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一年時間成為行業第二大,保險業一個無解的悖論

2020-12-17 優選保險

拼多多的崛起,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敢相信,「假貨集散地」怎麼突然就超過京東了?截至目前,拼多多的市值已經超過一千億美元,尤其是在最近這一年時間裡,拼多多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已成為僅次於阿里的第二大電商。根據6月22日的福布斯富豪榜排名,拼多多創始人黃錚以454億美元的財富,已超過馬雲。並且有預測,拼多多的年活躍用戶數有望在今年三季度超越淘寶。

(最近三個月,拼多多在納斯達克的股價暴漲了三倍)

拼多多現象,我認為跟保險的業發展態勢有相似的地方,但屬於逆向相似。保險業的這個現象是一個扭曲的商業現象,下面是我的個人分析:

一、拼多多現象

拼多多的成功,其實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下面我只從大眾能理解的表象來概括:

低價搶佔四五線城市是兄弟就砍我一刀讓用戶感覺到「佔便宜」了農村包圍城市戰略

一句話總結:有錢的追求品質、沒錢的追求省錢,這個商業邏輯合情合理。拼多多就是抓住了想省錢的這個巨大市場。而保險業呢?現在恰恰跟正常的商業邏輯背道而馳。有錢人在買便宜的保險產品,沒錢的人反而在買特別貴的。

二、保險業現象

保險業目前的現狀是:一線城市的人紛紛到網際網路上買便宜的消費型保險,四五線城市的人反而都在買線下特別貴的儲蓄型、返還型保險。

1、北上廣深的人,經常有年收入30萬,一年只花1.5萬買齊全家人的保險。

2、四五線城市出現了太多離譜的現象,一年收入5萬,能花3萬去買保險。

3、最終1.5萬反而比3萬得到的保障更多。

三、現象本質

保險業這樣的發展態勢,可以用扭曲來形容了,主要問題我把它歸納為下面幾點:

1、信息不對稱

我們國家目前保險控股公司有10家、財險公司有60家、壽險公司有71家。但是四五線城市的人民,能了解到的也就五六家。而這五六家保險公司又分為多個營銷渠道,真正你能接觸到的只有「個人代理人」渠道。所以,想買到便宜的保險產品極為艱難。

2、認知偏差

保險產品跟拼多多上的商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買一個9塊9包郵的商品根本不存在什麼擔心,但是一款重疾險也許是連續繳費30年,保費達到30萬,所以認知不夠的人群會擔心安全性,然後就更信任與熟人。最後,你認為值得信任的熟人其實也被蒙在鼓裡。

3、過度誇大服務

四五線城市人群,覺得買保險必須要有人來做售後服務,其實這些都是被過度誇大了。你買一個終身壽險或者重疾險,需要什麼售後服務?理賠的時候打個保險公司客服電話不就解決了嗎?等真的出險了,當年服務你的代理人99%已經離職了。務必記住:售後服務的提供者,只有保險公司,一切代理人或者代理機構對售後服務的的說法,都是營銷套路。真正發生理賠糾紛了,任何代理人和代理機構是無權幹涉理賠結論的。而理賠糾紛的來源,恰恰就是因為銷售誤導所致。

4、金融知識差

四五線城市、尤其是農村市場,很少有人按揭買房,也普遍對金融領域的知識存在短板。所以更偏好於返還型、儲蓄型保險。真正懂點金融概念的人都明白:保險理財不可能比房貸利息高的。一切返還型、儲蓄型重疾險也不可能划算。

四、一個無解的悖論

網際網路保險最初的定義是:讓消費者自己挑選自己購買,節省了中間商的費用,從而降低保費定價、回饋消費者。想法是好的,但是保險產品實在太複雜,消費者遠遠達不到自己挑選的能力。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悖論:好產品沒有中間商費用,或者費用很低,所以根本就沒有人會告訴你。即使你有幸得到了好產品的信息,但是市面上有一千多萬代理人各說其詞,根本沒辦法分辨真假。隨便一個偷換概念,就能把貴的產品包裝成「貴得有道理」,而便宜的產品,反而有坑。

寫在最後:

網際網路保險並不是拼多多,而是跟拼多多完全相反的商業邏輯。說到底,保險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保險產品本身確實太複雜,一般人很難有耐心自己學習、自己選擇購買。購買過程中,一但有認為介入,就會把整件事變得更複雜,問得人越多,你越是不知道怎麼選了。

最近一年,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消費者發現了線下的坑,於是退保後重新到線上購買,然後又被線上第二次收割。線下的坑主要在貴,線上的坑在定期重疾和百萬醫療險。再次建議所有消費者:社會進步速度太快,在如此複雜的商業行為中,要想不被割韭菜,唯有自己多學學保險產品知識、多讀書、多看優選保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只要時間流逝,人就再也回不到過去,因為存在這樣一個時間悖論
    不過,過去總是會給我們留下太多的遺憾,所以想要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是人類一直以來的一個夢,而隨著近現代科學的高速發展,很多人覺得這個夢會成為現實,所以以穿越為題材的各種作品也隨之火了起來。可遺憾的是時間不能倒退,這與科學水平無關,因為如果我們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那麼我們就會面臨一個無解的時間悖論,想要時間倒流,先要破解這個悖論。
  • 美國保險科技公司Lemonade僅用幾個月就改變了保險業
    美國保險科技公司Lemonade僅用幾個月就改變了保險業 1評論 2017-11-08 08:16:05來源:網際網路保觀作者:張翀 一個送上門的機會
  • 保險業大數據應用知易行難
    諸多行業已經將大數據的創新應用上升為戰略高度,作為大數據的使用者和生產者,保險業也不例外。  不久前,兩個巨無霸平臺達成合作:一方是集成了所有保險公司信息平臺的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保信」),另一方則是螞蟻金服。按約定,雙方將共同向保險業輸出技術成果。
  • 費米悖論真的無解?科學家有了新解釋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望遠鏡的觀察數據,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宜居行星已經大大超越了此前的估計,大約有20%以上的行星都處在宜居帶,大但是如果想要誕生生命,那麼概率恐怕就要低於百萬億分之一了,畢竟目前為止除了地球,也沒有別發現其它的生命痕跡。外星文明為何至今未被發現?費米悖論真的無解?
  • 說謊者悖論
    」這也許是最簡單的一個悖論,但卻仍然是無解的悖論。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哲學家歐幾裡得提出的這個悖論,至今還在繼續困擾著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因為,如果你說它是真話,那麼按照話的內容分析,它就應該是一句謊話;反過來,如果你說它是謊話,由於他說自己在說一句謊話,當然它就應該是一句真話了。那麼,這句話到底是真話還是謊話呢?這就是著名的說謊者悖論。
  • 保險協會會長:發展保險業由行業意願上升為國家意志
    原標題:朱進元:發展保險業由行業意願上升為國家意志 新國十條描繪出「大保險、大保障」的宏偉篇章,保險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要唱主角、挑大梁。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能否抓住,變為現實,作為現代保險人,我們既有著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更有著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只要烏龜先跑,人就再也追不上了,這是一個有趣的悖論
    悖論不僅燒腦,而且非常有趣,更為重要的是悖論能夠推動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技術的創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有很多悖論都已經無悖可論,當然,還有一些至今仍然無解。對於那些仍然無解的,我們在這裡不打算過多涉及,因為那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在這裡,我們只來看看一些有趣的悖論,比如人是否能夠追上烏龜?人是否能夠追上烏龜?
  • 2020中國保險業方舟獎獲獎名單出爐!這些公司今年脫穎而出
    今年5月,2020中國保險業方舟獎評選正式啟動後,約90家保險機構攜數百個項目,踴躍參評。經過3個多月的嚴格審核、打分與投票,最終111個項目成功入選2020中國保險業方舟獎獲獎名單。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全民抗疫牽動人心。這場疫情讓社會各界感受到,全國人民既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更是一個責任共同體。
  • 一個問題為何會成為一個悖論?費米悖論和它的解釋
    在1950年的一天,費米與友人在吃過午飯後一起聊起了關於外星人的話題,在交談的過程中,費米說了這樣一句話「它們都在哪呢」,而這看似不經意的一個問題就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悖論,也就是費米悖論。什麼是悖論?簡單來講,悖論就是通過合乎邏輯的推理,而最終得出自相矛盾的結果。
  • 一個最簡單的生命悖論,人人都知道,但都無法解決
    生命悖論是什麼?悖論就是和我們邏輯相違背的推論,我們知道,人類的邏輯思維其實是建立在因果論上的,用因推果,用果推因。但是,有些時候,一個因可以推出很多果,而且這些果是相互矛盾的,這就是悖論,舉個例子,上帝是萬能的是因,由這個因可以推出兩個果,一個是上帝可以創造出一個他拿不動的物體,上帝萬能,另一個是上帝拿不動某個物體,上帝不萬能,這樣就形成了悖論,上帝即是萬能的,也不是萬能的。
  • 時間旅行的真實和悖論
    時間旅行作品有一個重要的種類,就是打破了三維世界中常規的因果律,進入時間循環這個怪圈。因果循環意味著在一個事件鏈中,所有單個事件都有其原因但是整個鏈條沒有。這意味著該事件鏈是封閉的,或者說在一個因果循環中,可以用同一事件鏈中其他的事件來解釋每一個事件,但是卻沒法解釋這整個事件鏈的原因。
  • 第二屆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 在北京石景山開幕
    來源:金融界網站10月17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在位於石景山區的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開幕。慄志綱表示,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首都金融業發展迅猛,已成為北京市的第一支柱產業。 慄志綱指出,今年上半年,北京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9.3%,居各行業之首。北京是一行兩會、國家金融企業總部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所在地,中央管理的金融企業94%註冊在北京,亞投行、絲路基金等都設在北京。
  • 讓我們一起來思考羅素悖論
    什麼是羅素悖論呢?羅素悖論是一系列類似悖論的集合,在這一系列悖論中包含了一些我們所熟悉而又無解的悖論,比如理髮師悖論,又好比說謊者悖論。這些悖論的存在表面上看來除了讓數學這一最為嚴謹的科學變得不完美之外,似乎並沒有別的用處,但實際上不然,這些悖論的存在無論是對於數學,還是對於現實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即使它們目前處於一種無解的狀態。在羅素悖論中,最為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說謊者悖論了。還記得那個梗嗎?如果你好久沒聽過了,讓我們來重新回憶起來,「我說的這句話是假話」。
  • 《Gon的旱獺》第二季強勢來襲,入局短視頻行業僅一年,如何成為頭部IP
    開業僅3個月,店內已經熱鬧非常,時不時在店門口和機器前排起長長的隊伍。不僅如此,還時有網紅和明星前來打卡,李溪芮、費啟鳴等都收穫不少戰利品,就連國民老公王思聰也被路人拍下在LLJ抓娃娃的視頻。問及路人,不少人是衝著店內一個網紅IP旱獺特地奔赴而來。每每旱獺上新新款抓物,都會被一搶而空,足以彰顯旱獺作為優質IP在粉絲中的地位。
  • 金融行業收入揭秘:保險業貧富差距最大,投行平均薪資超過40萬
    8月中,《最受歡迎的男友職業排行榜TOP10》在朋友圈流傳,一個有意思的數據引起了DT君的注意。最受歡迎的男友職業中,金融從業者以24.3%的票數排名第二,且在各個年齡段女生的選擇中都名列前茅。回想起《三十而已》中的金融巨子梁正賢的日常,金融從業者體面的生活狀態自然備受佳人的喜愛。
  • 我和4位保險代理人聊了聊,發現了保險業的一個大變革
    Wind的一張《上半年各行業淨利潤增長率》的圖片在朋友圈刷屏,保險以77.6%的淨利潤率位居第一。從保險深度(總保費佔GDP的比重)和密度(人均保費)來看,中國目前的保險深度僅4.22%,保險密度僅2724元,而世界發達市場的平均水平為8%的保險深度和近4000美元的保險密度。
  • 保險業定位行業的新坐標 應該把握好三個方面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保險業的主要矛盾也隨之發生改變。面對不斷增長的保障需求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正處於轉型發展過程中的保險業無疑需要儘快找準發展方向上的新坐標。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12月11日舉行的「亞洲金融年會」保險主論壇上表示,定位行業的新坐標,應該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保險業的需求定位行業新坐標。
  • 如何判斷一個行業的成長空間?
    最近林園的一個思路給我了啟發,這裡我分享給大家。這個思路就是和國際巨頭做對標,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麼我們的優秀企業在未來是有機會成為國際巨頭的。如果我們的某個行業還比較弱小,那麼在某個將來,雖然我們不知道是那個企業會走出來,但是我們會知道,這裡是有很大概率出現龍頭企業的。
  • 中國保險業信息化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保險業信息化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如實地反映了保險業信息化行業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第一章 2016-2020年中國保險行業市場運行形勢綜述  第一節 2016-2020年中國保險行業發展綜述    一、中國保險行業發展歷程回顧    二、中國保險行業的對外開放與發展    三、中國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四、新冠疫情對我國保險行業的影響  第二節 2016
  • 貴州銀保監局副局長張曼紅:科技賦能成為保險業關鍵詞
    來源:新浪財經9月3日消息,第十三屆中國保險業信息化峰會今日召開,貴州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曼紅出席並發表演講。張曼紅表示,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險業數位化轉型進程進一步加快,未來,保險+科技必將成為保險業發展的重要引擎,科技賦能成為保險業的關鍵詞。只有進一步加深保險科技的應用,保險業才能在變革創新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