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行業已經將大數據的創新應用上升為戰略高度,作為大數據的使用者和生產者,保險業也不例外。
不久前,兩個巨無霸平臺達成合作:一方是集成了所有保險公司信息平臺的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保信」),另一方則是螞蟻金服。按約定,雙方將共同向保險業輸出技術成果。
保險數據仍處於孤立狀態
兩家超級數據平臺將輸出什麼樣的技術成果?據記者了解,雙方將重點在健康險與車險反欺詐領域展開合作。
「從網際網路近幾年的發展來看,信息技術的進步在現代金融創新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雖然近年來保險業在大數據戰略和網絡經營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在數據集中、信息共享方面還未完全打通,這也給保險業發展帶來了一些問題,如騙保、欺詐等行為時有發生。」中國保信董事長吳曉軍表示,因此,此次與螞蟻金服的合作旨在提高保險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提高效率和風險識別能力。
儘管各家保險公司都掌握著龐大的數據,但目前保險公司的很多數據是相互獨立的,對外也基本獨立。即便有交互,也僅局限於小範圍,這極不利於保險公司業務和反欺詐工作的開展。
目前,保險業欺詐包括承保欺詐和理賠欺詐,廣泛發生在車險、意外險和健康險領域,主要侵害保險公司利益。作假包括保單作假和手續費作假,主要發生在農險、中介業務等領域,主要侵害消費者、國家財政利益,破壞市場競爭秩序。據中國保信相關人士介紹,中國保信的數據平臺在行業全量數據匯總的基礎上生成強大的數據比對功能,加上外部數據的綜合驗證,建立有效的模型和算法,最終通過兩種方式發揮作用:一是通過對特定標的或事故提供欺詐風險等級或分值判斷,事前及時阻斷欺詐聲索,減少不合理的理賠支出;二是事後為欺詐案件偵查提供線索,打擊欺詐犯罪行為,淨化保險經營環境。
大數據發展環境遠未成熟
大數據對於保險業未來發展的變革性作用無人質疑。但與保險公司將大多數新技術首先應用於銷售一樣,目前,保險業對大數據的應用也在精準營銷上最為廣泛。哪個年齡段的人群更願意接觸保險、不同客戶購買商業保險傾向於哪類險種……這似乎是保險公司更為關心的內容。
但大數據能告訴我們的遠不止這些。保監會發改部副主任羅勝表示,大數據不是單純的技術概念,其發展有賴於社會、技術和行為等方面的綜合因素。一要實現普遍數據化,解決數據的可得性。隨著智能設備、網際網路商業、電子監控、網絡社群等的發展,人類生活正在走向全面數據化,數據採集的範圍越來越寬,程度越來越深,頻度越來越高,維度越來越豐富。二要實現數據開放和流通,解決數據成本的可控性。數據形態是在線和可機讀的,數據源是廣泛開放和共享的,數據的網絡傳輸能力不斷提升,數據能低成本和便利獲取,易於處理。三要提高數據加工和應用能力,進而提高數據的可用性。模型、算法、場景結合以及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的發展,是大數據成為潮流的核心驅動。四要實現基於數據利益格局的調整和思維理念的形成,達成數據社會。以上條件互為因果,相互促進,呈加速之勢。
顯然,「上述每一方面都在進化之中,遠未成熟,因此,保險業尚處於大數據時代的前夜。」羅勝如是說。
先行者嘗試共享數據資源
由於綜合環境尚未成熟,保險業對大數據的應用鮮見突破性成果,但嘗試的確越來越多,其中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更為積極。除了中國保信與螞蟻金服的合作之外,成立三年,累計服務用戶4.6億人次、生成超過58.29億張保單的眾安保險也正在藉助數據的力量。以健康險為例,眾安保險將人的飲食、作息、運動等進行了數據化記錄,動態、持續、多維度的數據記錄讓人們對壽命和健康有了更清晰的描繪和預判。在預判的基礎上,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加上智能硬體、可穿戴式設備的應用,健康險鏈條已被重塑——傳統的事後賠付已經走到了事前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曾經單一的保險產品已經實現了社交、保險、生活的深度結合。同樣依賴於這些小額、高頻的海量數據,眾安保險剛剛成立了子公司——眾安科技,其主要使命就是成為普惠金融與健康醫療的加速器,支持整個保險生態的信息化升級。
根據波士頓諮詢預測,2020年,中國保險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在政策推動和技術革新的雙重作用下,中國保險業市場將呈現與大數據密切相關的四個主要特徵:一是可保風險池轉移並縮小。在全球範圍內,藉助相關技術,險企可以實時評估風險。比如,將車載信息技術應用到汽車保險領域、智能家居設備應用到家庭保險領域,由此將帶來300億美元至540億美元的保費削減。二是保險產品將更加多元化。以健康險、養老險、農險等具有保障屬性的保險種類將得到收益,同時將出現基於使用保險計劃(UBI)以及具有創新力的長尾保險產品,如古董車保險。三是網際網路保險將成為下一個熱點,這其中包括網際網路渠道、網際網路化的保險產品以及P2P保險新模式。四是生態系統建設初露端倪。數字生態系統的趨勢不可阻擋,險企將面臨越來越多的跨界競爭者和攪局者,與保險公司展開競爭與合作。比如,汽車產業鏈、健康產業鏈中可能會形成一股力量,替代現有的保險產品與服務。
總之,隨著保險業的發展,全行業對保險數據資源匯聚利用的需要會越來越迫切。如何通過數據信息的共享和挖掘利用,建立一套科學的行業定價基準和風險數據指標,已經成為保險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和監管能力改善的基礎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