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肚子裡接受心臟手術!這個酷寶寶出生了,近8斤重!

2020-12-25 東方網

圖片說明:孫錕教授做新生兒心臟超聲,診斷評估。戴榮攝。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8月29日報導:今天上午8點51分,此前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接受亞洲首例胎兒宮內主動脈瓣球囊擴張術的男寶寶順利出生了!他哭聲響亮,體重3980克(7斤9兩),新生兒評分10分,身體發育軌跡與健康新生兒一樣。更重要的是,經過第一時間的心臟超聲的評估,宮內手術的治療效果好於醫生們的預期,小寶貝目前不需要任何治療。

圖片說明:汪希鵬主任醫師、王磊副主任醫師在做剖宮產手術。戴榮攝。

  上午8點,新華醫院的一間手術室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看起來普通的一臺孕38周+3天的剖宮產手術卻關乎著一項醫療新技術的成果。在麻醉科主任石學銀、張成密醫生產婦實施麻醉後,婦產科主任汪希鵬、婦產科王磊副主任醫生井然有條地站到手術臺兩側,開始了手術,僅用了20分鐘,汪希鵬主任就通知一旁的新生兒醫生,說:「寶寶出來了!」眾人的目光就集中在醫生的手中,一個大胖小子帶著響亮的哭聲來到了這個世間。這標誌著寶寶建立了自己的心肺循環系統。

  第一時間,新華醫院小兒心血管科學科帶頭人孫錕教授、小兒心血管主任陳筍就開始為小寶寶做新生兒心臟超聲評估。經過評估,這個寶寶原本重度的主動脈狹窄經過宮內治療,已轉為輕到中度度主動脈狹窄。孫錕教授說:「他的治療效果好於預期,我們的宮內球囊擴張術將接近閉鎖的主動脈瓣成功打開,經過在母體內7周的生長,瓣口直徑增大到原來的兩倍以上,可以讓足夠的血流順利通過。所以這個寶貝短期內不再需要進一步手術,隨訪即可。」

  子宮內7周的生長極為神奇,寶寶左側乳頭下原本應有一個宮內手術時穿刺的針眼,但如今已經沒有任何痕跡。據孫錕教授介紹,此次的宮內治療解決了三個問題:第一,救命。當時在宮內這個寶的心臟已經出現心包積液,心功能衰竭,宮內的主動脈瓣擴張術糾治了這一情況;第二,生長。經過擴張後的血管和心臟進一步發育;第三,機遇。經過這樣的治療,可以為寶寶贏得手術時機,甚至無需手術。

  「根據胎兒病情的危重情況,類似的宮內手術最早可以在孕22周實施。」陳筍主任說。據悉,患兒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是在媽媽懷孕24周的時候發現的。父母強烈要求保留這個新生命,經過多學科會診,新華醫院小兒心血管科、婦產科、麻醉科等合力為胎兒實施了胎兒宮內主動脈瓣球囊擴張術,這也是亞洲首例單中心此類手術。

  據了解,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約佔先心病的3%-6%,胎兒如果在孕早期就發生主動脈瓣狹窄的話,隨著孕周的增長,左心室由於充盈血量持續降低,最終可能導致進行性發育不良和衰竭,形成左心發育不良症候群(HLHS)。HLHS患兒出生後只能選擇Norwood分期手術或Hybrid分期手術才有可能長期存活,而這兩種手術方式一期死亡率仍在20%以上,即使完成了三期手術也只能建立以右心室供應體循環的單心室循環,且術後患兒遠期預後不佳。

  對於這類胎兒,國內很多醫院選擇放棄治療終止妊娠,而宮內心臟介入治療可以明顯改善主動脈血流,促進左心室的發育,為出生後建立雙心室循環創造機會,明顯改善預後。自從1991年Maxwell D等報導了第一例宮內心臟介入治療病例,至今國際上已相繼報導超過200例的臨床病例,其中主動脈瓣球囊擴張術佔大多數,技術成功率在50%以上。宮內心臟介入手術複雜,難度高,需要小兒心血管科、婦產科、新生兒科和麻醉科等多學科的全力合作配合,因此國際上能開展該技術的研究中心很少,能獨立開展的更少。經現有資料庫檢索,此前未有亞洲地區的醫療機構報告獨立完成過這一手術。

相關焦點

  • 孕26周胎兒心臟發育不良 在媽媽肚子裡接受手術
    孕26周胎兒做心臟介入手術市婦兒醫院完成單中心胎兒肺動脈閉鎖球囊擴張術7月31日,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多學科聯合為一孕26周胎兒進行了國內首例單中心(醫院獨立完成)的胎兒肺動脈閉鎖介入治療,在胎兒心臟介入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時這也是國內接受胎兒介入治療最小孕周的案例。
  • 在媽媽子宮內接受心臟手術的寶寶出生 宮內手術療效好於預期
    在媽媽子宮內接受心臟手術的寶寶出生 宮內手術療效好於預期 2018戴榮 攝   中新網上海8月29日電(記者 陳靜 徐明睿)一位孕32周的準媽媽腹中的先天性心臟病寶寶在上海成功接受了宮內主動脈瓣球囊擴張術,為其出生後的進一步手術治療獲得有利條件。  29日,男寶寶順利降生了。
  • 26周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做心臟手術!揭秘手術全程
    7月31日,青島婦女兒童醫院成功完成一例26周胎兒心臟介入手術。  青島新聞網8月1日訊 (記者 張萍)在媽媽肚子裡能接受心臟手術?是的,7月31日,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就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刺穿寶媽的腹部,用時15分鐘,在寶寶瓜子仁大的心臟上實施了介入手術。如今,這個被診斷為先心病、已經26周的小傢伙狀態穩定,將在媽媽肚子裡足月再和這個世界見面。  這是國內接受胎兒心臟介入治療最小孕周案例,也是國內首例單中心(單個醫院獨立完成)的胎兒肺動脈閉鎖介入手術。
  • 26周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做心臟手術!本網揭秘手術全程
    7月31日,青島婦女兒童醫院成功完成一例26周胎兒心臟介入手術。青島新聞網8月1日訊 (記者 張萍)在媽媽肚子裡能接受心臟手術?是的,7月31日,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就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刺穿寶媽的腹部,用時15分鐘,在寶寶瓜子仁大的心臟上實施了介入手術。如今,這個被診斷為先心病、已經26周的小傢伙狀態穩定,將在媽媽肚子裡足月再和這個世界見面。這是國內接受胎兒心臟介入治療最小孕周案例,也是國內首例單中心(單個醫院獨立完成)的胎兒肺動脈閉鎖介入手術。
  • 在媽媽子宮內接受心臟手術的寶寶出生了,重7斤9兩很健康
    新生兒在接受心臟超聲,診斷評估。 上海新華醫院供圖8月29日8點51分,一名曾經在媽媽子宮內接受過心臟手術的寶寶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出生了,他體重3980克(7斤9兩),新生兒評分達到滿分10分,其身體發育軌跡也與健康新生兒一樣。
  • 29周胎兒在媽媽腹中成功接受心臟手術,術時心臟僅杏仁大小
    但5月初的胎兒超聲大結構畸形篩查卻發現胎兒心臟結構異常,這個結果好像一盆冷水潑在蓉蓉一家人頭上,進一步的心臟超聲更讓人揪心:右心發育不良症候群——胎兒肺動脈瓣重度狹窄、三尖瓣啟閉運動受限。心心念念的「二寶」來了,卻在肚子裡就「病了」。胎兒28孕周前,終止妊娠還是選擇留下?
  • 出生4天的男嬰接受「剖腹產」手術 竟因肚子裡還有個完整的胚胎
    剛出生4天的男嬰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接受了一臺特殊的「剖宮產」手術,醫生從他腹中取出了一個四肢完整的胎兒。據了解,這原本是單卵雙生的雙胞胎,但一個胎兒發育不好,「鑽」進了另一個寶寶的肚子裡,更為罕見的是這個寄生胎結構是完整的,昨日,經過術後康復治療,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男嬰順利出院。
  • 在媽媽肚子裡發育好的寶寶,出生後有這些特徵,你家寶寶有嗎?
    其實大多數的先天性染色體疾病在孕期做檢查的時候就能發現,而爸爸媽媽們擔心的也不是不無道理,因為有些問題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有的還表現的不明顯,比如智力問題啊、聽力問題啊等等。如果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發育得好的話,寶寶就不會出現先天性的問題,一般在媽媽肚子裡發育的好的寶寶會有以下這些表現。
  • 這些人在孕媽媽肚子裡動手術:寶寶別動,我們是來救你的!
    "感覺有液體正在往羊水裡流動,熱熱的,像一股暖流,我想,一定是成功了!"手術過半,躺在臺上的二孩媽媽蘭女士,睜開了雙眼,身旁站著的是主刀醫生、浙大婦院胎兒醫學專家溫弘副主任醫師。4 月底,這場浙江省第一例在孕媽媽肚子裡進行的胎兒胸腔積液分流術,救了蘭女士還未出世的寶寶。
  • 女童出生12天接受心臟手術 心臟停跳51分鐘(圖)
    才12天大的寶寶就做了心臟手術。於丹丹攝出生僅僅12天,患有嚴重先心病的小西西(化名)就進行了心臟手術,醫生讓孩子心臟停跳51分鐘,然後鴿子蛋大小的心臟進行了一番「裝修」,為她重新建立了一座「心牆」,還用一把「小傘」堵住了她破損的「心眼」,挽回孩子寶貴生命,西西也是國內報導年齡最小的進行「心臟缺損鑲嵌手術」的患兒。
  • 杭州這些人給在孕媽媽肚子裡的胎兒動手術:寶寶別動,我們來救你
    但此時左側胸腔大量積液導致左肺膨脹不全,加上腹腔積水,已經對寶寶的心臟產生很大的壓迫風險。孩子能不能保,要不要保?一道難題橫在蘭女士眼前。如果放任發展,寶寶的胸腹水持續擴散,導致心衰,胎死腹中是遲早的事;如果此時直接剖宮產,寶寶孕周太小,生存機率很低。只剩下一個辦法:通過宮內手術,將胎兒體內的胸腹水引到羊水中去,儘可能讓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多呆一些時間。
  • 跨越生命禁區,杭州這些人在孕媽媽肚子裡動手術:寶寶別動,我們是來...
    「感覺有液體正在往羊水裡流動,熱熱的,像一股暖流,我想,一定是成功了!」手術過半,躺在臺上的二孩媽媽蘭女士,睜開了雙眼,身旁站著的是主刀醫生、浙大婦院胎兒醫學專家溫弘副主任醫師。4月底,這場浙江省第一例在孕媽媽肚子裡進行的胎兒胸腔積液分流術,救了蘭女士還未出世的寶寶。
  • 出生時僅有1斤重的寶寶現在長大了,網友:成了小帥哥
    每一位寶媽在懷孕時的願望就是希望肚子裡的寶寶茁壯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當孩子出生時醫生說的最多的兩句話就是母子(女)健康情況和寶寶的體重。深圳的一位寶媽在得知自己剛出生的寶寶體重時著實嚇了一跳。由於寶寶沒有發育好,剛出生時他但皮膚通紅,未完全形成的皮膚組織使他的皮膚看起來就像是透明的,甚至隱約可以看到他肚子裡的腎臟;小小的身體用成年人的一隻手掌就可以完全蓋住。
  • 請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變形記」
    請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變形記」懷孕3周的超聲波可能無法檢測到胎兒。超級微小的受精卵(稱為硬果漆樹果)小於一粒鹽,但早在第4周時候,醫生就可能會看到你的子宮內膜厚,表明小種子已經達到TA的目的地——子宮。
  • 出生1年接受6次手術 堅強寶寶「抓周」抓起聽診器
    雖然出生才一年,一欣卻已經經歷過很多大人都沒有經歷過的痛苦,因為先天性三項畸形,一欣幾乎一生下來就被判了「死刑」,但親人們沒有拋棄,醫生們沒有放棄,一年六次手術,終於將這個堅強的寶寶從死神的手裡搶了回來。
  • 從懷孕到孩子出生的四十周,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幹什麼呢?
    不過孩子生產下來之後又是滿滿的幸福感,自己的孩子終於出生了。那麼從懷孕到孩子出生的這40周裡,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都在幹什麼呢?一、1到4周第一周的時候當然就是受孕了,最幸運的那一顆爸爸的種子在媽媽肚子裡與媽媽的種子互相結合成為了受精卵。
  • 準媽媽給肚子裡的寶寶做胎教,能讓寶寶更聰明嗎?
    ,其實最主要影響的是孕媽媽自己的身心狀態,它與肚子裡的寶寶出生後聰不聰明,沒有半毛錢關係。媽媽給寶寶聽胎教的音樂,在聽的過程中,舒適、輕緩的音樂能使人的心情放鬆,能達到緩解準媽媽焦躁情緒的效果。媽媽心情好,就會間接的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自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會生長好。再加上後天寶寶出生後,媽媽在孕期用於做胎教的愛好依舊繼續(給寶寶講故事、聽音樂、繪畫、做運動),那麼寶寶長期處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是要比同齡的寶寶在某一方面要聰明許多。
  • 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出生幾斤重的寶寶最聰明?
    而今天呢,我們也來聊聊寶寶的體重這個話題: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出生幾斤重的寶寶最聰明?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寶寶的出生體重,真的可以估計嗎?有的媽媽可能對此心存疑慮,但寶寶出生體重,確實是可以估計的。臨床上,醫生通常用臨床測量和超聲測量這兩種方法來估算胎兒體重的。
  •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6個月 醫生成功給杏仁大胎心動手術
    短暫的20分鐘手術全程由超聲影像定位操作,氣氛十分緊張。  媽媽肚子裡的寶寶,小心臟只有杏仁大,能做「心病」治療?聽起來匪夷所思,卻真實發生了!  9月22日,廣東省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了全國首例胎兒心臟病宮內介入治療手術,39歲的謝女士腹中28周的先心病寶寶,在中外專家團隊的密切合作下,「通波仔」救右心室,免遭夭折之禍。還有10周,這個「新(心)生」寶寶就將出生。
  • 1.2公斤早產寶寶成功「修心」 心臟只有「鴿子蛋」那麼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文通訊員邢永田圖因為胎膜早破,僅僅在媽媽肚子中待了29周的小兄弟倆提早報到,更不幸的是,哥哥還被查出嚴重心臟病,而這隨時會奪去小傢伙的生命。緊急情況下,華中阜外醫院的專家們齊力,為哥哥進行了心臟手術,而他也成為了我省體外循環下體重最輕的一個小患者,手術時,他的體重僅僅1.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