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超導電子器件應用基礎研究」

2020-12-11 中國科學院

會議現場

9月9日,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超導電子器件應用基礎研究」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秘書長鄧麥村、副秘書長潘教峰出席會議。

會上,項目負責人謝曉明研究員作了專項實施方案報告,專家就專項的應用驗證、平臺工藝、合作單位、國際委員會作用、平臺的開放性、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了質詢。專項領銜科學家江綿恆研究員就專家提問進行了補充回答,認為中國科學院通過先導專項建立從材料、器件、器件工藝到應用的生態研究系統,為從整體上推動超導電子學的發展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希望加大平臺的開放性,帶動我國超導技術的整體提升;並指出目前我國在超導材料的基礎研究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需要加大新材料的應用探索,強調建立自主的超導器件的工藝平臺重要性,並提出發展高溫超導、超導IC等領域。

專家組經討論後認為,該專項定位準確、設立具有先導性和緊迫性,對超導量子器件涉及的基礎科學問題把握準確,並提出了合理的研究思路和解決方案,並建議團隊在人員激勵、人員流動、關鍵裝備購置和研製等方面進一步完善。

最後,陰和俊指出,先導專項通過中科院多年的醞釀,經國務院、有關部委批准,來之不易。他要求團隊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技術牽引,構建超導生態系統,打通關鍵技術,真正實現從基礎研究、器件研製到應用驗證的創新價值鏈,為應用提供科技支撐,並希望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及相關團隊後續加快組織推進,充分利用好先導的平臺,吸引院外優勢單位,共同推進和突破國家對超導領域的需求。

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戰略規劃局、計劃財務局有關領導及相關領域專家參加了會議。

相關焦點

  • 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腦功能聯結圖譜與類腦智能研究」進行結題驗收
    8月31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B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腦功能聯結圖譜與類腦智能研究」結題總體驗收會議。總體驗收專家組由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賀福初、趙國屏、強伯勤、張鈸、郭雷等來自科研機構、高校、醫院的科技專家,以及來自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的管理專家共17人組成。中科院副秘書長汪克強任總體驗收專家組組長並主持會議。
  • 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重大成果產出工作方案交流會召開
    5月1日至2日,中國科學院B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重大成果產出工作方案交流會在廣州召開。會議通過各專項的交流評估,進一步加強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的管理,促進重大原創成果和引領性重大突破的產出,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  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是中科院發揮建制化優勢,組織院屬單位優勢力量,共同實施的跨學科、跨領域的重大科技任務。
  • 中科院先導專項(A/C類)2019年度工作會舉行
    先導專項啟動以來,專項團隊努力拼搏,砥礪前行,取得了可喜成績,突破的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為解決國家相關重大戰略需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新年賀詞、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講話中提到我國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重大成果,其中多項由A類先導專項支持完成,可喜可賀。
  • 中科院召開B類先導專項2019年度工作會
    白春禮指出,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是瞄準事關我國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集科技攻關、隊伍和平臺建設於一體,能夠形成重大創新突破和集群優勢的戰略行動計劃,是推進實施「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抓手。在各專項領銜科學家帶領下,在科研人員、各級任務承擔單位和院機關各部門共同努力下,B類先導專項在重大原創成果產出、培養人才隊伍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充分體現了「先行先試」的內涵,彰顯了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貢獻,也提升了中科院在整個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 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重大成果產出工作方案交流會在穗召開—新聞...
    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重大成果產出工作方案交流會在穗召開
  • 與銅不同,鎳基超導材料的電子結構和拓撲性質|NSR
    鎳基超導材料的晶體結構與銅基材料類似,但是它們的母體基態性質卻不盡相同:鎳基超導母體材料的基態既沒有觀測到反鐵磁,也不是絕緣相。因此,研究母體材料的電子結構、費米面、軌道特徵以及可能的拓撲結構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 中科院先導專項(A/C類)2019年度管理工作研討會召開
    12月16日至17日,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C類)2019年度管理工作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會議由「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總體組辦公室、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承辦。  此次研討會旨在進一步加強先導專項過程管理,宣貫政策規定,搭建專項間交流平臺,促進各專項相互學習借鑑,從而提升先導專項管理水平,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產出。
  • 中科院公布25項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10、突破釷基核能系統關鍵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TMSR專項在原型系統與關鍵技術研發上「從無到有」實現全面突破,完成10MW固態燃料熔鹽實驗堆工程初步設計並獲得國家核安全局Ⅱ類實驗堆批覆,實現關鍵新材料中試規模製備,為建設世界首座實驗堆奠定了堅實的科學技術基礎。
  • 【人民網】中科院盤點「十二五」25項代表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1月15日上午召開發布會,公布了該院「十二五」期間25項具有代表性的通用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等方面,中科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基礎前沿研究成果,實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統解決方案,大力推動科技成果應用轉化產生重大經濟社會效益。
  • 物理所硼烯原子結構的可控制備研究獲進展
    單元素二維材料,由於具有重要的物理性質以及在納米電子器件中有較大的應用潛力而受到關注硼烯(borophene)是指由硼元素構成的二維平面結構,理論上認為有著不輸於石墨烯的優良物理特性如金屬性、高機械柔性、高導熱性等,且有可能具有狄拉克電子、超導等量子特性。由於硼原子相對於碳原子缺少一個價電子,使得硼原子之間的化學鍵較複雜,所形成的平面結構是以三角形密堆積晶格為基礎的孔洞型結構,而根據孔洞不同的排列方式,導致多樣化的硼烯原子結構。
  • 化學所在新型pi-分子材料的設計及應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B類先導科技專項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朱曉張課題組研究人員發現具有醌式增強效應的噻吩[3,4-b]並噻吩(T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B類先導科技專項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朱曉張課題組研究人員發現具有醌式增強效應的噻吩[3,4-b]並噻吩(TbT)(J. Am. Chem. Soc. 2015, 137, 10357-10366)有可能在有機光電子學領域獲得廣泛應用。近年來,他們在TbT選擇性官能化基礎上發展了一系列新型功能pi-分子材料(J. Am. Chem.
  • 「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6年——中科院科技成果「含金量」超...
    6年來,中科院廣大科研人員矢志不渝,潛心研究,在深空、深海、深地等一些戰略必爭領域搶佔了制高點,在量子信息、納米科技、幹細胞等若干新興前沿交叉領域實現並行、領跑,在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有效載荷和應用系統、北鬥導航等一批國家重大任務中發揮了骨幹引領作用。以深空領域為例。
  • 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2018...
    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以下簡稱「地球大數據專項」)已按照立項程序經過嚴格論證和審議於近日正式啟動。每個項目下設若干重點研究方向,重點研究方向分為定向委託和自由申請兩類。定向委託重點研究方向是針對已有較好基礎的研究方向,委託相關課題組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自由申請重點研究方向是支持研究人員在專項資助方向內圍繞目標自主確定技術路線,開展創新性研究。兩類任務均由專項總體組根據任務性質,結合評議專家意見最終確定,並報請院主管業務局批准後啟動實施。
  • 除了中科信息 中科院旗下還有哪些A股
    除了中科信息 中科院旗下還有哪些A股】資本市場已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劑」,作為中國自然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的中科院,一直以來積極布局戰略性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據不完全統計,中科院控股、參股的A股上市公司約有20家,基本上是各自細分領域的技術龍頭。
  • 上海交大教授觀察到雙分子層厚的FeSe超導薄膜的邁斯納效應
    這一研究成果清楚的回答了非常規超導研究領域的一個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超導轉變溫度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這對進一步深入理解非常規超導機理具有重要意義。該論文已於12月20日在線發表【Phys. Rev. Lett. 123, 257001 (2019)】。超導研究領域的兩大動力,一個是找到轉變溫度(Tc)更高的超導材料,一個是理解非常規超導機理。
  • 界面超導體系與拓撲半金屬體系的表面電子-聲子相互作用研究獲進展
    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在凝聚態物理中極為重要,不僅與材料的熱力學、載流子動力學等宏觀物理性質密切相關,還在超導電子配對、電荷密度波的形成等微觀物理現象中起到重要作用。B 94, 081116R (2016)];又系統研究了FeSe薄膜的晶格動力學[Phys. Rev. B 97, 035408 (2018)];並發現了該體系中非絕熱的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引起的界面極化子對超導增強的貢獻[Phys. Rev. Lett.
  • 記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ADS團隊—新聞—科學網
  • 高溫超導量子相變領域取得重大研究進展!電子科技大學在《Science...
    據電子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微博消息,11月14日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以「first release」形式刊發《超導-絕緣相變中的玻色金屬態》(Intermediate bosonic metallic
  • 進展| 過渡金屬硫化物中伊辛超導電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二維層狀過渡金屬硫化物MX2(M代表Mo,Nb,W;X代表S,Se,Te)中的強自旋-軌道耦合作用與結構的多樣性賦予這類材料許多新奇的物理性質,如在少數層1Td相的WTe2中觀測到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在少數層2H相的MoS2與NbSe2中觀測到伊辛超導電性等。這些發現使得MX2材料成為當前凝聚態物理學和材料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