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牛股的搖籃!除了中科信息 中科院旗下還有哪些A股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科院「A股方陣」站上創新風口

摘要

【這裡是牛股的搖籃!除了中科信息 中科院旗下還有哪些A股】資本市場已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劑」,作為中國自然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的中科院,一直以來積極布局戰略性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據不完全統計,中科院控股、參股的A股上市公司約有20家,基本上是各自細分領域的技術龍頭。有分析人士認為,中科院要突破的戰略性技術不僅是科研風向標,也可以作為資本市場、尤其是科技領域投資的重點參照指標

  資本市場已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劑」,作為中國自然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的中科院,一直以來積極布局戰略性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據不完全統計,中科院控股、參股的A股上市公司約有20家,基本上是各自細分領域的技術龍頭。有分析人士認為,中科院要突破的戰略性技術不僅是科研風向標,也可以作為資本市場、尤其是科技領域投資的重點參照指標。

  三季度以來,A股市場表現最為搶眼的上市公司中,中科信息科大訊飛不可不提,而這兩家公司均有著深厚的中科院背景。前者直屬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後者則依託中科院下屬的中國科技大學。A股市場有著中科院「血統」的上市公司還包括機器人中科曙光福晶科技奧普光電中科三環東方中科、中科信息等。細看「中科院方陣」上市公司,基本上是各自細分領域的技術龍頭,這也說明了中科院在技術布局和產業化方面的戰略性、前瞻性。與此同時,與資本市場的深度結合,也成為中科院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催化劑」。

  落子前沿技術「戰略點」

  「科技強國」是中科院肩負的不二使命。作為中國自然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中科院一直以來積極布局戰略性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根據《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科院聚焦八大創新領域,提出了60項有望實現跨越發展的重大突破和80項塑造未來發展新優勢的重點培育方向。其中,不乏超導量子、類腦智能、頁巖氣、量子通信等激動人心的革命性技術。

  如在廣受資本市場關注的量子通信方面,中科院提出加強核心器件的自主研發、加強與經典網絡的融合(如雲加密等),推動標準制定,開展城域量子通信、城際量子通信、衛星量子通信關鍵技術研發,初步形成構建空地一體光域量子通信網絡體系的能力,並在全天時衛星量子通信技術上取得突破。

  在目前比較「接地氣」的集成電路和智能製造方面。中科院提出「十三五」期間自主研製新型高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及各類傳感器,實現自主可控的核心基礎器件在高鐵、電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開展下一代機器人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工業物聯網等研究,研發高端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無人智能裝備系統,構建面向重點行業的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等。

  「中科院要突破的這些戰略性技術,也是受到全球關注的、最前沿的科研議題。這不僅是科研風向標,也可以作為資本市場、尤其是科技領域投資的重點參照指標。」有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注這些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進展,有助於判斷一、二級市場的投資節點。

  事實上,中科院「十三五」擬重點突破的量子通信、超導、人工智慧等領域,都已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門概念。在量子通信方面,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已接受IPO輔導。

  對接資本市場「佔先機」

  當前,資本市場已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劑」,而「牛股」中科信息就是中科院擁抱資本市場的最新案例。

  中科院近年來在資本市場可謂左右逢源。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中科院直接投資的全資及控股企業多達27家,其控股、參股的A股上市公司約有20家。另外在新三板,中科儀、科諾偉業等中科院下屬公司也已先後掛牌。

  記者查閱,早在2000年,中科院旗下中科三環就成功登陸深主板。資料顯示,中科三環成立於1999年7月,是中科院旗下中科實業集團的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上市平臺。值得關注的是,中科三環於2016年10月披露,公司與特斯拉籤署了三年期的《零部件採購通用條款》,提供釹鐵硼產品。公司曾表示,自去年四季度開始,已有一些相關訂單,目前正在持續生產之中。

  需要提及的一點是,中科院還積極調動社會資本,共襄科技興國。如充分利用一、二級市場資本,發展人工智慧。「中科院系」的寒武紀近日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A輪融資,成為全球AI晶片初創公司中的獨角獸。同時,「中科院系」內部也相互扶持,科大訊飛就是寒武紀的天使輪投資人之一,中科曙光也與寒武紀有戰略合作。

  更為重要的是,中科院積極溝通監管機構,為旗下企業的資本運作架橋鋪路。今年3月,中科院與上交所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支持重點企業改制上市、兼併重組、發行公司債等資本運作及科技金融創新等方面展開合作。

  相關報導>>>

  龍頭特停難擋次新漲停潮 中科信息緣何成為8月「妖王」?

  新「妖王」中科信息被特停 昔日妖股「腰斬」行情會否再現?

  最牛次新股中科信息:AI光環加身中報變臉 10天8板終遭特停

(責任編輯:DF309)

相關焦點

  • 中科匯通產品逾期,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資本夢」兩度破碎
    公開信息顯示,中科匯通曾自稱是「中科建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投資平臺,也是中科院旗下唯一的私募資金平臺」。而天眼查APP顯示,中科匯通是中科建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中科建飛」)的全資子公司。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中科匯通共備案了10隻基金,且全都集中在2017年6月~2017年12月。
  • 中科院全資持有的中科建 為何走到負債700億、瀕臨破產的地步?
    旗下400餘家公司工商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下稱「中科院行管局」)持有中科建100%的股權,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顧瑋國,註冊資金1.1億餘元。按工商資料所載,中科建註冊成立於1991年,已有近30年的歷史。但直到2012年之前,中科建主營業務為建築施工承包,沒有涉足其他領域,發展也算平穩。
  • 背靠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神探」用5年時間深耕智能安防
    中科神探成立於去年11月,核心研發團隊來自中科院旗下的類腦研究中心。創始人袁飛告訴36氪,類腦研究中心的前身是中科院自動化所「一三五」重大研發項目「超級計算大腦系統」,自己是該項目視覺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整個項目組從70年代就開始研究人工智慧。1987年,模式識別實驗室正式成立後,基於視頻等高級語義的分析的研究便一直在進行。
  • 「頭條」號稱與中科院合作的「魅樹」現狀幾何,旗下玫瑰多肽煥顏...
    魅樹旗下的產品在宣傳方面存在哪些問題?與中科院合作是否確有其事?據中科院離退休幹部工作局發表的報導顯示,中科院生命健康科技產業聯盟是通過中科院離退休幹部工作局、行政管理局的指導,和離研會第四協作片的全面協助,由中科慧康、國科網城、國科健康、國科雙創四大平臺共同推動成立的。據相關報導顯示,在這幾年來,中科院生命健康科技產業聯盟和不少公司都有過合作,比如晨雋堂、益康堂等。
  • 倚仗「中科院」光環多方攬資源 中科微至闖關科創板
    本報記者 張孫明爍 童海華 上海報導「我們是中科院下面的分支機構,中通快遞全國的轉運中心超90%都是中科微至的設備。」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年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上,和其他物流設備供應商的工作人員略有不同,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微至」)的工作人員在介紹客戶情況前會先強調「中科院」背景。
  • 中科信息:全資子公司成立香港子公司
    中科信息:全資子公司成立香港子公司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7:16:45&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科信息:關於全資子公司成立香港子公司的公告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全資子公司成立香港子公司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創新集聚效應顯現——14家「中科系」院所落地濟南
    10月29日晚上,山東省、濟南市與中國科學院籤署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邁入新階段。隨著與中科院合作的不斷深入,濟南已先後引進「中科系」院所14家。 迸發的創新活力引來「國家級」關注。
  • 中科建370億欠債謎團待解:優質子公司為何不翼而飛
    中科建負債總額達371億元,旗下超過400家子公司,股權複雜,旗下有些公司頻繁變更實控人,而且在國企與民企身份之間不斷切換,引發債權人質疑。中科建是一家由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下稱「中科院行管局」)全資持股的國有企業,目前中科建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達到418家。
  • 中科院科研人員發現一類新型微生物命名「中科微菌」
    中新社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27日發布消息說,該所科研人員最近發現一類廣泛存在於城市汙水處理系統中的新型微生物,並將其分類命名為「中科微菌」科(Casimicrobiaceae)。
  • 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州中心揭牌
    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州中心揭牌 2016-05-19 南京分院    在揭牌儀式上,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州中心揭牌,同時有6家中科院研究機構的11個創新項目團隊與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籤署了入駐協議,並與5家企業籤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標誌著中科院與常州鐘樓區的合作邁上了新臺階
  • 研發靠中科院 業績靠中通 「吃現成」的中科微至 創立4年就衝刺...
    中科微至2016年中創辦之初,作為中科院微電子所對外投資平臺的中科微投,以「改善微機械非製冷紅外成像晶片中反光板平整度的方法」等3項專利出資參與。   中科微至如其名一樣,到處籠罩著「中科」的光環。   因此,公司能享用中科院微電子所歷時七年研發出智能化自動分揀系統,同時公司還直接連接上了下遊物流行業大龍頭中通物流。
  • 10家「中科系」院所落戶濟南 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領域
    共建項目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電磁技術、先進位造等技術領域,涵蓋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究,初步實現了多領域、多產業、多主體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為推動山東省和濟南市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撐。2018年,4個「中科系」研究院所在濟南建設完成。其中,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建設了研發、工程化技術轉化平臺和專業孵化器。
  • 「中科系」泥足深陷:清產核資一年無果 部分金融機構「棄療」
    導讀:有銀行甚至開出「一折」的優惠——除了利息、罰息、滯納金不要,本金也只要中科系還款10%,但依舊被「斷炊斷糧」的中科系拒絕。  【中科系危局】「系」,在當下的語境中,非同一般。  年初的債權人大會上,有監管機構人士指出,除了中科建設自身盲目多元化因素之外,問題的累積也部分歸因於金融機構沒有做好盡職調查,甚至為其三級、四級子公司提供貸款時,都不知中科建設沒有實行統一的財務管理,只是衝著「中科院」的品牌,就貿然為其融資。
  • [路演]中科信息:有豐富的菸草行業信息化建設經驗
    全景網7月12日訊 中科信息(300678)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周三下午在全景·路演天下舉行,公司財務總監劉小兵在路演中介紹,公司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開始從事菸草行業信息化建設服務,有一支專業化的技術隊伍,擁有較為深厚的行業積累和技術沉澱。此外,公司還是國內少數幾家能為菸草行業提供包括農業、工業和商業全產業鏈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 深度:中科院AI勢力崛起
    在學術研究領域,中科院旗下擁有12所分院,超100家科研院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與上海市共辦)均為中科院所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建院以來,中科院已培養了近千名科技領軍人物和科技尖子人才,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科技創業者。
  • 中科院攜手中科健康產業集團聯合打造腸道健康項目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亞泰集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三方共同成立的吉林亞泰中科醫療器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亞泰中科
  • 光明新零售與中科院強強聯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重重篩選,光明新零售最終決定與中科中創,和中科院實驗室共同合作,並於2020年的第2季度,達成1000萬的合作協議。    為什麼選中科中創?這是因為中科中創是國內從事亞麻籽研究、開發與生產的前沿企業。並且中科中創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湖州營養與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共建了聯合實驗室,取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 中科院核所上百博士集體離職,所長回應:丟掉鐵飯碗去做事業了
    不過,在集體離職事件發生四個多月過後,中科院核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宜燦出現在了12月9日舉辦的「全球資本促進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論壇」上。這次論壇以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為載體,其中吳宜燦和團隊正在推進國內首個精準放射治療系統產品「麒麟刀」的產業化。
  • 移動錢包裝有牛股 天喻信息漲4倍
    原標題:移動錢包裝有牛股 天喻信息漲4倍   到昨日,該股的年內漲幅仍高達326.6%,機構追捧熱情不減,有近百家到公司調研  在A股市場各大概念板塊股票中,今年以來最大漲幅超過400%的股票達16隻之多,天喻信息就是其中之一,該股年內復權後的最高漲幅為432%,到昨日收盤時依然保持在326%以上。
  • 同仁堂紫膳,竟然有中科院的研發成果!
    那麼這個紫膳早餐糊,又和中科院有什麼關聯呢?從紫膳的配方表中,我們第一眼就可以看到裡面寫著「中科紫糯麥168」、「中科麥138」兩種特殊的穀物。中科麥138,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歷經9年精心培育而成的小麥品種。其富含硒元素,含量遠超同類穀物。經研究表明,硒具有強大的抗癌作用,當人體缺乏硒元素時,容易引發多種癌症。正常來說,每人每日的總需要量,中國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補硒25微克以上有保健作用,所以,每天只需補充一杯含有中科麥138的紫膳,就能夠很好地補充人體所需的硒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