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縱隊」是多大的作戰單位?一個縱隊轄多少兵力?

2020-12-13 史源歷史專欄

「縱隊」這個詞,喜歡歷史的朋友並不陌生,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部隊,在各次戰役的兵力部署及調動中,經常會出現縱隊一詞。那麼縱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戰術單位呢?是正規稱呼嗎?答案是肯定的。縱隊不光是我軍正規編制的一種,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戰術地位,相當於軍一級部隊。今天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

既然縱隊就是軍,那為什麼不直接使用「軍」這樣的普遍稱呼呢?先來看看縱隊這個詞是怎麼應用到我軍編制中的。抗戰時期,國共兩軍共同抗日,規模相對小一些的我軍主力部隊,為顧全大局加入了國民黨軍的整體編制,抗日時大家都叫國民革命軍,其中八路軍(陸軍第18集團軍)就是後來解放軍的主要前身。抗戰時國民黨一個集團軍的編制在4-5萬人,只比普通的軍略大。而我們18集團軍下轄3個師的編制,即第115、120和129師,三個師加在一起四萬餘人。我軍當時雖然還沒有發展壯大,其實也不止這區區4萬多人的,另有預備隊和大量非正規軍。但作為國民政府承認的、給予撥發糧餉的部隊,卻只有這3個主力師。

所以很顯然,在國共合作時期,既然我們選擇了融入,那麼不管隊伍怎麼發展,部隊人數激增到幾十萬人(1940年實際兵力發展到40萬以上),至少在紙面上依然要維護國民革命軍,不能公開擴編和使用「軍」這一單位,保障團結,畢竟18集團軍只是一個正規軍的編制。辦法總是有的,隊伍擴充了是好事情,我們沒有使用帶數字番號的戰術單位,如擴編第幾師、第幾旅、第幾團等,而是使用獨立師、獨立團、縣大隊、區小隊等非常具有「八路」特點的編成方法。大家熟悉的《亮劍》李雲龍獨立團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這樣既能充分放開手腳發展隊伍,又不和國民政府編制發生直接衝突,可謂一舉兩得。至於軍這一級單位,我方靈活的使用了「縱隊」稱謂,主要是在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前期廣泛使用,解放軍各大野戰軍在49年三大戰役結束之前,軍一級的部隊都叫縱隊。

縱隊一詞倒也不是我們獨創的,二三十年代西方國家軍隊和國民黨軍都曾用過這一單位。既然抗戰打完了,國民黨撕毀合作協議發動內戰,為什麼我軍在46年之後沒有立即使用軍這一建制,而是繼續叫縱隊呢?道理很簡單,縱隊本身就是軍,而且46年開戰之初敵人實力佔優,我軍集中力量防禦機動,儘可能爭取分割殲敵,戰爭初期根本顧不上編制改革這樣的事情。而到了1949年初,解放戰爭形勢已經非常明朗,我軍完全逆轉局勢後,不光把縱隊改編為正規的「軍」,還在軍之上設立了16個野戰兵團(後增加到19個),總兵力突破400萬人。

雖然縱隊一詞聽著不太霸氣,但可不要小看了一個縱隊的實力。縱隊的人數並不比國民黨正規軍少,下轄2-4個師不等,大部分為3師制。而東北野戰軍這樣實力強勁的方面軍,一個主力縱隊規模在5-7萬人之間,每個縱隊4個師,可以直接單挑國民黨軍的普通兵團級作戰單位,火力方面也絲毫不遜色。人數較少的縱隊多為中野、西野所轄,因為生存環境一直比較艱難,有的縱隊人數規模在2萬人上下。

相關焦點

  • 華野的葉飛縱隊和東野的李天佑縱隊,都是第1縱隊,哪個更厲害?
    華野的葉飛縱隊和東野的李天佑縱隊,都是第1縱隊,哪個更厲害?李在紅軍時期、抗戰時期戰功遠在葉之上。但解放戰爭葉飛打得更精彩。但兩縱隊實力,我認為李天佑部強,該部是超級編制,最盛時6萬之眾,裝備解放軍王牌之王牌。鐵甲、汽械應有盡有。
  • 解放戰爭:毛爺爺手中王牌,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都是上將
    解放戰爭是我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的國內戰爭,四大野戰軍成為我軍取得戰爭勝利,建立新中國的王牌之師,野戰軍的第一縱隊就是王牌中的王牌。各大野戰軍的第一縱隊如同鋒利的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四大王牌軍隊,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了赫赫戰功。
  • 華野戰鬥力最強的「四大天王」,是指哪4個縱隊?司令員分別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是我軍綜合實力及戰績最為突出的兩支戰區級部隊,東野的1縱、2縱、3縱和6縱都是其王牌縱隊;而華野雖然野戰軍總兵力不及東野,但主力部隊中同樣有「四大天王」之說,包含了4支戰鬥力最強的縱隊,分別是哪些隊伍呢?縱隊司令員都是誰?我們來了解一下。
  • 華野共13個縱隊,唯獨他屈居少將軍銜,但因作戰勇猛被譽為小老虎
    其中華野歷史上一共產生了11個縱隊司令,其中大名鼎鼎的許世友就是開國上將之一,其他大多數縱隊司令都是開國中將,但有一個縱隊司令比較特別,只是少將,這個人就是何以祥。 何以祥軍事生涯的起點並不是在紅軍,他一開始是在川軍軍閥楊森的手下當兵,還和紅軍發生了激戰,不過在戰鬥中輸給了紅軍,最後就被賀老總收編,這才成為了紅軍的一員,這樣的出身,多少對他的評銜造成了一些影響。 加入紅軍後,何以祥就從一個普通戰士幹起,參加了洪湖蘇區的幾次反圍剿戰爭,一步步歷經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
  • 魯南之戰:清一色美式裝備的快速第一縱隊,為何四天就被團滅?
    文/狟先森第一快速縱隊是國民黨少有的幾支機械化部隊。1942年抗戰中期,蔣介石號召青年學生為國從徵,以青年為骨幹,在昆明組建了國民黨第一支坦克部隊。一個營的官兵前往印度新德裡接受美式的戰車訓練,並為其配備了美式坦克,隨後參加滇緬公路作戰。從開赴戰場與日軍作戰,留下了未敗一仗的漂亮戰績。
  • 五大野戰軍縱隊司令員,為什麼有5人建國後僅為少將?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在1949年全軍番號統一前,我軍按戰略大區組建了五個野戰軍,分別是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原東北民主聯軍)、晉冀魯豫野戰軍、西北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其中,華東野戰軍有先後有15個縱隊(含渤海縱隊、魯中南縱隊,不含相當於團級的兩廣縱隊)。晉冀魯豫野戰軍有12個縱隊(含1949年1月組建的特種兵縱隊)。西北野戰軍先後有8個縱隊。
  • 東北戰場曾調整了3個縱隊司令,因何事調整,他們又分別是誰?
    東北野戰軍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之中最強大的一支野戰軍部隊,在東北三年多的作戰中,自身不斷發展壯大,事實上由於國民黨軍初期進入東北的多是精銳部隊,東北野戰軍在發展初期也曾一度捉襟見肘,1946年5月18日,經歷四平之戰的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前身)遭到了失敗,無奈只能退守松花江,
  • 1955年,有九位原先的縱隊司令員,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都是誰?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曾在各個野戰軍部隊之下,設置有縱隊一級軍事建制。後來,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結束,為了順利發起渡江南下作戰,以及解放大西北作戰,我軍將縱隊改編為軍,並在軍之上設置了兵團一級軍事建制,縱隊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 章逢集戰役,首次與敵整編十一師交手,3個縱隊攻不下敵軍一個團
    我軍在此地區的兵力只有大約五萬餘人,面對數倍於我軍的敵軍,奮力迎敵,始終奉行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的方針,在開戰前期打了幾個漂亮仗,在定陶戰役中幾乎殲滅了敵整編第三師,給敵人一定的挫傷。
  • 遼瀋戰役中,四野第四縱隊八個團沒能打過敵軍一個團,怎麼回事?
    在戰爭中,勝敗乃是常事,即便是擁有指揮天賦的軍事奇才,也難免會在戰爭中遭遇失敗。在解放戰爭中,四野的一個縱隊八個團的兵力,竟然沒有打過敵軍的一個團。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可廖耀湘的先鋒66團竟然聲稱他們可以打敗我軍的一個縱隊,時任遼東軍區司令員的蕭華便決定教訓他們一頓。因此,他便讓吳克華的八個團準備向敵軍的66團發起進攻。可敵軍的作戰經驗確實豐富,他們在發現我軍受挫後,隨即開始向我軍發起了反衝鋒,致使吳克華的部隊損失慘重。
  • 戰史|塔山、黑山、徐東:解放戰爭中的三大阻擊戰
    這種以陣地防禦手段阻止敵人的作戰樣式,往往與艱苦、慘烈、犧牲緊密聯繫在一起。要取得阻擊戰的勝利,往往需要更多的智慧、勇氣與堅持。我人民軍隊從南昌起義到抗美援朝戰爭的徵戰歷程中,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大小阻擊戰,其中解放戰爭時期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以及淮海戰役中的徐東阻擊戰,堪稱經典。
  • 《亮劍》李雲龍兵力超7000人,抗戰時八路軍一個團有多少兵力?
    團之所以稱之為團,實際上是有其大致的編制和實力範圍的,八路軍師的番號雖然就那麼幾個,但是請注意八路軍在抗戰中實際上是軍區制,每個大的戰略區下有很多旅級單位,而旅之下則是作戰團,同時部分二級軍區、軍分區也有所屬的作戰團,這樣具體到每一個團中,其兵力數是沒那麼誇張的。1937年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這時一個團有多少兵力呢?
  • 國軍悍將胡璉,章逢集大戰,中野三個縱隊沒打過整編11師一個團
    解放戰爭期間,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最能打的就是國軍五大主力。張靈甫和他的整編74師是最出名的一支部隊,號稱是五大主力之首,戰鬥力十分強悍。但是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還有一支戰鬥力絲毫不遜色於整編74師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胡璉的整編11師。
  • 他是國軍第一猛將,抗日戰爭中一戰封神,解放戰爭中令粟裕要辭職
    他是《亮劍》中楚雲飛的原型,在抗日戰爭中率部全殲南京大屠殺主力日軍,在石牌保衛戰中一戰封神,此戰役被譽為「東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結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能攻擅守,在解放戰爭中被毛主席稱為「狡如狐,勇如虎」。他就是胡璉,國軍的第一猛將。
  • 著名的太行軍區,後來發展形成了三個縱隊,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抗戰時期八路軍組建的較大規模的軍區之一太行軍區,發展至解放戰爭時期。一九四○年六月,晉冀豫軍區(對外稱晉冀豫邊遊擊縱隊)正式成立太行軍區。那時候,太行軍區的規模很大,是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的師部和軍區機構。
  • 解放戰爭時期最成功的渡海作戰,參戰的兩位軍長,後授予什麼軍銜
    在解放時期,我軍大多都是與國軍進行陸地作戰,可以說,我黨各大野戰軍都擁有豐富的陸戰經驗,不然得話,擁有幾百萬的國軍也不會連戰連敗。但是在解放戰爭進行到最後階段時,我黨各大野戰軍在解放全國作戰階段期間,尤其是解放東南沿海地區島嶼,需要渡海作戰。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八路軍部隊編制你了解多少?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八路軍部隊編制你了解多少?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 海底小縱隊 | 第四季 | 6、海底小縱隊與樹龍蝦
    海底小縱隊的動畫故事圍繞著「探險、拯救、保護」三個主題展開。一群以巴克隊長為首的小動物,帶領著小朋友在每一集動畫中進行海洋探險,保護海洋動物。         本套書是《海底小縱隊探險記》系列的第四輯,選擇海底小縱隊熱播的第三季和第四季共20個故事,以每冊2個故事的形式帶領小朋友開啟一次全新的海底探索旅程。在這次全新的旅程中,小朋友可以來到不同的海域,認識20種新生物,還可以見識突突兔新發明的幾艘艦艇。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次海洋探索活動,每一次探索都是對生命的禮讚!
  • 亮劍中丁偉的原型是誰?以一個師兵力橫掃一個軍是否真實?
    當初軍事學院老戰友聚在一起閒聊,丁偉說到了一個師橫掃廖耀湘的一個軍。很多人有疑問,是不是真的這樣,有沒有吹牛的成分?廖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在國軍很有威望。可惜的是,他站錯了隊伍。其實,丁偉說的這話還真不是吹,反而還有些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