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寶藏》官方微 博發布消息:第二季將於12月9日(周日)上線首播。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到綜藝《國家寶藏》《博物奇妙夜》《上新了故宮》《文博奇遇記》......近幾年,文博類節目迎來大爆發,大眾也越來越多的關注博物館,線上線下掀起了一股「博物館熱」。
第八屆博博會 「博物館:新時代·新徵程」
11月26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簡稱「博博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閉幕。博博會是為了展現博物館與時俱進的發展成果,是全國乃至亞洲最大規模、最專業、影響最廣泛的國際性博物館行業雙年展會,也是世界三大博物館行業盛會之一。本屆主題是——「博物館:新時代·新徵程」。
本屆博博會,有613家博物館及企業集中亮相,參展博物館涵蓋眾多學科類型,企業涉及博物館展陳、照明、數位化、文創開發、網絡技術等九個專門領域,展示相關領域的新技術、新項目、新產品。在「網際網路+」背景下,各大博物館除了文創IP,3D、VR、AR、雲計算、大數據外,工業4.0、人工智慧、導航定位等也給人們帶來新的體驗方式。
燙金雲鶴紋和紙膠帶裝飾口紅,一支普通的口紅瞬間變得高貴雅致、極具中國風......博博會開幕當天,故宮紙膠帶等眾多顏值超高的文創「網紅」現身故宮博物院展館,但不到一天時間就宣布「告急」,博物館打造的自身IP產品可見備受歡迎。
博物館IP產品開發
傳統的博物館依然有文物實物、信息資源的優勢,但主動開放、跨界融合、創新發展是博物館勢在必行的道路。於是乎,各大博物館都大張旗鼓的搞起了IP開發,沒成想這些平時高大上、嚴肅正經的各大博物館IP產品居然美的美,萌的萌......真的是吸人眼球的一把好手。那麼,他們都是如何打造博物館IP產品的?又能有怎樣的新鮮玩法呢?請繼續往下看!
故宮博物院
我國文創的開發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速度加快。所有的博物館都有了專門的文創商店來銷售本館開發的或是批發的文創產品,博物館文創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
故宮本身就是一個超級IP。近年來,更是通過各種文創產品,藉助網際網路,迅速地吸引了海量粉絲。每年賣出10億元銷售額的文創產品中,款式眾多的故宮紙膠帶成為暢銷產品之一。
故宮博物院官方旗艦店所推出的「宮廷筆記」系列,用筆記本封面圖案極為直觀且完美地再現宮廷工藝——福壽雙全仿金漆工藝、燦若星辰仿鈞瓷工藝、金玉滿堂仿琺瑯工藝、水仙迎春仿剔紅工藝、山水清音仿彩漆工藝、翠羽爍金仿點翠工藝等,華彩滿目,工麗精微,無一不是有著自己的故事、悠遠的歷史。
水仙迎春·仿剔紅工藝筆記本封面設計源於故宮博物院藏剔紅水仙花圓盤,經過設計師藝術再加工,並運用現代技術,模仿傳統漆器質地,呈現給使用者逼真的觸覺感受。
國內其他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的仿秘色瓷蓮花碗餅乾;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推出的神秘古蜀三星堆金面人頭仿製品;瀋陽故宮博物院展示近600件最新文創產品,涵蓋「永福系列」「八旗系列」等經典系列。
大英博物館
歐美的博物館很早就開始了IP開發的實踐。最早的如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在1871年設立了博物館商店,大英博物館1973年成立了文創產品公司,這兩個國家級大館的銷量都是用上10億美元來計數的。
大英博物館官網商店中,以埃及羅塞塔石碑為原型,以此為IP元素的周邊商品竟多達六十餘種,吃穿用玩,無所不包。其中除了較傳統的資料書、複製品擺件,還包括各種服裝、文具、首飾、杯子,以及充電寶、U盤、鎮紙、鏡頭布、巧克力、布偶玩具等。
大英博物館在天貓的旗艦店,主要都是文具、服飾、簡單家居等產品,共同特點是製作工藝要求不高,能夠展示花紋設計。有了「古文物」館藏經典 IP 的加成,商品的確會更加吸睛,不過設計風格還是和故宮淘寶有所差別,更偏異域風情。如木乃伊和石棺款冰箱貼,埃及神秘祭司水杯等。
羅浮宮博物館
《蒙娜麗莎》作為羅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自然是要被大大利用到周邊產品上的,比如這盒潤唇膏,蓋子上印的是蒙娜麗莎的嘴唇,既然蒙娜麗莎的微笑如此神秘,她雙唇怎能不光潤水嫩呢?
而這個魔方除了印有蒙娜麗莎像外,更印製了別的名畫、雕塑在上面,打亂魔方,你就可以看見名畫們雜燴一鍋的奇妙景象,再將它們拼湊還原,倒是頗考驗智商。另外還有蒙娜麗莎塑料盤、外觀上用了蒙娜麗莎一隻眼睛的口袋鏡、蒙娜麗莎圍裙抹布等廚房用品,名畫貼近家居生活,就從蒙娜麗莎走進廚房做起。
國外其他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周邊可能旨在逗趣賣萌,像這個「跳舞的人們」……是不是挺像蒙克的名畫《吶喊》?
東京橫濱自然博物館就更搞怪了,這個油炸「青蛙漢堡」是配合該館「有毒動物展」推出的……不知道誰有膽去吃這種毒蛙?
結語
博物館IP運營不僅僅是展覽和文創產品,圍繞一個IP概念形成系列化開發的模式也正成為一些博物館的新嘗試。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與電影公司合作了全世界知名的電影《博物館奇妙夜》,利用電影全球放映的契機,突破了博物館IP產品的桎梏,而且把博物館IP變成了流行文化。
博物館熱情主動張開懷抱,擁抱「網際網路+」,跨界融合、創新發展已邁入一種新業態。基於內容和故事進行IP開發,博物館具有先天性優勢,博物館的每件藏品、每個元素背後,都有一個活生生的故事,它們更加厚重,更加獨一無二,它們邁出市場化步伐,搭上「網際網路+」順風車,迎接IP運營時代。
(凰家商業觀察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