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天有點萌
圖/網絡
18歲那年,王雲五連小學文憑都沒,卻當上了上海中國公學英語老師。
文憑他是沒有,可他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讀了兩年書,他爸就讓他去當學徒,可他愛學習,一直在上各種補習班,被聘為老師後,他用3年時間惡補,讀完35巨冊的《大英百科全書》。
在教書時,他發現有個學生很勤奮,學習成績很好,這人就是胡適。兩年後,因為學生對校方不滿,就都去別的學校了,胡適也是。雖然胡適去了別的學校,但王雲五一直在關注他。
新學校才上了一年多,就因沒錢解散了。這時的胡適倒大黴了,他妹妹和弟弟都永遠離開了他,然後母親因受不了打擊病倒,家裡快要破產了。
胡適很傷心,整天沒精神,為了麻醉自己,他和朋友一起去喝酒玩樂。
胡適
王雲五知道這一切,他勸胡適:「你可以翻譯小說,賺一筆稿費挺過去,還可以漲知識。」
他知道胡適短時間內,很難振作起來,就到處找人,給他找一份差事。在他的推薦下,胡適成了一名老師。
後來,王雲五知道有個不自己掏錢還能留學美國的機會,就告訴了胡適,讓他好好把握機會。
胡適考中了,迎來了人生的轉機。
這時的王雲五既博學,又會說多門語言,當上了孫中山的秘書,還成了禁菸特派員。
不過後面一個差事並不讓人省心,他捲入糾紛,感到無力應付,就辭職了,一心讀書。為了謀生,他又在一家小書局裡當主編,走向人生低谷。
這時候,胡適留美歸來,當上了北大教授,名滿天下,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邀請他接替自己當所長。
胡適認為這是報答恩師的最好時候,就讓王雲五去當所長。說自己是書呆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王雲五即有學識,又會來事兒,是最佳人選。
雖然商務印書館並不熟悉王雲五,但他們相信胡適的眼光。就這樣,王雲五當上了所長。
在當上所長後,他迎來了人生最大的功績「四百萬」。「四」就是四角號碼查字法,「百」是百科全書,「萬」是「萬有文庫」。
就像富蘭克林所說:父親是財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財源,又是安慰。
所謂友誼,就是一方有難,另一方必火速支援,彼此成全,共度難關,一起邁過人生難過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