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谷歌發力無人駕駛,背後有那些「黑科技」?

2020-12-22 中國機器人網

   自從李彥宏坐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上五環後成了大家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無人駕駛汽車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圈。科技巨頭也紛紛發力將無人駕駛技術布局在汽車領域。這不禁讓人發出疑問,無人駕駛的背後究竟都有那些「黑科技」?未來安全問題是否得到保障呢?

  什麼是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智能汽車,主要依靠車內的以計算機系統為主的智能駕駛儀來實現無人駕駛。它的技術原理是通過車載傳感系統感知道路環境,自動規划行車路線並控制車輛到達預定目標的智能汽車。

 

  它是利用車載傳感器來感知車輛周圍環境,並根據感知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能夠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駛。

 

  集自動控制、體系結構、人工智慧、視覺計算等眾多技術於一體,是計算機科學、模式識別和智能控制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研實力和工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

 

  無人駕駛汽車背後的黑科技

 

  目前,以百度和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紛紛發力人工智慧領域。而人工智慧研究方向主要是機器學習、自然語音處理、機器視覺這三大塊,其中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的重要分支。

 

  而在無人駕駛技術中,機器學習起到關鍵性因素,機器學習在環境感知層面上的

應用

包括傳感器和功能模塊。

 

  傳感器模塊上的應用有:

 

  1、 攝像頭:目標檢測跟蹤識別、距離深度估計、圖像語義分割、序列預測識別、視差光流計算;

 

  2、 雷射雷達:點雲目標檢測識別、點雲分割、路沿提取;

 

  3、 毫米波雷達:降噪、目標檢測等;

 

  功能模塊上的應用:

 

  1、目標檢測、跟蹤、識別、位置、佔據、速度、行為等感知;

 

  2、交通標誌、地面標誌、車道線、停止線、人行道、指路標誌等的地圖屬性提取註冊;

 

  3、語義標誌、底層特徵、IMU+GPS融合、裡程計等定位功能;

 

  不僅如此,機器學習也有著決策系統上的應用, 包括找出可行駛區域,擬人化決策並尋找最優化的路徑規劃。在環境感知部分,機器學習在ADAS(駕駛輔助系統)上與無人駕駛基本上研究方向一致,定位方面無人駕駛比起ADAS不止關注車道線間,而且需要地圖匹配,通過高精度地圖與本地的交通信息互動。在決策規劃部分,無人駕駛需要有實時的全局規劃的能力,而ADAS更關注規避制動之類的瞬時控制規劃。

 

  簡單的來說,無人駕駛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人工智慧做輔助和網際網路的雲端數據,來實現汽車的導航,控制和駕駛。目前,谷歌在無人駕駛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百度正在加緊跟隨。

 

  未來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自從谷歌開發研究無人駕駛汽車後,無人駕駛存在安全問題且不斷被搬到檯面上討論,而且經過多年的討論,人們擔心的因素越發具有共性。

 

  國外曾發生幾起無人駕駛事故。從一輛置有Autopilot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發生翻車事故,到一輛自動駕駛模式下的汽車撞毀事故,導致司機當場死亡。以上兩起案例說明,無人駕駛汽車在某種程度上依然存在安全隱患。

 

  其次,隨著無人駕駛技術變得越來越普遍,來自黑客的攻擊威脅也與日俱增。據了解,黑客可以通過計算機對無人駕駛汽車的雷達、攝像頭等任何環境感知節點造成傳感器誤報引起安全事故。再者,智能決策的控制器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處理器,只要能攻破中央處理器,就可以掌握整車所有控制權。

 

  但值得注意的是,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事故或引起糾紛,究竟是誰的責任?是汽車生產商還是車主本人呢?

 

  筆者認為,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的前提是要安全性隱患降到最低。當下,公眾對無人駕駛的信心不會在一夜之間建立起來,除了需要突破無人駕駛技術的挑戰外,還需檢驗車輛的自我管理能力。規範無人駕駛自主等級、安全測評標準、確立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和保險索賠等相關政策。只有通過技術檢測、審批、立法等層面保障無人駕駛的安全性,才能讓公眾「放棄方向盤」,享受無人駕駛的新未來。

相關焦點

  • 無人駕駛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_-中文科技資訊-你關心的才是黑科技
    其中,無人駕駛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應用平臺,不僅有Google、百度、Uber這種大佬長期進行研發投入和數據收集,更是有大量新鮮的小型初創公司參與期中。大家都憧憬著「無人駕駛」儘快上路,更憧憬著無人駕駛能夠改善交通、改革駕照考試等等。
  • 自動駕駛商業化終露苗頭,谷歌與百度誰率先改寫估值?
    美國時間10月8日,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宣布將在鳳凰城向公眾開放沒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這也是首次有自動駕駛公司向公眾開放完全無人駕駛計程車。 隨著5G落地加速,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自動駕駛元年將要迎來。在自動駕駛領域,谷歌跟百度算是行業代表,2020年持續在商業化上發力的百度跟谷歌估值能否迎來重估?
  • 谷歌無人車之父創辦的Udacity,開源了其「無人駕駛模擬器」
    *Sebastian Thrun和他的Udacity無人駕駛大潮顯然已經勢不可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傳統車企以及供應商等紛紛投入資金與人才加入這股浪潮,同時也充斥著競合關係。隨著全球範圍內無人駕駛相關技術研究團隊數量迅速膨脹,該領域的人才也越來越稀缺。
  • WeNext服務案例 | 帶你走近無人駕駛黑科技,Robotaxi準備好體驗了嗎?
    賽博朋克2077遊戲畫面 無人駕駛汽車能實現自主控制,主動避讓障礙物,儘管聽上去不可思議,但是現在這項黑科技已經在現實中有很大的突破。
  • 寬凳科技劉駿:出走百度外賣扎入高精地圖,為無人駕駛安全出行保駕...
    2017年年初,劉駿離開百度,半年後創立了專注高精地圖方向的創業公司寬登科技,「一個值得信賴的高精地圖就像無人駕駛的『催化劑』,能夠使整個產業往前推進一大步」。與自動駕駛行業一樣,高精地圖市場也愈發熱鬧。谷歌、Uber、福特、四維圖新、高德等科技公司、汽車廠商都在利用自己的測試車來採集數據。
  • 中國的「谷歌」,百度這一年又有哪些黑科技?
    小型翻譯機:翻譯水平超普通大學生英語六級平均成績去年底,百度與攜程聯合推出了一款採用百度人工智慧翻譯技術的小型翻譯機,體積與智慧型手機大小相當,可以藉助百度翻譯技術實時將用戶說出的語音內容翻譯成其他語言。
  • 每款無人駕駛汽車背後,都有一個碉堡了的大學
    無人駕駛汽車已經成為未來城市交通的美好願景,各國政府也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研製表現出了支持的態度。不過,在這些無人駕駛汽車研製的背後,有哪些大學的精英們一直在默默支持?布裡斯託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矽谷是科技圈最神奇的一片地,很多熱門的科技新玩意兒都誕生於此。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製便聯合了一直為矽谷源源不斷輸送人才的史丹福大學。
  • 留不住人才的百度,十字路口的自動駕駛
    不過,即便是百度自動駕駛的功勳人物,陸奇依然逃不開出走百度的魔咒。當百度將自動駕駛提到核心戰略,那些出走的百度人也在各自戰場上活的很精彩。百度系的自動駕駛創業者也並沒有自此和百度老死不相往來,比如張天雷創辦的主線科技去年就亮相了百度的開發者大會,和阿波羅達成合作。
  • 科技大事件:谷歌建新無人駕駛中心 加強與菲克合作
    谷歌建新無人駕駛中心 加強與菲克合作  谷歌的自動駕駛車輛小組稱,將於今年在底特律設立新的技術中心。谷歌稱,底特律中心的工程師將致力於完成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合作。此前兩家公司宣布進行合作,在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微型廂式車Pacifica繼續對谷歌無人駕駛系統的實驗。谷歌表示這個中心「將幫助雙方更好的合作」。此前兩家公司宣布的合作被分析師看做是菲克準備在該領域發力追趕。而菲克為谷歌製造的Pacifica將僅用來幫助谷歌在美國本土對無人駕駛技術進行路試,不會公開銷售。
  • 前蘋果谷歌員工創建無人駕駛技術公司DeepMap
    DeepMapCEO吳夏青(右)和CTO馬克·維DeepMap總部設在帕洛阿爾託(PaloAlto),去年年初成立,公司有一些重要人物,比如CEO吳夏青(JamesWu)之前曾在谷歌、蘋果、百度工作,開發地圖產品;CTO馬克·維勒(MarkWheeler)也曾在谷歌擔任過軟體工作程師,還曾是蘋果的高級研究員;COO羅威(WeiLuo)曾在谷歌多個項目中擔任產品經理,包括谷歌地圖與谷歌地球項目
  • 無人駕駛商業化?商業駕駛無人化?那些繞口令一般的未來趨勢 | 2016...
    很慶幸,我們有世界上最難的題目,用來打造交通的AI。」 滴滴出行CTO張博公布的無人車計劃的主要負責人是滴滴研究院的何曉飛院長,作為人工智慧科學家,他曾擔任雅虎研究科學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CEO程維也表示,他與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馭勢科技創始人吳甘沙進行了接觸。馭勢科技是一家位於北京的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初創公司。
  • 百度載人測試牌照 無人駕駛概念股有哪些
    眾所周知,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及最大的中文網站,並且在具有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根據最新消息得知,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11日已經正式在石家莊舉行,然而,現在百度載人測試牌照頒發了,消息一出便引起網友們的關注。
  • 全球大的科技公司有那些黑科技?
    客戶有多特蒙德,阿賈克斯,俄羅斯世界盃主賽場,鳥巢,上海f1國際賽車場,央視新大樓等。谷歌Google X,是谷歌公司最神秘的一個部門,其機密程度堪比CIA,僅少數幾位谷歌高層掌握情況。在其中工作的人,都是谷歌從其他高科技公司、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挖過來的頂級專家。Google的X實驗室在聯合創始人布林的帶領下開發過谷歌眼鏡和無人駕駛汽車等項目。
  • 無人駕駛商業化?商業駕駛無人化?那些繞口令一般的未來趨勢|2016...
    2016年12月,當堅持了4年的谷歌無人車項目正式更名為「Waymo」並宣布與傳統車企合作時,外界對此的評價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兩極分化:悲觀者認為這是經歷了兩次人才流失之後的不戰而退;樂觀者認為這是谷歌無人駕駛走向商業化的一步,是以退為進。
  •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是全責
    今天虎嗅早報提到了一輛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與公交車相撞的新聞,筆者找到了車輛管理局 (DMV) 出具的事故報告,仔細閱讀之後發現,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實在是蠢得可以——至少在這次事故中是這樣。  事故發生在上個月 14 日,距離今天已經過去了半個月,這個時候才有媒體報導出來。
  • 百度無人車「急剎車」
    兩位百度無人駕駛員工均向CV智識表示,公司內部並沒有接收到任何關於獨立分拆的消息,而且當下,無論百度還是資本環境都處在下行階段,無人車並不能賣一個好價格,「這不是分拆的好時候」。部門拆分,獨立成公司,不僅需要吸納外部資金,也需要重新分配權力。一位前百度無人駕駛員工提起,從2017年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分拆傳聞出來,「已經習以為常了」。
  • 盤點| 從加州路測資質看無人駕駛產業格局
    從組成結構來看,14家中資和華人背景公司中包括2家傳統車企(長安、上汽)、1家科技公司(百度)、11家初創公司(蔚來、Pony.ai、圖森、景馳等)。我們判斷,中國在全球科技領域地位持續提升,中資公司有望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快速成長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競爭。1、從加州路測資質看無人駕駛產業格局加州成全球最主要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
  • 星河互聯王磊:百度開放無人駕駛之後創業者怎麼做?
    中新網5月23日電  無人駕駛已經註定成為下一場改變世界的科技革命。放眼望去,這條賽道上早已大咖雲集。  近日,英特爾此前保密的無人駕駛實驗室正式對外公布,並宣稱攜寶馬於2021年量產iNEXT無人駕駛車型。
  • 百度獲準無人化路測 自動駕駛進入新階段?
    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向百度Apollo頒發了首批5張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我國自動駕駛技術處於由輔助駕駛向無人駕駛進化的新階段,自動駕駛真正的商業化應用還需行業充分協作。
  • 無人駕駛爭奪戰 蘋果與谷歌牽手租車公司
    蘋果於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爭奪和較量,已經轉移到租車市場,目前蘋果從赫茲租賃了一小批汽車,用以測試自動駕駛技術,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部門Waymo也與Avis籤署了合作協議,Avis將為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支持和維護服務。