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社區工作20年,始終堅守社區工作一線
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做好社區治理和服務工作
居民誇讚她為鄰家「好大姐」、社區「好書記」
如今她在新的崗位上「傳幫帶」發揮餘熱
她曾經是
拱北街道僑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現任北嶺社區黨委副書記
她就是劉碧蓮
做好社區治理和服務工作
最管用的就是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你家漏水,把我房頂淹了,你賠錢」「你放在樓道的東西,老擋著我出行」……從前這種事情在居民間經常發生。劉碧蓮作為社區書記,按照上級安排部署,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帶領社區網格員進網格片區入戶開展常態化走訪。誰家有老人沒人照顧,誰家孩子放學沒人照看,誰家剛剛生了孩子等大事小情,她都了如指掌,誰家需要幫助,社區網格員都能隨時幫助解決。
20多年的社區一線工作,劉碧蓮帶領社區「兩委」班子,充分發揮社區黨員「領頭雁」作用,聚焦民生實事、聚焦黨的建設,切實解決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高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在社區努力一點一滴得到了居民的認可,久而久之,居民的門好進了、話好講了,社區網格員成了居民的貼心人,居民誇讚她為鄰家「好大姐」、社區「好書記」。
劉碧蓮慰問老黨員
守望相助,社區人心暖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疫情蔓延後,劉碧蓮帶領團隊,充分發揮人熟、地熟、信息熟的優勢和作用,實行了「五個起來」防疫宣傳模式,同時排查人員信息,梳理搜集在家的基礎病患者信息與需求,以便給他們提供急需的服務。
劉碧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作為社區書記,要靠前指揮、守土盡責,守護一方群眾的生命健康。
「我沒有地方住了,社區能否幫忙解決下呀?」一早,一名湖北籍居民走進了僑光社區居委會。通過仔細詢問,該名湖北人及同鄉兩人過年都沒有回家,一直居住在酒店,由於疫情防控期間沒有收入來源,身上的積蓄已經花光了,酒店也沒辦法住了。
了解完情況之後,劉碧蓮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向「三人小組」中其他成員報告詳細情況,同時讓社區網格員立即打電話聯繫救助站。「不管他來自哪裡,只要在我們轄區,我們就要管到底。」劉碧蓮說。
由於救助站安排手續需要時間,為了讓這兩名湖北籍居民當天晚上不露宿街頭,劉碧蓮趕到他們原住酒店現場,勸說酒店先暫時留他們住一個晚上,並給他們提供了口罩等生活物資。通過在溝通上下功夫,劉碧蓮給予湖北籍人員柔性服務,最終將其送往救助站。
引領各方力量形成「六位一體」管理模式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工作,劉碧蓮第一時間與社區「紅色物業」黨支部建立「紅色物業聯盟」機制,統籌整合各方力量和資源,建立了由黨員、物業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組成的疫情防控隊伍,在疫情防控先鋒崗上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為社區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確保服務不斷檔。
針對聯安大廈、圍苑新村等無門衛、無物業公司、無業主委員會的「三無」小區,劉碧蓮引領各方力量,形成了「紅色物業聯盟」協調、共建單位配合、物業公司服務、網格員巡查、熱心黨員、居民志願者參與的「六位一體」抗疫管理模式。
新春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除做好自管小區物業管理服務的本職工作外,還承擔起一個「紅色物業」黨支部的社會責任,他們積極響應社區號召,擔負起無物業小區的臨時物業管理工作,與社區黨委並肩作戰在抗疫一線,成為社區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組成力量。
全面推動老舊小區升級改造
三個小區消除消防「隱患」
拱北僑光社區轄區內多數都是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整片區域規劃相對落後。樓棟間道路狹窄,消防通道時常被亂停亂放車輛佔用,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人員的疏散、消防車的進入都將是大問題。作為拱北街道老舊小區升級改造項目比較集中的社區,劉碧蓮始終把推動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步入正軌、為居民打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作為重點工作,她積極引進了揚德物業公司對這三個老舊小區進行合併管理,通過加強基礎設施綜合改造,讓三個小區的整體環境有了徹底改變。
在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過程中,劉碧蓮把解決消防安全隱患作為重中之重,多次組織社區網格員、民警到小區走訪調研,針對小區的消防通道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進行升級改造,還爭取到了人保財險公司的大力支持。
現在小區環境變了,還打通了消防通道,今後在這裡生活越來越幸福了!
居民
劉碧蓮
聽到居民們稱讚小區乾淨有序,真的感覺到自己和兄弟姐妹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社區雖小,要做好服務,需要的努力還很多很多,但每個小家庭的「小滿足」,匯聚起來就是一份「大幸福」。現在,我因工作調整離開了僑光社區書記的崗位,到了北嶺社區擔任黨委副書記,我將繼續紮根社區服務,協助社區書記不斷改善社區環境、拓寬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用心用情把黨員和群眾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建美麗和諧家園!
來源:拱北街道
【來源:珠海香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