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野共13個縱隊,唯獨他屈居少將軍銜,但因作戰勇猛被譽為小老虎

2021-01-09 騰訊網

在1955年的大授銜上,華東野戰軍的將軍們授銜普遍偏低,這主要是因為評銜有各方面的最後考慮,並不是因為華野的將軍們戰功低。其中華野歷史上一共產生了11個縱隊司令,其中大名鼎鼎的許世友就是開國上將之一,其他大多數縱隊司令都是開國中將,但有一個縱隊司令比較特別,只是少將,這個人就是何以祥。

何以祥雖然軍銜比較低,但是他的名聲可不小,他在陳老總口中是「袖子裡的小老虎」,是華野非常有名的攻堅老虎縱隊的司令員。

何以祥軍事生涯的起點並不是在紅軍,他一開始是在川軍軍閥楊森的手下當兵,還和紅軍發生了激戰,不過在戰鬥中輸給了紅軍,最後就被賀老總收編,這才成為了紅軍的一員,這樣的出身,多少對他的評銜造成了一些影響。

加入紅軍後,何以祥就從一個普通戰士幹起,參加了洪湖蘇區的幾次反圍剿戰爭,一步步歷經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在長徵途中,何以祥多次承擔掩護主力突圍的任務,並每次都勇往直前,身先士卒,對敵人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賀老總就親口表揚他:作戰勇敢,不懼犧牲。

隨著戰爭經驗的不斷積累,何以祥就一步步成長為一個出色的軍事指揮人員,而他最擅長的就是攻堅戰。比如在抗戰即將結束的時候,何以祥率領第八師去攻打藤縣,他只用了五分鐘就攻破了城門,還取得了殲敵七千人的光輝戰績。捷報傳來,陳老總非常高興,盛讚何以祥是袖子裡的小老虎,第八師是全軍之冠。

解放戰爭中,何以祥曾和桂系王牌鋼七軍正面對抗,雖然犧牲比較大,但打出了我軍的尊嚴和魄力。而何以祥取得的更大的成功是宿北戰役,他採取了分割包圍和逐點攻堅的打法,一口一口把敵軍吃掉,最後大獲全勝。這場戰鬥後來也成為南京軍事學院攻堅戰課程中的戰例教材。

在第八師改編為華野第三縱隊後,何以祥就成為了第三縱隊的司令。他也在孟良崮戰役和圍殲胡璉整編11師的戰鬥中繼續發揮自己的特長,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同年7月,何以祥跟著劉鄧大軍挺進了魯西,我軍正式開始戰略反攻,這也是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第一步。後來的關鍵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中都有何以祥的身影,因為取得了無數場攻堅戰的勝利,所以第三縱隊最後獲得了攻堅老虎的稱號。

1955年,本來按何以祥的級別和功勞,授予他中將軍銜無可厚非,但授銜是個很複雜的工作,最後何以祥被授予少將軍銜。

相關焦點

  • 1955年,有九位原先的縱隊司令員,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都是誰?
    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原先各個野戰軍部隊下的縱隊司令員們,大多數都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有的甚至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只有九位原先的縱隊司令員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九位原先的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 五大野戰軍縱隊司令員,為什麼有5人建國後僅為少將?
    東北野戰軍先後有14個縱隊(含鐵道兵縱隊)。1947年第二次組建的晉察冀野戰軍有3個縱隊(不含華北軍區部隊)。各軍一共有52個縱隊。縱隊司令員算是我軍比較早的正軍級幹部。這52名縱隊司令員中,東野特種兵縱隊司令員朱瑞在解放戰爭中犧牲,西野四縱司令員王世泰、華野十一縱隊司令員管文蔚、東野鐵道兵縱隊司令員黃逸峰等三人建國後從事地方工作,43人被授予中將及以上軍銜,其中西野三縱司令員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有五人僅授予少將,這是怎麼回事呢?先說說爭議比較大的東野十一縱司令員賀晉年。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
  • 129師771團,首任團長授中將營長授少將,一個曾因強行扣車被處分
    772團,而在這三個團中,以771團的首位軍事團營主官倖存率最高,而且建國時都被授予將軍軍銜,團長為中將,營長全部為少將。解放戰爭時期,出任冀察熱遼軍區炮兵第三團團長,東北民主聯軍第8縱隊24師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45軍158師副師長,軍參謀處長。1955年被授少將軍銜。 建國後,他歷任副軍長,解放軍體育學院院長,廣西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84年8月24日,徐其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 因傷重而離職休養,一正團職的倉庫管理員,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5年,在軍械部四九五倉庫的倉庫管理員蘇魯接到了一個命令,要他參加授銜儀式,要知道倉庫管理員在當時只是屬於正團職,而這次授銜卻授予他少將,這又是怎麼一會兒事兒呢?其實要算起來,蘇魯的革命經歷非常老,他本身是湖南長沙人,幼年時家裡積貧積弱,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不得不外出打工,後來經人介紹1927年參加紅軍,並在屢次的戰鬥中立下戰功,紅軍長徵結束時,蘇魯已經擔任了副團長。
  • 陳賡麾下的四猛一瘋五位猛將,四位是中將,為什麼他只是少將
    但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陳賡大將雖然能力出眾,但是也要一些得力的戰友,來幫助他完成他的偉大功績,陳賡將軍麾下當時有五員猛將,號稱四猛一瘋。四猛中的二猛是李成芳將軍,陳賡擔任太嶽軍區司令員,李成芳作為太嶽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作戰能力突出特別是在沁源圍困戰中,他指揮部隊共作戰2700餘次,斃傷日偽軍4000多人,俘獲日偽軍200餘名、解救被抓群眾1700餘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1955年李成芳將軍被授予中將軍銜。
  • 大校軍銜晉升少將軍銜,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然而,在我國現行軍銜體系中,大部分軍人的「將軍夢」止步於大校軍銜。不可否認的是,大校軍銜晉升少將軍銜是一個坎兒。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國的軍官主要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士兵提幹,另一種是軍校培養。無論是士兵提幹,還是軍校培養,在大校軍銜之前都是按部就班的晉升。
  • 四大野戰軍成立,115師120師和129師師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時期,這是八路軍僅有的三個主力師番號。很遺憾,這三個師都是當時中國最王牌的師,卻都是國民黨部隊的番號。那麼,我軍有自己番號的115師120師和129師嗎?當然有了。到了解放戰爭後期,全軍統一番號,四大野戰軍成立,也編成過這麼多師。這三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他們都是什麼軍銜?
  • 伊朗的軍銜:國防部長只授準將,遇刺的旅長卻是少將軍銜
    1月1日,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了一場大型活動,紀念2020年1月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機場附近,被駐伊拉克美軍用無人機發射飛彈斬殺的蘇萊曼尼少將,生前蘇萊曼尼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旅長,負責軍方情報工作以及伊斯蘭革命衛隊在敘利亞等地的作戰。
  • 第43軍成立時,洪學智任軍長,下轄4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什麼軍銜
    第43軍下轄4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團。這4個步兵師分別是第127師、第128師、第129師、第156師。那麼,這4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後來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127師師長李作鵬。李作鵬是江西吉安人。解放戰爭時期,李作鵬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副軍長兼第127師師長,第43軍軍長。1955年,李作鵬被授予中將軍銜。第128師師長龍書金。龍書金是湖南茶陵人。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他20歲參軍,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是唯一的「上將級」少將。他是陝北紅軍的創建人之一,和堂弟一起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誰呢?大家都知道1955年授銜的時候,正兵團一般可以授予上將或以上軍銜,副兵團一般授上將。準兵團、軍級幹部一般授予少將或中將軍銜。而賀晉年是唯一的副兵團少將,賀晉年險些連少將都沒當上,紅軍時期賀晉年已經是紅27軍軍長,是軍級幹部,抗戰時期,賀晉年是三邊軍分區司令, 解放戰爭時,賀晉年都是縱隊司令併兼任第十五兵團的副司令。
  • 什麼軍銜?
    要知道,26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有著「沂蒙雄獅」的美譽,曾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的主力部隊,也是整個華野中攻堅能力最強的6個縱隊之一。那麼,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26集團軍的軍長都是誰?什麼軍銜?陳福勝、大校軍銜陳福勝出生於1921年,湖北大悟人。
  • 抗美援朝時,第一批參戰的18位師長,最終被授予什麼軍銜
    其中六個軍分別是,分別是第38軍、39軍、40軍、42軍的前身都是原東北野戰軍縱隊改編而成,第50軍是原發動起義的國軍第六十軍、而第66軍原華北軍區第一縱隊。112師的師長名為楊大易同113師長江潮,一起被授予少將軍銜。第114師師長是翟仲禹,被授予大校軍銜。38軍中尤其以113師以作戰迅猛聞名在第二次抗美援朝戰役中,先敵人一步佔領了三所裡、龍源裡,成功阻止了敵人的南逃北援計劃。
  • 他是華野縱隊司令,曾打敗黃埔一期,全殲王牌美械師,卻只授少將
    當年華東野戰軍共11個縱隊,在1955年的大授銜中,這些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上將或中將的軍銜。其中3縱的司令何以祥,論資歷和戰功,本應該授予中將,但只給了個少將。說起何以祥,早年在四川軍閥楊森的部隊,到了1930年被賀老總收編。
  • 開國少將黎原,47軍一年調離三任師長只為他
    共產黨開國少將黎原原名關俊彥,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解放軍戰將。1951年黎原所在的解放軍47軍入朝作戰時,為了適應抗美援朝作戰的需,47軍軍長曹裡懷、政委周赤萍經過反覆考慮,決定由黎原擔任140師師長。但黎原剛剛由140師418團團長升任140師參謀長不久,為了給黎原挪出師長位置,47軍在一年裡調離了140師三任師長。
  • 陸軍舉行晉升少將軍銜儀式,11名軍官晉升少將軍銜
    陸軍舉行晉升少將軍銜儀式,11名軍官晉升少將軍銜 「人民陸軍」微信公眾號 2020-12-19 09:25
  • 開國將帥:元帥之首是彭老總,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加強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於是軍銜制的問題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共設6等19級: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有十人,大將軍銜的有十人,上將軍銜的有57人,中將軍銜的有177人,少將軍銜的有1360人;其中元帥之首是彭老總,那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又分別是誰?
  • 他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
    1955年-1964年,我國第一次授銜的軍官,有1614人被授予將官軍銜,統稱為開國將帥中,其中有兩個人顯得特別突出。第一個是李貞,她是當時唯一的女將軍;另一個是洪水,他是唯一的外籍將軍。洪水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中越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得到兩國人民的尊敬!
  • 他是華野主力縱隊司令員,因傷病離隊休養一年,歸來時僅任參謀長
    華東野戰軍是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是在1947年1月由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併而成,剛開始時共有十個縱隊。有位將軍曾是這十個主力縱隊司令員之一,因傷病離隊休養一年,歸來時僅任參謀長。他就是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員何以祥,當時這個縱隊下轄第7、第8、第9師,縱隊政治委員名叫丁秋生。何以祥,出生於1911年9月9日,四川省西充縣晉城鎮新房灣人,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何以祥為了生活,到川軍楊森部當兵,1928年楊森部四分五裂,何以祥跟隨其中一支部隊張軒部四處遊蕩,直到1930年,張軒部被賀老總收編,何以祥才真正加入紅軍,成為一名紅軍戰士。
  • 當年他是師長他是政委,1955年政委成為中將,為何師長只是少將?
    當時,擔任八路軍山東軍區第8師師長的是王麓水,他不久之後在滕縣戰鬥中犧牲,由副師長何以祥接任師長,由丁秋生擔任師政委。後來,第8師被編入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何以祥出任縱隊司令員,丁秋生出任縱隊政委。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丁秋生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何以祥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來說一下當時第8師的政委丁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