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重症監護室等待手術,奶奶居然迷信不讓醫生做手術,並且不讓兒子兒媳看望孩子

2020-09-19 金牌調解TV

都說人老隔輩親,爺奶疼小孫。對於餘女士而言,孫子就是她的命。可是半個多月前,當餘女士像往常一樣去看孫子的時候,卻遭到了兒媳粗暴的拒絕。於女士含淚控訴傷心不止,為了能夠見到孫子她跟兒子兒媳來到了金牌調解

一開場婆媳二人就火藥味十足,而且兒媳小劉的表態更是口無遮攔,毫無顧忌。可以說在以往的數千名當事人中能把打婆婆說的如此理直氣壯的兒媳還真不多。那麼婆婆餘女士到底做了什麼,會讓兒媳小劉這麼怒不可遏呢?

小劉告訴我們,婆婆信迷信,自己很反感。可只是信迷信也不至於打婆婆啊!緊接著小劉就向我們透露了一個信息,他們家的情況很特殊,她的兒子患有腎病綜合症,去年他們一家人帶著孩子去上海治療,可在上海就因為婆婆信迷信,差點兒讓孩子丟了命。

小劉告訴我們,當時小孩真的很嚴重,已經在ICU很多天了,可是婆婆就是不同意做手術,婆婆打電話給到南昌丈夫的乾爹,乾爹就說我去求菩薩,這個不用做手術的,兩三天就好了。就這樣孩子在ICU中整整待了一個月的時間,小劉再也忍不了了,就提出再不接受手術就離婚。

這時婆婆餘女士矢口否認,拖延手術時間只是因為孫子昏迷。婆婆的否認讓小劉很激動,為了還原當時的真實情況,他將丈夫小蘆請上了場,小蘆告訴我們,妻子所說的不假,母親的確相信迷信不顧醫生的意見。

兒子兒媳對當時狀態的描述讓人聽了實在是不可思議,孩子病情危急,作為奶奶的餘女士,卻因為相信迷信,一再阻攔醫生給孩子治療,難怪兒子兒媳會難以忍受。可是談及婆婆所做的另一件事兒媳小劉感覺更可氣。

小劉告訴我們,自從孩子進入ICU之後,婆婆就不準自己和丈夫去看望兒子。小蘆告訴我們,母親就是因為迷信認為自己在孩子好的快,兒子兒媳在沒有用。小劉告訴我們婆婆一再堅持迷信思想,就是他拒絕婆婆見孫子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劉告訴我們,後面他們回到了家,婆婆帶著孫子去拜了菩薩,說只要拜了菩薩孫子的氣管就會好,就能叫爸爸媽媽。孩子回來之後就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小劉,這可把小劉氣死了,就動手打了婆婆。

此時的餘女士卻很委屈,在她看來即使在孫子治病這方面,他是做錯了,但他對孫子的康復也是有絕對的功勞的。婆媳爭議不斷,婆婆吐露出兒子的身世,當時自己和前夫離婚,法院將兒子判給了前夫,可是前夫不要是自己帶在身邊,是自己照顧兒子長大的。

餘女士極力想為自己辯解,她一筆筆細數著自己對兒子一家的付出。可兒媳小劉並不買帳,這讓觀察員王志川實在看不下去了,他拿起話筒對著兒媳小劉就是一通批評。他認為一個現代人還是要有傳統的尊老,如果沒有這個意識就是無知。

觀察員武韻認為,兒媳缺失了對婆婆的感激。觀察窗李小芸認為,婆婆應該學會退出孩子的生活。經過調解員們的努力,兒媳小劉肯定了婆婆的付出,希望之後在教育孩子上支持自己。

調解結束了,不得不說他們的變化令人感動,令人欣慰。此時小蘆牽起了妻子的手又緊緊的握住了母親的手,將他們再次連接在一起。同時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這個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他們婆媳之間能夠化解矛盾消除誤會,一家人齊心協力為愛同行。

相關焦點

  • 做完「小手術」,三個月的孩子進了重症監護室...家長認為是手術...
    手術以後,孩子出現了腦顱損傷和癲癇。小韓認為,這些狀況是手術失敗造成的。小韓:「他們說手術當中出血過多,造成腦缺氧,手術做好,第二天抽搐,手是抖的,人是昏迷的模糊不清,沒有意識,他們查不了原因,我們在重症監護室待了三四天。」
  • 初三孩子晨起暈倒 要做成功率只有3成的開顱手術
    和往年休業式不一樣,今年金華開發區各中小學的休業式都舉行了一個很特別的儀式:為了個初三的孩子捐款。這名讓無數人牽掛的學生,是金華洋埠初中初三(3)班的肖樂軍。原本,他應該和所有學生一樣,為寒假和即將到來的春節歡欣鼓舞。可是,就在今天,他卻要躺在手術臺上,做一臺成功率只有30%的開顱手術。
  • 此間|重症監護室醫生鄧超:每一個生命都不能放棄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監護室主治醫師鄧超。圖/文 李卓然一邊是焦急等待的病人家屬,一邊是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危重病人,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監護室的移動門,像橫亙在生與死之間的界線。
  • 醫院裡的重症監護室原來是這樣的
    點擊查看 「大門緊閉,門外是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屬,大多神情凝重,門內則是躺在床上不能動彈,身上帶著各種治療儀器的重症患者。」——這大概是多數人對重症監護室的第一印象。在他們看來,重症監護室是醫院最為神秘的地方,也是他們最不願意與之有交集的地方。
  • 楊雄偉夫婦:大寶走了,小寶仍在重症監護室裡與死神搏鬥
    楊雄偉和趙曉弟在洛陽相識、相戀,前不久,他們還有了愛的結晶——一對雙胞胎兒子,但這分喜悅還未持續多久,6日晚,剛出生幾天的大寶因早產併發症離開了,而小寶目前仍在重症監護室內與死神搏鬥……昨日上午,《洛陽晚報》記者在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見到了楊雄偉夫婦。
  • 1個月4次開腹手術,治療花費40萬,孩子終於開始康復治療
    母親以緊張的心情等待孩子的出生。她總是害怕自己會撞到它,所以她總是很小心,只是為了保證孩子在子宮中的健康成長。但是,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刺痛的現實,殘酷地粉碎了家庭對未來的所有希望。手術僅三天,現實再次打破了燕巖家族對未來的願景。醫生說,嚴燕的兒子肚子腫了,他不得不接受另一次手術來調查病因,但同時,醫生說再次剖腹手術可能會增加孩子腹腔和肺部感染的風險。但是如果您不對孩子進行剖腹手術,您可能仍將面臨死胡同。無奈之下,嚴燕和他的妻子籤署並同意了手術。
  • 男孩小區內摔傷重症監護室待80多天 事發小區以沒錢為由拖延賠償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實習記者 李陽煜)8月9日下午15:00時,文建朝從樓道裡的座椅上起身,來到重症監護室門口,此時護士正將一張患者病情通報表放入紙槽中。文建朝用手指著表格往下數到6號床的位置,「文順康,昏迷,體溫37.4度……」,他看著表格裡的每一個字,生怕錯過了任何一點信息。文順康是文建朝的兒子,今年6歲,正在幼兒園上大班。
  • 孩子玩貼畫進了重症監護室
    來源標題:孩子玩貼畫進了重症監護室作為孩子百寶箱裡的玩具之一,造型可愛的小貼畫幾乎隨處可見,有的學校、幼兒園或課外班的老師也時常會用小貼畫作為鼓勵孩子的「獎品」。殊不知,這些小貼畫很可能會化身傷害孩子的鋒利「武器」。記者從首都兒科研究所獲悉,醫院已連續接診了多例因小貼畫而意外受傷的小患兒。
  • 他出生兩天就動了大手術 醫生妙手復位心臟錯「管」
    溫州網訊 出生兩天,就動了重大的心臟手術,在重症監護室裡度過了20多天的奇奇,兩天前終於平安出院了。  父親叫他奇奇,因為他剛出生就得了奇怪的病,又被奇蹟般地救活了。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孩子就會在幾天內嚴重缺氧致死。  附二醫接診醫生說:可以做手術,手術成功的話不會有後遺症。但是孩子剛出生兩天,體重只有4斤,實在是太小了,手術並沒有先例,風險是巨大的。  救,一定要救!蘇爸爸下定決心,他相信,孩子一定能夠跨過難關。
  • 廣東一女子捐肝救子遭父母強烈反對,偷偷做完手術後發現悲劇了
    掛完電話,平時沉默寡言的林秋佳忽然變成話癆,開始規劃著兒子出重症監護室以後如何照顧他。圖為剛剛轉出重症監護室的小澤填。 【點擊視頻了解詳情 愛心捐款連結:仁濟兒童救肝計劃】或者打開微信-支付-騰訊公益-搜索:仁濟兒童救肝計劃。
  • 孩子出生就進重症監護 婦兒醫院書記稱有責任
    近日,濟寧的李先生向記者反映,他的妻子在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生產,醫生拖延剖宮產時間,術前檢查時,孩子突然胎心異常,出生以後不能自主呼吸,一直在 NICU重症監護室中急救。李先生稱,醫院告知他,孩子的存活機率幾乎為零。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黨委書記任明法表示,醫院有一定責任,會配合家屬通過正常途徑處理,待調查結果出來後,對存在過錯的醫護人員將嚴肅處理。
  • 湖南一男孩重症治癒出院,復發後哭求媽媽:好痛,帶我回家吧
    (圖為何婷懷抱著哭鬧不止的兒子)「看著孩子難受,我的心裡也在滴血。可有什麼辦法呢?丈夫一個人在外面掙的錢,遠遠趕不上兒子的花費。醫生說現在是孩子做手術的最佳時間,可是手術需要的十多萬費用,卻成了我們目前最大的障礙。這些天,我真的是度日如年,每一天都是在痛苦的等待中度過。」何婷無奈地說道。
  • 醫生圍著孩子轉,兒童外科手術享「一站式」診療
    經過兒內科醫生系統全面的管理,莎莎的營養狀態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兒外科醫生接力很快為莎莎進行了腸扭轉復位、腸粘連松解、腸管排列術,目前孩子在進一步康復中。莎莎的情況十分少見,因為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多發於新生兒時期,到莎莎這個年齡發病的往往很難診斷,得益於兒童醫學中心內外科的聯合診療,並無縫銜接轉科,及時手術治療,才得到有效治療。
  • 三歲男孩經歷摘眼手術後又做開胸手術,為省錢一家人一天吃一頓飯
    自從兒子李傳淏出生以後,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他和妻子呂彥玫就來到蘇州太倉打工,奶奶也帶著淏淏在出租屋內一起生活。打工的日子雖然辛苦,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日子也算美滿。2018年9月,李現洋發現淏淏的瞳孔在燈下發著白光,像貓的眼睛一樣,李現洋的心裡升起一陣不祥的預感。
  • 青島23歲年輕媽媽先心病手術 費用高額誰幫幫她
    3月24日,這名23歲的媽媽接受了手術,雖然手術做完了,但是她的狀態仍不樂觀。家人想盡一切辦法希望為一歲的孩子留住這個年輕的母親,但是她目前在重症監護室裡,一天一萬多元的治療費,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全家人身上。  半島都市報此前的報導  這名23歲的年輕媽媽叫逄增巧,在經過第一次手術10天後,3月24日上午9點她做了一個動脈瓦刺導管。
  • 德陽一嬰兒剛出生就住院 一個月做了三次手術(圖)
    孩子剛出生就住院 苟順東夫婦提供的入院證明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29日訊(記者 周鴻)剛剛生下兒子的苟順東夫婦還沒來得及高興,就陷入了愁苦之中。「現在還住在重症監護室裡面。」說起自己的孩子,夫妻倆不住的嘆氣。  苟順東夫婦是旌陽區雙東鎮翻身村的村民。兩人已經有了一個兩歲的女兒,二胎政策放開後,夫妻倆決定再生一個。今年7月30日中午,他們的兒子來到了這個世界上,讓夫婦倆高興不已。  大喜之後卻是悲。他們剛剛出生的兒子出現了問題。  「醫生說嬰兒哭起來沒有聲音,還不斷的流口水。」
  • 寶寶一出生就進重症監護室,媽媽知道原因後淚目:我不配做母親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急搶救,寶寶的呼吸才平穩下來,被立即轉到重症監護室。寶寶被診斷為新生兒肺炎、腦積液、黃疸,血小板減少,病危通知書一份接一份,還未來得及好好抱一抱兒子的馮蓉和丈夫每日心懸在嗓子眼。第14天,醫生找兩人談話:別讓孩子再遭罪了,抱回去吧。
  • 有孩子感冒發燒住進重症監護室,還上了呼吸機
    在上海新華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裡,5歲的林林(化名)命懸一線!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林林高燒不退,因為肺部感染嚴重,不得不用呼吸機來幫助他暢通氣道。更加讓新華醫院兒科急診和重症監護主任朱曉東擔憂的是,專家們懷疑病毒很有可能已經開始侵襲神經系統,影響腦部。最後的診斷結果還在等待,所有人都為林林捏把汗。
  • 我花三個月時間在重症監護室做義工,最終卻成了一個病人
    於是,在2013年10月15日,我申請到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做義工,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的人生悄悄發生了改變。一想到這裡,我就像發瘋一樣停不下來,我停不下來,我什麼也做不了,我什麼也做不了,我只能躺在床上,抱頭大哭。我知道自己病了,「病人」這個身份讓我成為了「加八床」周芳,住進了醫院的心內科。醫生說,我的氣血損耗太多了,必須要好好休息,把自己放空。
  • 一場小小的疝氣手術,致三歲女童意外去世,家人和醫生各有說法
    根據相關媒體18日報導,女孩的母親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看見孩子的小腹處有一點,就帶孩子去做了檢查,檢查結果就是腹溝疝氣,家裡的親戚知道後,告訴他們這個病很小,當地蚌埠市誠信醫院很好,院長做這個手術非常厲害,只需要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