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出生兩天,就動了重大的心臟手術,在重症監護室裡度過了20多天的奇奇,兩天前終於平安出院了。
父親叫他奇奇,因為他剛出生就得了奇怪的病,又被奇蹟般地救活了。
出生才2天,體重僅4斤,就被確診為罕見心臟病
奇奇出生後,家人發現,他的手上有烏青,漸漸的,出現了口唇發紫,呼吸困難。
在樂清市人民醫院,醫生檢查後,初步判斷是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孩子也許撐不過今晚。」醫生說的話,就像晴天霹靂般,打在蘇先生一家人的心頭上。
就這麼放棄了嗎?奇奇是蘇先生和妻子的第一個孩子。
第二天,奇奇像奇蹟般地還活著。會不會是誤診?蘇先生一家帶著希望,立即安排將孩子轉院至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經超聲確診: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屬於罕見的複雜先心病。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孩子就會在幾天內嚴重缺氧致死。
附二醫接診醫生說:可以做手術,手術成功的話不會有後遺症。但是孩子剛出生兩天,體重只有4斤,實在是太小了,手術並沒有先例,風險是巨大的。
救,一定要救!蘇爸爸下定決心,他相信,孩子一定能夠跨過難關。
在雞蛋大小的心臟上,成功將細如髮絲的血管移位
完全性大動脈轉位,通俗來說,就是心臟的兩根大動脈長反了。這會導致體內動脈血和靜脈血無法交叉流通供應全身,患者會嚴重缺氧死亡。
奇奇出生兩天了,還活著,是因為一根動脈導管。嬰兒剛出生時,兩大動脈血管間都有一根小小的動脈導管,起到連通作用。而這根動脈導管會在出生幾天後功能性閉合。這就意味著,動脈導管閉合時,奇奇的生命也將終結。
要救命,必須要在動脈導管閉合前進行手術矯治,將長反的血管復位。時間,就是生命!
此時,正在外地探親的附二醫心胸外科主任醫師胡型銻接到醫院命令:立即趕回醫院為患兒開展手術。
當晚8時許,剛剛趕回醫院的胡型銻立即進入手術室。手術室外,蘇先生一家焦急地等待著,他們默默祈禱著生命奇蹟。
手術需要在深低溫、停循環的狀態下進行,這對麻醉醫生來說,也是極大的考驗。患兒經麻醉後,主刀醫生胡型銻上陣,這也是他做過手術中最小的患兒。開胸後,孩子的心臟就像小雞蛋那麼大,周邊的組織非常脆弱。每一步操作,都關乎著小生命的安危。
胡型銻先將主動脈和肺動脈換位,然後進行手術的關鍵:將冠狀動脈左右移位。連接心臟,為心臟供應血液的冠狀動脈,只有1毫米細。在放大鏡下,醫生精準操作,巧妙確保細如髮絲般的冠狀動脈成功移位,保障術後患兒血液通暢。
4個小時過去了,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術後,孩子被送入了重症監護室。等候在手術室外的蘇先生一家,儘管沒能見到孩子,但是揪著的心已經放下了。
術後,奇奇心臟自動復跳,解剖畸形得以完整矯治,成功跨過了第一個大難關。
跨過這麼多的難關,今後一定會越來越好
術後第一天,在重症監護室裡,奇奇帶著呼吸機睡著。蘇爸爸見到孩子時,看到他臉色變紅潤了,忍不住喜極而泣。
難關又接踵而至。
術後,奇奇出現出血、滲血、血壓波動。肺部也出現了感染。
「出生僅兩天,這是我們遇到術後監護年齡最小的患兒。」心胸外科重症監護室主治醫生宋曉榮用「過程艱難」形容奇奇在重症監護室的20多天。
為了更好地對孩子進行術後監護,附二醫集結了重症監護室、新生兒科強大的醫療力量。血壓不穩,這非常考驗監護醫生用藥控制的經驗。要知道,如果血壓無法控制,就可能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如果肺部感染加劇,也會危及生命。
每一個難關,都事關生死。
令人欣喜的是,奇奇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蹟。
宋曉榮說:「這個孩子真的太勇敢了,術後恢復得快,也恢復得好。」
10多天前,奇奇轉入了普通病房。蘇先生和妻子日夜守著孩子,他們很享受這份遲來的團聚。
兩天前,奇奇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出院回家了。
昨天,蘇先生給記者發來奇奇的照片。這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紅撲撲的小臉上大眼睛眨巴眨巴,長得也很俊俏。對於孩子的未來,蘇先生信心滿滿:「一出生他就堅強地跨過這麼多的難關,今後他一定會越來越好!」
延伸閱讀
新生兒先心病發病率10‰
孕後頭三月謹防病毒感冒、射線輻射和濫用藥
此前,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監測統計,連續三年來,我市先心病患兒發生率都超過10‰。先天性心臟病也成為我市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組首要的死亡原因。
據統計,附二醫自1988年開展第1例先天性心臟病手術以來,目前已累計為4000多例患兒開展手術,每年平均開展先心病手術約200例。附二醫心胸外科主任醫師胡型銻告訴記者,先心病患兒中,七成為簡單心臟病,部分治療時甚至已經不用開刀。其餘為複雜心臟病,如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就是複雜性心臟病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很罕見,治療難度極大。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我市複雜心臟病救治成功率可達90%。一般來說,出生2周後是做先心手術的最佳時間。
先心病是怎麼發生的?胡主任說,具體原因不明,一部分有遺傳傾向性。但是有幾點需要大家注意:懷孕頭三個月內,要謹防病毒感冒,不要接觸射線輻射,儘量少用或不用藥。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孫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