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7日深夜,朝鮮戰場上,隨著一聲軍號吹響,志願軍奮不顧身撲向美軍中最有戰鬥力的精銳部隊,隨之一場驚天動地的戰役打響!
長津湖戰役,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一場冰與火的堅持。
01~
1950年9月15日,朝鮮戰場發生突變,在美軍總指揮麥克阿瑟的策劃下,美國第10軍出其不意成功登陸仁川。隨後,在多國部隊南北夾擊之下,孤立無援的朝鮮人民軍主力遭到殲滅性打擊。
在多國部隊攻佔漢城以後,眼見韓戰結束在望,可是多國部隊並未停止步伐反而繼續向北挺進,越過三八線,意圖在聖誕節之前重新統一全朝鮮。隨著平壤被佔領,朝鮮人民軍基本上被消滅殆盡,而後,聯合國軍依然為所欲為,甚至對我國邊境地區進行了轟炸,這直接觸犯了我國的底線,我國隨後派出志願軍浩浩蕩蕩跨過鴨綠江。
10月24日,從東線進入朝鮮的志願軍第42軍進入了黃草嶺、赴戰嶺地區,其目的就是阻止多國部隊東線的推進。隨後,敵我雙方在黃草嶺發生戰鬥,持續了將近兩周,在11月6日,志願軍42軍放棄黃草嶺一線的阻擊陣地,奉命向北撤退,此意圖就是將聯合國軍誘至長津湖。而後,聯合國軍也隨之進入長津湖地區。
在志願軍42軍從黃草嶺撤出之後,從我國境內趕來的志願軍9兵團接替了東線的防務。
志願軍9兵團隸屬於華東野戰軍,更是華野精銳,下轄20軍、27軍、26軍三個軍,再加30軍的89、88師,以及32軍的94師,總兵力達到12個師,約15萬人,陸續開往朝鮮。
從11月初開始,20軍、27軍各部均隱蔽開進,進入長津湖地區,到了11月26日,志願軍已經在長津湖布置完畢,就等著聯合國軍進入長津湖地區。
在11月27日,由宋時輪、陶勇指揮九兵團20軍、27軍將近十萬將士,在冰天雪地直接與聯合國軍最精銳部隊開戰。
02~
這支本是華野精銳的第9兵團早就歷經戰火洗禮,在解放戰爭戰場上,第9兵團憑藉其頑強作風立下赫赫戰功,在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重大戰役中屢建奇功。而到了朝鮮戰場上,第9兵團依然戰鬥力極強,雖然我軍裝備遠不及聯合國軍的先進齊全,但是面對前來挑釁的聯合國軍,第9兵團都是卯足了勁兒,要讓聯合國軍見識一下我軍的厲害。
可是,戰場情況突發意外,卻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1950年冬天卻是50年不遇的寒冬,在我軍埋伏在長津湖地區之時,寒流襲來,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夜間氣溫驟降至零下40度,這對於我軍的考驗無異於巨大。因為戰情緊急,來自氣候溫和的華東地區的第9兵團還來不及更換冬裝,只是身著單薄棉衣就匆忙進入朝鮮戰場,而他們又馬上進入朝鮮的東北部山區,冒著風雪和嚴寒向長津湖挺進集結。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志願軍戰士手被凍上,凍瘡裂開後流的血又被凍住,戰士們的臉上不是雪霜,而是已經凝固的冰,也正是禦寒裝備的不齊全,直接導致很多戰士被凍傷,這也引發嚴重的非戰鬥減員。
志願軍老戰士劉伯清回憶說:「(朝鮮戰場)冷到什麼程度呀,講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戰士的耳朵被凍得硬邦邦的,一碰整個就掉了,一點都沒的知覺嘍!」
第9兵團的戰士都是視死如歸的勇士,他們忍著餓挨著凍,卻用鋼鐵一般的意志與敵人作戰。即便是承受嚴寒,志願軍戰士依然對敵人展開殊死較量。
1950年11月底到12月,持續了17天,長津湖戰役終於結束,這場處於極端氣候之下的戰役其慘烈程度堪比人類戰爭史上的任何一場戰役。
03~
朝鮮戰場上的嚴寒對於這群來自江南的將士來說,傷害真是極其嚴重的。但是,為了取得勝利,參戰的官兵們沒有任何怨言,這是我軍的軍事素養。
在朝鮮,他們穿著單衣跳進了齊腰深的雪中,在滴水成冰的嚴寒中行軍,這是常有的事情,軍令如山之下,他們真是用生命去捍衛志願軍的尊嚴。只是在這些特殊環境下的行軍過程中,不斷出現戰士凍傷凍殘而失去戰鬥力的情況。
為了阻擊敵人,必須要提前埋伏好,為了不暴露目標,衣著單薄的志願軍不能生火,更吃不到熱飯,在零下四十度度的嚴寒之下,他們還完全不能活動。為了保證勝利,往往一埋伏就是幾天幾夜。這種惡劣環境下,簡直是人類無法承受的,但是志願軍仿佛都是鐵打的,他們堅定去執行命令,義無反顧毫不畏懼的去挑戰嚴寒。
在長津湖戰役中,因為極度嚴寒的天氣,導致整整三個連的將士在伏擊過程中因為不能活動和生火,直接被凍成了冰雕,這一壯舉成為一座精神豐碑被永遠載入我國軍史!
即便是凍死,也死在戰壕裡,只要衝鋒號沒有吹起,我們的將士就會趴在冰天雪地裡一動不動,這是軍隊的紀律,也是崇高的使命。
04~
在長津湖戰役中,在極度嚴寒的天氣下被凍死的戰士讓人震撼,他們用性命守衛著自己的陣地,他們心裡也曾想過衝鋒去殺敵,但是他們用自己強烈的意志戰勝了生理上的極限,他們雖然離世,但是卻成為我軍高高矗立的一座的豐碑。
這三個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20軍59師177團6連、60師180團2連、27軍80師242團5連,其中6連和2連整建制犧牲,5連因一名生病掉隊的戰士和一名通信員沒有上前線而倖存,其他官兵全部壯烈犧牲。
實際上,冰雕連最開始是由美軍先發現的,在12月2日,志願軍就接到任務提前伏擊,到第三天,天剛亮時美軍發起衝擊,讓他們納悶的是卻沒有遭到絲毫的反擊。隨後,他們小心翼翼靠近,才發現陣地上的志願軍戰士已經全部被凍成了冰雕:
只見全連125名官兵,俯臥在冰雪覆蓋的陣地上,他們手握鋼槍和手榴彈,保持著準備戰鬥的姿態,仿佛下一秒就要躍然而起。
目睹這異常壯烈的情景,美軍官兵無不震撼,他們也對這群凍成冰雕的戰士肅然起敬。
正是有冰雕連這種超強意志,才有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中取得勝利。只是,這場戰役也堪稱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場非常經典的戰役,更是整個韓戰最悲壯的一次戰役。最終這場戰役以聯合國軍第10軍從興南港連夜撤退而結束。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後,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曾專門致電志願軍總部第九兵團:
「九兵團此次東線作戰,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因氣候寒冷、給養缺乏及戰鬥激烈,減員達四萬人之多,中央對此極為懷念」。
據戰後統計,20軍這支數萬人的精銳部隊減員高達40%,其中大部分都是凍傷所致。志願軍第九兵團戰鬥傷亡19202人,凍傷減員28954人,凍死1000餘人,凍傷後救治無效致亡者3000餘人,減員總數48156人。
新中國的和平,完全是志願軍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回望歷史,我們才能明白當下的不容易,只有珍惜今天的和平,才對得起犧牲的先輩們。長津湖戰役,活活打出3個「冰雕連」,他們沒有開出一槍,卻是我們永不可忘的英雄!冰封之下,那是我們的戰士,更是我們的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