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8條網絡安全提示請收好

2020-09-17 二三裡資訊保定

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教育小微帶你一起了解↓↓↓

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

各類單據洩露個人信息

快遞包裝上的物流單含有網購者的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網友收到貨物後不經意把快遞單扔掉導致信息洩露;火車票實行實名制後,車票上印有購票者的姓名、身份證等信息,很多人在乘坐完火車後,會順手丟棄火車票,不法分子一旦撿到,就可以通過讀票儀器竊取車票中的個人信息;在刷卡購物的紙質對帳單上,記錄了持卡人的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隨意丟棄同樣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

社交小細節洩露信息

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與人進行線上互動時,不自覺透露姓名、職務、單位等信息;家長在朋友圈曬娃的同時,無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讀學校、所住小區;部分網友旅行發朋友圈打卡、曬火車票、登機牌時,忘了將身份證號碼、二維碼等敏感信息進行模糊處理……這些網上社交的小細節,都有可能出賣你的個人信息。

網購平臺洩露信息

網上購物平臺需要註冊信息,如手機號,QQ號碼等。通過這些,不法分子可以從QQ資料、空間等渠道獲得更多個人信息。

有獎活動洩露信息

在街上,人們有時候會碰到商家邀請參加「調查問卷表」、購物抽獎活動或者申請免費郵寄會員卡等活動,他們一般會要求路人填寫詳細聯繫方式和家庭住址等,這相當於把自己的信息送上門!

海投簡歷洩露信息

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是通過網上投簡歷的方式進行,而簡歷中的個人信息一應俱全,這些內容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以極低價格轉手。不法分子可以通過這些私人信息贏得你的信任,對你進行詐騙。

列印資料洩露信息

各類考試報名、參加網校學習班等,經常要登記個人信息。一些列印店、複印店為了牟利,會將客戶信息資料存檔留底,然後轉手賣掉。

「個性化服務」洩露隱私

很多個性化服務都需要個人信息,以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為例,不少商家與社交網站合作,通過無線網絡確定用戶位置,從而推送商品或服務。更為可怕的是用戶被實時「監控」,這為詐騙、綁架勒索等打開了方便之門。

該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呢?這8個建議助你遠離侵害

◆一是在處理快遞單等含有個人信息資料的文件時,先抹掉個人信息再丟棄;

◆二是在外使用公共網絡,下線要先清理痕跡,或者開啟隱私模式;

◆三是在使用網際網路的過程中,不要隨意留下個人信息;

◆四是網上留電話號碼,數字間用「-」隔開避免被搜索到;

◆五是朋友圈曬照片,一定要謹慎,儘量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

◆六是一般情況下,簡歷只提供必要信息。家庭信息,身份證號碼等不要過於詳細;

◆七是註冊各類社交平臺、網購平臺等儘量使用較複雜的密碼;

◆八是及時關閉手機WiFi功能,在公共場所不要隨便使用免費WiFi。

來源:清苑教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師生家長 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8條網絡安全提示請收好
    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
  • @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8條網絡安全提示請收好
    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教育小微帶你一起了解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
  • 提醒 | @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8條網絡安全提示請收好
    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
  • 網絡安全宣傳周丨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8條網絡安全提示請收好
    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小編帶你一起了解↓↓↓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
  • @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8條網絡安全提示請收好
    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
  • @東莞師生家長,避免個人信息洩露,網絡安全提示請收好
    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
  • 一生E本|8條網絡安全提示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
    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
  • @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
    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
  •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古田縣實驗幼兒園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知識科普
    ☑控制孩子上網時間,不將網絡(或電子遊戲)當做一種精神寄託。☑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培養孩子多種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多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8條網絡安全提示請收好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2020.9.14-9.20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
  • 提高安全意識 防範個人信息洩露
    如何在網絡上保護好自己的信息安全,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民法典中關於個人信息的法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第一千零三十八條:信息處理者不得洩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但是經過加工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 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在網絡平臺洩露了…
    @師生家長, 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這些網絡安全信息提示要知道!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材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所以以下幾個能導致個人信息洩露的方面,家長師生一定要牢記。1、各類單據洩露個人聯繫方式,住宅地址。
  • 網易郵箱數據遭洩露 拿什麼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19日,一則關於網易郵箱的用戶資料庫疑似遭洩露的消息在網上引起波瀾,涉及數據達數億條。  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不時被曝的網絡信息安全事件如何讓人放心上網呢?雖然目前數據洩露事件結果尚不明朗,但已引發不少用戶對個人隱私安全的擔憂。網易郵箱用戶數據是否真的遭洩露?洩漏的信息數是否如網傳的達到「億級」?該拿什麼保障用戶的網際網路信息安全?
  •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你的信息洩露了嗎?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你的信息洩露了嗎?現今,數據洩露漸成常態,在此種環境下,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成為每個人都應該注意並為之採取措施的問題。為此,瀋陽市公安局關於公共服務質量檢測結果有關問題整改工作按計劃部署推進,切實增強公民自我防護意識,使公民認識到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了解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方法和要領。反信息詐騙支隊總結了九條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措施。
  • 求職信洩露個人信息?大數據資訊時代如何拒絕隱私裸奔?
    同時,對現有的平臺監管、簡歷被洩露後的維權以及如何保護個人信息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報導。內容指出,有不少求職者在網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接到陌生騷擾電話和簡訊息。據記者調查發現,知名求職網站一手簡歷每條1.8-2.5元,二手簡歷每條0.8-1.5元,其他網站每條價格0.6-1元,這種網上簡歷的售賣目前已形成「一條龍」產業,使眾多求職者掉進信息洩露「陷阱」,如何扼制網上簡歷洩露?成為當日熱門話題,吸引媒體和網民紛紛參與探討。
  • 這份實操版個人信息保護指南請收好
    網絡技術發達的今天,個人信息保護成為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周恰逢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一份實操版個人信息保護指南請收好,從細節入手保護好自己的隱私提高警惕,避免損失。(圖自網絡)
  • 網絡安全:如何保護個人隱私數據免遭洩露
    [TechWeb編譯]技術的進步使我們密切關注Internet和計算機上的個人數據。計算機技術進入我們生活的速度越快,保護我們的個人數據就越重要。你應該怎麼做才能不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在本文中,我們將回答這個問題,並告訴您如何保護您的設備免受黑客攻擊和數據洩漏給第三方。
  • 個人信息洩露危害大,多則案例都在提醒安全隱患在身邊,要小心
    最近,圓通內部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導致40多萬條公民個人信息洩露事件發生後,圓通速遞於17日發布聲明並道歉。但是道歉卻並不能帶來實際的改變,被洩露的個人信息仍然是一個問題。而且這並不是圓通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問題,「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這個武器要用,否則這樣的事情就會層出不窮。國家郵政局也回應稱,「一直非常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對於信息洩露等問題態度一直非常明確,一切以此前公布的政策、表態為準」。近些年,個人信息頻頻洩露。據調查發現,除了快遞信息外,因包含更多信息而更為敏感的簡歷也正在被販賣。
  • 400000條用戶個人信息被洩露,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要小心了
    如果以上六個維度的信息共同組成一條信息,此次被洩露的信息數量實際超過40萬條。隨著網絡科技及信息交互的迅猛發展,信息資料的記錄方式花樣翻新,獲取、保存、使用、流轉變得更為方便快捷。,就可以通過讀票儀器竊取車票中的個人信息;刷卡購物的紙質對帳單上,記錄了持卡人的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隨意丟棄同樣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
  • 聚焦網絡個人信息洩露:經營者責無旁貸 消費者不可任性
    讓我們回顧一下2014年發生的重大網絡安全事件:12306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被黑客「撞庫」,13萬條個人信息被洩露;支付寶前員工被曝販賣20G用戶資料;攜程網出現安全漏洞,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洩露;130萬考研考生報名信息洩漏,數據被多次轉賣……據調查,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在過去的一年內個人信息曾被洩露或竊取。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信息洩露頻發 究竟有沒有辦法?
    數據化時代,大家一方面欣喜於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智能,另外一方面同樣在擔心個人信息的洩露。尤其是這兩年隨著各種大數據應用的普及,人們的擔心甚至已經在逐步超過「欣喜」,平臺、機構信息洩露的事件,經常出現在我們眼前。17日,圓通速遞公司回應稱,其內部員工與不法分子勾結,致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