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水下發生「2萬噸當量核爆」?看謠言是如何從美國開始傳播的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一家名為halturnerradioshow網站11月21日放出一則「重磅消息」,稱在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1點17分,海洋監測儀器在中國南海監測到了一次劇烈的海底爆炸,隨後還稱在南海沿岸的監測點監測到了輻射值上升,以此推測是某個地區大國在此引爆了一枚小型核炸彈。對於這條「爆炸性」的報導,經過簡單的查證後就可以發現,完全是一則假新聞。

首先,這起所謂的「爆炸」本身就無源可查。halturnerradioshow網站的報導稱,美國軍方稱這起爆炸發生在水下50米的深度,根據衝擊波的力量推測核爆當量在10-20噸,還說美軍「排除了地震的可能性」。但經過查證後,美國軍方並未在任何官方渠道上發布「南海發生爆炸」的消息,以上這些「美軍官方消息」完全是杜撰的。

其次,halturnerradioshow網站在隨後的更新報導中,還貼出了號稱是輻射監測網站uRADMonitor的官方監測數據的圖片,圖中展示了香港、湛江和臺灣島三處地方的輻射監控數據,以此作為「輻射值上升」的證據。但同樣經過查證可以看到,以上三處地點的輻射值在所謂的「核爆炸」前後並未出現顯著變化。halturnerradioshow網站貼出這樣的一張圖片,完全是為了故意迷惑不明真相的網友。

再次,是發布這一「重磅消息」的halturnerradioshow網站,其本身就是劣跡斑斑的假消息網站。該網站的創始人哈爾-特納(Hal Turner)是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名極右翼政治評論員和電臺主持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電臺和網站「哈爾特納電臺秀」,大肆宣揚白人至上主義,熱衷於各種陰謀論、假新聞等。他個人還曾因對聯邦法官進行殺害威脅而被判入獄,言行相當極端。

然而就是這樣顯而易見的假新聞,還是迷惑了不少不明真相的外國網友,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一番討論,甚至還有博眼球的女主播在視頻網站上對此進行「解讀」。甚至是俄羅斯的《軍工信使》都轉引報導了這一消息。

不過外媒的報導中,還是有不少「眼睛雪亮」的。全球著名科技網站Gizmodo.com在看到這一消息時就果斷進行了闢謠,截取了halturnerradioshow網站的報導截圖,打上了「FAKE」(假新聞)的巨大字樣,還指出這一假消息之所以流傳得如此之快,大部分都要「歸功」於一個看起來像是官方帳號的「IndoPacific_SCS_Info」的推特用戶,他對halturnerradioshow網站的這則假消息進行了一連串的轉發。

Gizmodo.com網站批評halturnerradioshow網站的這則消息簡直是一派胡言,並且採訪了輻射安全專家,專家表示那些被認為是不祥的uRADMonitor讀數反映了正常的輻射水平,並稱這些說法是「沒有根據的瘋狂猜測」。

Gizmodo.com還採訪了美國前能源部科學家、現任芝加哥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原子科學家科學與安全公報》主席羅伯特·羅斯納。這名專家表示,有人認為可以通過陸地上的探測器監測水下核試驗,或者愚蠢到認為會在中國進行這樣的試驗,這都是讓人嗤之以鼻的。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首次水下核試驗,核爆中心的軍艦瞬間汽化
    1946年7月1日,2.3萬噸當量的原子彈「阿布勒」(Able)在空中引爆。這種原子彈採用的鈽球聲名狼藉,被稱之為「惡魔核心」。「惡魔核心」曾發生兩次嚴重事故,導致兩名科學家喪生。
  • 2萬噸級核彈在水下引爆!11艘軍艦瞬間沉沒,200萬噸海水卷向空中
    它沒有十幾個航空母艦作戰群,但它依舊可用核三位一體力量來與美國進行有效對抗。其實,除洲際飛彈外,我們最熟知的核武器是原子彈、氫彈。它們通過核聚變或裂變反應,來釋放能量產生爆炸,最終對目標造成殺傷性破壞。資料顯示,核爆炸的環境有多樣性,比如大氣層爆炸、地面核爆以及水下核爆。
  • 美國戰略核潛艇與低當量核彈頭
    近日,美國W76-2型低當量核彈頭開始交付海軍,並裝備到俄亥俄級「田納西」號戰略核潛艇上,作為「延伸威懾」的一部分在大西洋戰備巡邏。這個舉動非常危險,或將開啟一個新的「潘多拉」魔盒。美國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是美國「核三位一體」海基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國稱霸全球的「殺手鐧」。
  • 中國科大研究精確確定朝鮮2017年9月3日地下核爆位置和當量
    研究表明,朝鮮2017年9月3日核爆位於北緯41度17分53.52秒、東經129度4分27.12秒,定位誤差為100米,與其在2016年9月9日、2016年1月6日、2013年2月12日和2009年5月25日舉行的核爆位於同一座山下。此次核爆當量為108.3±48.1千噸,高於朝鮮歷屆核爆。
  • 二戰結束後,美國秘密研究水下引爆原子彈
    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經受過核武器摧殘的國家。1945年,美國為了儘快讓日本投降,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下了兩枚原子彈,共造成了大約20萬餘人的傷亡。並且這兩枚原子彈都是採用空中爆炸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座城市遭受原子彈爆炸以後還能有人類居住的原因之一。核武器除了空中爆炸以外,還可以採用水下爆炸方式,其威力要大數倍以上。
  • 1500萬噸當量核魚雷爆炸會發生啥?1000米巨浪席捲500公里海岸線
    現在美國曝光它又在秘密研發,可以運載核魚雷的水下無人潛艇,這下子全世界都有點坐不住了,核魚雷的威力那可是能堪比9.0級地震海嘯的超級武器。俄羅斯並不是第一次研製出核魚雷,只是這次的殺傷力有點太過威猛了。
  • 俄軍復活海底巨獸,核爆當量200萬噸,相當於200枚原子彈
    此外,該魚雷運用了超空泡技術,水下潛航最大速度可以達100節。不過,相比於動輒十幾馬赫的洲際飛彈,「波塞冬」的速度顯然很慢。如果從北極發射到美國本土的話,在水下潛航的時間超過48小時,兩天後才能抵達美國近海並發起二次核反擊。
  • 核彈水下爆炸,11艘戰艦沉沒航母被折斷,引發30米大海嘯
    1945年美國率先研發出原子彈,1946年就在比基尼環礁進行了一次名為十字路口行動的核試驗。這一核試驗共包括兩次核彈爆炸,第一次名為Able,採用核彈空爆的模式,第二次名為Baker,採用水下核爆的模式。Able核試驗使用一架B-29重型轟炸機空投原子彈,這枚原子彈的當量在2萬噸左右,和當年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當量類似。
  • 爆炸當量達200萬噸,掀起500米高巨浪毀滅紐約,俄軍要造32顆
    無人潛航器是未來核潛艇的發展方向,而「波塞冬」潛航器可下潛至水下14000米深處,在海面和深海建立網絡作戰體系,讓敵方海軍時時處於監視和打擊下。更可怕的是,「波塞冬」潛航器可搭載威力巨大的核魚雷。
  • 震懾美國!俄公布絕密核試驗影像,忘了曾經的「大伊萬」了嗎?
    (Baker測試是人類首次水下核爆測試,測試結果證明,由於水具有不可壓縮性,因此相同當量核彈在水下爆炸時,產生的威力要遠遠大於在空氣中爆炸)
  • 核彈爆炸瞬間,蘑菇雲高64公裡,美國境內出現5級地震!
    由於美國一直在對伊朗極限施壓,這使原本就非常憤怒的伊朗直接突破《伊核協議》,並且將濃縮鈾濃度提升到了5%,儲量也已經突破了300公斤,對於沙特以及以色列等國來說,伊朗這一瘋狂舉動將使它們的安全感直線下降。對於核武的威力究竟如何,沙特以及以色列等國雖然沒有嘗試過,但是日本廣島和長崎的慘狀足以說明一切。
  • 俄制波塞冬射程1萬公裡,爆炸當量可掀起海嘯
    據公開資料顯示,波塞冬核魚雷可以攜帶兩百萬至兩億噸爆炸當量的核彈頭。要知道,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核彈就是前蘇聯研製的「沙皇炸彈」。沙皇炸彈的TNT爆炸當量為6000萬噸,按照波塞冬魚雷的極限爆炸當量來看,其大概相當於四個沙皇炸彈同時引爆。由於使用環境的關係,波塞冬核魚雷的威力也要比沙皇炸彈大得多。此外,「波塞冬」核魚雷有兩大殺手鐧——速度和潛深。
  • 攜6枚核魚雷,每枚當量高達200萬噸
    為了能夠攜帶6枚"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別爾哥羅德"號設計進行了非常大的修改,總長由原來的154米增加到184米,排水量更是高達2.4萬噸(還有資料稱高達3萬噸),成為俄羅斯當前最大的核潛艇,也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核潛艇。
  • 【美國頻繁派機到南海偵察之際 美軍兩艘萬噸巨艦也在南海現身】在...
    【美國頻繁派機到南海偵察之際 美軍兩艘萬噸巨艦也在南海現身】在美國頻繁派機到南海偵察之際,據美國太平洋艦隊9月8日發布的消息,美國海軍兩艘兩棲艦船於9月6日在南海開展了航行訓練活動。 這兩艘兩棲艦船是「日耳曼城」號(LSD 42)兩棲船塢登陸艦和「紐奧良」號兩棲船塢運輸艦(LPD 18)。
  • 這才是最慘國家,被美國核爆試驗67次,因核汙染或將存活不了50年
    眾所周知,二戰後美國和蘇聯開始了無休止的核爭霸賽,那段時期地球迎來了最頻繁的核試驗,當然他們不會傻到在自己家門口引爆核彈,當然是離自己的國家越遠越好。馬紹爾群島位於澳洲東北部,由1200多個島礁組成,當地風景優美,民風淳樸,但就在美國接手的那一刻開始,整個島嶼開啟了噩夢般生活。
  • 沙皇炸彈5000萬噸TNT當量,和隕石撞擊相比,誰的威力更大?
    不如我們用最直觀的TNT當量來比較一下?人類研製過威力最大的核武器為前蘇聯的沙皇炸彈,其TNT當量為5000萬噸,這幾乎是廣島原子彈的3000倍(約2萬噸當量)。沙皇炸彈爆炸後形成了直徑4.6千米的火球,50公裡之內的房屋全部被摧毀,500公裡之外的芬蘭當地玻璃都盡數被震碎,在萬裡之遙的美國還檢測到劇烈的5.6級地震。可以說這場爆炸的影響幾乎遍及全球,威力不可謂不大!
  • 一旦發生核爆,躲在什麼地方最安全?這幾個地點你一定要牢記
    那麼,如果恰巧遇到了核爆,人們該躲在哪裡保命呢?最佳選擇肯定是專門的地下防核隱蔽所。這樣的隱蔽所在建造時選擇的地區十分考究,整個建築物往往是由專門的工程部部隊修建的,目的就是為了抵禦核爆。比如美國夏延山地下防空司令部、俄羅斯莫斯科地區的核戰爭地下指揮所和亞洲正義強國的地下核長城。
  • 俄羅斯核潛艇鬧出大動靜,齊射4枚飛彈,一枚核彈頭當量55萬噸
    美俄之間向來是針尖對麥芒,別看美國整天到處仗勢欺人,但是從來沒在俄羅斯人手裡討到過什麼好處。最近整個世界都被美國搞得一團糟,到處引戰,作為美國的死對頭,俄羅斯自然不甘人後,據報導稱,近日俄羅斯國內已經通過了針對美國的反制裁法案,並告知世貿組織,將對美國近32億美元的商品收5億多美元的關稅,再次舉起了反美的大旗。
  • 聯大現場衝美國拍桌子:我們要你好看!戰鬥民族說到做到引爆核彈
    戰鬥民族俄羅斯和美國一直不對付,這是從當年美蘇冷戰時期開始就一直持續至今的事兒。在當年蘇聯還存在的時候,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沒少互懟就差直接開戰,其中比較有意思的一次互懟發生在1960年的聯合國大會上,美國和蘇聯這對死對頭又在聯合國大會上當場懟了起來。
  • 美國曾給了日本三次機會讓長崎避免被核爆,為何日本沒有珍惜?
    要知道美國大兵的命可比日本兵的命珍貴多了,至少在美國高層眼裡是這樣看的,即使以八萬美軍的死亡換取了十萬日軍以及成功登陸衝繩島的成果,但這在美軍看來依舊不算勝利。甚至,這場衝繩島戰役反而激起了美國高層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