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寶藏》到文創周邊,博物館文化 IP 的價值正在放大

2020-12-22 36kr

2018 年流量型網綜不少,《國家寶藏》第二季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

如果說文物是濃縮的歷史,《國家寶藏》第二季就是歷史的濃縮膠囊。它由央視和故宮聯手,中國七大博物館、攜鎮館之寶亮相,王菲、濮存昕、佟麗婭、黃軒等近 40 位國寶守護人用舞臺劇的形式演繹國寶歷史。目前豆瓣評分 9.2 分。

而在節目背後,還有專業團隊介入進行了博物館 IP 的衍生開發,讓文物從「陳列展示」走進了「日常生活」

36氪了解發現,IP運營商「北京物喜堂文化有限公司」獲得了《國家寶藏》衍生業態的打造及運營權,和天貓深度合作上線了「你好歷史」天貓旗艦店,並陸續推出了超活化唐仕女手辦盲盒、小乾隆茶包、江山千裡望·眼罩、松煙黛墨香水、國風口紅等 100 多個基於節目中呈現的館藏國寶的衍生品。其中,國家寶藏 x 瑪麗黛佳的聯名款「國風復刻唇釉」已經脫銷

在衍生產品創新方面,物喜堂和奧秘之家合作推出了「國寶原創周邊解謎互動禮盒」,用戶可以從杜虎符工牌、千裡江山圖馬克杯等文創產品裡找到解謎線索,是衍生品但它們能看、能用、也能玩。該產品在摩點網已超過認籌額 600%。

從綜藝到衍生品,從內容到結合文化機構、文創產業,《國家寶藏》和《上新了·故宮》都帶有明顯的 IP+ 屬性。此前文章中,我們提到過對 IP+ 的預判 —— 線上做影響力、獲取流量,通過線下、產業跨界融合變現,將成為未來的文化娛樂 IP 的主要商業形態。此外,互聯用戶增長空間進一步縮小,創業者必然會把競爭重點往線下傾斜。

隨著文化 IP 走向實物開發、落地,「物喜堂」這樣的衍生品開發團隊正在迎來高速發展期

據了解,物喜堂 CEO 張淼此前曾主要從事影視、動漫 IP 的運營,後轉向文化類 IP。張淼告訴36氪,切身經驗來看,文化類 IP 是現階段最適宜介入的品類。

  • 動漫 IP 的衍生開發由來已久,商業化通道搭建、價值挖掘、可延展空間都相對成熟穩定,但中國尚未誕生『立得住』的超級動漫 IP。

  • 影視 IP 雖然有偶然的大規模爆發,但內容的持續性、系列化難以維持。衍生品開發周期、從供應鏈到前段、從線上到線下的銷售路徑較長,和影視作品上映的窗口期之間難以匹配。

  • 以博物館、藝術館為首的 IP 則有較強的生命力,底層是文化認同感,表層是精神消費升級,總體受市場影響波動較小,生命周期較長,是被忽視的文化 IP 金礦。

但張淼提到,文化類 IP 的運營難度比較高,要有對文化的深層挖掘和理解,以及深入淺出、造就爆款產品的運營能力。打造 IP 是一個產業鏈條較長的系統工程,需要專業團隊的潛心鑽研,才能產出更多價值。

超活化唐仕女手辦盲盒

博物館有無可取代的文化元素積澱(館藏),是文創產業中的硬核稀缺品,但缺乏走向市場的窗口、運營經驗不足,長期以來價值沒有充分釋放。2014 年有關部門出臺政策,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品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2016 年 11 月,國家文物局確定 92 家文化文物單位為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

該年,故宮、國博先後和騰訊、阿里戰略合作,完成了「博物館+網際網路」的合體。相信此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動起來。網際網路團隊帶來的模式、技術創新,能幫助博物館實現「讓更多年輕人走進來」的訴求。

從另一個角度,網際網路生態的創業項目也在尋求落地線下,而博物館是天然的文化 IP 相關流量聚集器 —— 據國家統計局,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次呈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全國文物機構接待觀眾超過 11.48 億人次,其中博物館接待觀眾 9.72 億人次,增長 14.2%。這些線下流量尚未充分利用起來。

物喜堂也看中了這一文創趨勢,藉由合作《國家寶藏》這樣的中國博物館界聚合體,為文化 IP 提供設計資源、供應鏈資源,以及前端的運營、銷售等衍生服務。

張淼告訴36氪,《國家寶藏》第二季運營下來,實現了節目內容端、衍生品端的打通;線上獲取流量,然後下沉到細分品類變現流量;本季相關衍生品除了上架天貓,也上架了愛奇藝商城、Bilibili 會員購等平臺。

明年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仍然是物喜堂的重點工作,項目組將和平臺方嘗試一些新的玩法,比如搖一搖購買,研發沉「浸式數字互動快閃店」並落地商業中心等。也會嘗試更多文化歷史向的 IP 開發,比如非遺、寺廟、二十四節氣、國圖館藏古籍等的演繹、活化。

不過文化 IP 的衍生開發也存在一些痼疾,比如無法杜絕盜版。

據業界透露,《大聖歸來》的衍生品小空空,官方銷售額僅十餘萬,但市場總體銷量有幾百萬。盜版猖獗、維權不易,直接導致了創業公司在文創開發時不敢貿然推出高價值的產品,一旦成為爆款,對自己的利益損害反而過於嚴重。IP+ 能否成為影視、文化產業由虛落實的動力,還有待更多的政策、法律引導,以及行業規範的約束。

—————————————————

註:我是36氪茉小莉,關注文娛、消費領域的新鮮事,交流可加微信 Spontaneous-Literary,勞請備註姓名、公司、職位。

相關焦點

  • 久年攜手《國家寶藏》IP共揚中國文化之美
    2021年1月12日,滋補養生品牌久年雙微宣布和《國家寶藏》ip進行合作,聯名展推出「久年·東方滋補」主題系列產品。久年始終堅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滋補養生文化,此次與《國家寶藏》ip的攜手,將呈現一場視覺與味覺上的饕餮盛宴。
  • 跟博物館學如何運營IP 文創產業「商業化」的N個正確示範
    日前,《國家寶藏》官方微 博發布消息:第二季將於12月9日(周日)上線首播。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到綜藝《國家寶藏》《博物奇妙夜》《上新了故宮》《文博奇遇記》......近幾年,文博類節目迎來大爆發,大眾也越來越多的關注博物館,線上線下掀起了一股「博物館熱」。
  • 博物館IP文創產品要敢於突破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既能展示文化精華,又能吸引旅遊者實現文化傳播的博物館,作為文旅融合的必選項而獲得高度關注。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逐漸被博物館、各級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所重視。博物館IP、博物館IP文創產品等詞語也屢見報端。
  • ...從「南海一號」到《國家寶藏》 智慧文博專家王勇專注讓博物館...
    大洋網訊 隨著《國家寶藏》等文博類節目的大熱,博物館及文物背後的知識越來越為人們所好奇。如何滿足不同層次參觀者的需求,讓文物走出「深宮」去「圈粉」,需要更加強大的管理系統。,企業正在「文化+科技」方面雙管齊下,逐步成長為智慧文博領域的重要力量。
  • 《國家寶藏》背後的博物館經濟學
    2018年元旦,位於故宮文華殿內的清朝各種釉彩大瓶前人滿為患,很多中小學生拉著家長的手,指名要看被戲稱為乾隆皇帝「農家樂審美象徵的瓷母」;同樣,在湖北省博物館,慕名前來看越王勾踐劍的觀眾也絡繹不絕……2017年12月開播的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的火爆,讓「正經到骨子裡」的博物館成為「網紅」,這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博物館中的文物該如何
  • 一部國家寶藏,在西安引發了怎樣的連鎖反應
    因為除去其本身的價值判斷,文物的更大作用是我們與過去制度、文化等諸多歷史對話的橋梁,它們就像架設在時間隧道兩端的透鏡,我們就能從中窺探到活生生的古史和不因歲月流逝而消褪的閃光。
  • 剁手停不下來:這些博物館都開店賣文創周邊了!
    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圖片來源:旗艦店截圖從過去的「高冷」到現在的「親民」,故宮博物院正在拉近和普通民眾的距離,這都得益於故宮近些年推出的眾多文化創意產品。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旗艦店。圖片來源:旗艦店截圖中國國家博物館裡收藏著130多萬件我們先輩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也是「中國夢」的發源地和國家的文化客廳。
  • 博物館IP的破次元融合——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承
    Q1:什麼是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A:它以博物館文化資源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手段,為公眾提供具有該館特色的文創產品、文化體驗及相關服務。Q2:博物館文創的主要及潛在消費群體是哪些?博物館,作為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機構,其豐富的文化資源如館藏、建築方式、設計理念等,本身就是一個大IP,對於文化的傳承,具有非凡的社會和經濟價值。2015年,IP開發的熱度蔓延至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該年,《博物館條例》首次在國家層面上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明確表達了對博物館IP開發的贊成態度。
  • 深耕傳統文化傳承洞察多元文化需求 物喜堂獲《國家寶藏》第三季...
    作為國內授權業極具影響力的領先IP跨界整合營銷運營機構,物喜堂在與《國家寶藏》的深度IP運營合作中,將繼續萃取國寶重器所蘊含的文化、消費基因進行再造開發,整合設計研發、供應鏈、前端運營、銷售渠道等資源矩陣,通過助力IP整合運營全鏈路衍生服務,與更廣泛的受眾人群尤其是年輕人群形成情感連結,全面釋放《國家寶藏》IP全產業鏈價值,讓國寶在新商業市場「活」起來,更「火」起來。
  • 臺灣「祥瀧文創」董事長鄭瑤婷:老祖宗的文化寶藏值得兩岸共同挖掘
    臺灣「祥瀧文創」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聯合推出康熙「錯過」的巧克力,或許能幫助人們理解。  「祥瀧文創」董事長鄭瑤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岸同根同源,共享著5000年的中華文化血脈和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寶藏,在此基礎上開展文化創意領域合作前景廣闊。  1998年,剛剛成立不久的「祥瀧文創」找到臺北故宮博物院,提出開發文物周邊產品的想法。
  • 【2020遴選案例分析】《國家寶藏》大熱與文化傳播
    近日,中央電視臺播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這社會上火了。相較央視之前的文化節目,《國家寶藏》具有鮮明的風格特色。節目選取的表現對象是文物,從製作來看,《國家寶藏》秉持了高規格和高品質,央視和故宮兩大文化體強強聯手,八家國家重點博物館鼎力加盟,共計九家博物館、遴選27件國寶重器交與萬眾共賞,高峰並峙,精彩可期。
  • 河北博物院三件國寶將亮相央視《國家寶藏》
    原標題:破解三大癥結,讓館藏文物走進百姓生活 12月23日,河北博物院三件國寶將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引發人們對如何用好館藏文物展現燕趙歷史文化魅力話題的關注—— 破解三大癥結,讓館藏文物走進百姓生活
  • 百名專家齊聚西安共話博物館文創發展的「跨界與融合」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新時代的博物館角色更加豐富,文化更加多元,年輕態、社會化、無邊界等新概念已經對傳統的博物館經營和管理形成了巨大衝擊。文化傳播內容和形式的「破圈」與「出牆」,使博物館在年輕人心目中高冷刻板的印象正在逐漸改變,歷史文化與社會各界的對話交流也在持續更新。
  • 藏在文具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為何深受消費者追捧?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伴隨著博物館文創熱潮,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文創產品跨界融合於一體。根據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數據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整體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盤點這些博物館性質文具店,給文創周邊產品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 博物館,如何做好「文化中樞」
    從去年的「超級連接」到今年的「文化中樞」,博物館正在被賦予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使命。隨著時代變化、社會發展,公眾對博物館的文化需求,早已不是當年靜謐幽深的文物陳列室所能承載。新時代的博物館,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文化供給,還要匯聚起各類社會資源,成為一個超級連接的「文化中樞」,解答好「傳承與發展」的時代命題。
  • 京東攜手《國家寶藏》IP推出全新節目:「你好歷史,三問雅集」
    "泱泱大國,巍巍華夏"一句道出了中國5千年歷史,為國民帶來了歷史的厚重感以及強大的文化自信。同時,漫長的歷史也讓中國人民無法對歷史中的"國家寶藏"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近日,京東手機同《國家寶藏》IP合作,在手機產品定製、文化內容輸出方面雙管齊下,希望將歷史文化與科技產品進行跨界融合,推動文化內容普及。在手機產品定製方面,京東手機同《國家寶藏》IP一起,攜手四大民族手機品牌打造4款獨家定製禮盒,限量2000套。
  •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如何進行IP文創開發的?
    博物館IP要滿足消費者與日俱增的文化體驗性消費訴求專訪陝西歷史博物館文化產業部副部長李博雅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171萬件,僅次於故宮博物院。李博雅: 近年來陝西歷史博物館通過IP授權攜手一系列知名品牌與企業,不僅將「唐妞」、「唐寶貝」等已有IP釋放出更加強大的商業價值,還打造出「花舞大唐」這一原創IP。通過IP的運營與打造,「唐妞」IP在文創產品、內容創作以及IP授權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第二,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的核心價值,也是區別於一般商品的基本特性。故宮有186萬多件(套)藏品,但並不是所有藏品都適合作為文創構思的源泉。只有打造符合時代需求的知名IP,才能有效傳播藏品的文化價值,而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區別於其他商品的基本特性。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博物館從事其他商業經營活動,不得違反辦館宗旨,不得損害觀眾利益。博物館從事其他商業經營活動的具體辦法由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制定」。該款規定僅是禁止博物館直接將其館藏文物等本體作為標的進行商業經營活動,而博物館對館藏文物等進行文化創意開發則是通過挖掘館藏文物等自身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在推廣博物館及文物的同時間接獲取經濟利益,並不為該款規定所禁止。
  • 《國家寶藏》第二季 八大博物館全新接棒
    共同懷揣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作赤誠,《國家寶藏》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兩大文化體強強聯手,全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從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館(院)手中接過了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