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博鰲文創周|權威博物館專家:文創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2020-12-22 瀟湘晨報

2020博鰲文創周之博物館文化創意主題論壇。記者 蘇桂除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6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11月16日,在2020博鰲文創周之博物館文化創意主題論壇上,中國權威博物館機構的專家們,就「文創如何讓博物館文物活起來」進行了經驗分享。

博物館作為文明的瑰寶、民族的根脈、歷史的見證、國家的名片,尤其是在新的歷史條件和環境下尤為重要。怎樣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認為,博物館是教育的勝地,它是藝術與審美素質培育的大課堂,它是承載和弘揚創新的工作坊。

2020博鰲文創周上,海南文創產品受歡迎。記者 蘇桂除 攝

「博物館要實現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首先是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改變,進行科文統籌、跨界融合、學科協同。」金元浦表示,科技和文物藝術品的發展要統籌,跨界融合是博物館未來發展中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要融入科技因素。比如故宮博物院做的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通過融入APP、VR、MR、HR、XR的科技因素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故宮進了千家萬戶;故宮賣了口紅,有爭議也有歡呼;《清明上河圖3.0》的創意,《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熱播等等,這都是通過切口進入和古代文明無距離的接觸,以內容為王講好故事,「這就是創意,文創產品要研究當下的生活,要和博物館密切結合起來。」

敦煌研究院甘肅恆真數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小勝也認為,文創絕對不僅僅是博物館的文創,文創要跟它的周邊有不可或缺的關係。敦煌除了敦煌壁畫之外,還有很多結合點,比如特產,對它進行包裝之後變成伴手禮,到敦煌進行旅遊的人晚上去夜市,又形成了不同主題文創融入了敦煌文化的集市。演藝演出又形成新的品牌《又見敦煌》,幾十年不衰的演出,「用匠心呵護遺產,用文化滋養社會。」

2020博鰲文創周上,一女遊客正在欣賞畫作。記者 蘇桂除 攝

「南海博物館從建館初期開始籌劃文創產品,有近兩千個創意庫。目前已經設計出了三百多個品種,實現線上線下銷售,銷售非常好。」南海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分享南海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時說,南海博物館以海洋特色設計、製作的文創產品非常受歡迎,尤其是用貝殼磨製的小飾品特別受歡迎。

他說,同樣的產品放在文創區的銷售,和放在展覽最後一部分與展覽相關的文創產品,其銷售效果是不一樣的,比如新辦的「龍行萬裡——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龍泉青瓷」展,目前銷售狀況不錯。

同樣,該館跟從三亞出發的南海郵輪合辦的中國第一家海上流動博物館創意,第一次出海的文創產品就脫銷了,「展覽走到哪裡,文創就跟到哪裡。」

辛禮學最後表示,藉助大數據科技建設的智慧博物館,通過精準推送和定製開發文創產品,可清楚地看到每一個文創產品的銷售情況和受歡迎程度及反饋的情況。如此一來,這些反饋的信息將指導後面的文創產品開發,以該館館藏「更路簿」為IP素材,聯合遊戲公司打造的一款大型3D模擬經營遊戲——《南海更路簿》已經獲得2019年網際網路+中華文明示範成果彙編。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共振重啟——2020博鰲國際文創論壇暨首屆文創周共探疫後行業發展...
    近日,2020博鰲國際文創論壇暨首屆文創周(以下簡稱2020博鰲文創周)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和博鰲海街落幕。2020博鰲文創周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博鰲文創院、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海南中遠海運博鰲國際會務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 博鰲文創周之博物館文化創意主題論壇: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海南日報博鰲11月16日電 (記者劉夢曉)「博物館要實現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首先是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改變,進行科文統籌、跨界融合、學科協同。」11月16日,在2020博鰲文創周之博物館文化創意主題論壇上,中國權威博物館機構的專家們,就「文創如何讓博物館文物活起來」進行了經驗分享。文物作為文明的瑰寶、民族的根脈、歷史的見證、國家的名片,尤其是在新的歷史條件和環境下尤為重要。怎樣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 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三司茶器觥和商罍杯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記者 張璐 文/圖>文物有深意,文創有新意,當文物遇上文創產品,蘊含無限創意,沉睡千年的文物一下子「活」了起來。安陽博物館工作人員也會挑選不同種類的明信片和年畫在舉辦社教活動時發放給大家。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已走出安陽,走向全國。近年,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先後參加了各地舉辦的許多展會,且成績斐然。2014年,參加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同年12月,參加廣州召開的國際文物博物館版權交易博覽會。
  • 2020博鰲文創周系列文創、動漫活動吸引年輕群體
    11月14日,2020博鰲國際文創論壇暨首屆文創周在博鰲開幕。為期一周的博鰲文創周除了舉辦以「共振重啟」為主題的博鰲國際文創論壇(行業峰會)外,還聯合「海的故事」在博鰲海街發起「集市行樂」海街文創節,集結全球優質文旅業態內容,打造瓊海文旅生態樣板。
  • 探營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用創意點亮生活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於9月4日—9月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服貿會開幕在即,9月3日,記者來到國家會議中心及周邊室外場館探營。在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展區,琳琅滿目的文創展品吸引著探營記者們的目光,紛紛駐足拍照記錄。
  • 如何讓文物「活」起來?60餘家博物館有話說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如何講好文物故事,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一直是博物館在持續思考的問題。10月20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與實施」論壇在成都舉辦。
  • 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該怎麼讓文物「出圈」?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不論是新穎創意的陳展方式,還是文物的數位化呈現,博物館近年一直在不斷探索新的文化傳播方式。其中,博物館IP文創產品更是呈現大爆發的趨勢。12月6日,「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 「湘」約文博丨現代「牽手」古代 讓博物館中文物「活」起來
    四川綜合館內,三星堆博物館展位上展出的以館藏品為設計元素的時尚冰箱貼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國民品牌「鬱美淨」與天津博物館聯手推出的一套護膚品,從館藏品《椿萱並茂圖》中提取意象元素進行文創開發,讓產品兼具文化內涵和懷舊感。
  • 「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即將啟幕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無論你想用創意設計致敬歷史,還是想讓文物「活起來」賦能生活,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都能滿足你的設計「腦洞」。12月6日,由成都博物館主辦、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將正式啟幕。
  • 臺北故宮院長: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原標題:臺北故宮院長: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臺北故宮博物院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有69萬件珍貴藏品。  馮明珠:秦孝儀先生1983年擔任故宮院長,當時他就提出「從傳統中創新,藝術與生活結合」的大方針,不但要求我們編《故宮文物》月刊,還讓我們把故宮典藏和生活結合起來,開發日常用的東西。在此之前,雖然我們也做了一些出版圖錄或者複製品,但並沒有把藝術品與生活結合。因為秦院長的一個說法,我們這樣做了,使得故宮文創產業一步一步起來了。
  • 新疆新和博物館開館迎客 1083件文物「活」起來
    12月1日,新疆新和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沉睡的1083件文物「活」起來了。當日,阿克蘇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常玉軒,新和縣縣委書記肖林共同為新和博物館揭牌。新和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新和博物館新館位於新和縣解放路以南、新華南路以東,2013年10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2015年11月竣工,博物館室內陳列布展項目於2018年9月開工,投資2300萬元,展廳面積2830平方米,公共區域面積2420平方米。新和博物館主要以絲路文化、城池文化貫穿整個展廳,以時間為序講述新和自古至今的歷史變遷及重大事件。
  • 博物館日活動多 包頭博物館四舉措讓文物"活起來"
    近年來,隨著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的深入推進,包頭博物館與時俱進、銳意進取,以文物資源為依託、以精品展覽為生命線、以創新社教活動為切入點、以人性化服務為著力點,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能力,全力以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 洛陽: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讓收藏的文物「活起來」
    洛陽為什麼要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東方」二字意味著什麼?咱們一起聽專家說一說。  彰顯文化自信,契合發展新定位  從夏代乳釘紋銅爵到曹魏白玉杯,從神秘的綠松石龍形器到絲路遺物東羅馬金幣……走進洛陽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如同一段段歷史的代言人,向觀眾講述著這個城市的歷史變遷。
  • 山東臨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多措並舉讓文物「活起來」
    近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既往成就的基礎上,通過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實施一系列重大工程,「讓文物活起來」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物珍存不斷走近百姓、走進當代。一、實施博物館展陳提升改造工程該工程投資161.8萬元,重新規劃了展示空間、更新了展陳設備、提升了展覽形式、增加了數位化展示區和觀眾互動區,運用全新的陳列手段,進一步讓文物「活」起來。其中,山旺化石AR數位化互動體驗項目是我國目前第一個數位化博物館3.0系統性示範工程,也是第一個移動數字博物館文化惠民工程。
  • LED光電玻璃屏|晶泓護欄屏NB系列亮相博鰲文創周
    2020年11月14日-20日晶泓科技(http://m.nexnovo.cn)攜旗下新品--光電玻璃護欄屏NB系列>亮相博鰲國際文創論壇暨首屆文創周為大文創&建築行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文旅、文創、鄉創、文博、時尚、科技、藝術、教育、設計等跨領域專家學者、精英在這裡齊聚,晶泓護欄屏NB系列吸睛的視覺效果和超前科技感的產品形象引得參會嘉賓紛紛駐足停留,上前打卡留念。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惠州博物館在線虛擬展廳建成投用 「科技+」讓文物「活」起來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市博物館在線虛擬展廳建成投用 「科技+」讓文物「活」起來 市博物館館長羅國雄表示,為滿足市民對博物館文化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市博物館近兩年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和服務方式,同時探索利用「科技+」「網際網路+」等手段讓文物「活」起來,實現市民與博物館的「零距離」接觸。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展覽火起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關注度,配合展覽的主題化、系列化文創,才受到熱烈歡迎。展覽結束後,主題文創也一直熱銷,具備了長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創往往是博物館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表現形式之一,體現了博物館各環節工作的配合度。如果一家博物館藏品匱乏,科研力量不足,展覽反響平淡,文創也很難一枝獨秀,有大的發展。
  • 百名專家齊聚西安共話博物館文創發展的「跨界與融合」
    9月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館文創發展新動能」論壇在西安舉行。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省文物局指導陝西省內的各博物館在文化文物的ip授權以及文創產品研發銷售等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實際和方法,從相關實施意見的制定,到「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文博創意產業聯盟的成立,再到金融通信、動漫等領域的跨界融合,陝西各文博單位也在外省兄弟單位交流學習中,結合自身的館藏資源,跨界融合,通過對文物及其創意元素的再創新再開發,為公眾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文華產品服務
  • 濰坊博物館推出「板橋送福」文創糕點
    近來,博物館文創熱持續升溫,藝術類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市民喜愛。端午節來臨之際,濰坊市博物館送出了可以吃的文化大餐——「板橋送福」文創糕點。這是市博物館與飲食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用另一個形式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