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最慘烈戰役,兩個師只剩200人,幾萬人被活活凍死

2020-12-20 文定邦歷史

在抗美援朝中,美軍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而我軍大部分只裝備了三八大蓋,即使這樣,我軍還是取得了勝利,這背後的艱辛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其中有一場戰役最為激烈,雙方只剩了200餘人,幾萬人直接被凍死。

這場傷亡巨大的戰爭,是十分決定抗美援朝走向的長津湖戰役。我軍帶領16萬部隊悄悄的度過鴨綠江,從北朝鮮的東北部出發,包圍由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指揮的6.5萬多國部隊。這場戰爭從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歷史十天結束,最後我們還是沒能阻止美軍的突圍,但是足以重創美軍。

進行長津湖戰役時,正值寒冬,氣溫達到零下四十多度,參加這場戰役的是我軍第九志願軍,其中大部分都為南方人,沒經過如此嚴寒的天氣,而且我軍後勤不能及時支援,導致大多數戰士還穿著單衣,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我軍和聯合國精銳軍隊展開了激烈戰爭,最終的結果十分慘重,我軍傷亡二萬餘人,但是美軍傷亡也達到5000餘人,最後讓他們逃出包圍,撤出朝鮮,這也標誌著戰爭的結束。

其中傷亡的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凍死的,非戰鬥傷員遠遠大於戰鬥傷員,其中我軍58師和第60師最為慘重,最終剩餘不到200餘人,最讓人痛心的一幕是,整連的志願軍扛著鋼槍被活活凍死。

小編就介紹到這裡,如果喜歡點擊上方關注,帶你看最真實的抗美援朝戰爭。

相關焦點

  • 長津湖戰役,九兵團凍死4000多人,兩個王牌師打得就剩200人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後,囂張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不但沒有吸取教訓,還叫囂道:「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事。」克阿瑟以第8集團軍在西、第10軍在東,對志願軍發起了鉗形攻勢。其中包括海軍陸戰隊第1師(簡稱陸戰一師)和美軍第3、第7步兵師,以及韓國第1軍團在內的第十軍,共十萬人推進到了長津湖地區。
  • 抗美援朝最悲壯的戰役:零下四十多度的長津湖,竟打出三個冰雕連
    志願軍9兵團隸屬於華東野戰軍,更是華野精銳,下轄20軍、27軍、26軍三個軍,再加30軍的89、88師,以及32軍的94師,總兵力達到12個師,約15萬人,陸續開往朝鮮。 從11月初開始,20軍、27軍各部均隱蔽開進,進入長津湖地區,到了11月26日,志願軍已經在長津湖布置完畢,就等著聯合國軍進入長津湖地區。
  • 慘烈上甘嶺戰鬥:戰士腸子噴出活活疼死
    值此抗美援朝停戰60周年之際,懷著崇敬的心情,記者探訪了一位居住在雷波縣中田鄉,曾在上甘嶺浴血奮戰,榮立集體一等功、個人三等功的81歲老兵戚成富。1932年4月出生的戚成富,18歲時參軍入伍,後轉入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45師135團3營7連(師長崔建功,團長張信元,連長張計發),於1951年6月赴朝作戰。
  •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
    第66軍)和人民軍三個軍團(第1、第2、第5軍團)共30餘萬人(其中志願軍23萬人)在戰役發起前一周開始秘密佔領進攻出發陣地。4日夜,志願軍第50軍和第39軍的1個師連同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進佔漢城。8日,人民軍第一軍團佔領仁川。同日,中朝部隊已全線進抵「三七線」。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下令停止追擊,第三次戰役至此結束。戰役中共殲敵1.9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南朝鮮軍。中朝軍隊傷亡僅0.85萬人。
  • 上甘嶺戰役究竟有多慘烈?炮火密度超過二戰,每秒有6發炮彈落下
    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上甘嶺戰役和長津湖戰役給中國人以及全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上甘嶺戰役,戰鬥慘烈程度空前高,火力密度已經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水平,作戰雙方傷亡都很慘重。而573.7高地則由兩個南北相對的駝峰山嶺組成,北面被志願軍佔領,南面被美軍掌控。10月14日,美軍對志願軍15軍的陣地進行了猛烈轟炸,尤其是597.9和537.7高地,每一秒有6枚炮彈落下來。志願軍戰士們像坐在大海中的小船上一樣,不停晃動,有一個年僅17歲的小戰士被活活震死,可見當時的炮彈有多密集。
  • 上甘嶺戰役一等功臣張家邦:200人堅守陣地 最終僅4人走下來
    老兵檔案  姓名:張家邦  年齡:87歲  籍貫:四川金堂縣  經歷:1951年入伍,成為志願軍12軍31師91團5連戰士,參與抗美援朝戰爭,在上甘嶺戰役中英勇作戰榮獲一等功,還獲得時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授予的一等功勳章。後歷經抗美援越戰爭。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評點金城戰役: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最後一次進攻戰役
    評點金城戰役: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最後一次進攻戰役周明摘要: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也是志願軍在陣地戰階段最成功的一次進攻戰役,從而使得志願軍在勝利中結束戰爭,使得中朝方面在談判中贏得了先機,那麼這場戰役為什麼要以韓軍為目標?為什麼能在陣地戰中取得這樣輝煌的勝利?
  • 六天六部抗美援朝經典電影,央六這波操作引發網友點讚
    《上甘嶺》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美軍浴血奮戰的故事。電影對志願軍戰士在戰場坑道內的生活有極為詳細的刻畫,戰士們互相鼓勵,頑強鬥爭,最後一舉改變了戰爭形勢。下面這段臺詞當時人人模仿:片中最激蕩人心的橋段,莫過於中場時女主角王蘭領唱的那首《我的祖國》。
  • 長津湖戰役,宋時輪報告志願軍情況,主席得知後獨自一人徘徊很久
    當年長津湖戰役歷歷在目,很多戰友沒死於敵人的槍炮之中,而是被活活凍死,永遠地留在了異域他鄉。長津湖戰役發生於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因中國志願軍同美軍交戰於長津湖地區而得名。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後,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稍事調整後兵分兩路繼續向北進犯。為遏制其攻勢,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急調第9兵團入朝,擔負東線作戰任務。
  • 除了《金剛川》裡的喀秋莎,抗美援朝志願軍,還有其他底牌嗎?
    今年是我國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相信大家平時會頻繁看到一些關於此戰爭的一些紀錄片,而為了紀念這場戰役,媒體界還特意上映了電影《金剛川》。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出場和使用過程,在對美方陣地發出襲擊時,威力驚人,不少戰士都為之吶喊,隨後便迎來了戰役的勝利。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當初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被這部電影給震撼到了,我想時至今天,這部《上甘嶺》依然抗美援朝電影中,最好的一部,即使是在許多中國戰爭電影中,也是不遑多讓。說到上甘嶺這場戰役,據現在記載,其戰鬥慘烈程度實屬罕見。罕見到什麼地步呢?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了
    上甘嶺戰役,我想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即使不知道是咋回事,也應該看過《上甘嶺》這部電影。當初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被這部電影給震撼到了,我想時至今天,這部《上甘嶺》依然抗美援朝電影中,最好的一部,即使是在許多中國戰爭電影中,也是不遑多讓。
  • 冰與血鑄就英雄讚歌 抗美援朝老兵親述長津湖戰役
    冰與血鑄就英雄讚歌 抗美援朝老兵親述長津湖戰役 2020-10-20 22:03:45   來源:我蘇網
  • 黨校人·祖國情|抗美援朝結伉儷 妻子送郎上戰場
    這是一支參加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後千裡南下,很能打硬仗的部隊;這也是一支湖南衡寶戰役痛殲白崇禧嫡系第七軍,又在廣西山區剿匪屢戰屢勝、敢拼善戰的部隊。當時,抗美援朝戰爭已經打了兩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沒有制空權、缺少機械化、兵器落後的情況下,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國為首的敵軍,敢打敢拼,儘管仗打得異常艱苦慘烈,但取得了輝煌戰果。
  • 抗美援朝第二階段
    到了1953年夏季又可以攻佔「聯合國軍」營、團兵力防守的堅固陣地,而金城戰役則一舉攻佔了南朝鮮軍4個師防守的正面25公裡、縱深10餘公裡的堅固陣地,向南最遠突進18公裡,全部奪回了1951年秋季被美軍和南朝鮮軍突進的陣地,並予南朝鮮4個師以殲滅性打擊。毛澤東在1953年9月說:「我們的軍隊是越戰越強。
  • 我爺爺親歷抗美援朝:餓得虛脫,卻只準喝米湯,氣得破口大罵
    美軍稱之為「興南大撤退」,這是美軍歷史上遭遇的最為慘烈的大撤退。 志願軍九兵團在美軍撤退途中部署了阻擊部隊,然而很多美軍都大搖大擺撤出來了,我阻擊陣地卻上一槍未放。當後續部隊開上陣地時發現,阻擊部隊其實已經都凍死了。
  • 中國軍人最慘烈一仗:七千多入緬遠徵軍將士陣亡,日軍無人生還
    1942年,中國軍隊首次入緬作戰,戴安瀾率領的200師,孫立人率領的新38師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由於英國軍隊的倉皇后撤,致使中國軍隊處於被動的狀態,最後各部隊奉命回國,中國當時最精銳的第五軍在野人山幾乎全軍覆沒。
  • ...讚歌·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王剛林:七天七夜血戰美軍「大紅一師」
    王剛林今年91歲,1929年6月出生,石家莊市正定縣東賈村人,1947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團參謀長、師參謀長、副師長等職務。1955年8月被授予大尉軍銜,1961年2月被授予少校軍銜。王剛林共立8次戰功,其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三等功兩次。
  • 祖國·正義·和平——抗美援朝紀念館巡禮
    紀念館內,一處落地玻璃櫥窗裡展出的中美兩軍裝備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牆上一邊掛著美軍現代化的武器、製作精良的皮靴、大衣、手錶、指南針等用品,另一邊則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萬國造」的槍枝、單薄的軍裝、黃膠鞋……牆上一張「志願軍一個軍(員額約5萬人)與美軍一個師(員額約1.7萬—2.5萬人)重型裝備對比」圖則更為直觀地顯示了雙方裝備的差距
  • 外國人如何評價抗美援朝中國志願軍?態度完全轉變,連日本都服了
    志願軍並未如他們所想的那樣,而是選擇繼續向南,到了雲山,美國的一個騎兵團和聯合國軍第一師的一個團在這裡受到了中國志願軍的重創。這場戰役之後,以韓美為首的聯合國軍隊約計損失兵力1.5萬人,並使得敵軍離開鴨綠江邊重回清川江岸。鮮為人知的是,此次雲山戰役中,美國騎兵和聯合國軍隊的武器質量都遠在我軍之上,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決心,朝鮮一路被動防禦的姿態也大為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