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我軍兵力最為雄壯的時候有多少,不止四百萬

2020-12-18 文史茶館2018

我們常說,我們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蔣介石裝備精良的四百萬部隊。蔣介石統治中國的時候,兵力最盛時達到了四百多萬。那麼,我們的部隊最多的時候有多少呢?

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成長過程。先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說起吧。紅軍有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最多的時候有十萬人,紅四方面軍也有八萬多人,再加上紅二方面軍,紅軍總兵力不下二十萬。

這是全盛的時候,因為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紅一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走上了長徵之路,一路上減員不少,尤其是血戰湘江,損失慘重。三大主力紅軍先後都走上了長徵之路。

等到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成立,總共有多少兵力呢?四萬多人,加上江南的新四軍,不足六萬人。這是我軍的主力部隊。應該說,兵力非常少。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到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的兵力超過了一百萬。從六萬,到一百萬,只用了八年時間,應該說發展很快了。為什麼發展這麼快呢?因為八路軍挺進敵後,放手發動群眾,廣泛建立根據地,實行土地改革,翻身的老百姓當然願意參加八路軍了。

可是跟蔣介石的四百多萬部隊相比起來,我們不過是他們的四分之一而已。所以,解放戰爭之初,那是敵強我弱。然而,又用了三年的時間,經過了三大戰役,百萬雄師渡大江,蔣介石的四百萬部隊居然灰飛煙滅了。

解放軍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那麼,這個時候,我軍的兵力達到了多少呢?就說主力部隊吧,有五大野戰軍。其中第一野戰軍兵力最少,有十五萬左右,第二野戰軍兵力多一些,有近三十萬。

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比較雄壯,它們各自擁有四個主力兵團。第三野戰軍近六十萬,第四野戰軍接近一百萬。華北野戰軍的兵力也有二十多萬。這還是在1949年初的數據。

全國解放,還有很多的國民黨軍隊起義,比如陳明仁兵團,董其武兵團,還有新疆的陶峙嶽兵團。大家都知道,這三個兵團司令員後來都成為開國上將,是最特殊的三位開國上將了。

除了起義的,還有被改編的其他投誠部隊以及大量的國民黨俘虜。所以啊,到了建國初,據《聶榮臻回憶錄》中提到的一個數據,我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五百四十萬。兵力之盛估計也只有前蘇聯可以相媲美。

沒錯,突破了五百萬。天翻地覆慨而慷。蔣介石當年的四百萬部隊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兵力突破五百萬的人民解放軍。當然了,新中國成立了,戰爭結束了,進入和平時期,仍然保留這麼多兵力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所以呀,就在1950年,新中國決定復員部隊一百四十萬,只保留四百萬部隊。再後來,到了八十年代,再次裁軍一百萬,只保留三百萬部隊。當了如今,常規部隊保持在二百萬左右。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兩百多個師,一個師有多少兵力?最多時能有四十萬人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一個師的編制到底是有多少人呢?要知道在建國初期我們的軍隊有70多個軍,200多個師,而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其實這也要看各個時期的情況,但每個時期情況都不一樣,在抗戰時期我國我軍的兵力比較少,而在建國初期一個師的兵力甚至超過了2萬人。
  • 抗戰時期,我軍一個團能對付多少日軍?事實很殘酷
    眾所周知,抗日戰爭非常艱苦,在小初中進行學習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初步了解到抗日戰爭的作戰過程有多麼艱苦。隨著大量歷史資料在新聞報導中出現,我們開始真正理解當時的艱難作戰境況,畢竟當時的中國太過落後,此前的腐敗生活已經讓普通民眾收了很多苦,而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更是讓中國差點走上「亡國」的境地。
  • 我軍傷亡5萬,一共消滅多少日軍?
    我軍傷亡5萬,一共消滅多少日軍?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十三,每天更新歷史故事,歡迎點讚留言。 為了守住南北重要交界線徐州的最後一道防線,阻擋日軍向北進攻的計劃,我軍與日軍在臺兒莊展開了激烈的正面戰爭;最終,我軍在激勵鬥爭後取得了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戰後,通過統計,傷亡士兵的人數達到了五萬餘人,那麼這次戰爭殲滅了多少日軍呢?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今天咱們欣賞一下【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軍服是軍人穿在身上的身份證,軍銜是軍人級別和軍兵種信息的體現,也是部隊管理和識別的需要。
  • 一個縱隊轄多少兵力?
    「縱隊」這個詞,喜歡歷史的朋友並不陌生,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部隊,在各次戰役的兵力部署及調動中,經常會出現縱隊一詞。那麼縱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戰術單位呢?是正規稱呼嗎?答案是肯定的。縱隊不光是我軍正規編制的一種,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戰術地位,相當於軍一級部隊。
  • 蜀漢最強盛的時候,到底有多少兵力,有人說十萬
    那麼,今天小編要帶大家探討的問題就是,在三國鼎立時期,蜀國有96萬人口,巔峰時期的蜀國到底有多少兵力呢?有人說十萬,有人說二十萬。 可能很多人都受到了《三國演義》中的誤導,在演義中,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號稱有精兵75萬。但是,在正史中,劉備真正的兵力並不足五萬。
  • 建國後,貴州省為剿滅此人出動一個師,他是誰?
    公安機關依法通緝本該逮捕卻在逃的,或者是被拘留、逮捕後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從監獄中逃走的罪犯,而製作的法律文書叫「通緝令」。它主要分為A、B兩級,A級是為了緝捕重點在逃人員,因此A級的級別更大。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年,貴州省發布了第一道通緝令,為了剿滅他甚至出動了一個師。那麼,他是誰?做了什麼?
  • 一個日本軍隊的山崎大隊,擁有多少兵力,為何抗戰時期那麼難打?
    抗日戰爭時期,雖然中國軍隊人數數量上有很大優勢,但裝備上的欠缺不是一星半點。日本的山崎大隊是負責掃蕩的任務,但是偶然間卻進入了根據地。結果他們被各種軍隊包圍,但各支部隊竟怎麼都打敗不了這個大隊。那麼,這山崎大隊總計有多少兵力呢?
  •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個團兵力多少?一個團800人,下轄5個連
    我們在關注軍事的時候不難發現,軍隊編制是相當嚴格的,同時也是國家在經歷了數次考量和實踐以後確立出來的最是和軍隊的一種部署。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曾經出現過一個相當特殊的編制——將主力團縮編成「小團」。
  • 四百萬養大一個小孩
    2006年11月16日香港有一個銀行廣告,是由香港滑浪風帆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主演的。她剛生了一個小孩,在廣告中提出一個問題:「在香港養大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答案是:「據說是四百萬。」這個廣告推出後,銀行增加了多少客戶外人不得而知,但在香港人中間就造成了一個小小的恐慌,原來養一個孩子要花上四百萬,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呢!香港近兩年經濟才略有起色,懷孕的婦女也剛多了一些,這下可好,很多夫婦擱下了生育計劃,要重新考慮考慮。我因為生性悲觀,早就決定不生孩子,做個「絕代佳人」,所以不但不煩惱,反而為省下四百萬沾沾自喜。不過我也私下做了個小小調查,看看現任父母的意見。
  • 三年解放戰爭,敵軍自損807萬人,我軍一個師都消滅不了,為何?
    但解放戰爭打了3年,敵軍在具備兵力和武器裝備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卻經常被我軍抓住戰機,整軍乃至整個兵團被切割,後圍而殲之,只要戰敗,必然損失數萬人,而敵軍在短短3年時間自損807萬人·······卻連我軍一個整師規模的部隊也殲滅不了,要知道南京政府的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歷練過,證明過自己的,可為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卻連連戰敗,一潰千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抗日戰爭時我軍一個軍的有多少人?真的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在二戰期間日軍四處挑起禍端,他在各個戰場的軍隊總的來說有四股力量。首先是精銳部隊關東軍,以及華北方面軍,在上海地區作戰的華中方面軍,海軍中國方艦隊這四大作戰集團,這幾大作戰集團之間互不交叉,整體實力達到平衡狀態,每一支都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幾大軍事力量之間有內鬥現象,內鬥不止。和幾大軍閥統治中國政府時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雖然都是國家重要的輸出力量,但是為的是自己而不是整體。
  • 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在延安
    一定要保證他們在受閱時拿出最好的樣子,要讓全世界的人們都來看一看、了解一下我們這支人民子弟兵威武雄壯的精神風貌和新型人民軍隊區別於其他軍隊的革命本色!」中央首長的關懷和期望極大地鼓舞著儀仗隊的每位官兵。
  • 看看其對我軍的評價就懂了
    如果有一天中國選擇了主動出兵,那也是因為國防安全受到了重大威脅,例如在建國初期打過的那場抗美援朝。在我國決定出兵朝鮮半島時,各國都覺得志願軍就是去送死的,但是日本卻覺得美軍常勝歷史將會就此終結。所以抗美援朝時,日本人為什麼預言美軍會失敗?看看他們對我軍的評價就明白了。
  • 看他們對我軍評價就明白了
    如果有一天中國選擇了主動出兵,那也是因為國防安全受到了重大威脅,例如在建國初期打過的那場抗美援朝。在我國決定出兵朝鮮半島時,各國都覺得志願軍就是去送死的,但是日本卻覺得美軍常勝歷史將會就此終結。所以抗美援朝時,日本人為什麼預言美軍會失敗?看看他們對我軍的評價就明白了。
  • 日本投降後,關東軍殘部在此地製造暴動,日本醫生殘殺我軍傷員
    通化的關東軍殘部也不例外,就連女護士也殺害我軍傷員。通化原本是吉林省中朝邊界的一個小縣城,但日軍在九一八事變佔領此地後,發現這裡鐵礦石豐富,適合發展工業。所以,日本漸漸讓移民來通化,開發此地,一步步將通化變成了大城市。1945年,偽滿洲國的首都就是通化,此時這裡已經有了14萬人,其中有1.6萬日本人。
  • 抗美援朝期間,大陸總兵力減弱,臺灣國民黨軍為何不趁機反攻?
    解放軍在49年年底的時候總兵力已經超過了500萬,在殘餘的國民黨軍面前是有絕對優勢的。但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我軍先後派出了240萬志願軍戰士,在這段時間裡我軍和蔣軍之間的兵力差距明顯減少,對於臺灣方面看起來是一個絕佳機會,那為什麼蔣軍沒有趁機展開對大陸的反攻行動呢?在抗美援場戰爭的初期,可以算是臺灣方面一個難得的反攻時機。
  • 大同集寧戰役,傅作義部隊速度實在太快,我軍王牌戰術居然失靈
    總的原則沒錯,用兵方向也沒錯,然而誰也沒想到,我軍與傅作義部隊接觸後,居然連連失誤。第一個失誤就是卓資山陣地迅速失守。原因是什麼呢?之前在聯席會議上,我軍將領大多認為傅作義援軍不會來太多人,而且也不會來太快,畢竟大同不是他的地盤,不會給蔣介石、閻錫山出死力氣。
  • 五大野戰軍縱隊司令員,為什麼有5人建國後僅為少將?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在1949年全軍番號統一前,我軍按戰略大區組建了五個野戰軍,分別是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原東北民主聯軍)、晉冀魯豫野戰軍、西北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其中,華東野戰軍有先後有15個縱隊(含渤海縱隊、魯中南縱隊,不含相當於團級的兩廣縱隊)。晉冀魯豫野戰軍有12個縱隊(含1949年1月組建的特種兵縱隊)。西北野戰軍先後有8個縱隊。
  • 日本軍隊的「大將」,手裡有多大權力?能調動多少兵力?
    日本軍隊的「大將」,手裡有多大權力?能調動多少兵力?我們對軍銜方面很多人都不了解,說到日本倒是讓人好奇了,大將在軍隊中級別很高,日本軍隊中的大將,手裡的權利有多大?能調動多少兵力?日本其實都是有大元帥和元帥之類的軍銜,提到大元帥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怎麼沒有聽說過,其實大元帥,日本天皇就算一個,只有有著很大功績才能得到那麼大的軍銜,而元帥也不多,所以在日本軍隊中大將作為將領還是很多的,日本和我國不同,並沒有上將也沒有上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