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職業教育」發展呈現新特點,助力海外學子實現人生夢想

2020-09-04 語合中心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各國在各領域的交往不斷深化,複合型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懂中文的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大幅增長。因此,「中文+職業教育」應運而生。這一項目的開展不僅滿足了各國學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為各國培養了既懂語言又懂技術的專業人才,同時也推動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



推動「中文+職業教育」

向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發展


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首設「中文+職業技能」論壇,邀請中外企業與教育專家共同討論如何開展就業創業對接,此舉引發不少業內專家關注,也讓更多的目光投向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


推進職業教育與國際中文教育融合發展,整合優勢資源,拓展「中文+」項目內涵及承載力,賦能國際中文教育轉型升級發展,既是國際中文教育轉型升級發展的著力點,也是提升中國語言文化傳播能力的突破口。


那麼,如何推進「中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有專家表示:首先要以學習需求為導向,推動「中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中國民營企業現狀調查研究報告》調研結果顯示,人才瓶頸已成為制約「一帶一路」沿線中資企業發展不可忽視的短板,造成該短板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員工中文水平和溝通能力不過關,這就為「中文+職業教育」培訓創造了需求。


在此背景下,推動「中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應著力整合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兩個領域的發展優勢,在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既要注重語言教育中的交際性與實用性,還要注重職業教育中的專業性和實操性。


另外,還需發揮各國際中文教學項目及機構綜合性平臺功能,推進「中文+職業教育」本土化發展。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中文學校及國際中文教學項目不斷強化其綜合平臺的功能,與當地政府、企業等開展合作,開啟「訂單式」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實現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精準對接,效果顯著。


此外,要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實現「中文+職業教育」長效發展。


所謂「雙師型」教師,指的是既能勝任中文教學又能進行實操培訓的教師。打造一支由單一中文語言教學轉向「中文+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既是推進中文教學多元化的積極嘗試,也是中文教學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由此,可以推動「中文+職業教育」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發展,實現「中文+職業教育」的長效發展。


「中文+職業培訓」開創線上教學新模式


在推動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各國都在進行著大膽的創新和嘗試。在斯裡蘭卡,隨著中斯交流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斯裡蘭卡人認識到學習中文的重要性。


自2019年以來,在這裡的國際中文教師們陸續為斯裡蘭卡海關、移民局、旅遊警察、酒店服務業等,量身打造各類「中文+職業培訓」課程,受到廣大學員們的喜愛。今年,「中文+」更是開創線上授課新模式,最大限度滿足學員需求。



7月23日,海關中文第二期開班儀式通過ZOOM平臺在線上舉行。斯裡蘭卡海關人力資源部主任艾·摩·娜麗卡·艾蒂瑞辛赫(E. M. NalikaEdirisinghe)表示,學習中文能為海關官員們,尤其是在機場工作的官員們帶來便利。她希望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其同中國海關的合作關係,為海關官員們提供更多類別的課程。


24日,為中資企業當地員工開設的中國文化知識培訓班也如期開班。學員們分別來自中國港灣斯裡蘭卡區域公司、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設蘭卡子公司。


在設計海關中文和中國文化知識課程時,國際中文教師費燕洪特意考慮到兩門課程的特殊性和斯裡蘭卡的國別化特徵。


海關中文針對的是斯裡蘭卡海關官員,由於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直接接觸中國人,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及與海關工作相關的中文是他們學習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費燕洪從這兩方面入手,突出聽說,強調活動和操練,並藉助學員們的母語僧伽羅語,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中國文化知識課程針對的是中資企業的斯裡蘭卡員工,他們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困惑,因此該課程以介紹中國文化為主,並輔以相關的詞語、句子。除常規的中文問候、中國飲食文化、家庭觀念外,課程還囊括了餐桌禮儀、接待來訪等商務禮儀,以及斯裡蘭卡員工尤為感興趣的中國電商、電子支付、中國服飾文化、中醫等話題。


正是這樣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課程設計,令參與培訓的學員們覺得實用而有趣。「這是我第一次在網絡上學習中文課程。老師的教學能力特別出色,中文課程水準很高。」海關中文班學員哈莎·阿貝瓦達娜(HarshaAbeywardana)說道。「我很喜歡這門課的呈現方式,有很好的課程規劃,很容易跟進。我希望能通過學習拓寬我的文化視野,提升中文口語能力。」


此前在寮國,首期中老鐵路運營期專業崗寮國籍學員中文強化培訓開班儀式也在線上舉行,233名第一期培訓班學員參加了開班儀式。


寮國教育與體育部職業技術教育司副司長賽康表示,經過嚴格的考核和選拔,首批老中鐵路有限公司寮國籍學員招聘工作已經圓滿完成並進入培訓階段,希望這批有知識、有能力的學生通過培訓能成為當地的技術骨幹。他說,老中鐵路是寮國第一條鐵路,鐵路相關職業及培訓在寮國歷史上尚屬首次。他希望學員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努力掌握好中文和專業技術。


中老鐵路運營期首期學員培訓包括中文強化、專業理論以及崗位技術實操培訓。國際中文教師們負責承擔中文強化培訓任務,第一期培訓時間10周,開設了基礎中文、聽力、口語、閱讀以及鐵路基礎知識等課程,為後面階段的專業理論和技術實操培訓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文+職業培訓」助力學員實現人生夢想


對於參加過「中文+職業培訓」課程的學員們來說,通過培訓不僅收穫了中文知識,還學到了專業技術,開闊了視野和思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


7月1日,天津與泰國職業教育專項獎學金生線上中文及「中文+」培訓結業,35位獎學金獲得者參加了結業儀式。此次線上「中文+」培訓課程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微信群及ZOOM平臺展開。老師們除了在課上為學生們講授專業詞彙,還帶領學生進行實踐。



學生李飛雲說,希望以後還能跟老師學習更多知識,邊學習邊實踐,更好地服務社會。在不久的將來,35名獎學金生即將前往中國天津師範大學以及天津各職業院校學習。


在加納,深能安所固電力(加納)有限公司的40餘名本土員工通過第一期中文培訓順利結業。基於學員大多為初級水平,結合當地的文化與企業需求,課程設計主要為HSK1級內容,並適當拓展,探討了人際關係、中加飲食、購物通話等生活類話題。


課程進行到一半時,受疫情影響延伸到線上繼續進行。有學員表示,「不受時空限制的線上教學彌補了線下課時的局限,很方便。感謝中文教師們為我們開設的精彩課程,讓我們學到很多,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也更清楚了。」


還有學員說,「此次的『中文+』培訓課程內容精、效率高,不僅大大節省了學習時間,還提高了我們的技能和語言優勢,為未來的晉升增加了籌碼,讓我們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近年來,隨著各國不同行業對中文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長,「中文+」課程已逐漸涉及高鐵、經貿、旅遊、法律、海關、航空等數十個領域。未來,各種形式的「中文+」課程將通過不斷創新與發展,為各國學員提供更多中文職業教育機會,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人文交流與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來源:部分內容來自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學IT成就職業夢想 千鋒教育助力學子躋身精英行列
    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與薪酬待遇,很多人在就業後會選擇再就業,即轉行選一門技術性強、發展前景好的工作。,現在已經開始籌備在工作地購入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當再次提到職業規劃時,李同學信心百倍的表示,已經將下份工作目標鎖定在了一線網際網路大廠,相信憑藉自己在眼下崗位中的穩紮穩打,並通過在千鋒教育平臺的不斷學習,這個目標一定能夠達成。對於眾多像李同學一樣有著大廠目標的學子們而言,選擇一家緊跟前沿大廠技術的IT教育機構進行學習,確實是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 選擇職業教育,開啟夢想新徵程
    在這追逐希望、放飛理想的季節,你們一定懷揣著夢想,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處在人生重要關口的你們,人生如何規劃,未來如何選擇,這都是擺在你們面前的必答題。在此,我們希望你們能認真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根據未來發展趨勢、認真規劃自己的人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職業教育,如同踏上一條雙車道,畢業既可就業、也可升學。人生道路千萬條,選擇合適第一條。
  • 7大打卡任務、職業導師輔導!海外學子開啟南海「走讀之旅」
    此次活動是南海區繼今年4月「海外人才歸南海—2020『疫』路同行招聘季」活動後,又一次為海外人才量身打造的主題活動。南海區還聘請了13位來自區內規模以上企業的資深人力總監、高級管理者組成「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團」,全程提供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培訓,助力學子們走好職業生涯第一步。
  •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助力實現音樂夢想 中國音樂學院美育教育走進運城
    來源:運城新聞網運城晚報訊(記者 景斌)9月5日,「中國音樂學院美育教育走進運城」新聞發布會,在山西泓元藝術培訓學校舉行。這標誌著運城學子的美育教育將掀開新的篇章。發布會上,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杜亞雄、劉沛,分別圍繞美育教育重點課程《琴樂啟蒙》《中華小四弦》作了詳細講解,受到與會者的歡迎。
  • 中文教育呈現低齡化
    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的低齡學習者在中文課上。 2020年初,坐落於倫敦的佩茨伍德中英雙語幼兒園舉行開班儀式。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該中英雙語幼兒園會令當地的中文教育達到一個新水平,讓熱衷中國文化和語言學習的當地人和華人社區有了讓子女在學齡前學習雙語的環境。 該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英雙語教育使幼兒在自然成長習得兩種語言,面對未來國際社會將具有更強的溝通和理解能力。
  • 職校開學新花樣,家人陪伴走紅毯,成都學子贏得「有尊嚴的人生」
    四川省成都市青蘇職業中專學校在學校運動場隆重舉行「與祖國同心 放飛青春夢想」為主題開學典禮,來自教育部門及校企合作單位的領導嘉賓與全校師生、家長共同見證難忘時刻,新學期,新面貌、新氣象,多方攜手學校共同譜寫屬於青蘇職中學子的美好明天。
  • 「中文+職業教育」邁出新一步
    「中文+職業教育」新嘗試  「中文+職業教育」是語言和職業相融合的教育。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首設「中文+職業技能」論壇,邀請中外企業與教育專家共同討論如何開展就業創業對接,此舉引發不少業內專家關注,也讓更多的目光投向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
  • 走南海,看南海,懂南海,「2020海外學子看南海」活動開營
    8月25日上午,「海外人才歸南海行動——2020海外學子看南海」活動正式開營。本次活動,不僅是南海期盼與海外學子加強溝通協作交流、共創美好未來的心聲吐露,也是南海追求高質量發展、追逐美好夢想的願景描繪。今天起,50名留學海外的學子,將通過四天三夜深度走訪和學習,全方位感受南海的城市魅力、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
  • ——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助力雲南臨滄、紅河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校企攜手謀發展,助力扶貧顯成效 2019-10-22 來源:廣東省教育廳   為了更好地貫徹國家教育扶貧精神,落實職業教育東西(粵滇)協助行動計劃,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積極挖掘行業資源
  • 連續六年專款褒獎 榮程集團助力葛沽學子夢想起飛
    截至目前,榮程集團已連續6年每年拿出專款,褒獎葛沽一中和葛沽三中優秀教師和高考優秀學生,助力葛沽學子夢想起飛。特別是對津南教育事業的多年來的大力支持。目前,津南教育在天津市環城四區中始終處於第一梯隊位置。葛沽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和進步,這與葛沽鎮政府以及榮程集團等知名企業、社會賢達、教師團隊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息息相關。陳瑞峰主席表示,葛沽鎮黨委和政府將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支持教師的工作,為學校的工作開綠燈,為教師的成長建平臺,為葛沽鎮、津南區教育的發展而努力。
  • 致力於海外在線中文教育標準化,AreTalk想要成為中文教育的「VIP...
    AreTalk為2018中國海創周路演項目,由英國華裔創辦,致力於海外中文在線教育標準化。通過自主研發的APP,實現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的漢語學習者通過電腦、手機、IPAD即可實現隨時、隨地學漢語的需求。Aretalk是2018年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的路演項目,項目希望整合全球漢語教學市場,逐步實現漢語教材系統化、國際漢語教師素質專業化讓更多的海外漢語學習者因此而受益。目前公司開展的兩項主要業務是在線中文授課和國際漢語教師培訓。
  • 拉薩職業教育實現規模化 規範化發展
    新聞發布會現場8月26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介紹了拉薩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近年來,拉薩市把教育作為強市之基,立市之本,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具有西藏特點、符合拉薩實際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路子,投資近10億元建設了兩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達到7600多人,拉薩職業教育實現了規模化、規範化發展。
  • 高頓財經深耕教育14年,助力培養中國金融財會人才
    高頓財經專注於提供全球知名的財經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培訓。高頓財經的使命是「成就年輕夢想,推動中國新商業文明發展」,培養國際化財務金融精英,幫助學員成就財經精英夢想,提升中國財經行業整體國際化水平。深耕教育12年,高頓財經現已成中國專業的財經證書培訓機構之,並連續多年被各大媒體評選為具有品牌影響力財經培訓機構。幫助高頓財經的學員獲得更專業的財經知識,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更加順利,贏得更受尊重的社會地位。
  • 學術期刊平臺:助力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守正出新
    、迎接挑戰、探索新的發展對策,這其中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界理應走在前面,而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需要藉助學術期刊來呈現。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助於為國際中文教育研究提供「風向標」。我們認為,從定性的角度看,任何學術研究內容都是有價值的,但從定量的角度看,研究成果的價值大小是有區別的,學術研究成果只有為學科建設和事業發展提供助力,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
  • 高校風採|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青鳥計劃」助力學子精準就業
    ,幫助畢業生足不出戶找到工作,為青年馳騁思想打開更浩瀚的天空,為青年實踐創新搭建更廣闊的舞臺,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豐富的機會,為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助力青年人在奮鬥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開展「暖冬」走訪慰問活動學校秉承愛心育人教育理念,形成「一路有愛」愛心育人品牌,用愛心灌注育人全過程。「暖冬行動」走訪慰問,增進了學校與學生家庭的聯繫和交流,形成了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合力,真正實現了資助和就業幫扶工作的「精準識別、精準管理」。
  • 優路教育助力新職業發展,實現學員職業的進階之路
    而我說,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新職業撲面而來,為從業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求職空間。 在我國人社部公布的38個新職業當中,未來5年將存在3000萬的人才缺口。供應鏈管理師,全媒體運營師,網際網路營銷師,連鎖經營管理師,城市網絡管理員,健康照顧師等38個新職業,每一個都面臨人才不足的情況。
  • 「中文+職業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首設「中文 職業技能」論壇,邀請中外企業與教育專家共同討論如何開展就業創業對接,此舉引發不少業內專家關注,也讓更多的目光投向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
  • 以馬術教育,重塑青少年人生發展——探訪青奧馬術海外訓練營
    法國,歐洲文明的燈塔;馬術,同樣如燈塔般在青少年教育中指引方向。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選擇了馬術,自然教育逐漸成為青少年教育的「剛需」,馬術教育的作用日趨明顯,如何啟迪心智、樹立人生導向是馬術教育真正的核心價值。行路已遠,堅守初心不忘「青奧」是青少年奧林匹克文化的簡稱。
  • ChineseBon中文幫——對外漢語教師的新舞臺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對外漢語教師的隊伍中,希望能在「中文熱」的大背景下,實現自我價值。由於大多數漢語學習者分布在海外,而漢語教師走向海外就業的渠道單一,資源對接不暢,導致雖然國內漢語教師人數增多,但仍然不能滿足全球範圍內的師資需求,據了解,2015年,全球漢語教師缺口量已超500萬。
  • 愛心企業助力黃前鎮優秀學子夢想起航
    為表彰鼓勵優秀學子,激勵學生們發奮圖強,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山東峰達索道工程有限公司積極向黃前鎮今年高考前20名優秀大學本科新生捐贈助學獎勵,助力他們夢想起航。黃前鎮黨委書記向優秀學子們考上理想的大學表示祝賀,同時感謝山東峰達索道工程有限公司對黃前鎮莘莘學子成長教育的關心,希望學子們把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轉化為堅持奮鬥、努力學習的強大動力,以拼搏進取的精神,學好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增長新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