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

2020-12-22 央視網

2019年10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重量級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迴響。今年適逢《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四十周年,《國寶音樂會》以文藝的形式負載中華文化和中日之間的交流歷程,實現別開生面的碰撞和傳播。

圖:《國寶音樂會》主視覺海報。

本次《國寶音樂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中央民族樂團、日本讀賣新聞社共同舉辦。活動舉辦地設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表慶館。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收藏日本及整個東亞地區重要文化遺產的綜合性博物館。而表慶館是1908年為慶祝當時的皇太子(後來的大正天皇) 大婚而建造的宮殿,是明治末期西式建築的代表,更是日本首個美術館。《國寶音樂會》也成為首個進入表慶館的中國文化交流活動。

活動開始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王進副總監帶來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和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的致辭。慎海雄臺長表示,《國家寶藏》來到日本互學互鑑,續寫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希望古老而瑰麗的東亞文明能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綻放嶄新的青春激情。王旭東院長說,希望像《國寶音樂會》這樣的交流互鑑能夠繼續開展下去,歡迎日本朋友來故宮博物院做客。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郭燕公使代表大使館表示,希望「國寶音樂會」的清音雅樂穿越千年,再次譜寫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整場音樂會,從百世流傳的國家寶藏說起,演奏千年迴蕩的悠悠古音,高潮迭起,異彩紛呈。參演本次活動的中日兩國藝術家包括古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祥霆,國樂藝術家、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錦龍,中央民族樂團箜篌演奏家吳琳,舞蹈家、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黃豆豆,日本雅樂表演藝術家東儀秀樹,尺八演奏家福田輝久和三味線演奏家杵屋子邦。

圖: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祥霆先生現場演奏。

每一位演奏家出場,都從一件「國家寶藏」說開去。整場音樂會回溯了敦煌莫高窟壁畫《伎樂圖》、以及正倉院所藏唐代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和刻雕尺八,以及四天王寺所藏「蘭陵王」舞樂面具。其中螺鈿紫檀五弦琵琶系正倉院北倉寶庫第一名品,此時正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舉辦的「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特展中展出。而當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先生將唐代古琴「九霄環佩」請到現場時,全場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九霄環佩」古琴為伏羲式,琴背陰刻「九霄環佩」四字,另有「東坡蘇軾珍賞」篆文印。音質蒼古,是唐代古琴中的佼佼者。李祥霆先生在現場使用「九霄環佩」先後彈奏了古琴曲《梅花三弄》和《流水》。

圖:《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藝術家共同返場表演、謝幕。

此外,舞蹈家黃豆豆先生在音樂會上表演了舞樂《蘭陵王》選段,並講述了這段在中國失傳千年的舞蹈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2014年,他曾在日本東京向雅樂表演藝術家東儀秀樹學習舞樂《蘭陵王》。《蘭陵王》相傳在我國南北朝時期便已上演,後來因遭禁演,逐漸失傳。而在唐代,它經由遣唐使傳入日本,在日本民間流傳。雅樂師東儀秀樹的家族是從日本奈良時代到現在一千三百多年以來一直世襲的「樂家」。東儀家族世代傳承了舞樂《蘭陵王》的表演。舞蹈家黃豆豆在師從東儀秀樹先生學成表演後,於日本京都定製了全套表演所需的服裝、面具、鞋履、道具,並誓言未來會選擇一個重要的時機場合,將《蘭陵王》舞蹈及表演用具一起請回中國。本次《國寶音樂會》成為了黃豆豆選擇的這個時機場合。雅樂師東儀秀樹團隊在表演完舞樂《拔頭》後,演奏了《蘭陵王》樂曲,舞蹈家黃豆豆在舞樂聲中再現了這段中國遺失千年的舞蹈。表演結束後,東儀秀樹與黃豆豆一起摘下面具向觀眾致謝,彼此熱情擁抱。採訪中,東儀先生表示,能夠參與並見證《蘭陵王》舞蹈重回中國,是一生之中莫大的幸事。

圖:琵琶演奏家方錦龍,箜篌演奏家吳琳進行現場表演。

同時在音樂會現場,琵琶演奏家方錦龍演奏了《十面埋伏》、《反彈琵琶伎樂天》等曲目,他所使用的樂器,來自他本人根據日本正倉院唐代五弦琵琶成功改良的當代五弦琵琶。箜篌演奏家吳琳演奏了《霓裳羽衣曲》《陽關三疊》等曲目,她所使用的「復原古代豎箜篌」,來自我國持續二十多年的古箜篌復原成果。同時,日本尺八演奏家福田輝久,也按照正倉院所藏八支唐式尺八中的刻雕尺八復原樂器,演奏了《鹿之遠音》等曲目,並與妻子三味線演奏家杵屋子邦合奏了樂曲《風之詩》。在最後的返場表演中,中日兩國所有演奏家共同合奏了一首描寫絲綢之路的曲目《滄海之路》。《國寶音樂會》就此拉下帷幕。

本次音樂會得到了日本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熱切關注和出席觀禮,嘉賓包括第91代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福田康夫、自由民主黨參議員阿達雅志、日本參議院議員、自民黨財務金融部會長松下新平、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錢穀真美、日本讀賣新聞社東京總部董事長、事業局長福士千惠子、NHK文化企劃事業本部長小野昭一、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巖田隆次、2019年芥川獎作家獲得者上田嶽弘、東京愛樂樂團團長石丸恭一、民主音樂協會常任理事、公益本部長村田英夫、皇室裝束特別店店主井筒與兵衛、世界著名服裝設計師桂由美等。在欣賞完《國寶音樂會》後,大家均表示《國寶音樂會》是一次連接中日兩國的歷史文物和音樂藝術讓人感動的文明交流互鑑。

據悉,本次《國寶音樂會》的視頻內容將會通過央視網分享給所有關注活動的觀眾。

相關焦點

  • 「國寶音樂會」走進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10月25日電(記者梁賽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24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響起。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出席音樂會,並宣讀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的致辭。
  • 《國家寶藏》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中日兩國清音雅樂再度迴響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重量級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迴響。今年適逢《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四十周年,《國寶音樂會》以文藝的形式負載中華文化和中日之間的交流歷程,實現別開生面的碰撞和傳播。
  • 《國家寶藏》在日本舉辦《國寶音樂會》凝聚東亞文化精粹
    原標題:《國寶音樂會》凝聚東亞文化精粹與榮光   流傳千年清音雅樂再度迴響 李祥霆現場演奏唐代古琴「九霄環佩」   整場音樂會的每一位演奏家出場,都從一件「國家寶藏」開始說起。
  • 《國家寶藏》讓國寶再次「開口」
    前世傳奇、今生故事,一古一今一幻一實之間,將國寶背後的悠悠文韻娓娓道來……文化綜藝「爆款」《國家寶藏》在之前的兩季節目中,為觀眾鋪開了一張多彩的中華文化地圖,真正做到了「讓國寶活起來」,讓傳統文化「活」起來。10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
  • 東博君,承蒙關照,「國寶音樂會」即將開始!
    -了解更多節目故事-昨天《國家寶藏》剛剛來到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舉辦了主題推介。中日文化交流的盛事一件接著一件!大家都說,《國家寶藏》是一檔大型原創音樂節目。模式推介的同時,國寶音樂也要交流互鑑哇!於是明天下午,我們將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表慶館舉辦一場《國寶音樂會》,期待您的關注!親愛的你: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三點,《國家寶藏》將集結中日兩國重量級藝術家,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隆重上演《國寶音樂會》。
  • 「國寶音樂會」東京上演 中日藝術家合奏遠古清音
    中新社東京10月24日電 題:「國寶音樂會」東京上演中日藝術家合奏遠古清音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24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重量級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迴響
  • 《國家寶藏》走進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
    《國家寶藏》走進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 2019-10-22 20:56東友 攝   中新網東京10月22日電 21日至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應邀赴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參加中國聯合展臺推介會,並於22日下午舉行了《國家寶藏》節目的主題推介。  此次推介會匯集了一眾中國優秀影視作品代表。
  • 世界博物館名錄!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多達11萬件!
    【有觀點大歷史】的「觀世界」系列一直為大家所喜歡,今天,觀史君將開啟新系列——世界博物館名錄!旨在盤點世界各國知名博物館及館藏,首先咱們就從鄰居日本開啟這段歷史文化之旅。圖為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
  • 東京你好,我是《國家寶藏》。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應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之邀,《國家寶藏》於本周赴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參加中國聯合展臺推介會,並於今天下午在東京舉行了《國家寶藏》節目的主題推介。↓《國家寶藏》日語版模式宣傳片先睹為快!(有沒有發現於三娘每次出國推廣《國家寶藏》都會帶著這個香囊)於蕾總導演現場帶來了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文創: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她說這件國寶的前世傳奇,關係著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的愛情故事。這件國寶,同時又代表著1200年前,唐代金銀器的工藝高度,和唐人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 東京國立博物館攻略(門票+開放時間)
    東京國立博物館概述   東京國立博物館始於明治5年(1872)在湯島聖堂大成殿舉辦的博覽會,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本館事業包括對日本以及東方的美術和考古等各種文化遺產實施收集、保管、修復、管理、展覽、調查研究和教育普及等。
  • 探訪歷史,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武士刀劍與甲冑」
    而作為在日本無論從文物品質還是藏品數目上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則是此次歷史與藝術之旅的重要篇章。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主館門前)始建於明治5年(1872年,同期為清朝同治皇帝時期),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博物館共收藏文物約11萬6千件(其中國寶88件,重點文化財產為634件)。
  • 東京國立博物館,本身就是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建築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地方在於,很多展館定期更換展品,比如法隆寺寶物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批展品、每個月會有一件國寶展出(展廳裡入口處貼有當年展覽安排)。想想清明上河圖和千裡江山圖少則兩三個小時的排隊時間,多則耗費一天的等待,還只被趕著往前走的窘境,在這裡,想看多久看多久,還是挺好的。
  • 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日本國東京都臺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共有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法隆寺寶物館5展覽及資料館組成。收藏品總數為11萬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國寶87件、重要文化財產610件。
  • 東京你好,我是《國家寶藏》,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在這個金秋十月,《國家寶藏》又收穫了一份來自鄰邦的愛。就在本周,我們邁向了節目全球宣傳推廣的第六站——日本東京。應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之邀,《國家寶藏》於本周赴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參加中國聯合展臺推介會,並於今天下午在東京舉行了《國家寶藏》節目的主題推介。《國家寶藏》日語版模式宣傳片先睹為快!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今起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國家寶藏》第二季 八大博物館全新接棒
    共同懷揣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作赤誠,《國家寶藏》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兩大文化體強強聯手,全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從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館(院)手中接過了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的接力棒。
  • 上野舉辦博物館周活動 東京國立博物館遊客劇增
    人民網東京5月19日電(許永新)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相關資料表明,日本有各種博物館大約6千座。但有意思的是,日本博物館的概念與中國並不完全相同,在日本,博物館的概念中包含動物園、植物園及水族館等,而這些地方在中國通常不被列入博物館範疇。
  • 旅遊景點:讓我們一起體驗,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樂趣讓你樂此不彼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日本和東洋的美術品和考古品等,關於各種各樣的文化財產進行著收集,保存,修復,管理,展示,調查研究等。特別展在電視和雜誌等也大放異彩,不過,其實東京國立博物館,綜合文化展厲害!上野公園噴泉的對面,有巨大的建築物。
  • 東京「國立博物館」——歷史和文化的對話
    東京「國立博物館」——歷史和文化的對話我喜歡參觀博物館。每到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那些神奇的歷史故事和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讓我著迷。所以,這次我來到了東京國立博物館,來感受一下異國的歷史故事和文物。
  • 東京國立博物館講述日本美術史上的「名作誕生」
    4月13日至5月27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名作誕生——緊密相連的日本美術》為觀眾呈現了約120件「名作」誕生背後的精彩故事。本次展覽由四章組成,分別為「第一章:繫於祈願」、「第二章:巨匠的關聯」、「第三章:與古典文學的聯繫」、「第四章:互相聯繫的母題和意象」,每一章節又由3個小部分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