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為何日本人預言美軍會敗?看看其對我軍的評價就懂了

2020-12-14 陣匠

中國一直秉承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從古至今,雖然我們經常打仗,但基本上所有對外戰爭都是在反侵略反壓迫,也沒想過要去侵略騷擾別國。如果有一天中國選擇了主動出兵,那也是因為國防安全受到了重大威脅,例如在建國初期打過的那場抗美援朝。在我國決定出兵朝鮮半島時,各國都覺得志願軍就是去送死的,但是日本卻覺得美軍常勝歷史將會就此終結。所以抗美援朝時,日本人為什麼預言美軍會失敗?看看他們對我軍的評價就明白了。

二戰結束後美軍就在日本建立了軍事基地並且長期駐軍,日本也因此成為了美國最忠心的小弟,美國也為其提供了很多資源以及援助,幫助日本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重建工作。另外在韓戰中,日本也是美國重要的後援,按理來說他們應該是無條件支持美國的,為什麼他們反而覺得美軍會失敗呢?

戰爭結束以後,大概在1999年的時候,日本曾經出版過這樣一本書,書名為《日本人眼裡的韓戰》,總的來說內容還是比較可信的。在這本書裡日本是如何評價志願軍的呢?他們表示,中國軍隊擁有的是勇敢的戰鬥精神和超乎尋常的堅韌性,他們對於死亡也毫不畏懼,視死如歸,這讓美軍也感到無比驚訝和震撼。雖然這是戰爭結束後寫的書,但是日軍那時候之所以斷定美國會失敗,其實也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因為早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們就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這種堅韌。

在抗日戰爭還沒開始的時候,日軍覺得憑藉著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可以輕鬆碾壓中國,最後的結果就是他們在中國損失了大量兵力、資源和時間,還是沒能把中國全部拿下,這種經歷讓他們對中國軍隊的實力和可怕之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預言。其實日本這麼說並不是在唱衰美國,而是在給美國提個醒,讓他們不要輕敵,這麼看來日本這個小弟當的還是很稱職的。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二戰以後始終堅持著一個態度,那就是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輸給中國,只是輸給了美國,不承認我軍給日軍帶去的重大損失,但是從這些小細節我們卻能察覺到,我軍的戰鬥風格還是給日軍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心理陰影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專門說這麼一句。

相關焦點

  • 為何抗美援朝時,日本人預言美國會敗?看他們對我軍評價就明白了
    如果有一天中國選擇了主動出兵,那也是因為國防安全受到了重大威脅,例如在建國初期打過的那場抗美援朝。在我國決定出兵朝鮮半島時,各國都覺得志願軍就是去送死的,但是日本卻覺得美軍常勝歷史將會就此終結。所以抗美援朝時,日本人為什麼預言美軍會失敗?看看他們對我軍的評價就明白了。
  • 外國人如何評價抗美援朝中國志願軍?態度完全轉變,連日本都服了
    為穩定新中國的持續發展以及防止美國猖狂態度的持續發酵,中國人民志願軍勇跨鴨綠江,跟隨彭德懷司令進入朝鮮,對戰美軍,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半個世紀過去了,抗美援朝已經成為歷史,並載入文獻由後人閱讀,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人對這場戰爭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這些人認為當年中國參加韓戰實屬有些考慮不周,總的來看,有幾點理由。
  • 外國人如何評價抗美援朝?讓戰無不勝的美國神話,成為一個笑話
    從西漢以後,朝鮮半島就是中國的附庸國,受其管轄,也被其保護。在19世界的中日甲午戰爭時,以清兵戰敗為結果,迫使當時的清政府與日本籤訂辱國滅性的不平等條約,迫使中國承認朝鮮半島已經獨立。合約上寫的是獨立,事實上就是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 為何會輸掉上甘嶺戰役?美軍:志願軍一個團9600人,怎麼贏?
    在我國近代有三場戰爭,均對我國生死存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分別是抗日戰爭、統一戰爭以及抗美援朝,因為抗美援朝戰爭是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所以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但事實上在這三次重要的戰爭中,抗美援朝才是最艱難的戰爭,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中國坦克兵為何打敗美軍?解放軍第一代重型坦克:打遍天下無敵手
    中國坦克兵為何打敗在朝鮮戰場上打敗美軍?除了我軍坦克兵的英勇無畏,我軍坦克兵的裝備也成為了我軍打敗美軍坦克兵的重要原因。說實在的,解放軍第一代重型坦克IS2可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這是為什麼呢?其車體為整體焊接結構,車體強度極其牢固。正面裝甲厚度達到了90到120毫米,側面裝甲厚度超過90毫米。在火力方面IS2重型坦克使用了122毫米的坦克炮,這種坦克炮的前身為蘇軍的加農炮。IS2坦克的坦克炮在600米到700米的距離上擊穿黑豹坦克綽綽有餘,在20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如果IS2坦克對虎王坦克形成數量上的優勢,虎王坦克自然會敗下陣來。
  • 抗美援朝後,各國都是怎麼評價中國的?日本人的看法最真實!
    20世紀50年代,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因為美國的軍事威脅被迫參與韓戰,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抗美援朝。這場戰爭剛爆發的時候,美國根本沒有將我軍的力量放在眼裡,其五星上將公開表示,中國志願軍簡直不堪一擊,輕而易舉的就能取得勝利,完全沒有必要當一回事兒。
  • 我軍公布殲-10「狗鬥」視頻,飛行員卻全程英語,是在警告美軍?
    幾天前,美軍航母抵達亞太海域,偵察機連續幾日接近我國海岸,其挑釁意圖十分明顯。而在這個時間點,中國空軍罕見地公布了殲-10戰鬥機的「狗鬥」視頻,其中有一點尤為值得注意,這和美國人近來的舉動有何關係呢?據環球網報導,近日,中國空軍公布了一段飛行員駕駛殲-10戰鬥機進行近距離「狗鬥」,並成功擊落「敵機」的視頻。
  • 美國人沒有火炮支援真的會不知所措、喪失鬥志?看看志願軍怎麼說
    美軍的炮兵那麼在我志願軍的心中美國人的作戰能力到底如何呢?難道美軍在沒有火炮或者空軍支援的情況下,真的會不知所措、喪失鬥志嗎?關於這一點想必很多人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認為就算志願軍再英勇善戰,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軍隊也不至於在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就會如此狼狽不堪。或許也有人認為我志願軍的作戰意志明顯要比美軍強悍的多,在戰場上會打的美國人喪失鬥志也應該是常有的事。
  •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的「零敲牛皮糖」,為何讓美軍哭爹喊娘?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雖然依靠有利的野戰工事陣地打運動戰,取得勝利,但面對美國的空軍、炮兵、坦克的猛烈進攻,無奈手中落後的裝備,加上糧彈補充跟不上,損失也非常慘重,有時一塊陣地打到最後,就剩一人。 彭德懷司令打紅了眼,策劃要打第六次戰役。
  • 越軍打敗美軍,解放軍又勝越軍;為何解放軍與美軍在朝鮮打平手?
    抗美援朝戰鬥美國算掉敗嗎?。美國絕對不克不及稱之為成功,但是也可能說不沒掉敗。因為美國參戰是有2個戰略目標。第一目標,要禁止朝鮮兼併韓國,搶救美國扶植的李承晚當局,在美國參戰前,韓國就剩西北角一點點處所不被佔據了。美國仁川登陸後,截斷朝鮮國平易近軍,改變下場面。第二目標,幫助韓國兼併朝鮮,徹底處理半島成績。
  • 馮學榮:抗美援朝,鮮為人知的事實
    菲律賓也出兵支持美國 二戰之後,菲律賓獲得獨立,但同時也成為美國的盟友,是美國的嫡系小弟弟,所以,在當年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菲律賓也出兵幫美國。 菲律賓一共派出了多少兵力呢?資料顯示是1367人,最終陣亡和失蹤共169人,負傷229人。
  • 志願軍為何能擊敗美軍?韓國情報官得出結論:因為用了勾踐的戰術
    《史記》評價吳越之人,為「其俗剽輕」。簡單來說就是彪悍而迅速。打起仗來不怕死,喜歡短兵相接,也就是所謂「短梃奮擊」。 由於缺乏戰車和重甲,吳越兩國在作戰方面,主要以輕甲步兵為主。他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機動性,儘量尋求短兵相接。只要進入混戰和肉搏,戰車、長槍大戟和利弩都將失去作用。
  • 抗美援朝後,全球大國如何看待中國,看看日本的評價就知道了
    抗美援朝發生的背景是,當時的美國為了防止蘇聯幹涉朝鮮半島問題,就向朝鮮增派了大量的軍隊,當年的朝鮮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被美軍步步緊逼到了我國的鴨綠江地帶,為了保衛國土不被侵犯,我國不得不出手對抗美國。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眾所皆知,近代中國由於國力衰竭,以及晚清留下的諸多後遺症,一度成了西方列強眼中,可隨意揉捏的軟柿子,甚至在一戰結束後,中國雖然取得了勝利,卻依然還要面對如《九國公約》這種明顯不平等的條約。
  • 日本政府為何遲遲不願讓美軍撤出衝繩?衝繩群眾是什麼反應?
    而早在選舉之前美國媒體就開始持續關注衝繩的選舉,美國《華盛頓郵報》此次選舉對日本政府與美國的軍事同盟或將帶來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尤其是日本政府支持的候選人佐喜真淳落敗之後,這一問題將更加突出。美軍駐衝繩基地然而雖然這其中符合衝繩民意的玉成德尼成功當選衝繩縣新知事,但未來想要真正把美軍從衝繩縣趕出去恐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其中為何衝繩要趕美軍,美軍又為何非要賴在此處堅決不走呢
  • 十位高級軍官陣亡,血灑抗美援朝戰場,盡顯我軍氣節,他們是誰
    有人的一生縱然長命百歲,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寂寂無名,有的人即使只是活了短暫的瞬間,但是在這瞬間的所作所為能夠讓人銘記,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目中。參與抗美援朝的十位高級指揮官就是如此,即使他們在生命的長河裡面生存的時間並不多,但是足夠活在所有人的記憶之中。
  • 抗美援朝勝利對中國有多重要?如今無論哪一國都不敢隨意冒犯中國
    從西漢以後,朝鮮半島就是中國的附庸國,受其管轄,也被其保護。後來中國在甲午戰爭中不敵日本,迫使當時的清政府與日本籤訂辱國滅性的不平等條約,朝鮮半島被迫獨立,以滿足日本的野心。雖然朝鮮半島成為獨立國家,事實上就是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 抗美援朝後,各國如何看待中國,日本都無奈發出羞愧之言
    太平洋戰爭時,他帶領美軍把日本海軍打到撤回日本本土,在美國強大的軍事威壓下,日本最終被迫投降了。在反法西斯日本戰場中,麥克阿瑟展示了卓越的個人能力並獲得了輝煌的戰績和無上的榮譽,帶來了名利。被眾多榮譽環繞,加上二戰給美國帶來的財富,促進了科技的發展,軍事實力達到整個世界的頂端,使得麥克阿瑟沉迷於個人的功績之中無法自拔,並且他覺得在他的領導下,軍隊就是無敵的,但這種想法卻讓他在之後遭受了滑鐵盧。
  • 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於是聯合國軍司令員麥克阿瑟趾高氣昂地走馬上任,在他看來,北朝鮮軍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強大的美軍面前不堪一擊。然而事實真會如他所願嗎?我們接著往下看。面對敗局,美國人怎能忍受?他們向朝鮮大舉增兵,企圖挽回頹勢。
  • 美軍坦克手「不講武德」,見步兵被我軍俘虜,竟向己方人員射擊
    1950年11月,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中,集中優勢兵力在西線戰場對冒進的美第9軍主力發起猛攻,我軍首先以38軍切斷了美軍在三所裡和龍源裡的退路,造成了徹底合圍敵軍的有利態勢。在退路被切斷的情況下,美9軍不得不丟棄大批輜重、車輛和重武器。
  • 抗美援朝最慘烈戰役,兩個師只剩200人,幾萬人被活活凍死
    在抗美援朝中,美軍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而我軍大部分只裝備了三八大蓋,即使這樣,我軍還是取得了勝利,這背後的艱辛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其中有一場戰役最為激烈,雙方只剩了200餘人,幾萬人直接被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