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老鼠》這部經典的動畫作品,相信是不少小夥伴的童年回憶。但是,誰能想到這對搞笑的歡喜冤家,今年竟然已經80歲了呢?
近日, 為了慶祝湯姆和傑瑞的80歲「大壽」,華納兄弟公司決定在日本松屋銀座,舉辦《貓和老鼠》80周年紀念展!
此次展會上,華納兄弟公司還特別邀請到人氣手辦達人inouetable,把此前他製作的系列湯姆貓手辦放大進行展出,每一隻湯姆貓的出糗造型可謂是非常生動有趣。
網友們不禁感嘆:貓,果然是種「液體」動物!
為什麼這部「年過半百」的動畫片, 能讓人回味無窮,無法忘懷?
除了誇張的動作,經典滑稽的配樂,最主要的是,《貓和老鼠》早已不是一部簡單的動畫片,而是一部擁有極深藝術造詣的佳作。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貓和老鼠》這部童年經典動畫的幕後故事。
經典形象竟出自兩個動畫「門外漢」
湯姆和傑瑞的形象最早創作於1939年。
《貓和老鼠》的編劇威廉·漢納在西方經濟大蕭條的環境下,不得不提前輟學。學習建築專業的他,陰差陽錯來到動畫工作室,和優秀的製作團隊,共同創作出了經典至今的動畫形象。
而導演約瑟夫·巴伯拉曾經是一名會計。因為經濟危機失業後,隨後進入到了一家組織社的漫畫欄目工作,開始了《貓和老鼠》原型故事的構思。
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兩人採用了「貓」和「老鼠」的原型,為《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創作了第一部劇集《甜蜜的家》。當時動畫片中的貓叫「賈斯珀(Jasper)」,而老鼠叫「金克斯(Jinx)」。
後期,米高梅在經過投票後,認為「湯姆」、「傑瑞」這兩個名字更能讓觀眾的喜愛和記憶深刻。就這樣,幾代人喜愛的「湯姆」和「傑瑞」誕生了!
一部時長7分鐘的動畫背後,是長達半年的製作時間
從1939年到現在,舊版《貓和老鼠》製作了160多集。每一集時長7分鐘的動畫,由多達150人的製作團隊,平均花費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最久的一集製作周期長達18個月,即便難度最小的也要2-3個月的時間製作。
一集動畫就需要15000張畫,畫師們需要將這些畫稿連接起來。經過對各種細節的檢查和調整,最終才得以播出。
形象變化14次,湯姆和傑瑞在「優雅的變老」
《貓和老鼠》動畫系列自從推出以來,已經走過了將近80年時間。湯姆和傑瑞的鬥爭互動也持續了近80年,他們也進行了高達14次的形象變化。
目前,貓和老鼠最新一次形象變化定格於2014年的大電影《貓和老鼠:迷失之龍》,這一版湯姆和傑瑞具體形象上變化不大,但畫面質感和以前大相逕庭。
以前歷代貓和老鼠都是手工繪製的感覺,但這版大電影裡的湯姆和傑瑞,完全是一種電腦數字製作的感覺,精細但卻缺乏靈動和神採。
或許,由匠人大師傾注心血手工繪製的湯姆和傑瑞,才更具備可愛靈動的神髓。
全大咖配樂陣容,堪稱「古典音樂啟蒙片」
拋開經典的劇情來看,《貓和老鼠》的配樂也是可圈可點。
創作團隊使用了大量的古典音樂作為背景配樂,讓許多看著《貓和老鼠》長大的人,在每次聽到交響樂前奏的時候,便滿目都是貓鼠大戰的場景。
整部動畫片的背景音樂,選自蕭邦、李斯特、莫扎特等國際音樂藝術家的經典曲目,也代表了當時的藝術背景。
時而活潑的鋼琴音,時而激昂的大提琴,古典音樂與動畫劇情完美的融合,讓湯姆和傑瑞的日常生活,以更加生動逗趣的形式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著名鋼琴家郎朗曾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表示:
我的鋼琴啟蒙也正是來自於《貓和老鼠》這部動畫。尤其是《貓之協奏曲》的那一集,對我的影響更甚於《音樂王國》。
可見,將《貓和老鼠》稱作「古典音樂啟蒙片」也不無道理。
經典不會老去,而不管時光如何變遷,我們心中永遠都有一塊純淨之地,裝著童年時那個快樂的自己。
也希望我們還能像小時候一樣感受到純粹的快樂,永遠積極,永保童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