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國際博物館日,帶娃聽央視雲講堂!

2020-12-22 騰訊網

2020·5·18

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

愛上博物館,是有娃以後的事兒。

娃小,要經常帶出去遛,慢慢發現逛博物館是一種不錯的遛娃方式。

當然也因為杭州有那麼多博物館可以免費逛。

之後每到一座城市,會走向博物館,用這種方式快速了解一座城市。

不同的博物館裡都流動著同一種空氣——安靜、沉寂,散發出舊物傾訴的獨特味道。每一件陳設的物件,看似虛無,卻已然在時空中得以永存。它們矗立在玻璃器皿中安靜不動地,卻用凝固的生命形態向我們哭、笑;她們穿越時間的江河,不言不語,卻傳遞著對歷史溯源的解說——愛與信仰將帶我們去往更遠的遠方。

走進博物館,站進歷史長河,時常感到一種莊嚴肅穆的力量,這力量讓人覺得自己是那麼渺小,煩惱那麼微不足道。會明白去創造才是進化的通道,會毫不費力地放下我執,勇敢面對各種困擾。

總之,愛上博物館。

2020·5·18,也就是今天你,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央視在嗶哩嗶哩有直播、杭州也有博物館推出微電影和講堂,講述杭州城的歷史變遷。娃寫完作業後,可以聽聽。

以下為信息詳情。

央視:5月18日 18:30 雲講國寶

權來了!喻你一霽雲講國寶

主講人:朱廣權、單霽翔、喻恩泰

主講地點:恭王府博物館湖心亭

看點一:三件國寶(金甌永固杯、瓷母瓶、千裡江山圖)

看點二:浣溪沙表演(古琴配宋詞,一曲新詞酒一杯)

看點三:雲遊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湖北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雲南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杭州西冷印社)

杭州博物館相關活動

了解杭州歷史變遷

1、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AR制『瓷』,『雲』上尋香》微電影

《尋訪》、《初識》、《夢回》、《拾趣》

一部微電影,講述一名傳統文化愛好者南香從尋訪南宋歷史文化遺蹟到初識宋代器物,再到夢回宋代與仿古拾趣的故事。

用AR科技文創技術,可以觀看到一座800多年的南宋古窯址和一件件精美的南宋官窯瓷器,還可以藉助AR技術在線還原複雜的燒窯技藝、欣賞南宋官窯瓷器之美,藉助科技體驗宋代「隔火焚香」的樂趣。

四集微電影,分別於5月17日、5月20日、5月22日、5月24日在官方微信推送。PS:每集文後可參與留言回答問題,4次全部答對可獲得南宋文創大禮包一份。

2、杭州名人紀念館

2020年名人講堂第一講

《從良渚到臨安城——杭州城的變遷》

主講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陳志堅副教授

播出時間:上集5月18日(時長:49分鐘) 下集5月25日

PS:下屬章太炎紀念館與張蒼水祠(杭州南山路2-1號)、蘇東坡紀念館(杭州南山路蘇堤口)、唐雲藝術館(杭州南山路45號)已正常開館。

國內各大博物館及鎮館之寶

去旅行時,不妨進去看看

1、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故宮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世界三大宮殿之一。

(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通過這幅畫,我們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2、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現有藏品數量140餘萬件,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多種門類。

(鎮館之寶:后母戊鼎)

曾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器型高大厚重,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複製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據考證,后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3、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院內收藏有故宮、南京故宮、瀋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

國寶級名畫,分居海峽兩岸,前段藏在杭州,後段存於臺北,是中國山水畫的巔峰之作。由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完成於1350年或更晚。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變化。富春山居圖內容約80%為桐廬境內富春江景色,20%為富陽景色。

(鎮館之寶:《祭侄文稿》)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此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顏季明更見疾痛慘怛,哀思鬱勃。本帖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裡,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不僅見於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於字裡行間。

4、河南博物院

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始建於民國十六年。館藏文物多來自於二十世紀初河南的考古發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鎮館之寶:武則天金簡)

武則天的除罪金簡,黃金純度在96%以上,正面鐫刻63字:「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即武則天遣道士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

(鎮館之寶:蓮鶴方壺)

春秋時代著名青銅器。外表滿飾蜿蜒曲折的蟠螭駐紋,四角各飾一條張翼尋緣的虺龍,器座為兩巨晰。口沿一周飾雙層怒放蓮花瓣,中間置一隻展翅欲飛的仙鶴,造型奇特優美,裝飾精美絕倫。一反商周器物威嚴,獰厲恐怖的特點,呈現出一派生機,是當時社會大變革時期新興地主階級地位上升的產物。它以獨特的造型、精美的裝飾被譽為東方最美的青銅器。

5、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建築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採。

(鎮館之寶: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

1959年在西安西郊中堡村的唐墓中出土。其形為一尊昂首挺拔的駱駝,駱駝背上七位樂手圍坐一圈,中間是一位豐腴婀娜的女子。是千年前的『巡迴樂團』。七位男子意興盎然地演奏著笛、箜篌、琵琶、笙、簫、管子等樂器,女子朱唇輕啟,衣袖翩翩……既是唐代文化藝術、製作工藝發達昌盛的重要物證,也見證了絲綢之路上藝術的交流與融合。

6、上海博物館

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鎮館之寶:大克鼎)

3000年前的「青銅之書」。造於公元前10世紀末的西周時期,年齡已經有3000歲了,清光緒年間,在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蹄足」「獸面」,紋飾線條凹凸峻深、藝術風格粗獷質樸,鼎腹內壁有一篇長達290字的鐘鼎文銘文。作器者叫「克」,是管理周王飲食的官員。這段銘文不僅追憶了克的祖父,也記載了周王對克的冊命和賞賜。

7、南京博物院

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珍貴文物數量居中國第二,僅次於故宮博物院。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

(鎮館之寶: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長4.8米、高0.88米。,繪有魏晉名士「竹林七賢」和春秋時期的隱士榮啟期8人,他們席地而坐、寬衣博帶,或譜曲彈琴、或飲酒長嘯,姿態放鬆、自得其樂,如同「男子天團」。該磚畫分兩組,各由近300塊磚拼嵌而成。南墓壁描繪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北墓壁描繪向秀、劉伶、阮鹹、榮啟期。每人身旁均標有姓名,人物間以松樹、銀杏、垂柳等隔開,表達了竹林七賢和榮啟期高逸淡薄的情懷,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8、遼寧省博物館

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

(最接近王羲之筆跡的《萬歲通天帖》)

武則天希望得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找到了王羲之的後人、宰相王方慶。王方慶將家傳的王羲之作品都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在萬歲通天二年,命內府弘文館對這些作品進行鉤摹。《萬歲通天帖》雖非王羲之真跡,但卻被稱為最接近「書聖」真跡的書法作品。它一直是皇家珍藏,後被溥儀帶出宮。

9、三星堆博物館

中國一座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

(鎮館之寶:青銅神樹)

共有八棵,夏代晚期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其中一號大神樹高達3.96米,樹幹殘高3.84米。有三層枝葉,每層有三根樹枝,樹枝的花果或上翹,或下垂。三根上翹樹枝的花果上都站立著一隻鳥,鳥共九隻(即太陽神鳥)。神樹的下部懸著一條龍,龍的頭朝下,尾在上,夭矯多姿。二號大神樹的一旁,同樣有一條蜿蜒盤桓的龍,神樹與神龍的一體形象,使神樹顯示出非凡的魅力與深厚的象徵意義。

10、湖北省博物館

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

劍上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

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這套編鐘出自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君。出土後的編鐘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11、湖南省博物館

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T形帛畫)

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其中的漢墓裡的內棺蓋板上發現的作品,整個帛畫呈T型,上寬下窄。而帛畫呈現的內容刻畫了天上、人間、地下三個不同空間的奇珍異寶,充滿傳奇色彩。

12、成都博物館

(鎮館之寶:鎮水神獸石犀)

一頭萌萌噠的「鎮水神獸」, 長3.3米、寬1.2米、高1.7米,重約8.5噸,由整塊紅砂巖雕刻而成,體態豐滿,壯實可愛,是目前我國出土體量最大的圓雕石刻之一。被譽為「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秦漢以前是一個水患較為嚴重的地方。戰國末期,秦國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並「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之後成都才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考古學家判斷,這頭石犀很可能是李冰所造其中之一,因此它可是名副其實的千年「鎮水神獸」。

13、蘇州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由世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集現代化館舍建築、古建築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成立於1960年,館址太平天國忠王府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保存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歷史建築物。

(鎮館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秘色瓷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定燒的入貢中原朝廷的專屬瓷器,庶民不得使用,是越窯瓷器中的精品。蓮花,自古以來就被人們不厭其煩地吟詠,其嬌豔娉婷的姿態、清幽恬適的意境、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被歷代文人隱士借景移情般地寄託了不同的情感。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蓮花被融入了神秘的宗教色彩,象徵著西方極樂淨土,是佛教藝術的主要題材。這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造型精巧端莊,胎壁薄而均勻,湖水般淡黃綠色的釉色,玲瓏似冰,剔透如玉,勻淨幽雅,將高深的佛法與精美的瓷藝完美地統一。

14、甘肅博物館

甘肅省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博物館。

(鎮館之寶:馬踏飛燕)

古代青銅作品。作於公元220年前後,高34.5釐米,長41釐米,距今已有兩千年。奔馬造型生動,昂首嘶鳴,舉足騰躍,一隻蹄踏在一隻飛翔的燕子身上。鑄造精美,比例準確,四肢動勢符合馬的動作習性,為中外的許多考古學家和藝術家嘆為觀止。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當世界沉浸於追逐速度和變革,

博物館仿佛是時間和文明的結界,

以藝術化的方式,留存下一片哲思之所。

博物館不僅裝載著人類的文明故事,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故事。

——《三聯生活周刊》

相關焦點

  • 【活動預告】雲參觀!楊浦區「5·18國際博物館日」線上帶你看展館
    為充分展現楊浦「三個百年」深厚歷史底蘊和豐富文化內涵,發揮文博場館教育職能,楊浦區在國際博物館日和 楊浦博物館宣傳視頻 5月18日至20日,歷時3天,將帶領廣大市民線上打卡楊浦區域內國歌展示館、同濟大學博物館、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
  • 「5.18」國際博物館日,各地博物館精彩活動不要錯過
    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樣性與包容性(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為了慶祝這一節日,全國各文旅單位和博物館都推出了各色主題的活動。
  • 5·18國際博物館日 | 清華藝博精彩活動雲端等你!
    自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將每年的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 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在移動」:雲看展、雲帶貨成新風潮
    5月18日上午,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在南京博物院舉行,首個國家級文博領域文創節——「博物館在移動5·18文創節」也同步開啟。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中國博物館協會、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等相關單位出席活動並共同點亮「雲博物館」,揭開本屆文創節的序幕。
  • 「5·18」國際博物館日|穿越千年之約 國際博物館日該去哪打卡?
    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一大波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來襲,全國多家博物館將免費開放或者半價售票。哪些是一定要去打卡的熱門博物館?5月15日,高德地圖發布了疫情後最新的全國熱門博物館榜單,並正式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博物館之夜》欄目達成合作。
  • 5.18國際博物館日線上線下精彩活動全指南
    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如約而至線上精彩活動雲集!市文化旅遊局在2020年全新推出博物館「雲體驗」系列直播《博物·在看》,帶觀眾網友一起「探紅色空間,與英雄邂逅」。綠螺講堂「新問題沙龍」157期直播時間:5月23日綠螺講堂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的講座活動品牌,在這裡,你可以和科學家、專家、達人一起追蹤時事熱點、討論前沿科技、探究身邊的科學。本期活動聚焦「疫情之下的野生動物保護觀察」,邀請你線上參加互動。
  • 國際博物館日 帶你到首博雲看展
    國際博物館日 帶你到首博雲看展 時間: 2020-05-18 09:12:58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 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紛呈
    2019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協會確立的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該主題聚焦博物館作為社區、社群、社會活躍參與者的角色定位,倡導博物館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5·18國際博物館日 內蒙古博物院開展8項線上活動
    國際博物館日設在每年的5月18日,旨在號召世界各國關注博物館和文化事業,促進世界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北京將打造「博物館之城」 國際博物館日開啟94項主題活動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5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有94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其中包括50項「雲展覽」與15項直播活動。據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還將首次提出建設「博物館之城」的概念。
  • 北京文博|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最新最全攻略
    今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確定「5.18國際博物館日」(以下簡稱「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 5.18國際博物館日 讓博物館行動起來
    5.18國際博物館日 讓博物館行動起來2020年05月19日 17:07:32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區文物保護所攜手洞頭區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走進區城關二小,為師生們帶去了一座豐富多彩的「移動博物館」。
  •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從夜遊到「雲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是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旨在強調當今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
  • 北京93家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免費開放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朱高磊)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博物館日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有108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當天,93家博物館對公眾免費開放,包括不同規模的博物館、國有及非國有博物館,遍及北京城。
  • 5·18國際博物館日,這些活動隨你挑!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為配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我市各大博物館將採取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在5月18日前後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展覽、講座與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期間,我市各大博物館將繼續嚴格採用預約制度,控制參觀規模。一大波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即將來襲。
  • 5·18博物館日,上海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三天,約起來吧!
    圖說:「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開啟 官方圖近百家博物館免費開放為了深入挖掘和系統闡發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上海市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將組織全市博物館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倡導線下綠色遊覽博物館、
  • 5月18日,帶你走進博物館
    5月18日,帶你走進博物館     今年5月18日,是全球第40個國際博物館日。從5月17日起,以「博物館與文化景觀」為主題,省內各大博物館都將陸續推出系列活動。
  • 5·18國際博物館日,天津博物館直播帶你身臨其境體驗遼金時期的天津
    5·18國際博物館日,天津博物館直播帶你身臨其境體驗遼金時期的天津 2020-05-17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18」國際博物館日|雲南省博物館日主題活動精彩紛呈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當日上午10時,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和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五華區人民政府在昆明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舉行雲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開啟翠湖片區博物館群主題旅遊線路。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楊德聰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並宣布系列宣傳活動啟動。
  • 「媒介科學」雲講堂 |《國際新聞界》可以聽的論文系列講座五
    —— 新聞業的懷鄉病與數字記憶的隱喻本期講座我們為大家邀請到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李紅濤教授,講座主題原型來自2016年一篇發表於《國際新聞界》(第5期)的文章「點燃理想的日子」—— 新聞界懷舊中的「黃金時代」神話。一切都在加速,一切都在加速中速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