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來丨清北強基計劃招生路徑!哪些考生更適合強基計劃?

2020-12-25 騰訊網

今年強基計劃開始實施後,清華大學開啟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和3+2+3項目。同時,北大也已啟動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清北的這些相關措施不僅是為了強基計劃的拔尖人才培養和選拔,同時也是在給予更多同學有多個參與強基計劃的機會。當然,這也說明,想要進入清北,眼光需要放得更遠,規劃應該做得更早了

 清北升學路徑

點擊圖片可查看高清大圖

如上圖所示,我們將提前獲得進入清北強基計劃的機會劃分為四個時間段:初中、高一、高二和高三

初中:進入清北相關基地中學,感受拔尖人才培養

在強基計劃開啟之前,清華和北大兩校均有各自的優質生源中學,而這些中學每年都會為清北輸送和選拔人才。

根據清華大學教授的介紹,清華之後會進一步加強跟優質生源校在拔尖學生培養、「強基計劃」選拔等方面合作,未來會有更多優生校學子能夠在強基計劃中受益,獲得初選評級或相關照顧等。

清華的丘成桐教授近期也透露將會成立「領軍人才班」,招生對象為初三至高三的中學生。領軍班的培養模式很有可能是「3+2+3」的本碩博通培模式,通過預科學習後,即進入大學本科學習

高一、高二:參加冬夏令營,提前獲取強基機會

清華、北大為提前選拔人才,從自主招生時期就有針對高一、高二開展的相關營地,在這些營地中高校將會對考生進行相關測試,通過測試的考生會獲得相應機會。

根據清北近幾次的招生簡章上的表示:「優秀營員將推薦至招生辦公室」。可以猜測,現在雖然沒有直接的降分,但通過這些營地,依舊可以拿到強基計劃在校測中的機會。這一點也在今年的強基計劃中有所體現。

但也需要同學們注意的是,獲取競賽獎項,是爭取提前獲得強基計劃機會的敲門磚。除此之外,競賽的學習經歷,在後續的校考環節也具有重要優勢,特別是對於高考成績拔尖的同學,可以作為強基錄取的雙保險。

高三:參加金秋營,冬令營,抓住最後一次機會

對高三的同學來說,如果沒有進入清北相關生源中學或是拔尖基地中學,那麼金秋營和冬令營就是最後一次提前拿到強基優惠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清華的大中銜接教學研討活動是今年首次舉辦,不接受個人報名,參與方式為清華邀請制。側面說明了,提前做好規劃,進入這些中學對之後的強基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清北在關於強基計劃上的政策各有不同,如果依舊需要參加筆試,建議這部分同學在高考結束之後提升相應科目的競賽能力

所以也可以推測,清北現在將貫通培養提早至高中,清華甚至到了初中,其他高校也極有可能效仿清北,開展大中銜接培養。建議所有想要考清北,以及雙一流高校的家長和同學,規劃一定要提前,才能夠更早一步看到希望。

報名條件:更符合報名條件的四類考生

對於2020年強基計劃哪些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做了如下總結:

第一類: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高考總成績達到本科一批控制線及以上;

第二類: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高中階段在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中獲得全國決賽獲得獎項的考生。

1、成績優秀的考生

雖然強基成績最低要求在一本線上,但強基計劃高校院校層級較高,考生參與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每年高考關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所以成績越好,對報考越有把握。

2、對基礎學科感興趣或學科能力突出

強基計劃定位在基礎學科,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如果單靠高考成績也許無法考上這36所國家最高層次的大學,強基計劃給予這類考生政策同時,建設國家的基礎學科,達到雙贏。

3、有規劃的考生

強基計劃帶給考生的一方面是機會,另一方面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一方面,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同時兼顧高考,增加名校錄取機會。

從強基計劃政策來看,高考成績是入圍校測標準,其備考與高考不衝突;從強基計劃招考流程來看,考試安排在高考成績公布後,在高考後有一定備考時間,不耽誤高考學習。

4、有競賽獎項的考生

對於有競賽獎項在手的考生,報考強基計劃也是非常適合且機會很大!

(1)競賽獎項比較高的:獲得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大學科競賽銀牌(含)以上獎項的學生符合高校破格入圍條件;

實施強基計劃的36所院校都是雙一流A類大學,足夠這些偏才怪才和頂尖考生報考,高考結束後,也能利用自己的校測優勢,為自己爭取高水平的大學和優質的培養資源。

(2)從最新各高校校測來看,出現了很多競賽類型的題目,這讓有競賽基礎的考生佔據了非常大的優勢,更容易在校測中勝出。

溫馨提示:強基計劃具體招生條件還要以當年最新發布的高校強基計劃簡章為準。

相關焦點

  • 強基計劃招生章程將陸續公布,什麼水平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由於疫情,高考延遲一個月,各招生學校原計劃4月份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月將延遲至5月公布。各校強基計劃招生章程未公布,招生計劃和具體方案還不明朗,許多有意向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和家長比較焦急,就報考問題提出不少疑問。在此,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梳理,供考生和家長們參考。
  • 首年強基計劃,清北各省錄取榜,進入名校的「備選券」
    強基計劃是分省競爭,所以入圍分數線是依據各省情況自主劃定,同時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也是依比例劃定,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遵從一定入圍比例(一般為1:3/1:4/1:5),再確定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劃定相似,各省入圍考生中最末位的考生分數即為該省強基入圍分線。
  • 強基計劃適合多少分的考生?
    這幾天最最吸引高中家長朋友們眼球的就是強基計劃了,隨著北京師範大學的招生簡章的發布,所有36所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都已經明了,招生報名的通道也已經打開。本期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到底強基計劃應不應該去填報?值不值得去填報?適合多少分的考生去填報?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強基計劃到底是怎麼回事?
  • 什麼是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流程
    了解強基計劃2020年1月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取消自主招生,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強基計劃定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基礎學科支撐引領作用,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武大山大蘭大率先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二是武大山大蘭大率先發布了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那什麼是「強基計劃」呢?我們一起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未來家長和家長和考生將如何應對和準備?考生如何應對的建議 1、強基計劃建議參加,是進入頂尖高校的重要途徑對於單科能力突出,綜合成績優秀的學生,建議報名參加強基計劃。
  • 哈三中副校長解讀強基計劃:誰能破格入圍一本,哪些考生適合報考
    清北等36所大學6日起陸續公布強計劃!哈三中副校長吳霞帶你深度解讀關鍵信息2020年是高校取消自主招生,實施強基計劃的第一年。受疫情影響,原定4月初公布的首批36所具有強基計劃招生資質的雙一流 A 類高校的招生簡章尚未公布。
  • 揭開強基計劃真實面目
    為了幫助高一高二高三更多的萌新,特意整理【強基計劃政策掃盲彙編】,讓大家全面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各事項,以便早做規劃。>二、哪些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更注重對基礎學科的濃厚興趣和綜合素質優秀,所以招生對象大致兩種類型:「綜合素質優秀」及「基礎學科拔尖」。
  • 清北新生錄取數據發布,首次實施的強基計劃,招生人數很閃亮
    2020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基本都已經接近尾聲了,而一些名校更是早早地就開學了,甚至還公布了2020年的新生數據,其中在清北公布的2020年新生錄取數據中,首次實施的強基計劃,它的招生人數很閃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之後,奧賽之路怎麼走?
    9月,265名山東學子通過強基計劃走進了高校大門,而其中74人更是走進了清華和北大的校門。據了解,74名學生中,青島籍學生有11人,佔到了14.9%。今年青島共有48名考生被清北錄取,這樣算來,通過強基計劃上清北的人數佔到了兩成多。強基計劃首年,這樣的數據讓人振奮,同時也留足了思考空間。
  • 新高考政策下:進名校更難了,強基計劃是圓「清北夢」的救命稻草
    目前很多省份都在推行新高考政策,取消了原來的自主招生,2020年1月推行「強基計劃」,三位一體名額縮減,想要進名校難度更大了。簡單來說,目前進入大學有三種方式:1、裸考(傳統的高考)2、三位一體 3、強基計劃。我們來分析下新高考政策有哪些變化,對於高一、高二的學生應該如何準備。
  • 衡水班主任547: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2020年河北省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分數
    其中河北省700分以上人數為108,600分以上包含600的考生共計有31474人。高考競爭非常激烈,報考高校的錄取難度也是逐漸增加。強基新政,分數線偏低。2020年幾個比較典型的斷檔情況如下:1、中南大學:在河南的理科本科一批招生中,投檔線611分,而往年都在660左右;2、中國政法大學:在廣西的理科本科一批招生中,投檔線545分,而往年都在620分左右;3、北京林業大學:在黑龍江的文科本科一批招生中,投檔線512分,而往年都在570分左右。那麼清北及34所高校在河北的錄取情況怎麼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 2020江蘇強基計劃數據披露,高考要考多少分才能入選強基?
    這也就導致第一屆強基計劃招生效果並不是很好,清華、北大、南大等30所院校在江蘇省進行強基計劃招生,很多高校招生都沒有招滿。2020年已經到了尾聲,這代表2021年的強基計劃即將開始宣傳和招生。江蘇強基計劃招錄數據2020年江蘇省強基計劃總錄取率為66.77%2020年有30所院校在江蘇省進行強基計劃招生,總招生計劃325人,其中理科267人,文科58人。2020年強基計劃總招生計劃約6180人,江蘇省佔比5.3%左右。
  • 強基計劃報考「無門檻」,高分考生入圍「棄考」或拉高分數線?
    按照強基計劃的管理要求,考生高考成績需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並結合各校各省的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按照高考成績由高到低排名,才能確定其是否入圍高校考核名單。清北強基計劃入圍考核的考生名單均是按分省招生計劃數的5倍確定的。對於破格入圍的考生則無此招生名額的限制。
  • 強基計劃有哪些特點?
    2020年強基計劃試點院校為36所雙一流A類院校。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2、招生專業注重基礎學科
  • 什麼是強基計劃?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參加?
    強基計劃來歷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自此,自主招生正式取消,全新的強基計劃啟動!
  • 強基計劃招生遇冷?中科大、北理、蘭大啟動強基補錄程序
    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無縫銜接,但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元年,政策、招生專業、參考標準等不夠完善,造成多所高校未完成招生計劃,現部分高校已啟動強基計劃補招工作。2020級強基計劃補招工作共有4個強基計劃專業,共計劃名額67個,佔其強基計劃招生總人數150人的44.67%,也就是近一半的名額沒有錄滿,面向全校2020級新生招生。
  • 三下五除二,搞定「強基計劃」!
    2、強基計劃,孩子有兩條路徑進雙一流高校。3、強基計劃,孩子進雙一流高校的機會更多了。4、強基計劃,孩子進入大學後原則上不能換專業。5、強基計劃,讓孩子暢享國家的「重點照顧」。再看看高校關於強基計劃的錄取流程,就可以看到國家的重視——看完這圖,您就記一句話:高校是最先錄取強基計劃裡的孩子。國家很重視!
  • 清北等名校也招不到人,強基計劃為什麼首年就遇冷?
    不同於自主招生的特殊招生、普通培養;強基計劃實行特殊招生、特殊培養;匹配特長、專門培養。在六月份的文章中,我們就有過推論,強基計劃因為相比自招和綜評而言零成本的報名門檻、極少的招生計劃人數(清北除外)一定會吸引大量處於該校往年投檔位次以及以上的考生報名。這就導致了高考成績出分之後,大部分入圍強基計劃的考生憑藉裸分就足以過線,甚至可以報考該校或者其他院校更加熱門、更受歡迎的專業。
  • 強基計劃為何首年遇冷?2021年強基計劃或有三大變化,家長考生注意
    其招生程序主要包括:1.試點高校發布年度強基計劃招生簡章;2.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在網上報名參加強基計劃招生;3.所有考生參加統一高考;4.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向有關高校提供報名考生高考成績;5.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學校考核的考生名單並公示入圍標準;6.高校組織考核
  • 清北強基計劃招生人數公布,海南最少僅9人,這省卻超100人
    作為我國高校排行第一第二的清華、北大,其強基計劃更是受到額外的關注。這幾天,清華北大公布了其強基計劃在各省的招生人數,引起了熱議。清華北大強基計劃在河南錄取總人數為44人,其中理科36人,文科8人,清華32人,北大12人。這與河南1071萬高考人數相比,給的招生名額明顯太少,而且河南在今年高考中,高分突出,但是上清華北大的人數與其他省份相比,也偏低。與河南同病相連的是河北省,清華北大強基計劃在河北的招生總人數更少,為38人,其中理科30人,文科8人,清華20人,北大20人(含2名醫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