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第二季 八大博物館全新接棒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創新打造的重要精品項目之一,《國家寶藏》第一季以前所未有的「紀錄式綜藝」節目模式,創造性地踐行了「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精神,獲得了社會各界及海內外的熱烈反響。

歷經半年多的探索磨礪,備受期待的《國家寶藏》第二季於金秋時節再次吹響持續打造精品節目的號角。10月9日,第二季節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成功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黨組書記慎海雄,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丁偉,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人民網董事長盧新寧,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等出席本次活動。

共同懷揣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作赤誠,《國家寶藏》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兩大文化體強強聯手,全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從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館(院)手中接過了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的接力棒。同時,節目還得到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中宣部國際傳播局、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以及各界媒體、機構的大力支持。

現場,《國家寶藏》第一季九大博物館(院)館長共同為《國家寶藏》準備了一幅字「長似少年遊」。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說:「這五個字是從書聖王羲之的摹寫書法中集字而來,表達了我們對《國家寶藏》這檔節目的祝福。『長似少年遊』,是希望我們偉大的中華文明,古老而生機勃勃,出遊五千載,歸來仍是少年!同時希望《國家寶藏》節目可以不忘初心,一直做下去!」

做中國故事的「講解員」,央視精品與時俱進再出發

第一季《國家寶藏》,歷時兩年零七個月的策劃創作,整合全國頂級的文博資源,強勢集結九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院)、27 件頂級國寶重器和 27組與之魂魄相依的國寶守護人,融合演播室綜藝、紀錄片、舞臺劇表演、 真人秀等多種表現形態,首創「紀錄式綜藝」語態,摺疊時空、凝縮記憶,深度激發了湧動在國人骨血中的家國情懷。

節目播出以後,持續發揮長尾效應,一股自螢屏燃到線下的博物館熱,讓沉睡的文物從館舍天地邁向了大千世界,被多家中央媒體認定為「開啟了2018中國古典文化綜藝元年」。

2018年對於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而言,註定是一個春華秋實的年份。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央電視臺建臺暨新中國電視事業誕生60周年》的賀信中寄語「著力打造精品力作」,「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國家寶藏》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創新實踐和精品鍛造上的碩果之一。「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國家寶藏》的有益探索,不僅展示了國家媒體的品位與格調,更彰顯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黨組書記慎海雄在「《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儀式」致辭中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一如既往持續打造精品力作,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魅力,展現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經過半年多的打造,《國家寶藏》第二季即將揭幕。我們將進一步創新節目的形式,用更多鮮活的方式語言,吸引更多人來關注文物、喜愛文物,讓更多年輕人喜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同時也將更加注重精準傳播,融合傳播,攜手媒體同行共同把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文化成果傳播出去,讓世界更好地傾聽中國、讀懂中國。」

「超級連接」再上一層樓,全媒體聯動助力優秀文化傳播

因為身體力行的一句「讓國寶活起來」,《國家寶藏》成為近來影響全國乃至全球的文化盛事。它以「超級連接」的姿態,廣泛而密切地連接起了電視綜藝、博物館和公眾,創造性地為博物館開創了藏品闡釋與展示的新方法,吸引了新觀眾,讓古典文化不僅「活」了起來,還「潮」了起來,更「燃」了起來。

在第一季《國家寶藏》圓滿收官後,主創團隊的腳步沒有停歇。今年初,《國家寶藏》海外宣傳推廣工作全面展開。3月,主創團隊參加第22屆香港國際影視展,舉辦專場節目推介會,獲得香港各界及東南亞媒體的高度關注。4月,《國家寶藏》參加法國春季坎城電視節「智慧中國——中國原創節目模式推介會」,並領銜九大中國原創節目模式第一個亮相。這是中國電視人首次以「原創節目模式」的名義集體發聲於坎城電視節的主舞臺,更是中國原創節目模式走向海外、邁出裡程碑意義的一步。5月,節目主創還在大英博物館舉行了中英交流論壇——「《國家寶藏》節目走進大英博物館」,進一步收穫來自國際的熱烈反響。

10月14日,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將攜《國家寶藏》再次現身法國秋季坎城電視節,並舉辦專場推廣活動——「《國家寶藏》創造新傳奇」,屆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分黨組成員、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董事長、總裁薛繼軍還將代表總臺與全球節目模式巨頭恩德莫尚(Endemol Shine)集團籤署協議,合作研發《國家寶藏》國際版模式,用中國原創模式講述世界的故事。同時,與英國BBC國際新聞(BBC World News)頻道的合作洽談也在進行中,未來將與英方聯合製作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並在BBC播出落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分黨組成員、副總編輯朱彤介紹,第二季《國家寶藏》的創作和傳播需要更高的要求,合作傳播也將再上一層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國家寶藏》一個節目的使命,而是當下我們所有中國媒體人的共同責任和時代主題。因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邀請人民日報社、光明日報社、《紫光閣》雜誌社、央視網、微博、優酷、愛奇藝、喜馬拉雅FM、嗶哩嗶哩等不同媒介平臺的夥伴,共同發起『助力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全媒體聯動倡議,呼籲各界媒體同仁,共同扛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綿亙發展的大旗。同時,節目也得到了新華社、中新社的大力支持。我們相信,《國家寶藏》第二季的啟動,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契機。我們將從這裡出發,共同肩負媒體責任,續寫五千年的中國故事,唱響新時代的中國聲音,繼承從未斷流的中國智慧,激昂敬天法古的中國精神。」

八大博物館全新接棒,第一季九大館長寄語「長似少年遊」

凝望一眼,傳承千年。因為《國家寶藏》,廣大觀眾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文物也有生命的歷程,有燦爛的過去,有尊嚴的現在,還應該能健康地走向未來。文物的生命力因此穿越時空、超越語言、跨越國界,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

站在第二季的伊始,單霽翔院長感慨萬千:「通過《國家寶藏》第一季,我們九大博物館都捷報頻傳,觀眾人數迅速增長,年輕觀眾迅速增長。它不但改變了我們觀眾欣賞綜藝的一種態度和一種感受,而且改變了博物館的思維方式。我們就是要像總書記所說的,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它們一定要活在當今的社會中,活在人民的生活裡,才有生命力。」

繼續肩負「解碼中華文脈基因」、「續寫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使命,展示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歷史積澱和思想傳承,第二季《國家寶藏》由八大博物館全新接棒,它們分別是: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第二季《國家寶藏》九大博物館館長同樣準備了親筆籤名的99套九大博物館絕版門票套裝,作為送給熱心觀眾的一份禮物。

製作《國家寶藏》的於蕾團隊,被各界專家稱為「臨時讀書讀得最多的團隊」。為了外拍環節,他們見過凌晨一二三四五六點的博物館;為了調研文物,他們讀了近百部學術專著;為了把節目做得讓觀眾覺得不深、讓專家覺得不淺,每期節目的文案堪比一篇碩士論文的體量。

如果說第一季最難的是沒有方向的全新原創,那麼第二季最難的,則是苦於如何自我提升中的「變與不變」的糾結和抉擇。《國家寶藏》送上的答案是:「我們真的一點兒都沒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節目部主任、《國家寶藏》總製片人呂逸濤表示,「第二季節目會拿出更專注、更審慎、更極致的態度去精雕細琢,既紮實深耕,又優化提升。」

觀眾還將看到熟悉的舞美、熟悉的環節、熟悉的001號講解員國立叔,聽到熟悉的來自那英的《一眼千年》,以及會讓很多粉絲單曲回放一整晚的背景音樂。與之同時,「國寶盒子」會以更為震撼的體量和視效呈現在觀眾眼前;節目會融入音樂劇、舞劇、民族器樂劇等更多藝術手法,讓國寶活起來的方式更豐富;會請上不一樣的27組國寶守護人,講述不一樣的國寶、不一樣的盪氣迴腸、前世今生;未來,《國家寶藏》還會將節目音樂集結成專輯回饋觀眾,並在每期節目為廣大粉絲增加一個抒發心中感慨的尾聲,在線上線下為大家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互動空間。

「當我們再一次走遍了新一季的八大博物館後,我們發現——面對不止上 下五千年的歷史,面對中國博物館豐富的館藏,我們的認知是多麼的有限而淺薄, 我們臨時讀的書還遠遠不夠填補那些震撼了我們的歷史空白點」,節目製片人、總導演於蕾表示,「在變革時代的大潮中,選擇相對的不變,這是對於『讓博物館和文物活起來』的模式初心的堅守,也是對於內容創新的最紮實的探索和變革。」

借著啟動第二季《國家寶藏》的機會,參加第一季節目的九大館長全員到場,共同為《國家寶藏》準備了一幅字「長似少年遊」,九位館長還分別送上墨寶,呈上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的美好希冀,表示在未來的歲月裡將繼續攜手、共同努力,講好國寶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總監、大型節目中心主任郎昆代表《國家寶藏》主創團隊接受這份沉甸甸的祝福,並向各位文博界、藝術界、學術界的嘉賓鄭重承諾:「我們會持續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永葆敬畏之心;與全國的文博資源密切合作,為連接公眾、連接博物館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點讚」《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山西博物院將讓國寶活起來
    山西日報客戶端綜合報導:《國家寶藏》第一季以前所未有的「紀錄式綜藝」節目模式,創造性地踐行了「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精神,獲得了社會各界及海內外的熱烈反響。10月9日,第二季節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成功舉行,山西博物院將在本季亮相。
  • 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音頻版上線喜馬拉雅
    本季『國家寶藏』將與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攜手作出回答。」《國家寶藏(第三季)》的「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說。 近日,《國家寶藏(第三季)》音頻版在喜馬拉雅上線。《國家寶藏(第三季)》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於2020年12月6日起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其音頻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授權喜馬拉雅獨家播出。
  • 《國家寶藏》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國家寶藏3嘉賓文物簡介
    《國家寶藏》第三季定檔播出了,該節目自開播以來就受到觀眾們的喜歡,第三季將視野延伸到中華大地上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那麼,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九大博物館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國家寶藏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2020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20:30檔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節目共10集,每集100分鐘。
  • 三星堆博物館3件鎮館之寶將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
    本報訊(成博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鈴)12月4日,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發布本季節目亮相文物名單,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一號青銅神樹從眾多精美文物中脫穎而出,將在節目中與全國觀眾見面。
  • 從《國家寶藏》到文創周邊,博物館文化 IP 的價值正在放大
    2018 年流量型網綜不少,《國家寶藏》第二季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 如果說文物是濃縮的歷史,《國家寶藏》第二季就是歷史的濃縮膠囊。2014 年有關部門出臺政策,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品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2016 年 11 月,國家文物局確定 92 家文化文物單位為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 該年,故宮、國博先後和騰訊、阿里戰略合作,完成了「博物館+網際網路」的合體。相信此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動起來。
  • 國家寶藏第三季來了 沒有兩把刷子怎敢當守護人
    2017年,國家寶藏首次亮相。本以為是一個普通的文化科普節目,沒想到吾小朵看了一期後就沉迷其中,瘋狂打call,真香無疑。國家寶藏目前已經推出了兩季,每一季聯合九大博物館,每個博物館甄選三件國寶,每件國寶都有一位明星國寶守護人,他們通過情景劇表情為觀眾講述國寶前世的故事,除此之外,每位守護人會請出一位與國寶相關的專家或團隊講述國寶今生的故事。
  • 亮相《國家寶藏》第三季的河南文物都有啥?
    作為3300年華夏文明的載體,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也將亮相《國家寶藏》第三季,按照慣例,哪三件文物會亮相節目?12月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官方渠道獲悉,陶三通、亞長牛尊和YH127甲骨窖穴將成為本季《國家寶藏》的「河南嘉賓」。
  • 與國家寶藏同行 年輕的寶藏為文化注入新活力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讓人為之嘆服。」擲地有聲的話語,來自於「現象級」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這檔由央視傾力營造的節目,以「明星+國寶」的創新表現形式,可以說早在三年前就開啟了「明星帶貨」的熱潮,將那些沉睡在博物館中的國寶文物,帶到了時代的聚光燈下。
  • 《國家寶藏》第二季12月9日晚首播 四川博物院三件「國寶」齊亮相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浪濤):《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後,公眾對預測國寶的熱情持續高漲。12月3日,第二季9大博物館的27件國寶集體亮相。  據悉,《國家寶藏》第二季將於12月9日起,每周日19:30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這次的入選文物中,格薩爾唐卡一套11幅,蜀石經6塊,製鹽畫像磚1塊,而這三件/套國寶對公眾來說是最神秘的,因為它們從來沒有在展廳向公眾長期展出過。
  • 本周日雲南省博物館三件國寶亮相《國家寶藏》
    2019年1月6日19:30CCTV-3綜藝頻道《國家寶藏》第二季終於等到雲南省博物館出場啦作為開年後的第一期《國家寶藏》,雲南省博物館精心選擇的3件文物將於1月6日登陸央視,讓觀眾領略國寶的前世今生,解讀流淌在華夏民族血脈中的文化基因密碼。
  • 《國家寶藏》第3季來了!
    暌違電視屏幕多時的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來了!《國家寶藏》第1季2017年12月開始播出。說到自己,《國家寶藏》幫助我正式開啟了儘量不只為了打卡的博物館看展之旅!已經寫了10多篇看展的推送,感興趣的可選擇閱讀:那些年看過的展但2019年底,《國家寶藏》第3季卻未見身影。
  • 蘇州博物館3件「國家寶藏」 帶你體驗蘇州古典園林之美
    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首期節目中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開口說話」,共同解讀歷史密碼。作為爆款文化綜藝,本季《國家寶藏》將延續上下求索之勇氣,與九座中華文明歷史文化遺產、27件國家寶藏攜手作答,帶領大家於「一眼千年」的時空聯結中,共賞文物之美。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原創 阿舍&疏風 印客美學凜冬將至誠意滿滿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也將再度歸來還有兩個星期開播大家是否已經迫不及待了呢別急今天小印就帶大家一起02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金甌永固杯「 乾隆爺混搭審美的極致體現「往細裡做」= 再加兩倍珍珠?」金甌永固杯,《國家寶藏》系列的老粉絲們一定不會忘記這件國寶。
  • 《國家寶藏》第三季回歸,聚焦「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
    12月6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明星飾演國寶守護人也是《國家寶藏》的一大節目特色。第三季的首發陣容中,主持人依舊是大家熟悉的張國立老師。國寶守護人則是由張子楓、楊紫、郭麒麟、靳東、朱廣權、富大龍、陳建斌、趙文卓、沈騰、蔣欣、許還山這11位演員組成。相比上一季,節目舞美也有了升級。
  • 甘肅省博物館三件鎮館之寶將亮相《國家寶藏》
    省博三件鎮館之寶將亮相《國家寶藏》為銅奔馬、人頭形器口彩陶瓶、驛使圖畫像磚將於明年1月27日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每日甘肅網12月4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盧偉山)《國家寶藏》第二季將於12月9日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在倒計時一周之際,節目組向外界公布了本季九大博物館的27件文物,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三件鎮館之寶分別是銅奔馬、人頭形器口彩陶瓶、驛使圖畫像磚。
  • 600年·年輕的寶藏致敬國家寶藏,共同講好中國的歷史故事
    目前,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事業,在此背景下,大批以樹立文化自信為內核的新節目紛紛登上熒幕,肩負起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作為優秀的原創文化類節目代表,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通過展示著名博物館的文化淵源、諸多國寶藏品的前世今生、系列文化遺產的歷史蹤跡,讓博物館中沉睡千百年的國寶「活」起來。
  • 《國家寶藏》第三季攜印信再次...
    《國家寶藏》第一季走遍華夏文明的腹心,第二季看遍五千年孕育的生機。同一枚國寶印信,延續上下求索的勇氣,承接尋理求知的熱情。我們將印信傳遞到第三季,再次揚帆啟航。投身付知己,潛心述衷腸。國家寶藏河南、山西印信交接安陽殷墟博物館:行夏之時乘殷之輅
  • 川博後蜀殘石經 入駐《國家寶藏》特展
    《國家寶藏》第二季收官,入選終極特展國寶揭曉 川博後蜀殘石經 入駐《國家寶藏》特展   早報訊(記者段禎)2月9日晚,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二季迎來收官盛典,九大博物館(院)長回味了27件國寶留下的精彩故事和難忘記憶,同時現場揭曉了由觀眾投票和特展評選委員會所共同選出的本季最終入駐特展的九件國寶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國寶背後的故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焦翊丹報導「從清朝乾隆年間用於觀測天體運行的國寶金嵌珍珠天球儀,到如今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從古至今,中國人從未停止對這片廣袤星空的仰望和探索。」12月6日晚20:30,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與觀眾如約相見。
  • 山西博物院加盟《國家寶藏》,將推出哪些文物,大家來猜一猜
    近日,作為保存、傳承和傳播山西文化的重要載體,山西博物院正式加盟央視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第二季,這個消息再一次在省內掀起了一股文物熱潮。那麼,在今年的節目中,山西博物院會拿出哪些鎮館之寶、這些寶貝的國寶守護人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