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貓和老鼠》,匠心之作,歲月留給我們太多彩蛋!

2020-12-23 一個孤獨症幼兒的父親

現在很多影視作品的宣傳,都喜歡用「0差評」來「虛假宣傳」。然而,縱觀歷史長河,真正能夠做到的有幾個?

《貓和老鼠》,應該撐得起這句讚美,不論年齡,不論時代,不論內容,統統合格!

執導13部《貓和老鼠》的導演95歲的吉恩·戴奇在公寓裡意外去世,這才讓我們回憶起,《貓和老鼠》幾乎縱貫了世界上很多人的從出生至今。《貓和老鼠》隨著時間的拉長,留給我們太多的彩蛋了。

01奧斯卡常勝將軍

作為世界級的影視作品榮譽殿堂,能夠在奧斯卡上傲立群雄,必須實力超強。強如小李子萊昂納多,也是在奧斯卡陪跑10餘年,最終得償所望,全世界為之瘋狂刷屏。

然而作為大家心目中的「兒童向」作品,《貓和老鼠》7分鐘一集,大多0臺詞,輕鬆提名5次奧斯卡,並且7次奪冠!

02《貓和老鼠》很荒誕,但主創的現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貓和老鼠》算得上是殿堂級別中的神級作品,火了80多年,留下了各種荒誕、無釐頭的劇情,讓所有人都能夠忘記現實,會心一笑。

但是,《貓和老鼠》的主創,則在現實中經歷著更加慘澹荒唐的日子。最初的《貓和老鼠》被廢棄了4次,長期雪藏,主創人員一度流浪街頭,寒冬食不裹腹,後期為了生存,版權多次販賣,被各種「魔改」而陷入口碑下跌。

03《貓和老鼠》是極端結合——「匠心」與「浪蕩子」

《貓和老鼠》是中文譯名,原版的名字則是「Tom and Jerry」,這個名字並不僅僅代表「湯姆和傑瑞」,而是在19世紀,倫敦的年輕人口中的俚語,形容「吃喝玩樂的浪蕩子」。這個說法來源於皮爾斯埃根的作品《傑瑞霍桑和他的優雅的朋友科林斯湯姆》。

「浪蕩子」的立意,決定了《貓和老鼠》註定「放蕩不羈」。然而能夠最大限度的「浪」一個世紀,成為一代經典,則是由強大的「匠心精神」來支撐。你會在創作過程中看到一群「浪蕩的工匠」。

大部分的《貓和老鼠》沒有臺詞,大量劇情的展開,是需要依靠背景音樂和動畫中人物的肢體動作來推動。而這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全部都要畫出來,工作量大到離譜。

例如動畫師Irv Spence,為了畫生動形象的表情,要一面對著鏡子做鬼臉,一面轉換成貓的形態。

劇本導演推敲劇情,跳到椅子上或者桌子上模仿動作也是司空見慣。

雖然是幾十年前的作品,但動畫細節處處震撼人心,無論多麼細枝末節,都能夠體現出來,例如窗簾的細小花紋,陽光灑下後的陰影面積。

還是一閃而過的各種美食的具體塑造。

各位,這些全部來自於手繪!手繪!手繪!這,才叫「匠心精神」!

04古典音樂啟蒙老師,《貓和老鼠》當之無愧

很多人都對《貓和老鼠》的配樂讚不絕口,感覺音樂和劇情太貼近了,而且每一個節奏點都是那麼服帖,感覺這些音樂就是為了這段劇情而生。

但實際上,《貓和老鼠》的配樂,大部分都來自於世界上頂級的古典名曲,例如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蕭邦《大圓舞曲》、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美國第二國歌《揚基·杜德爾》、美國海軍軍歌《起錨進行曲》等,大概有50餘首,包括了蕭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羅西尼、孟德爾頌、比才、小約翰·施特勞斯等眾多音樂家的作品。

《貓和老鼠》作為大量人士童年時期的古典音樂啟蒙老師,當之無愧,甚至改變了一眾精英的人生軌跡。例如中國的鋼琴王子郎朗,在彈奏鋼琴是擁有豐富的表情與動作,也是來源於《貓和老鼠》的《貓之協奏曲》。

郎朗說:「卡通片《貓和老鼠》裡有一集叫做《貓之協奏曲》,它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對我的影響更甚於《音樂王國》。每次電視裡播放那一集時,我都聚精會神地看。」

包括在郎朗的自傳《千裡之行,我的故事》,也坦言在2歲多的時候,就已經深刻的意味到「彈鋼琴就意味著樂趣」。

05音樂不僅僅是配樂,更是教科書

《貓和老鼠》在音樂中的運用,並不僅僅是配樂而已。接下來,你會看到讓你合不攏嘴的驚訝。

就拿郎朗所述的《貓之協奏曲》舉例,這部作品也榮獲1947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大家可能以為動畫中的湯姆和傑瑞只是根據劇情要求,在鋼琴上製造噪音,打打鬧鬧。然而,根據專業的音樂人士仔細觀察後,發現了驚人的秘密。

湯姆彈奏的是李斯特的名曲《匈牙利狂想曲第2號》,湯姆從第一個音到最後一個音,這過程中的所有音都是跟原曲的琴鍵完全對應的,而且大部分連音高都對的上,每個音都踩在了琴鍵上,而且指法準確。

沒錯,動畫在荒誕之餘,嚴格的在演奏鋼琴中從實際出發,嚴絲合縫。反觀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笛子反著拿,古琴古箏傻傻分不清,絲毫不嚴謹,拿觀眾當傻子糊弄。

更可怕的是,在1946年,是世界上第一代的計算機剛剛誕生,啥3D建模,啥PS數位畫圖,統統沒有。能夠打造這樣嚴謹的作品,憑藉的就是1秒24幀,一幀一幀手繪出來。一部7分鐘的動畫,僅中間畫就要超過1500張。

可能有人會說,如何才能讓這些音樂與劇情甚至每一個人物動作如此貼切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利用音樂作為大綱,將動作、音效等,全部與音樂對匹配,保證每一幀的動作或者對話,都與音樂在千分之一秒內同步。

但是說起來簡單,如何讓只有4隻手指的湯姆,一邊正確的演奏按鋼琴鍵,一邊還要與傑瑞大鬧的時候正好按到正確的鋼琴鍵,並且角色情緒、動作完美融入音樂,而且毫無突兀感,這些細節的調整堪稱難於上青天。

061年磨一劍,一劍斬天下

眾所周知,從1939年至今,《貓和老鼠》已經做了160多集,一期7分鐘,每集都經典,幾乎做到了毫無瑕疵。

然而,在早期,《貓和老鼠》一直先將原畫畫在紙上再轉到膠片上,而當時膠片的價格非常高,所以每年最多只能製作一集。像《貓之協奏曲》,乃是150個人的團隊,花了整整18個月才完成。

「都坐下,這是常規操作」。即使難度較低的劇集,也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才能製作出來,平均,每集《貓和老鼠》需要製作半年左右。不得不想想現在「量產型」的各種動畫甚至影視作品,其質量可想而知,被全網罵也能夠理解了。

07《貓和老鼠》是童年的歡樂,也是成年人的指路人

不要以為《貓和老鼠》是為小孩子準備的。小孩子能夠看得哈哈大笑,但成年人同樣能夠從裡面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內容。正如一句話所說「小的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了笑著笑著就哭了」。很多成年人,通過《貓和老鼠》獲得了處世之道,甚至是殘酷的現實。

「在追求愛情的時候,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

「不能縱容熊孩子,否則早晚受傷的是自己」

特別是《和平條約》中,將人性的自私、貪婪解讀的入木三分,

就如同邱吉爾的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08寫在最後

《貓和老鼠》,長達80餘年不斷變化和創新,留給了無數人深刻的印象。也許,我們懷念的不僅僅是經典,還有我們回不去的童年。只能對《貓和老鼠》說一句:感謝有你一路相伴。

那麼問題來了:你喜歡《貓和老鼠》嗎?

相關焦點

  • 童年已逝|致敬《貓和老鼠》背後的男人:吉恩·戴奇
    此後兩次因《努尼可來了》和《如何避免友誼》獲得了奧斯卡的提名。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馬羅》劇照奧斯卡提名影片《努尼可來了》如果你還是不知道他是誰,那他導演過的《貓和老鼠》和《大力水手》你一定看過。「沒看過《貓和老鼠》的人不配稱自己有童年。」花式搞怪的難兄難弟湯姆和傑瑞,留給了80、90後太多的童年歡樂記憶。
  • 我們被騙了80年!《貓和老鼠》幕後曝光:原來歲月給我們藏了這麼多...
    來源:金投網文章來源:網絡8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是《貓和老鼠》,9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也是《貓和老鼠》,1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依然是《貓和老鼠》。《貓和老鼠》製片商是米高梅,編劇叫威廉漢納,導演為約瑟夫巴伯拉。18年間,他們共同創作了超過200部Tom和Jerry動畫,贏得了7項奧斯卡獎,創造了貓和老鼠的黃金時代。
  • 貓和老鼠:經典之家裡面有一個彩蛋,可以幫助玩家跳到地圖外面!
    腳趾不痛最近貓和老鼠在遊戲中推出的任務真的是越來越秀了,不是讓玩家做佛系貓就是讓玩家故意踩老鼠夾子,你說有這麼坑人的嗎?如上圖所示,這是一個叫腳趾不痛的任務,貓/老鼠需要踩中老鼠夾子6次才可以完成,問題是踩中6次後你的腳趾該怎麼痛還是怎麼痛。
  • 貓和老鼠:遊戲裡的彩蛋大全,管道貓眾所周知,那最後一個呢?
    網易最近推出了一款畫風非常有趣的殺雞類遊戲——貓和老鼠,這款動畫IP遊戲一上線後也是受到了許多玩家的喜愛。遊戲裡的內容對動畫的還原度是非常高的,玩家們在體驗遊戲快感的同時還能在遊戲裡面尋找到官方設計的一些動畫彩蛋,算是非常的有趣了。
  • 「謝謝你,把湯姆和傑瑞留給我們!」
    「謝謝你,把湯姆和傑瑞留給我們!」TOM and JERRY 不止是一部動畫 而是一部經典 謝謝你,把湯姆和傑瑞留給了我們 就在前兩天 《貓和老鼠》導演吉恩-戴奇去世 享年95歲
  • 《貓和老鼠》新地圖森林牧場有三個彩蛋?這裡是牛仔傑瑞的主場!
    森林牧場是共研服正在測試的一個遊戲新地圖,說起來這個地圖的出處應該和牛仔湯姆以及牛仔傑瑞有很大的關係,在《貓和老鼠》動畫片裡有著關於西部牛仔的一集劇情,裡面就有森林牧場裡的一些場景原型,不僅如此戲蟲還在遊戲中親測探索出一些遊戲彩蛋,對於鼠玩家在新地圖開荒戰勝貓是很有幫助的哦,本期戲蟲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三個很實用的彩蛋。
  • 貓和老鼠:古堡彩蛋盔甲的高級玩法,守屍流打法,效果出奇好!
    貓和老鼠近期進行了一次小更新,更新的內容不多,只是對部分角色進行了調整而已,不過古堡地圖增加了一個NPC彩蛋,也就是玩家們可以穿使用的盔甲!老鼠玩家穿這套盔甲,帶來的效果並不是很好,而貓咪玩家就不一樣了,貓咪穿著這套盔甲非常強勢,而且貓咪玩家穿上盔甲後,還有一套高級玩法,守屍流玩法,效果出奇好!這個盔甲彩蛋只會出現在古堡地圖,而獲得這個盔甲的方法也非常簡單,我們只要來到盔甲房的最左邊的房間這邊,然後往跳就可以看到我們需要用到的鑰匙了!因為老鼠玩家還有偵探鼠時期,所以貓咪玩家可以第一個獲得鑰匙!
  • 貓和老鼠:童年回憶裡的相愛相殺
    自然界中的貓和老鼠有一種恃強凌弱的殘酷,但在我們熟悉的動畫片中,這種殘酷完全消弭於無形,湯姆和傑瑞,更像是一對矛盾多多的同居房客,稍有不合就互相紛爭,以各種惡作劇來發洩自己對對方的不滿。湯姆仗著體型往往是追逐的主動方,而傑瑞則人小鬼大,對於惡作劇的運用更有天才想像力。
  • 貓和老鼠:彩蛋房大集合,喜歡彩蛋房的你快到碗裡來!
    不知不覺,貓和老鼠手遊從正式上線到現在,馬上就一周年了,越來越多的新玩家加入其中。在貓和老鼠裡,每個地圖都有不同的特色,同時官方還給了我們一些小驚喜(彩蛋),它被隱藏在地圖裡,有特定的觸發機制。這期奉上彩蛋房大集合,喜歡彩蛋房,但是還不懂該如何進彩蛋房的你快到碗裡來!
  • IP向手遊質量參差不齊,貓和老鼠尋找童年,它是國風手遊的門面?
    接下來我們挑幾款玩家認可度高的IP向手遊來對比一番。首先談談去年網易風風火火推出的《貓和老鼠》手遊。毫無疑問,《貓和老鼠》是八零、九零甚至零零後的童年記憶。這部在動漫圈內有著歷史級地位的喜劇動畫片,坐擁數以億計的粉絲量。
  • 吉恩·戴奇去世,其實你童年的《貓和老鼠》與他無關
    他的去世能登上熱搜的原因,是因為他曾經參與製作過風靡全球的經典動畫《貓和老鼠》。好多微博網友留言,緬懷「貓和老鼠之父」,順便回憶一下小時候守在電視前看湯姆和傑瑞的快樂時光。在這裡要給這些網友們潑一盆冷水了,雖然吉恩·戴奇確實領導製作過《貓和老鼠》,但是他製作的《貓和老鼠》並不是我們最常見的經典版本,反而是公認的黑歷史。
  • 外刊精讀|湯姆和傑瑞:貓和老鼠鬥過的 80 年,童年回憶哇!
    8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是《貓和老鼠》,9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也是《貓和老鼠》,0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依然是《貓和老鼠》。▲圖源:giphy.com昨日的內容《貓和老鼠》導演去世,他把湯姆和傑瑞永遠留給了我們!
  • 《貓和老鼠》遊輪彩蛋房間怎麼進去?只需找到9宮格密碼就行了!
    江湖險惡,不行就撤,我是你們的人生導師盟盟,今天貓和老鼠更新了,惡魔泰菲上線,圖多蓋洛加強,鳥哨和平底鍋集體削弱,然而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遊輪的彩蛋房間開放了,進入的方式很獨特,因為時間緊迫,盟盟沒來得及進遊戲測試,但是已經通過好友,了解了進遊輪彩蛋房間的方式,我們趕緊來看看。
  • 動畫大師戴奇去世,感謝《貓和老鼠》陪伴過我的童年
    1964年,他還兩次因《努尼克來了》和《如何避免友誼》獲得同一獎項的提名。在移居至捷克後,創作沒有停下來,戴奇在50年的時間裡導演了數百部電影。戴奇與《貓和老鼠》戴奇為人們留下了大量優秀的作品,但要說到最知名的,還要數《貓和老鼠》。 「沒看過貓和老鼠的人不配稱自己有童年。」
  • 「貓和老鼠奶酪小鎮」落戶城西銀泰,帶你重溫童年回憶
    提起80、90後的童年回憶,相信許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貓和老鼠(需求面積:50-130平方米)》。這部由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製作,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末的動畫片,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陪伴無數人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歲月。
  • 童年未解之謎:《貓和老鼠》主角的模樣為何變來變去?
    提到《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這可能是中國觀眾最了解與喜愛的動畫片之一《貓和老鼠》是由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於1939年5月8日創建的美國動畫系列短片。自然界中的貓和老鼠有一種恃強凌弱的殘酷,但在我們熟悉的動畫片中,這種殘酷完全消弭於無形。
  • 向我們的童年致敬!貓和老鼠湯姆傑瑞手辦,這個畫面你熟悉嗎?
    前言:小編時常聽人談起自己的童年,有懷念家人的,有懷念兒時玩具的,有懷念小夥伴的,當然也有懷念兒時看過的經典動漫的,對於小編來說貓和老鼠便在其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在小時候只要電視上播出貓和老鼠,不光是小編自己,全家人都會挪不開眼。
  • 貓和老鼠表情包:被生活掐住了後脖子
    《貓和老鼠》真的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動漫作品上到老人 下到孩童 都能夠看得津津有味作品幾乎沒有什麼臺詞 全靠誇張的表演和音樂讓人感受故事內容卻將一幕幕經典劇情演繹得活靈活現這樣一個作品,在全世界不少地方都擁有自己的擁躉雖然看著畫面簡單,實際上製作十分精細據說作品的配角都是找交響樂團配的 難怪能成為一部傳世之作作為作品的主人公,湯姆和傑瑞也一直很受大家喜歡
  • 毀童年!1945年貓和老鼠靈異事件,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貓和老鼠》相信大家都看過,也是許多人的童年快樂來源!輕鬆地BGM、呆萌的Tom貓、鬼靈精的Jerry鼠一直深受世界各地的人們喜愛,甚至被國內改成了全國的各種方言版本。然而,就是這樣一部闔家歡動畫片,一直網傳有許多非常靈異的畫面,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 多年後再看《貓和老鼠》,才發現很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
    「《貓和老鼠》大結局了。」生老病死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那天看到消息時,我還是忍不住哽噎。我沒想到,80年後《貓和老鼠》竟是這麼一個結局。更沒想到,曾讓我笑了一整個童年的動畫,竟有天也會讓我如此傷心。好幾個星期前,我才剛重溫過幾集,一切都和以前一樣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