,在其中小念頭、尋橋、標指的套路基本一致,而永春拳獨有的技法,如花拳(由平拳、梅花八卦、佛掌三套拳組成)等,則類似於洪拳。這些套路跟詠春的關係不大。就我們了解,在廣佛一帶甚至海外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九成愛好者學的都是詠春的這三套招式。」佛山市精武會會長梁旭輝說。

  各方看法>>

  共存說:

  原佛山市群眾藝術館館長黃伯龍

  武術文化具有自發性,目前很多地方都大搞永春文化,我認為地方特色最重要。佛山一市兩地打造詠春(永春)文化並不互相影響,只要兩地協調開發,不盲目爭奪,是可以互利共存發展的。事實上,無論是順德東馬寧村申請到「中國永春之鄉」還是羅村申請到「葉問·詠春」省非遺,對佛山文化都是貢獻。

  口誤說:

  佛山市精武會副會長梁士秋

  兩派原本就是一派,順德所說的永春宗師是陳華順,陳華順的師傅梁贊,學的是詠春,史料記載的也是詠春,想必是口音或者書寫的錯誤,才產生此次分歧。

(責任編輯:李奇)

相關焦點

  • 詠春拳創始人葉問長子葉準昆明開授詠春拳 有無基礎皆可報名
    6月8日,一代傳奇武學家、詠春拳創始人葉問宗師長子,95歲高齡的葉準先生現身昆明呈貢的感恩太極功夫書院,舉行第十九期葉準詠春拳特訓。和他一同前來的還有其資深教練級弟子團。圖為活動現場。詠春是一套以柔克剛的功夫,以小敵大,以弱勝強,其要訣在於卸力和借力打力,因此,即便是體質羸弱之人也非常適合學習、修煉。圖為葉準步入會場。葉準,生於1924年,是目前詠春屆最高輩分的名宿之一,不論技法或拳理,已臻化境。葉準在世界各地教授詠春拳逾半個世紀,曾被國際奧委會特授予「武術終身成就獎」。圖為葉準在活動現場。他分享了自己練拳的理念和往事,並對學員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95歲葉準開拳,全國葉準詠春拳特訓班獅山開班了
    8月10日,2019「葉問杯」詠春拳傳統套路賽暨全國葉準詠春拳特訓班在南海葉問紀念館開班,一代詠春宗師葉問之子葉準開拳,並與徒弟進行動作示範。本屆特訓班將分成4個班,分別是小念頭班、尋橋班、標指班和木人樁班,教練們均為不同詠春拳館的大師傅,為來自全國各地的59位學員提供指導。
  • 從葉問系列電影「張天志」這個角色談開去
    但,我們注意到了,葉問之眾多電影裡,卻又提到了葉問在香港遇上梁壁(兩人之前從未謀面),其後得到梁壁指教指點詠春拳法。據說,梁壁欲改良詠春,惹父梁贊不滿,父子鬧彊,梁壁離家出走(離開佛山)。或許因此,葉問學拳時,就不可能見過梁壁此人。或許,梁壁是個武學之材,他想完善詠春拳。
  • 詠春拳繼承人葉問之子遭9大武術團體聯名反對
    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周一公示結束,南都記者獲悉,省內有9家武術團體對詠春傳承人人選聯名反對。省文化廳工作人員表示,需組織專家審議後才能確定反對是否有效。記者黃文冠實習生黃靖芳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周一公示結束,南都記者獲悉,省內有9家武術團體對詠春傳承人人選聯名反對。省文化廳工作人員表示,需組織專家審議後才能確定反對是否有效。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本月5日開始公示,佛山在武術方面申報了三人,分別是詠春拳(佛山)郭偉湛、詠春拳(葉問宗支)葉準、蔡李佛拳(佛山)梁偉永。
  • 武術宗師葉問教授李小龍詠春拳照片亮相(圖)
    「古穗倩影暨粵港澳百年老照片展」明日佛山亮相 300多張珍貴圖片中十多張是關於武術宗師葉問與李小龍師徒的 昨日葉問之子葉準接受記者專訪講述父親與李小龍之間的往事。關於佛山的照片中,葉問與李小龍師徒的圖片佔了三分之一。  葉問之子曾主動提供老照片  此次展出300多張珍貴照片中有十多張是佛山著名的武術宗師葉問及愛徒李小龍的照片。據佛山市博物館歷史研究部主任朱培建介紹,這批照片的原始圖片都是由現居香港的葉問之子葉準和葉正提供的。
  • 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葉問|吳仲素|嚴詠春|動作片
    秘密傳播時期自然談不上什么正宗不正宗,甚至有好幾代傳人為單傳,比如嚴詠春及丈夫梁博儔算是單傳時代,後來的再傳弟子有黃寶華和梁二姊兩人,詠春拳才算正式進入了有文字記錄的發展期。在葉問當年手書的《詠春拳學》中曾提到黃寶華等人經歷的紅船傳播時代(編者按:紅船指粵劇戲班所乘坐的船,這時期學習詠春的黃寶華、梁二娣、大花面錦都是戲班中人),已經出現了手寫拳訣。
  • 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
    秘密傳播時期自然談不上什么正宗不正宗,甚至有好幾代傳人為單傳,比如嚴詠春及丈夫梁博儔算是單傳時代,後來的再傳弟子有黃寶華和梁二姊兩人,詠春拳才算正式進入了有文字記錄的發展期。在葉問當年手書的《詠春拳學》中曾提到黃寶華等人經歷的紅船傳播時代(編者按:紅船指粵劇戲班所乘坐的船,這時期學習詠春的黃寶華、梁二娣、大花面錦都是戲班中人),已經出現了手寫拳訣。
  • 哪裡學詠春拳最正宗?
    今天的詠春拳,麻辣、油炸、滷水……諸味並存,若不正本清源,尋找原汁原味,後學者必成野狐禪,徒將詠春拳害成廢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詠春拳(同永春拳)、白眉拳、五枚鐵線拳是廣東最神秘而又最令人崇尚的三大拳種。哪年頭,無論你跟順德、廣卅、佛山的師傅學習,儘管名稱、招式稍有出入,但都屬正宗,沒有人會議論哪位師傅不正宗。
  • 在唐人街邂逅葉問詠春拳
    當唐人街與葉問詠春一起,會產生怎樣的碰撞呢? 十一月底,唐人街一行到葉問詠春葉勝剛國術館,了解葉問詠春發展,並以葉問詠春葉準系統為主,將在成都唐人街,「問手」詠春。
  • 「山寨」《葉問》評分4.7,主演卻被葉問之子稱讚:比甄子丹正宗
    (左:杜宇航 右:葉準)2010年,在師傅和師公的推動下,杜宇航主演的《葉問前傳》緊隨甄子丹主演的《葉問2》上映,《葉問2》票房2.3億,而《葉問前傳》只有1300來萬,口碑也差了不少。不管是當年的《葉問前傳》,還是如今的《宗師葉問》,大部分觀眾都認為這是「山寨」和「蹭熱度」的碰瓷之作,但從師承關係上,杜宇航確實相對「正統」,而且更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葉準也曾公開宣稱,相較甄子丹,杜宇航的詠春才更正宗。
  • 陳汝棉將"詠春"復名為"永春"
    陳華順之子陳汝棉遵祖訓將「詠春」復名為「永春」  梁二娣當年對梁贊有「清廷亡,永春復」的遺訓。陳華順對其子陳汝棉亦有此遺訓。中華民國建立後,陳汝棉恪遵祖訓,認祖歸宗,將「詠春」復名為「永春」,把在佛山昇平路的武館復名為「永春國術社」。當時陳華順的徒弟陳錫侯、陳孔大、雷汝濟、黎協箎、黎厚培、何見、何漢侶、吳小魯、吳仲素、葉繼問(即是葉問)等人都聯名贈了賀匾(此匾現存陳華順故居)。
  • 「詠春拳」創始人是五枚法師還是嚴詠春?葉問的說法也不一定準確
    但細考起來,應該是葉問。在葉問之前,詠春授拳之法與一般拳種不同,它需要通過師徒間長期過手進行練習。即在拳術傳授上,只能是師徒一對一進行教學。所以歷代詠春拳先師授徒都不多。而在葉問之後,詠春授拳之法經過葉問的創新改進,有了完整的拳術課程體系,被調整成為簡單通俗、顯淺明了的名拳拳種,得以廣泛傳揚。據不完全統計,現在詠春拳術的發展,已經遍布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4000多個支部,子弟門人近200萬之眾,可謂蜚聲國際、載譽全球。
  • 練了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嗎?更多用於強身健體
    說法三:福建泉州嚴詠春觀蛇鶴相鬥有悟,融合拳術和少林搏擊技法而自創。  說法四:五枚師太創詠春拳後,並非直接傳給了嚴詠春,而是傳給了少林弟子苗順,苗順傳少林俗家弟子嚴二,嚴二再傳女詠春及婿梁傅儔。  此外,還有說詠春拳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詠春拳是得名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的南派內拳法等多種說法。
  • 練了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嗎?更重要是學習武德
    嚴詠春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拳術,後稱「詠春拳」 。說法三:福建泉州嚴詠春觀蛇鶴相鬥有悟,融合拳術和少林搏擊技法而自創。說法四:五枚師太創詠春拳後,並非直接傳給了嚴詠春,而是傳給了少林弟子苗順,苗順傳少林俗家弟子嚴二,嚴二再傳女詠春及婿梁傅儔。此外,還有說詠春拳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詠春拳是得名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的南派內拳法等多種說法。
  • 從楊紫瓊《詠春》到甄子丹《葉問》,探究詠春拳的流傳
    詠春拳之所以能有高知名度,是它幸運地與影視作品結合,最終能透過格鬥以外的形式呈現。作為一個武打片的愛好者,我決定列出數部以"詠春"為主題的電影,一方面安利我的愛好時,一方面也談論詠春拳如何從小拳種發跡傳承的故事。在進入正文前,我先預設一下立場。
  • 視頻:《葉問》記者會 甄子丹現場大秀詠春拳
    11月21日,電影《葉問
  • 廣東佛山將成立詠春拳總會 誰當盟主成爭論焦點
    為更好地推廣詠春拳,佛山詠春拳總會將於今年下半年成立  目前,佛山上規模的詠春拳館有100多家,當地主要派系有5個,對成立總會,葉問之子葉準認為:意義很好,實施起來卻很難  本報佛山訊 (記者廖銀潔、李文慧攝影報導)昨日傍晚,佛山禪詠堂葉問詠春體育會舉辦周年誌慶,佛山地區各派系詠春拳名師高徒歡聚一堂,拿出各自的「
  • 葉問之子:打日本人的情節是戲劇演繹,父親根本不願和日本人接觸
    葉問之子:打日本人的情節是戲劇演繹,父親根本不願和日本人接觸「功夫,就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倒下;對的,站著。」一部《一代宗師》,讓葉問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葉問的前半生非常低調,像個俠客;後半生廣收門徒,像個普通的武師。
  • 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並非葉問和李小龍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開始了對我中華大地的欺凌蠶食,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時間到了清末民初,民族矛盾更加尖銳。亂世出英雄,在民間武術界開始湧現出不少的宗師級人物。我們所熟知的霍元甲、黃飛鴻、董海川、楊露禪。他們弘揚中華武術,傳授健體強身之術,使民間習武之風日盛。
  • 詠春拳傳人葉準來昆明開班收徒啦
    掌上春城訊6月8日上午,一代傳奇武學家、詠春拳創始人葉問宗師長子、95歲高齡的葉準受邀來到昆明,出席雲南昆明功夫書院舉行的第十九期葉準詠春拳特訓班開班儀式,並為「詠春葉問葉準聯會雲南同學會授牌」,昆明特訓班正式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