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教育小微帶你一起了解↓↓↓
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
各類單據洩露個人信息
快遞包裝上的物流單含有網購者的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網友收到貨物後不經意把快遞單扔掉導致信息洩露;火車票實行實名制後,車票上印有購票者的姓名、身份證等信息,很多人在乘坐完火車後,會順手丟棄火車票,不法分子一旦撿到,就可以通過讀票儀器竊取車票中的個人信息;在刷卡購物的紙質對帳單上,記錄了持卡人的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隨意丟棄同樣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
社交小細節洩露信息
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與人進行線上互動時,不自覺透露姓名、職務、單位等信息;家長在朋友圈曬娃的同時,無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讀學校、所住小區;部分網友旅行發朋友圈打卡、曬火車票、登機牌時,忘了將身份證號碼、二維碼等敏感信息進行模糊處理……這些網上社交的小細節,都有可能出賣你的個人信息。
網購平臺洩露信息
網上購物平臺需要註冊信息,如手機號,QQ號碼等。通過這些,不法分子可以從QQ資料、空間等渠道獲得更多個人信息。
有獎活動洩露信息
在街上,人們有時候會碰到商家邀請參加「調查問卷表」、購物抽獎活動或者申請免費郵寄會員卡等活動,他們一般會要求路人填寫詳細聯繫方式和家庭住址等,這相當於把自己的信息送上門!
海投簡歷洩露信息
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是通過網上投簡歷的方式進行,而簡歷中的個人信息一應俱全,這些內容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以極低價格轉手。不法分子可以通過這些私人信息贏得你的信任,對你進行詐騙。
列印資料洩露信息
各類考試報名、參加網校學習班等,經常要登記個人信息。一些列印店、複印店為了牟利,會將客戶信息資料存檔留底,然後轉手賣掉。
「個性化服務」洩露隱私
很多個性化服務都需要個人信息,以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為例,不少商家與社交網站合作,通過無線網絡確定用戶位置,從而推送商品或服務。更為可怕的是用戶被實時「監控」,這為詐騙、綁架勒索等打開了方便之門。
該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呢?這8個建議助你遠離侵害
◆一是在處理快遞單等含有個人信息資料的文件時,先抹掉個人信息再丟棄;
◆二是在外使用公共網絡,下線要先清理痕跡,或者開啟隱私模式;
◆三是在使用網際網路的過程中,不要隨意留下個人信息;
◆四是網上留電話號碼,數字間用「-」隔開避免被搜索到;
◆五是朋友圈曬照片,一定要謹慎,儘量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
◆六是一般情況下,簡歷只提供必要信息。家庭信息,身份證號碼等不要過於詳細;
◆七是註冊各類社交平臺、網購平臺等儘量使用較複雜的密碼;
◆八是及時關閉手機WiFi功能,在公共場所不要隨便使用免費WiFi。
來源:清苑教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