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國立博物館,陳列著日本及整個東洋地區的重要文化遺產

2020-12-22 因為我的勇氣啊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並陳列著日本及整個東洋地區的重要文化遺產,歷來被稱之為"建築的博物館"。是日本最早的國立博物館,也是最大的博物館,分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

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由象徵日本歷史的建築物構成,藏品多達8萬9000件,其中有近100件國寶,500多件國家指定的重要文物。

發現卡通一樣的可愛根深蒂固存在於日本文化中,因為我細細觀察了很多藝術品,不管是服裝,手畫,還是杯具,其實日本人都參考了圓的形狀,不喜歡稜角分明的構造,以至於武士盔甲真人版看起來也有點卡通版的逗味兒,日本人喜歡紅色,黃色等暖色調,討厭紫色,綠色冷色調,但是他們平時嚴肅起來也很理智的感覺,思維也很冷色啊,所以我覺得人越缺失什麼,他就會越深愛什麼。

一眼就愛上了國立博物館,其實每個文物的歷史我都不想深究,畢竟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些文物的背後的故事不一定都經得起解剖,但是從藝術的角度,我是很欣賞日本人心思細膩,井井有條,注重色彩與圖形的細節配合,怎麼辦,我就偏偏是一個吹毛求疵的女漢子。

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品包括日本的茶具、浮世繪、歌舞伎服裝、武士裝備等等,是了解日本歷史和傳統的好地方。另外這裡的中國文物收藏也值得留意,有整整兩層樓的空間都在展現中國文化。

讓人最感興趣的是武士盔甲,日本刀,還有茶具,以及一些掛畫。本館主要是日本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其中的漆器、刀劍感覺最好看。一把把武士刀工藝讓人驚嘆。表慶館是特展館,外頭的建築比較有特色,法隆寺展出法隆寺呈獻給皇室的佛像等文物,也很精美。

相關焦點

  • 東京國立博物館講述日本美術史上的「名作誕生」
    日本美術史上有許多被譽為「名作」的作品,有的是因為其作者具有時代意義,有的是從日本國外引進,有的完成了繼往開來的時代創新,緣由各異,但無不具有精彩的誕生故事,世代相傳。4月13日至5月27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名作誕生——緊密相連的日本美術》為觀眾呈現了約120件「名作」誕生背後的精彩故事。
  • 日本必打卡——東京國立博物館獨家攻略
    作為一個博物館迷,來到日本,想必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日本最古老的的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同時它還是著名的日劇取景點!它前身只是一場1872年的博覽會,後遷移至上野地區的上野公園,於1952年正式改名為東京國立博物館。
  • 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日本國東京都臺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共有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法隆寺寶物館5展覽及資料館組成。收藏品總數為11萬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國寶87件、重要文化財產610件。
  • 日本旅遊攻略: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
    東京國立博物館介紹東京國立博物館(日語:東京國立博物館、Tōkyō Kokuritsu Hakubutsukan,英語:Tokyo National Museum)是日本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頂級國家博物館,包括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 探訪歷史,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武士刀劍與甲冑」
    就在2017年12月小編我向主編大人請了半個月的小長假去日本耍了一耍。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日本的文化歷史。而作為在日本無論從文物品質還是藏品數目上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則是此次歷史與藝術之旅的重要篇章。
  • 東京「國立博物館」——歷史和文化的對話
    東京「國立博物館」——歷史和文化的對話我喜歡參觀博物館。每到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那些神奇的歷史故事和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讓我著迷。所以,這次我來到了東京國立博物館,來感受一下異國的歷史故事和文物。
  • 日本東京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館和美術館?
    ②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③經過二戰後繼續發展,東京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成為世界經濟發展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日本 東京新宿街道2.日本 東京國立博物館。
  • 另眼看東京,逛幾間不一般的小眾美術館
    其實在京東及周邊,隱藏許多大大小小的,風格迥異的美術館或藏有價值連城的美術作品和歷史文物,另眼看東京,讓我們一起變身文藝青年吧,去東京逛幾間不一般的小眾美術館吧!日本國立新美術館日本佔地面積最大的美術館,波浪形的玻璃外牆格外引人注目,與周圍綠植交相呼應,新美術館不設永久性收藏品,是以企劃展的方式進行展示。
  • 東京博物館館長:日本很多流行文化都從文物中汲取靈感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收藏有最多國寶和重要文物的機構,位於東京東臺區上野公園北端,收藏並陳列著日本及整個東亞地區的重要文化遺產,約有11萬件收藏品,其中國寶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託保管的文物。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前身為文部省博物館,成立於1872年。該館藏有4件敦煌繪畫品、2件敦煌文書,其中繪畫品中有3件是伯希和1908年從敦煌劫走的,1957年法國吉美博物館用以與東京國立博物館交換館藏。該畫在法國1976年出版的《敦煌繪畫品》中有圖版與解說,為第106號(吉美博物館館藏號EO.1399)。東京國立博物館將年代定在晚唐。圖見日本講談社1966年出版的該館編《東京國立博物館》第2卷第2圖,講談社1995年出版《西域美術》「吉美博物館藏伯希和收集品」(2)第54圖。
  • 東京國立博物館攻略(門票+開放時間)
    東京國立博物館概述   東京國立博物館始於明治5年(1872)在湯島聖堂大成殿舉辦的博覽會,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本館事業包括對日本以及東方的美術和考古等各種文化遺產實施收集、保管、修復、管理、展覽、調查研究和教育普及等。
  • 東京國立博物館裡的中國玉器
    要了解中華文明,擁有8000多年的中華玉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載體。與世界其他大型博物館一樣,中國玉器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佔據了一席之地。 展示中國文物的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 中國玉器主要展示在該館的東洋館裡,以漢代以前的高古玉器為主,兼具宋元明清玉器和一些珠飾品。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打造「掌上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5月18日電(記者馬崢 張夢恬)輕輕滑動指尖,從繩紋時代到江戶時代的土器、佛像、武士刀、書畫等歷史文物,悉數躍然於手機屏幕上,猶如一個包羅萬象的「掌上博物館」。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學藝企畫部負責人小島佳當天告訴記者,通過下載手機應用程式,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欣賞該博物館的藏品。
  •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唐代 8世紀 寶慶寺如來三尊佛龕作為世界著名博物館,1872年創建的東京國立博物館擁有40多個展廳,藏品總量超過10萬件,除了主打日本文物的主館與舉辦專題展覽的表慶館、平成館,還有展示明治初年法隆寺向宮廷獻納寶物的法隆寺寶物館,陳列日本以外東方各國藝術品和考古遺物的東洋館。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 | 這家日本博物館槽點眾多,為何仍備受...
    紅白芙蓉圖(2幅) 李迪 絹本著色 南宋 國寶 東京國立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陳列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來源與京都國立博物館無異,故此不贅述。瀟湘臥遊圖卷 李氏 紙本墨畫 南宋 國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除了日本文物,中國文物是東京國立博物館內最重要的館藏。不僅數量眾多,有不少還被列為日本國寶、重要文化財、重要美術品。
  • 世界博物館名錄!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多達11萬件!
    【有觀點大歷史】的「觀世界」系列一直為大家所喜歡,今天,觀史君將開啟新系列——世界博物館名錄!旨在盤點世界各國知名博物館及館藏,首先咱們就從鄰居日本開啟這段歷史文化之旅。圖為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
  • 《國家寶藏》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
    2019年10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重量級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迴響。今年適逢《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四十周年,《國寶音樂會》以文藝的形式負載中華文化和中日之間的交流歷程,實現別開生面的碰撞和傳播。圖:《國寶音樂會》主視覺海報。本次《國寶音樂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中央民族樂團、日本讀賣新聞社共同舉辦。活動舉辦地設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表慶館。
  • 東京國立博物館,本身就是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建築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地方在於,很多展館定期更換展品,比如法隆寺寶物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批展品、每個月會有一件國寶展出(展廳裡入口處貼有當年展覽安排)。想想清明上河圖和千裡江山圖少則兩三個小時的排隊時間,多則耗費一天的等待,還只被趕著往前走的窘境,在這裡,想看多久看多久,還是挺好的。
  • 旅遊景點:讓我們一起體驗,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樂趣讓你樂此不彼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日本和東洋的美術品和考古品等,關於各種各樣的文化財產進行著收集,保存,修復,管理,展示,調查研究等。特別展在電視和雜誌等也大放異彩,不過,其實東京國立博物館,綜合文化展厲害!上野公園噴泉的對面,有巨大的建築物。
  • 東京奈良等日本國立博物館今起閉館,多個特展提前閉幕或延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近日在韓國、義大利、日本等多國升級。澎湃新聞獲悉,按照日本政府的政策,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從今天(2月27日)起閉館至3月16日,之後的計劃將視具體情況而定。日本國內其它博物館也陸續閉館或進一步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