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我們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蔣介石裝備精良的四百萬部隊。蔣介石統治中國的時候,兵力最盛時達到了四百多萬。那麼,我們的部隊最多的時候有多少呢?
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成長過程。先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說起吧。紅軍有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最多的時候有十萬人,紅四方面軍也有八萬多人,再加上紅二方面軍,紅軍總兵力不下二十萬。
這是全盛的時候,因為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紅一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走上了長徵之路,一路上減員不少,尤其是血戰湘江,損失慘重。三大主力紅軍先後都走上了長徵之路。
等到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成立,總共有多少兵力呢?四萬多人,加上江南的新四軍,不足六萬人。這是我軍的主力部隊。應該說,兵力非常少。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到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的兵力超過了一百萬。從六萬,到一百萬,只用了八年時間,應該說發展很快了。為什麼發展這麼快呢?因為八路軍挺進敵後,放手發動群眾,廣泛建立根據地,實行土地改革,翻身的老百姓當然願意參加八路軍了。
可是跟蔣介石的四百多萬部隊相比起來,我們不過是他們的四分之一而已。所以,解放戰爭之初,那是敵強我弱。然而,又用了三年的時間,經過了三大戰役,百萬雄師渡大江,蔣介石的四百萬部隊居然灰飛煙滅了。
解放軍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那麼,這個時候,我軍的兵力達到了多少呢?就說主力部隊吧,有五大野戰軍。其中第一野戰軍兵力最少,有十五萬左右,第二野戰軍兵力多一些,有近三十萬。
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比較雄壯,它們各自擁有四個主力兵團。第三野戰軍近六十萬,第四野戰軍接近一百萬。華北野戰軍的兵力也有二十多萬。這還是在1949年初的數據。
全國解放,還有很多的國民黨軍隊起義,比如陳明仁兵團,董其武兵團,還有新疆的陶峙嶽兵團。大家都知道,這三個兵團司令員後來都成為開國上將,是最特殊的三位開國上將了。
除了起義的,還有被改編的其他投誠部隊以及大量的國民黨俘虜。所以啊,到了建國初,據《聶榮臻回憶錄》中提到的一個數據,我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五百四十萬。兵力之盛估計也只有前蘇聯可以相媲美。
沒錯,突破了五百萬。天翻地覆慨而慷。蔣介石當年的四百萬部隊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兵力突破五百萬的人民解放軍。當然了,新中國成立了,戰爭結束了,進入和平時期,仍然保留這麼多兵力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所以呀,就在1950年,新中國決定復員部隊一百四十萬,只保留四百萬部隊。再後來,到了八十年代,再次裁軍一百萬,只保留三百萬部隊。當了如今,常規部隊保持在二百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