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芬(左一)家訪照片
「尊敬的學生家長:您好!……一方面,較其他專業而言,數學專業的學生,專業課程更難,需花費更多時間預習和複習鞏固,學習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同學間的人際關係、生活習慣、處世態度、家庭背景等不同……家長們要儘量緩解他們的經濟壓力,幫助他們消除心理壓力,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會讓學生充滿動力,所以平時要多溝通、多督促、多引導。若發現異常情況請及時與我聯繫。」
「博士輔導員」
兩次放棄轉崗
1998年,徐芬考入華中師範大學攻讀生物化學專業。後來,先後在該校攻讀了動物學碩士學位和凝聚態物理(納米材料方向)的博士學位。2008年,徐芬博士畢業,選擇留校從事學生工作。那年,具有博士學位的徐芬,成為該校輔導員隊伍中「第一個具有博士學歷的輔導員」。
為什麼博士畢業沒有選擇從事專業研究,而選擇當一名普通的本科生輔導員?對此,徐芬有著自己的看法。她說,自己從小就嚮往教師這個職業。碩士畢業時,徐芬曾有機會到湖北第二師範學院任教,因取得免試讀博資格,她就決定繼續讀博,「教師夢」未能如願。等到2008年,博士畢業的徐芬,不忘初心,果斷地選擇留校,當起了本科生輔導員。
2012年,徐芬在輔導員崗位上工作了4年。按照華師相關規定,她可以轉崗到其他工作比較輕鬆、薪資較高的行政崗位。但她考慮良久後,卻選擇了放棄。工作8年來,有兩次這樣的轉崗機會,徐芬都選擇了「擦肩而過」。
談及為何8年期間並未轉崗,徐芬的答案很簡單,自己深深地愛上了華師,愛上了輔導員這個崗位。
8年給家長
寫了3200封信件
「我於今年2月已經書寫一封掛號信給家長,但一直未收到回復,不知是什麼原因,因情況緊急,請見信後務必儘快聯繫。×××同學大三上學期下學期近一年時間內,未選上任何課程,幾乎所有時間在寢室和網絡上,學生心情心理也波動較大。為了能夠更好與家長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走出困境,防止情況惡化,再次強調,請見信後速回復…… 」這是2011年4月15日,徐芬寫的一封「急件」。
「徐老師,為了我的孩子,您和學校耐心疏導、關心備至,終於讓我們鬆了一口氣,也是救了我們一家,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僅以書信表示謝意,請接受一個新生家長的一份濃濃謝意吧。」這是徐芬2008年剛參加工作收到的一封家長回信。
從事輔導員工作8年來,像這樣的「急件」、「暖心信件」,徐芬沒少花心血。徐芬說,選擇用書信的方式與學生家長溝通,就是想讓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真實近況。
8年如一日,徐芬一直堅持每學期結束後,給每個學生家長寄出一份書信,據粗略統計,目前共寄出3200封信。信件內容不僅包括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排名、學位績點,還有對每個學生性格特徵、生活狀態、職業發展方向的個性化評語與建議。
2011級學生陳宇(化名)曾因抑鬱症,留下一封遺書離開教室。徐芬發現後立即與學生家長聯繫,與心理中心及時溝通,通過保衛處進行視頻搜索,發動學生幹部針對性尋找……通過多方聯動找到了學生。待學生得到有效治療返校後,徐芬與家長及心理中心一同為陳宇(化名)量身定製了恢復方案。每周固定與學生、家長和心理中心交流反饋,關注學生後續適應及恢復情況,及時解決具體學業困惑……多方合力幫助該生畢業並順利找到工作。
「空中課堂」
為家長「補足能量」
「孩子們好帥,希望徐老師能近距離多拍一些孩子的照片,讓每個孩子都露臉,解解我們家長的『饞』」、「全年級的學生都是一個連,分成5個排。我都會拍的,放心!」去年9月初,徐芬向「家長QQ群」實時直播著大一新生軍訓的掠影,頓時,群裡的家長發言炸開鍋了。
「95後」以獨生子女居多,孩子獨立性較為欠缺。在網絡時代環境下成長,喜歡在網上發表意見,人際交往、溝通方式都與以前不一樣。面對越來越多的「95後大學生」,徐芬在和學生家長溝通以及「牽手」合作過程中,摸索出了一條家校合作育人的新路子。
「號外號外!家長空中課堂第一期即將開始,今天晚上8點準時期待戴雙晴媽媽。戴媽媽有什麼經驗和絕招,我們共同期待。歡迎大家積極互動,充分討論!」開學伊始,徐芬便邀請了數學與統計學學院學生戴雙晴的母親,在「家長QQ群」分享她教育兩個孩子的心得。
在徐芬看來,校長和老師們不能僅僅依靠課堂,而是要學會利用新方式,進入學生的「朋友圈」——家長。想到這,徐芬覺得何不和學生父母「聯手」,用微博、家委會微信群、QQ群等新媒體平臺,做學生生活上的幫手、學業上的諮詢者和思想上的引導者。
河南趙彤媽媽聽完第一期課程時說,如果我的孩子各方面不是太優秀,我也深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相信她總有她成長的時期和一片天地,父母永遠是她堅實的依靠,給她鼓勵。
今年春節,徐芬還將家校合作育人的「教育觸角」伸向學生家庭。她給每位學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業」:給辛苦一年的爸爸媽媽說聲「我愛您」或「您們辛苦了」;幫家人做一次飯、洗一次衣服等等。這一創新做法不僅受到學生的歡迎,更得到了家長們的普遍認可,在給孩子的感恩行為點讚的同時,也給孩子們心中的「芬姐」點讚。
昨天,華中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學院「首個博士學歷輔導員」徐芬,終於寫完本學期的第392封信,那是寫給該院大一學生家長的,過兩天,這些信就會寄往全國各地。
給學生家長寫信的這個習慣,徐芬堅持了8年。(記者屈建成 通訊員王小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