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張大奕的店一天賣貨3.4億 你會跟帶貨網紅買買買嗎?
網紅直播「翻車」、「李佳琦被百雀羚放鴿子」最近頻上熱搜,對於網紅直播這種銷售方式,你怎麼看?你會跟著帶貨網紅買買買嗎?帶貨網紅的世界裡,真的真金白銀滿天飛嗎?除了收入較高的「李佳琦」們,網紅直播的收入究竟怎樣?網紅帶貨的銷售方式為何會流行?未來趨勢又怎樣?揚子晚報記者進行調查採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李衝 徐兢
A
你會跟著帶貨網紅
買買買嗎?
楊女士:買過!主播熱情、東西便宜
80後楊女士去年開始接觸直播帶貨,看過化妝品直播、衣服直播、美食直播等。她說,看著主播熱情洋溢的分享,情緒很容易受到感染從而買買買。
「我關注的一個主播是男生,但他經常化妝成女生形象。他的直播很有感染力,感覺不買點什麼,就對不起看直播的時間!」楊女士介紹,主播推薦過一款卸妝產品,單獨包裝方便攜帶,主播的大濃妝一下就卸乾淨了。她果斷下手買了兩包。還有一次主播推薦定妝粉餅,先用別的產品假裝接電話,屏幕上全是粉底;然而用了這一款產品,電話貼過來,屏幕乾乾淨淨。「能立竿見影見效果,就更容易下單!」楊女士還表示,直播時買的東西確實會比平時更便宜。不過,因為感覺看直播太浪費時間,她最近已不通過直播買東西了。
夏女士:不看直播,但買過「李佳琦直播護唇神器」
70後夏女士從來不看網紅直播。但「李佳琦」「薇婭」這些當紅主播的名字,她是聽過的。秋天以來,天氣乾燥,她本想買個潤唇膏,但在網上逛店時正好看到「李佳琦直播護唇神器」唇膜,就下意識放進了購物車。這時她才意識到,其實自己已經被身邊小夥伴感染了。
申女士:堅決不跟網紅直播買,不願被「洗腦」
70後申女士表示,很難理解跟著帶貨網紅買買買的行為。萬一頭腦發熱買到的物品不適合自己怎麼辦?她表示自己是肯定不會被「洗腦」的。感覺這種直播,就像以前的電視購物一樣浪費時間。她也不喜歡跟風,不覺得那點優惠能打動自己。
帶貨網紅
收入究竟如何?
帶貨主播月入幾十萬到上百萬元
能否「紅」主要看「貨」和粉絲黏性
蔡小姐是一個帶貨網紅主播團隊的成員。她主要是做幕後的選貨、組貨、招商、孵化、商家對接等工作。團隊的直播平臺以淘寶為主,此外還有抖音、快手、西瓜等。團隊銷售的產品包括美妝、美食、家居等。
蔡小姐跟揚子晚報記者介紹說,團隊2015年進入直播領域,因為帶貨能力比較強,主播的月收入能有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
蔡小姐介紹,其實網紅主播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神秘,大家可以把他們理解為是「線上銷售員」。網紅主播跟明星還是有區別的,並不是越有名就越能帶貨,關鍵是粉絲的黏性,以及貨是不是好。「核心是產品。貨好,網紅主播的路才能走得好。」她介紹,哪怕一個人只有幾十個粉絲,也是可以帶貨的,關鍵是推薦的貨真好,有口碑和影響力。
而與主播的高收入對應的,是勞動強度非常大。「一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要說10個小時的話。做得好的主播,嗓子都有問題。」蔡小姐介紹,如果跟不上這樣的強度,或者推薦的貨不好,就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此外,一家快銷品牌的相關人士跟揚子晚報記者透露,他們曾經邀請過一位頂級帶貨網紅做過一場直播,銷售額是2000萬元左右,付給網紅團隊20%的佣金,也就是400萬元左右。
張大奕的淘寶店「雙11」賣了3.4億
她所在公司今年4月在美上市成「網紅電商第一股」
2019年4月,「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在美國上市。如涵的頭部網紅是張大奕,擁有1000多萬粉絲的淘寶店鋪「吾歡喜的衣櫥」,是她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服裝店鋪。今年「雙11」當天,這個店的成交額破3.4億元。
不過,如涵也已暴露出營收極大地依賴於公司培養的頭部KOL(關鍵意見領袖)的弊端。財報顯示,2017財年、2018財年及2019財年前三季度,公司「首席」KOL張大奕貢獻了總GMV(成交總額)的49.6%、51.0%和44.9%。
在如涵的網紅體系中,包括張大奕在內的3個頭部網紅,每人每年帶貨GMV超過1億元,7個腰部紅人每個年度GMV在3000萬元到1億元之間。截至2018年12月,3個頭部網紅貢獻了55%的GMV,這樣的數據在外界看來似乎並不健康。
C
專家解讀
4G網絡普及催熱網紅帶貨 未來加強監管是必然趨勢
揚子晚報記者查詢Wind發現,方正證券研究所研報介紹,2018年,超過400個直播間每月帶貨規模超100萬元,81位主播引導銷售額超1億元;淘寶直播帶貨規模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近400%,進店轉化率超65%。
艾媒諮詢《2019上半年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將超5億,四成受訪直播用戶偶爾會選擇購買明星或網紅電商直播推薦的產品。
艾瑞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中國網紅粉絲總人數達到5.88億人,同比增長25%。網紅粉絲中,53.9%的年齡集中在25歲以下。
華泰證券近期有研報指出,近年來,化妝品行業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正在受到電子商務模式的衝擊,企業面對新興業態,需要不斷挖掘線上渠道發展空間。
以往美妝等產品的銷售方式主要是線下專櫃和線上電商等。近年來為什麼網紅帶貨會成為新渠道之一?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4G網絡的普及成了網紅帶貨這種新形式迅速發展的催化劑;另一方面,網紅帶貨銷售美妝的門檻低、回報高。因此,近年來網紅帶貨的方式逐漸贏得商家的青睞。
在他看來,當前不少網紅帶貨銷售的美妝產品質量不過關,與直播時說的相差甚遠,導致「網紅假貨」泛濫成災。他個人認為,網紅「帶貨」也好,明星「帶貨」也罷,最重要的是貨真價實。面對「網紅帶貨」泥沙俱下,未來規範和依法強化監管「網紅帶貨」是必然趨勢。若不儘快完善法律與相關制度,使「網紅帶貨」有標準可依、有規範可循,那麼網紅直播銷售的方式未來趨勢依然難言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